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

陳信、胡本惠帶着幾個官差,一個個身穿便衣來到一處正在收割的麥田這裡。

這一處麥田非常的熱鬧,足足有幾十個人在麥田裡面熱火朝天的忙着收麥子。

“這位小哥~”

陳信笑着對人喊道。

“先生是在叫我嗎?”

董二起身看了看陳信和胡本惠等人,有些疑惑的問道。

他看陳信、胡本惠等人雖然穿着便衣,但是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老百姓,所以也是稱陳信爲先生。

“今年麥子收成還行吧?”

陳信微微點頭,扯下一個麥穗,仔細的看了看問道。

“收成很好,這遼東的土地啊,都是黑土地,非常的肥沃,這一畝地,能夠收差不多兩石的麥子。”

董二點點頭回道。

“兩石的產量?”

陳信一聽,頓時微微點頭,和自己前面做過的實驗差不多,一畝地能夠收兩石的麥子。

“這產量可是相當可以啊,據我所知,在關內,一畝地可是很難達到兩石的產量。”

陳信想了想又說道。

“可不,俺是山東人,從山東移民過來的,在山東這邊,即便是最好的田也很難達到兩石的產量,但是在這遼東,隨便都可以。”

董二鄭重的點點頭。

“小哥家種了多少田啊?”

陳信微微點頭,再起身看了看眼前這一大片龐大的麥田問道。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不多,我家就種了不到四百畝麥田。”

“糧食不僅僅夠吃,而且今年收的糧食,足夠吃很多年了。”

董二指了指眼前的這些麥田說道。

“四百畝麥田還不多啊?”

“你一家人能夠忙的過來嗎?”

旁邊的胡本惠一聽,頓時就咋舌道,四百畝田竟然還說不多,以前自己在河南這邊當官的時候,如果有四百畝田那都算是地主老爺了。

“不多,不多,在這遼東,誰家還沒個幾百畝地?”

“今年家裡面添丁,內人沒有辦法做事,我一個人實在是忙不過來,所以才只種了四百畝地,其他家家戶戶,隨隨便便也是比我的多的。”

董二笑了笑搖搖頭,接着又道:“雖然只是四百畝地,不過我一個人確實是忙不過來,這不,我都僱了幾十個朝鮮人來幫我收麥子,價格雖然貴一些,不過好在是可以及時的將麥子給收完。”

“聽你這樣一說,這家家戶戶都有幾百畝麥田,那豈不是很難在入冬前收完?”

陳信聽完,仔細的想了想,很快就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頓時就連忙問道。

“可不是嘛,現在大家都很急呢。”

“這家家戶戶幾百畝地,就是一天到晚累死在地裡面也收不完啊。”

“我也是咬着牙齒,花了大價錢才僱傭到了這些朝鮮人,一人幹一天的話,我要給一百二十斤的麥子呢,還要管三餐飯呢。”

“但即便是這樣,這些朝鮮人都忙不過來,有的是人要僱傭他們。”

“這價錢雖然貴,但是這麥子如果不能按時收割完畢的話,到時候就要爛在地裡面了。”

董二連連點頭的說道。

說到這事情啊,董二都不得不感嘆。

這年初開春耕種的時候,一個個都怕吃虧,你開墾一百畝,我就要開墾一百五十畝,家家戶戶都在拼命的開墾田地。

現在好了,田地上開墾出來了,一下子種了幾百畝田地,收麥子的時候都傻眼了,累死在田地裡面也收不完啊。

“多好的麥子啊,這爛在地裡的話,豈不是太可惜了。”

陳信看了看手中的麥穗,上面的麥子顆粒爆滿,麥穗非常的重,麥子很好。

“可不是嘛,但是收不完,爛在地裡面也是沒有辦法了。”

董二也是點頭道:“聽說來我們遼東收麥子打短工的朝鮮人都有幾十萬人,他們今年可是賺大了,收一天麥子就有一百多斤麥子帶回去,在我們遼東干上一個月都能帶幾千斤麥子回去呢。”

“不過也該他們賺,沒辦法啊,我們種的地太多了,這麥子不收了,爛在地裡面也是可惜了,給他們賺,我們還能夠將麥子給全部收起來。”

聽到董二的話,陳信和胡本惠等人再次看了看田裡面忙碌的幾十號人,仔細的看了看,這些人果然和大明人有些不一樣,穿的衣服帶有明顯的朝鮮國風格。

“那這樣說來,我們遼東今年豈不是有很多麥子要爛在田地裡面了?”

陳信皺起了眉頭,這糧食大豐收,本來是一件好事,今年述職的時候,他也可以重點來說一說這方面的事情。

可是如果這要是有大量糧食因爲沒有及時收割爛在了天地裡面,情況就又會有所不同了,到時候如果事情傳到了京城這邊,少不了要影響自己的政績了。

“肯定有很多麥子要爛在田裡面了,一個人即便是一天到晚不休息,在田裡面累死了,頂了天也就是收兩畝地的麥子,這家家戶戶都有幾百畝地,哪裡能夠在入冬前收完啊。”

“這也是這些朝鮮人敢要價如此貴的原因了,去年的時候,僱傭他們收一天的麥子也僅僅只需要五十斤麥子,今年就要一百多了。”

董二直點頭回道。

“那也太可惜了,就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快速的收完這些麥子了?”

一聽有大量的麥子要爛在田裡面,沒有辦法在入冬前收割完畢,陳信頓時就着急了,這可是關係到自己政績的大事情。

“有是有,聽說京城機械廠這邊出了一種收麥子的機器,叫什麼蒸汽收割機,這蒸汽收割機啊,非常的厲害,只是在田裡面走來走去,一天就能夠收割五十畝的麥田,如果能夠有個幾千、上萬臺這樣的機器,我們遼東的麥子就差不多能夠在入冬前收割完畢了。”

“但是這機器很少,我也就聽人說過,都沒見過。”

董二想了想也是說道。

“蒸汽收割機?”

“這個我知道,報紙上都有報道過。”

陳信一聽,很快就想起了大明早報上面所報道的關於蒸汽收割機的事情。

“對,對,聽說是上了報紙呢。”

“那個蒸汽收割機據說非常的厲害,收割麥子還直接就將麥粒給脫粒下來了,都不用摔麥子了。”

“聽說一臺蒸汽收割機要將近兩百兩銀子呢,太貴了,我們老百姓哪裡買得起。”

董二連連點頭說道。

“謝謝小哥你,我先告辭了!”

陳信笑了笑和董二道別,接着也是騎上馬對着胡本惠說道:“你立即派人去京城機械廠,向他們購買蒸汽收割機,越多越好。”

“嗯,就以我們遼東布政使司的名義去購買,如果銀子不夠的話,就和他們商量下,看看能不能租,然後儘快運到我們遼東來。”

“這家家戶戶都有幾百畝麥子,如果不及時收割的話,到時候還不知道有多少麥子要爛在田地裡面。”

“是!”

胡本惠一聽,連忙稱是,接着也是騎着迅速的去辦事了。

至於陳信,他則是騎着馬準備去尋找蒸汽收割機,看看這個蒸汽收割機到底是如何的神奇,竟然一天能夠收割五十畝麥子。

騎着馬到處打聽蒸汽收割機的事情,陳信很快也是來到一處城鎮這裡。

“收麥子了,收麥子了!”

“一兩銀子收五石麥子,願意賣的來,再多都收!”

剛剛進入到城鎮之中,陳信就聽到了大量的商人拿着鐵皮喇叭在不斷的吆喝着,同時也能夠看到有大量的農人用四輪馬車拉着一車車的糧食來城鎮之中售賣。

糧食太多了,家裡面的糧倉都裝不下了,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將糧食給賣掉一部分換成銀子。

“一兩銀子收五石麥子?”

陳信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這糧食的價格也太低了吧!”

“這些奸商!”

他頓時就忍不住怒了,直接翻身下馬,來到一處糧鋪這裡,怒吼道:“你們這些奸商也太黑心了,五石糧食就賣一兩銀子,哪裡有這樣低的價格?”

聽到陳信的怒吼,周圍的很多農人也是跟着喊起來。

“對啊,對啊,哪裡有這樣的價格,以前的時候,這一石糧食隨隨便便也要賣一兩銀子,弘治十年大饑荒的時候,一斤糧食都要賣一百多文呢。”

“沒錯,沒錯,你們這些奸商聯手起來故意壓低糧價,欺負我們農人是不是?”

“肯定是這樣的,他們肯定是看到我們遼東的糧食大豐收,所以這才故意壓力糧價,五石麥子才賣一兩銀子,我還不如拿去餵豬呢,豬肉現在都已經漲到十多文一斤了。”

周圍的農人一個個都忍不住吼了起來,大家原本都在猶豫着要不要賣呢,這糧食價格實在是太低了。

很多人種了一輩子的地,還從來都沒有遇到如此低的價格,糧食竟然不值錢了。

要知道在以前,這糧食可是極其珍貴的東西,在饑荒的年代裡面,別說一石糧食了,就是一斤糧食,那都是可以救很多人命的,有時候甚至於用幾斤糧食都可以買到一個黃花大閨女呢。

現在好了,五石糧食就只能夠賣一兩銀子。

第17章,商議第2114章,回大明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639章,全面超越歐洲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321章,金田、銀田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74章,和我有緣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1041章,黑海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849章,風波平息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639章,囂張抗稅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347章,經濟治國第727章,天津的夜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213章,劉晉的目標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72章,以工代賑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169章,招工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681章,歐洲人?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37章,這廣告絕了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866章,班師回朝第426章,搞事情第1673章,當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1419章,密謀第1582章,背叛者第1185章,火車熱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2234章,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2277章 ,封建與新時代的對立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1149章,英奸第2191章,編寫新的全球史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1279章,以後十八歲才能夠成親第820章,一戰定西域(下)第958章,進京述職第930章,來自世界各地的奴隸第2241章 ,清理地上河第366章,鹽這東西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36章,太和門前打廣告第2043章,真的有小冰河期?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986章,接弦戰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002章,影響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761章,厚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