660.第657章 文武分治

第657章 文武分治

當天,奉天殿內舉行大朝會,當庭正式宣佈旨意,改組內閣與軍機。

旨意中明確表示,皇帝之下分爲內閣和軍機。

內閣辦公地點在紫禁城奉天殿東邊的文華殿,軍機辦公地點在奉天殿西邊的武英殿。

住在文華殿的永王和定王二人,搬出紫禁城,朱慈烺將抄家所得的魏國公府和保國公府,分別賜給定王和永王,作爲王府。

內閣大臣管理全國政務,治理國家促進發展,掌管除軍隊和宗室外的一切國政事物。

內閣下屬吏部、戶部、禮部、工部、刑部、教化部、財政部(稅務部)、海事部、鴻臚寺(外交部)、翰林院。

軍機大臣管理軍事,負責軍事作戰,開疆拓土。

軍機控制全國的軍隊,掌軍令,可以對軍隊發號施令,對武官選拔、考覈、升降、賞罰。

軍機下屬兵部、情報部、後勤部、軍器部、贊畫部、軍工研究院、皇明軍校。

其中兵部是軍屯部和五軍都督府的集合體,新的五軍都督府包括了軍屯職責,總部以前叫大都督府,朱慈烺將其直接改爲兵部。

軍機與內閣的職權平等,凡軍機要務,內閣無權過問。

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氣,分別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兩者之間的異同,直接控制軍權和政權。

遇到戰事,皇帝召開御前會議,商量要不要打,打的話將要達到什麼戰略目的,然後軍機去執行,下達作戰命令。

內閣只負責調動各省的後勤支援,當然了,各地都督府也會在當地設立後勤戰備倉儲,隨時應對戰爭,避免文官們後勤不繼拖後腿,影響戰況。

內閣大臣和軍機大臣,皆由皇帝親自任免,主要以政績與軍功爲依據。

除了皇帝可以制約內閣與軍機,朱慈烺又將都察院和軍法部獨立於內閣與軍機外。

都察院監察文官,軍法部監察武將,按章程辦事,形成制衡,聽命於皇帝。

朱慈烺本想將財政權也單獨拿出來的,後來想想還是放棄了,財權要是拿出來,就是北宋的二府三司制了,容易造成冗官的現象,行政效率差。

爲了保持行政效率,朱慈烺採用問責制,明確官員崗位職責,任務不重合,是誰的責任由誰來承擔。

追究具體問題的具體過錯,不問功勞苦勞,不搞將功抵過,形成真正的賞罰分明。

最後,在殿上,朱慈烺宣佈了內閣大臣和軍機大臣的名單。

吏部尚書,楊廷麟,內閣首輔,太師,侯爵,文華殿大學士。

戶部尚書:張國維,內閣次輔,伯爵,文華殿大學士。

禮部尚書:朱繼柞,內閣大臣,文華殿大學士。

工部尚書:方孔照,內閣大臣,伯爵,文華殿大學士。

方孔照本是內閣次輔,因兒子方以智擔任浙江巡撫,他避免方家權勢過重,樹大招風,因此甘願讓出位置,掌管個沒什麼影響力的工部.

刑部尚書:馮英,內閣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兼任應天府府尹,掌天下刑獄。

教化部尚書:李巖,內閣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年輕遭人妒忌,未封爵,留用教化部。

財政部尚書:程國祥,內閣大臣,伯爵,文華殿大學士。

海事部尚書:沈廷揚,內閣大臣,文華殿大學士。

鴻臚寺卿:(外交部)冒襄,內閣大臣,這是唯一一個不是文華殿大學士的內閣大臣。

若不是外交工作日益重要,以這位學渣的資歷,再努力十年都入不了內閣!

翰林院大學士:楊士聰,內閣大臣,伯爵,文華殿大學士。

翰林院集中了知識分子中的精英,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爲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

原本翰林院的老大隻是五品學士,其他官職都是些六七八九品的小官,每天只負責抄抄寫寫的工作,致力於文化學術事業的傳承。

朱慈烺有意將翰林院搞成智囊團,特地在原有的學士上面再設大學士一人,正二品銜,楊士聰爲首任大學士,掌翰林院。

都察院院長:李邦華,負責監察以上所有部門官員,不入閣,授正一品特進光祿大夫。

朱慈烺覺得左都御史這個官職沒逼格,不配當都察院的老大,於是在左都御史上面又加了個院長

軍機大臣及下設部門。

兵部尚書:孫應元,首席軍機大臣,秦國公。

情報部尚書:李廷表,軍機大臣,太保,侯爵。

此時的大明情報網主要分成三部分:錦衣衛主要側重於軍事情報,往別國派出細作;

龍驤夜不收相當於特種偵查大隊,隸屬於軍機;

東廠接管全國官員和民事情報網,直接對皇帝負責。

後勤部尚書:太監盧九德,軍機大臣,祖墳冒青煙,成爲歷史上唯一一位太監當官的傢伙。

軍器部尚書:趙景麟,軍機大臣,侯爵,掌管各地軍器局、武器製造。

贊畫部尚書:趙士驤,軍機大臣,伯爵。

贊畫相當於參謀,主要職責是整理戰鬥信息,爲軍事長官提供資料並提出一定的戰略戰術,爲行軍部隊指路、以及爲將帥們起草報告和文書。

經軍事長官授意,贊畫可以向下面單位佈置具體的戰鬥任務。

最重要的是,贊畫部要對士兵們進行思想教育,精忠報國,守護百姓,讓士兵們在任何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夠積極的戰鬥,充滿必勝的信念

朱慈烺很明白,這樣的文武分治制度,不一定很完美,而且面對時代的發展,以後也需要再作出調整,比如拓展海外時,隨着地盤的變大,很多問題又會出現。

最後,朱慈烺確定了巡撫制度,命吳忠宣佈各省巡撫的名單。

巡撫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基本上是皇帝派遣官員出巡邊鎮和賑災撫民。

大明開國之初,在各省設立都司(都指揮司)、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分別主管軍事、民政、司法,合稱三司。

按道理說這三權分立的制度挺好的,然而不到百年的時候,隨着土木堡之變後,文官集團勢力做大,武將集團地位下降,三司的平衡被打破。

加上社會矛盾激化,三司條條分割,都在推卸責任,運轉不靈。

這個時候,大明朝廷才另置巡撫,地位在三司之上,使三權歸一,掌管地方軍政大權,行政效率蹭蹭往上提,朝廷對地方的統轄權也重新得到加強。

即便如此,大明的巡撫依舊是非地方正式軍政長官,哪裡不穩定就往哪裡派出巡撫,基本都是都察院的御史兼職。

巡撫開始是主管民政方面的,隨着天啓、崇禎朝地方戰事變多,巡撫側重於主管軍事,走了文官指揮軍隊的下坡路。

鑑於此狀況,朱慈烺正式確立巡撫制度,在各省設一名巡撫,從二品,掌管一省民政、司法、監察大權,不掌軍事。

老鐵不要急,設置這些後,再頒佈天武新政內容,奠定治國的基礎,主角立馬出宮嗨,開展感情線

(本章完)

827.第824章 太上皇再度砍人931.第926章 獅子大開口309.第307章 突變260.第258章 清軍再次入關228.第227章 封賞1328.第1322章 兵圍京城814.第811章 滅清之戰606.第604章 來自上帝的問候1052.第1046章 井底之蛙40.第40章 午門廷杖(求收藏)773.第770章 西征軍凱旋471.第469章 大開殺戒1168.第1162章 幕後黑手(補更)337.第335章 武裝泅渡1125.第1119章 毛子急眼了121.第121章 新城攻防戰1031.第1025章 威懾力165.第165章 團滅224.第223章 大明與英國的第一次海上交鋒885.第880章 最後通牒520.第518章 賜婚689.第686章 還有王法嗎?217.第216章 震懾525.第523章 大明的好朋友317.第315章 拿我戰甲來!84.第84章 出手712.第709章 清洗王城795.第792章 主動送命423.第421章 衣錦還鄉1039.第1033章 朕來考考你338.第336章 火銃對射1015.第1009章 日幣490.第488章 大明皇家海軍830.能不帶節奏嗎?970.第965章 天誅908.第903章 達則自古以來613.第611章 手撕韃子1139.第1133章 漢王的夢想713.第710章 自由航行383.第381章 混亂的皇宮(求訂閱)861.第857章 海外立國120.第120章 城下激戰591.第589章 闖王身死706.第703章 皇家選秀661.第658章 地方革新1223.第1217章 謠言92.第92章 皇明時報277.第275章 兩軍會合200.第200章 炮灰王藺養成 (爲盟主JackieZ792.第789章 德川幕府1154.第1148章 活捉明皇!1238.第1232章 伐暹羅301.第299章 殺高起潛(爲盟主猩紅男爵加更1088.第1082章 太子黨(四千字章)181.第181章 衛所激變585.第583章 橫掃1309.第1303章 八皇會戰(2)428.第426章 監國理政200.第200章 炮灰王藺養成 (爲盟主JackieZ1155.第1149章 一羣戰五渣1324.第1318章 廟號421.第419章 兩大謀士63.第63章 崩盤(求收藏)410.第408章 大開殺戒936.第931章 大明錚臣?794.第791章 宮古海戰690.第687章 王法無情(爲護法紫氣縱橫鬼見601.第599章 強攻13.第13章 洗腦專家湯若望819.第816章 可怕的明軍490.第488章 大明皇家海軍583.第581章 浩瀚軍威1133.第1127章 駝城戰術715.第712章 朕全都要227.第226章 回鳳陽1277.第1271章 萬里國徵1072.第1066章 歸屬感1229.第1223章 要什麼理由?931.第926章 獅子大開口160.第160章 正旦朝賀539.第537章 大清殖民地1090.第1084章 天武帝是好皇帝846.第842章 死戰 投降509.第507章 兄弟反目1332.第1326章 殺功臣286.第284章 針鋒相對226.第225章 水師 鑄炮9.第9章 向皇后借錢1024.第1018章 捱打876.第872章 世界第一輛火車494.第492章 鄭家的反應38.第38章 不長眼的光時亨954.第949章 咱們上當了!407.第405章 大清洗1103.第1097章 徵緬困境892.第887章 列強的嘴臉157.第157章 溫體仁下課1319.第1313章 定乾坤1340.第1334章 帝出878.第874章 排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