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1章 皇太子議政

第21章 皇太子議政

朱慈烺起身對着崇禎皇帝行了個大禮,然後說道:“父皇陛下擡愛,兒臣就撞着膽子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什麼不對,還請父皇指點。”

崇禎笑着點了點頭,示意他可以開始表演了。

朱慈烺轉向百官,學着輕咳了一聲,這才道:“依本宮淺見,戶部應該將重點放在中原的戰事上。流寇作亂,讓周圍地區的人口損失大半,社會財富消耗殆盡,未來幾年都將很難恢復元氣。

所以,流寇能儘快剿滅最好,只有中原無戰事維持生產,才能讓我大明恢復元氣,有稅可收,候部堂,不知本宮說的可對?”

侯恂還沒表示,張鳳翼就面帶笑意,出班爲太子殿下點贊。

侯恂想了一下後,卻道:“殿下的說的不無道理,不過各部門都朝戶部伸手要銀子,只怕戶部很是難辦。”

朱慈烺也知道,戶部現在沒什麼銀子,頗爲困難,於是面向崇禎皇帝,行了一禮,道:“啓稟父皇陛下,兵仗局掌印太監劉榮,提督太監馬獻祥,二人貪贓枉法,證據確鑿。

兒臣昨日已讓錦衣衛查抄了他們二人的府邸,並查抄出現銀以及各種器物,價值一百萬兩銀子,兒臣請奏,將這些錢財充入國庫,以備中原戰事。”

說着,朱慈烺從袖中掏出一些羅列好的證據,呈給了崇禎,這些證據是他從朱純臣的賬冊中摘抄了一點做成的。

其實不用要什麼證據了,兩個太監府上能抄出一百萬兩銀子已經說明了問題。

肯定不會是被人栽贓陷害的,誰腦子有毛病掏出一百萬兩銀子去嫁禍?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皆是心中一凜,看來事情是真的,真是太子殿下出手幹掉了兵仗局。

站在前面一班的成國公朱純臣臉色很不好看,兵仗局的那兩個大太監,跟他有着不小的利益關係,這東宮居然斷了他的財路。

崇禎聽了後,點點頭表示同意,面上一點也不驚訝,畢竟朱慈烺已經和他打過招呼了,同時授權督辦此事,他只是沒想到太子居然能查抄出這麼多銀子,真是個招財童子啊!

侯恂一聽,臉色露出笑意,卻不敢太過,怕君前失儀,連忙咳嗽一聲,出班奏道:“謝陛下體恤。”

朱慈烺看向侯恂,又接着說道:“戶部想要每年有存銀,可以節流,如每年的漕運,我大明官方運作耗費太多,如果走海上運糧或者讓商人來操運此事是否可以節省?”

朱慈烺說完後,侯恂突然有一種當頭棒喝、豁然開朗的感覺,心中佩服,口中說道:“太子殿下英明。”

侯恂作爲戶部尚書,自然清楚漕運的弊端,按照大明的規定,每年要從南方運送八百萬石糧食經過京杭大運河北上,以此解決北方糧食問題。

運送八百萬石糧食,沿途莫名其妙的卻耗費了三千萬石糧食,這還不算修理運河,清理淤泥的花銷,這一筆滔天的鉅款還不能不花。

朱慈烺又看向工部尚書劉遵憲,說道:“本宮再說一下工部,工部應該主抓工程質量,只有保障了質量,才能減少支出。

比方說,工部今年要完成六個防汛築堤的工程,每個工程需要十萬兩銀子,而戶部只撥下來三十萬兩銀子。

如果將這三十萬兩用在了六個工程上,偷工減料也能全部完成,但質量就會出現嚴重問題,每年水汛期,質量不行的大堤決堤了,還要花大量銀子去修。

但如果只用在三個工程上,保障質量,責任到人,那就會一勞永逸,如果工程出現問題,也可追查到人,嚴格法辦。

或者也可以將工程承包給一些商人,簽下質量保障協議,商逐利,肯定可以降低成本,工部只要做好監督和驗收就可以了。

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可以節省成本,保證工程質量;二也可以減少官員經手,避免貪污,不知劉部堂以爲如何?”

劉遵憲咂巴咂嘴,表示贊同,並對太子殿下的想法佩服不已,他爲人清廉,自然不會考慮其他利益因素。

朱慈烺又看向兵部尚書張鳳翼,說道:“前線將士們打了勝仗自然要賞,死傷的將士也要撫卹,否則會讓前方的將士們寒心的。

本宮以爲可以變個方法賞他們,比如說參戰將士免其家人稅收多少年,受傷的再加多少年,陣亡的其家人終身免稅,子女由當地官府沒年出銀子撫養,不知張部堂以爲如何?”

張鳳翼一聽,這辦法真不錯啊,能照顧到將士的家屬,可以讓士兵更加賣命的戰鬥。

戶部尚書侯恂也面帶微笑,心道,只要不讓戶部出銀子,怎麼都行。

還沒等兩人出班說話,就聽御座上的崇禎皇帝大聲說道:“好!這個辦法不錯,朕準了,衆位愛卿對太子的想法回去後都好好斟酌一下,朕覺得有可行的地方。”

衆位大臣聽完朱慈烺的話後,都是一種心旌搖動,神眩目馳的感覺,東宮小小年紀,卻有如此見解,讓他們驚爲天人。

原本三部尚書扯皮了半天的事情,居然被年紀輕輕的太子殿下給解決了,衆位大臣內心紛紛驚歎,同時不少人心中想到,我大明要出現中興之主了嗎?

也有人心中冷笑,建議雖然都不錯,可大明官場勢力和利益集團盤根錯節,不管是漕運還是工部的工程,都牽扯到很多人的利益,想憑一張嘴就解決,真是笑話!

朱慈烺當然清楚,可他卻不管這些,想改革想積攢銀子,做什麼事情不得罪人不牽扯利益?如果怕得罪人什麼都不做,要這些大臣幹什麼?

接下來,奏事繼續進行,有大臣上奏說,受到中原戰事和饑荒的影響,不少逃荒的流民正往京城趕來,目前在京城的外城中已經有數萬流民涌入,五城兵馬司不知該怎麼處理。

有人咳嗽出班主張驅逐,也有人反對,認爲這樣容易激起民變,朝會上又一次出現扯皮對呲。

崇禎也很苦惱,大明多地受災,加上戰事影響,國庫現在也沒什麼錢賑災了,導致各地流民居然跑到京城了。

戶部尚書侯恂直接閉口不言,好不容易撿了一百萬兩銀子,已經說好給前線平冦用的,他自然不能再站出來說什麼。

朱慈烺看着一羣大臣在扯皮,眉頭緊皺,這幫人扯半天有什麼用,一點實際行動和建設性的意見都沒有,光動嘴皮子。

這個時候,成國公朱純臣跳了出來,道:“啓稟陛下,太子殿下聰慧,智計百出,如果能代表陛下出宮撫民,定會解決流民問題的。”

回覆書友:本書章節並沒有東拉西扯,前期基本是做準備的情節,同時爲後面做鋪墊。到目前爲止,書中只要出現的人名,後期都有不少戲份,所做的事情,也是爲了推動劇情。本人寫作不喜歡水,當然了有些地方確實囉嗦了一點,後面會注意的,下面開始圍繞主線開始幹活了!

(本章完)

1219.第1213章 皇帝的算計619.萬訂感言1296.第1290章 大決戰768.第765章 直搗黃龍1286.第1280章 先鋒對戰44.第44章 皇陵被毀638.第635章 蒙古人的戰術10.第10章 京城扛把子301.第299章 殺高起潛(爲盟主猩紅男爵加更803.第800章 明軍洗掠九州島333.第331章 試探性進攻418.第416章 收尾1137.第1131章 準噶爾甕中捉鱉1004.第998章 一場莫名的圍殲戰(補更2)156.第156章 東廠的手段496.第494章 出兵福建249.第247章 殺官兵 破建昌!580.第578章 牛刀小試405.第403章 這是給父皇的養老金718.第715章 帝后同心,其利斷金535.第533章 突發狀況1172.第1166章 勤王救駕1231.第1225章 另類審訊966.第961章 政治聯姻的目的262.第260章 盧象升入京820.第817章 亢奮的太上皇699.第696章 突襲赤坎樓525.第523章 大明的好朋友791.第788章 最後通牒1131.第1125章 五國合縱,共同伐明1140.第1134章 救援王駕893.第888章 宣戰1337.第1331章 潛龍衛出手1200.第1194章 父子談話873.第869章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711.第708章 滅國479.第477章 舉國震動891.第886章 西班牙的外援1052.第1046章 井底之蛙1021.第1015章 安撫657.第654章 杯酒釋罔替308.第306章 預言老歪脖樹662.第659章 天武新政592.第590章 飛人劉跑跑622.第619章 清廷的危機1043.第1037章 班師回國394.第392章 進京 封爵893.第888章 宣戰674.第671章 花朝踏青674.第671章 花朝踏青160.第160章 正旦朝賀222.第221章 跋扈的左良玉1100.第1094章 狩獵還被狩?344.第342章 收復失地1347.第1341章 斬將790.第787章 琉球王覲見159.第159章 翅膀硬了1111.第1105章 鬥智鬥勇772.第769章 廷議善後28.第28章 安置流民226.第225章 水師 鑄炮598.第596章 洪承疇的春天891.第886章 西班牙的外援436.第434章 滾!302.第300章 催促回宮318.第316章 鐵騎衝陣20.第20章 御門聽政1342.第1336章 父子942.第937章 大明湖畔604.第602章 神器出動279.第277章 誰跑誰是孫子687.第684章 太狂妄了!(爲盟主Cz丶加更)1165.第1159章 君臣同心181.第181章 衛所激變1066.第1060章 艱苦處境71.第71章 傳召回京397.第395章 國丈宴請278.第276章 崇禎的恐慌363.第361章 大後方738.第735章 成王敗寇274.第272章 清軍的絕死突圍(加更)449.第447章 戶役制度386.第384章 寒酸的盛京皇宮314.第312章 京師危機760.第757章 使團入京587.第585章 大勝692.第689章 無形裝逼1089.第1083章 東宮比試754.第751章 冊立皇太子1364.第1358章 龍馭昇天(大結局)630.第627章 滑鏟東北虎1023.第1017章 南宮山首戰606.第604章 來自上帝的問候666.第663章 微服出宮1103.第1097章 徵緬困境438.第436章 羣英薈萃985.第980章 戰略意圖262.第260章 盧象升入京177.第177章 天武軍605.第603章 不可描述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