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下了早朝,整個人都覺得有點煩悶。

儘管今天早朝已經通過了組建船隊前往黃金洲的提議,但是這筆費用果然如同弘治皇帝自己所預料的一般,最終還是有自己的內帑出了。

雖然原本弘治皇帝就想從自己的內帑出這筆錢,只是朝堂之上的衆臣,無論是內閣三閣老,還是六部尚書,又或者是其它大小官員,幾乎所有人都盯着自己的內帑,至於國庫裡面的錢,那是一分錢都不能動。

弘治皇帝雖然貴爲皇帝,號稱坐擁天下,但其實也窮的很,內帑也並沒有多少銀兩,算下來弘治皇帝的內帑也不過纔剛剛百萬兩白銀左右。

這還是他十多年來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纔積攢下來的,他的那個便宜老爹明憲宗當年可是一個糊塗皇帝,也是一個敗家子,不僅僅花國庫的錢,也同樣將內帑花的七七八八,根本就沒有給弘治皇帝留下多少銀兩。

弘治皇帝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積攢了百萬兩白銀,這朝堂之上的衆大臣就天天盯上了,總是三番五次的讓弘治皇帝拿出自己的內帑來。

本來這前往黃金洲的事情算是整個朝廷的大事,這筆錢按理說應該是國庫來出,但是今天朝堂之上,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沒有和弘治皇帝客氣的意思,異口同聲要求弘治皇帝自己從內帑出這筆錢。

這就讓弘治皇帝很是鬱悶了。

“陛下,是不是還在爲組建船隊的錢從內帑出而生氣?”

蕭敬看出了弘治皇帝的心事,也是連連安慰道:“這黃金洲遍地是黃金,這船隊前往黃金洲肯定能夠大獲豐收。”

“這朝堂之上的諸公可是說了,這錢是陛下內帑出,將來有收益了,這也是屬於陛下的內帑,等到船隊回來,帶回大量黃金的時候,他們肯定會後悔莫及的。”

弘治皇帝看了看蕭敬笑了笑說道:“朕倒不是爲這事生氣,本來我就打算從內帑出這筆錢的。”

“朕所顧慮的是朝堂之上的這些御史言官,這些人自己不做事情,也不讓別人做事情,不管對錯,他們都要反對,這嚴重的影響了國家大事。”

“這黃金洲具體的情況到底如何,我們暫且不去說,這三種高產的農作物如果是真的存在,這對於大明是何等的重要,那個江子竣明明知道這一點。”

“可是卻不顧一切的反對,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你也聽到了他今天在朝堂之上是如果說朕的。”

“說朕是商紂、是隋煬帝,好大喜功、不顧黎民百姓的死活…”

說到這裡的時候,弘治皇帝整個人都氣的臉都紅了,真是恨不得一刀就宰了那個江子竣。

“朕自刻繼大統以來,一直兢兢業業,不敢有所懈怠,勤政愛民、輕徭薄賦,勤儉節約,我甚至於連園子都不捨得去修葺一下,連皇后也是跟着吃苦受累,衣服破了都縫縫補補。”

“朕自認爲應該還算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不曾想遭到他江子竣如此辱罵。”

弘治皇帝越說越氣,真的恨不得殺了江子竣,不過他是個好人,心非常善良,縱然是以前的死敵都沒有殺,更何況是一個江子竣了。

“陛下的是非功過又豈是他江子竣說了算的,陛下的豐功偉績有目共睹,賽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是相差甚遠。”

蕭敬連忙安慰弘治皇帝,他知道弘治皇帝今天是真的氣壞了,要不然不會說怎麼多。

“秦皇漢武也好、唐宗宋祖也罷,朕從來就沒想過要和他們去比,朕所想的不過是對得起天下黎民百姓,對得起祖宗基業。”

聽完了蕭敬的話,弘治皇帝心情好了很多,氣也都消了一半,臉上也是有了笑容。

“陛下,內閣大學士劉健、謝遷、李東陽求見。”

這時有小宦官走了過來說道。

“宣~”

弘治皇帝是個勤勞的皇帝,早朝會議之後一般還會繼續召見一些重臣來繼續商量國事,這幾乎也是已經成了一個習慣了。

所以一般早朝結束,不需要弘治皇帝的口諭,三個內閣大臣也都會一起過來,有時候,弘治皇帝還會將六部尚書等等重臣也一起宣過來商討國事。

很快,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位內閣大臣就來到了弘治皇帝生活辦公的乾清宮。

乾清宮內,弘治皇帝、劉健、謝遷、李東陽四人和以往一樣,坐在一起,一邊喝茶也是一邊開始討論起早朝上面所說的這些事情來。

“這西南地區的土司問題,一直以來反反覆覆,平息幾年又開始動亂起來,始終沒有辦法真正解決西南土司的問題。”

“不知道三位愛卿有何良策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這西南土司的問題?”

想起早朝上兵部尚書馬文升所說的水西土司叛亂的事情,弘治皇帝也是顯得憂心忡忡,這西南土司叛亂的事情已經出了很多次,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大大小小,嚴重的時候蔓延西南諸省,成爲一塊永遠也治不好的疾病,不斷反覆發作。

“西南土司的問題歷史由來已久,從三國時期蜀國諸葛七擒孟獲一直到現在,這西南土司的問題就沒有平息過。”

“究其根本來說,主要還是因爲這西南地區,山高水遠、山水險惡,交通積極不便,再加上西南地區我漢民稀少,土番又不識教化,有好處的時候就聽話,一旦沒有好處了,立刻就再次作亂起來。”

“朝廷發兵剿滅又非常的不便,徒費錢糧,實在是一大頑疾,難以根治。”

劉健沉思一會,也是無奈的緩緩搖搖頭。

這西南土司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一次兩次了,有着非常久遠的歷史,一直以來都沒有辦法說真正解決西南土司的問題。

三位閣老雖然也是賢能之輩,可是面對這西南土司的問題,也始終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夠一直沿用以前的老辦法,剿撫並用,一方面用武力鎮壓土司叛亂,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儘量的採用懷柔政策,但這種方法始終是揚湯止沸,沒有實質性的作用。

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2078章,飢寒肆虐的歐洲2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1060章,還是太落後了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298章,大渣男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148章,大買賣第828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680章,用黃金和白銀來贖罪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942章,加強集權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496章,炮擊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389章,這纔是人過的日子第1133章,有點涼涼第569章,買下淞滬第846章,寸步難行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1259章,黃土高坡第1801章,大明人的新年1第2211章,電影的巨大作用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2109章,要效仿大明的科舉制度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462章,一天售罄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272章,夫人路線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423章,你敢拿嗎?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57章,人與自然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555章,銀山港第681章,歐洲人?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325章,被發現了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897章,全民皆武第698章,勢如破竹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282章,刷題第458章,沙盤和樣板房第2089章,野心勃勃的查理五世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612章,有官做了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224章,思想之爭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478章,南洋航線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2139章,歐洲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