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

當日,正是豔陽高照之時。

八萬將士清一色鴛鴦戰袍,身着棉甲,頭戴紅纓圓頭盔,手持崇禎十九式燧發槍,腳蹬皮靴,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顯得威武不凡。

即便是騎兵也俱是騎着高頭大馬,戴着白手套,持着合金鋼彎刀,閃耀着寒光。

炮車更是列陣於外,虎虎生威,仿若鐵製巨獸一般,怒視前方。

秦良玉着一身銀色鎖子甲騎着一匹白色戰馬,持着一長戟,頭盔銀色如冰晶一般,一雙鳳目掃過卻也盡顯其巾幗英雄本色。

她作爲此次大戰的明軍主帥自然要有一定的氣度,是故,朱由檢特命她着銀甲和持長戟,如此方顯得威武不凡。

但秦良玉到底也已年邁,穿如此厚重的銀甲與長戟已不能再馳騁沙場,但騎馬走一走還是無妨。

緊隨着在秦良玉後面的便是何新和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兩人皆是着蟒服,沒有身着戎裝,以此襯托出秦良玉的威儀。

朱由檢是乘着金色蟠龍大輦出來的,這一次他只能算是巡視不算是御駕親征,因而這個風頭他自然也沒有出,只在龍輦中和盧九德一起處理政事。

按理,這一次大戰,他作爲皇帝他是可以不必出紫禁城的。

但是,朱由檢不想把自己一直困在紫禁城,他要出去看看,他要親眼看看在戰爭發生地帶的百姓們是如何看待明清之爭的,親眼看看參與這場戰爭的近衛軍官兵到底是如何想的。

另外,他也知道自己現在幾乎已經得罪了整個文官集團,而自己現在最大的憑仗就是軍隊,自己不能失去對軍隊的掌控,即便這次大戰,他也要更加近距離的與近衛軍官兵接觸。

北方集團的士紳們不願意看見大明繼續存在下去,這樣他們永遠都揹負着背叛大明的罪名,而且他們也不希望海洋利益一直被大明佔據。

因爲在滿清是禁海政策,而士大夫們尤其是沿海的士大夫們希望禁海的,這樣才能把海洋貿易的利潤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而大明是開海的,而且現在是越開越大,甚至直接影響了北方士紳的利益。

因而北方士紳們希望滿清能一統天下。

而大明國內的士紳們也是反對開海的,東林黨甚至一直主張禁海,而大明在崇禎十七年也因爲陷於黨爭,使得江南士紳得償所願,如今崇禎十七年以後更是進一步開海達四個口岸。

正因爲這四個口岸全開加上商稅執行才導致江南士紳們在錢謙益案也張慎言案以後依舊強烈抵抗着朱由檢的皇權,甚至幾乎就要發動政變。

確切的說,從朱由檢在南遷之前發佈旨意徵收商稅前就已經歷了幾次文官們企圖顛覆朱由檢政權的政變。

但現在朱由檢仗着自己有軍隊支持和庶民支持以及籠絡鄭氏集團,建立起自己的海軍,使得江南士紳們繼續被打壓,整個文官集團也不敢再幹涉皇權,甚至已扶持起阮大鉞這種只能跟隨自己的“奸臣”,從廢黜太子和拆毀東林書院開始,便標誌着整個文官集團已徹底沒有了抵抗皇權的任何機會。

不過這些文官們肯定是對朱由檢的行爲不滿的,甚至已開始在坊間流傳如今是大明有史以來最黑暗的時代,比之於成化天啓年間還要黑暗,因爲朱由檢對待文官不僅僅是廷仗而是直接調動軍隊屠殺。

這些文官們如今是敢怒不敢言,一邊在國內想着如何讓朱慈烺復位一邊希望滿清能給朱由檢一次教訓,讓朱由檢知道如此暴政是不好的。

朱由檢知道這些文官士紳們心裡對自己狠不滿。

但如果重新再來一次,他還是要這樣做,不從文官士紳手裡奪走利益如何能養出屬於自己的軍隊,如何能發展出如今已具備完整工業體系的大明軍工基地。

朱由檢如果沒有將這些江南士紳的利益通過抄家與商稅的方式奪來再全部砸給軍隊,是不可能如此輕易地控制住六十萬大軍的。

高額的薪酬與福利待遇還有優等的政治待遇,甚至敢爲近衛軍官兵的尊嚴下令屠殺士子,這些都是讓朱由檢牢牢把控住軍隊的原因。

這也是爲何許多士紳大族不明白爲何自己的子弟在參加近衛軍後不再願意聽從自己宗族的擺佈,因爲他們已經不需要通過宗族獲得更多的利益。

朱由檢知道這場大戰不能輸,一旦輸掉便意味着滿清會一統天下。

而他的後院也會跟着起火,對自己不滿的文官集團會趁機發難,而自己掌控的軍隊也會因爲失敗而分崩離析,自己失去了軍隊就會失去對財政的掌控,海洋貿易的利益就會被重新奪走,和自己還沒反目成仇的鄭氏集團會搖身一變繼續當他的走私集團。

不過,朱由檢認爲自己不可能輸。

至少休養生息的庶民不願意打仗,手工業者和小商戶與小資產階級也不會願意讓大部分商業利益都被豪門大族給佔據。

這些都是軟實力的比較,即便是比較硬實力,朱由檢也不覺得自己會輸。

此時大明軍隊戰鬥力與裝備水平已遠非崇禎十七年可比,崇禎十七年尚且力挫滿洲鐵騎南下,崇禎二十年即便滿清再在火器上改進與擴充兵馬,也不會再有第一次的攻勢。

看着長江上連綿不斷的船隻陸續出港,上面全部碼放着裝有槍械火炮與彈,朱由檢無疑更有信心。

此時芷江造船廠也開始陸續有一批戰船陸續出了軍港開始首航,大明海軍現有的大型戰艦已達數十艘,警戒整個江南海域和騷擾遼東半島到渤海灣已不成問題。

朱由檢一行是在瓜埠登的岸。

一到達瓜埠,除錦衣衛和一個近衛軍第二兵團直屬騎兵獨立營和獨立步兵營繼續護衛朱由檢安全外,秦良玉則先帶着近衛軍第二軍第二兵團主力先行趕去鳳陽。

按照計劃,各近衛軍的總督總部官要在十二月初於鳳陽召開戰前會議,下達最後的戰略部署。

朱由檢不直接參與這場戰爭自然不急着趕路。

電影看完後又和朋友來了個週末聚餐,所以回來晚了,會盡量在12點前寫完這一萬字多謝書友浮笙100書幣打賞

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 新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