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長蘆鹽場

天津塘沽寬闊的海灘上面,劉晉騎着高頭大馬,身邊跟着童源和幾個長蘆鹽場的管事,一同巡視這邊正在建設之中的鹽場

此時在沿海的的廣袤灘塗上面,大量的人冒着嚴寒在不辭辛勞的勞作着,這些人衣着單薄,身體消瘦,一看就知道是附近沿海地區的貧困老百姓。

在後世,靠海的地區意味着發達地區、意味着高收入的地區,但是在這個時代,靠海地區卻恰恰相反,靠海意味着沒有良田,也沒有青山綠水,意味着貧窮。

劉晉對此就深有體會,他自己出身的下河屯就非常的窮苦,歷來都有隻見姑娘嫁出去,不見姑娘嫁進來,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窮窩窩。

“冬天下水乾活一定要給大家準備熱水泡腳,同時還要準備熱茶和薑湯,另外大家每天的伙食要有保證,三餐都要有肉。”

劉晉看着在嚴寒之中勞作的人,想了想也是對身邊長蘆鹽場管事吩咐道。

“是,熱水和薑湯我們都有準備,就是伙食上面,三餐都要有肉的話,只能是便宜的魚肉了,豬肉市場上根本就沒有那麼多。”

劉晉的身邊,長蘆鹽場的總管事李繼業,也是出身西山煤業的老人,他點點頭說道。

“魚肉就魚肉吧,童源,你回頭讓天津港口這邊每天送過來。”

劉晉點點頭,魚肉的營養價值其實一點都不會比其它的肉類差,只是這魚肉吃起來沒有那麼解饞而已。

吃魚肉對於現在京津地區的老百姓來說那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天津港口這裡的捕撈業已經開始漸漸的興旺起來,每天捕撈回來的海魚堆積如山,不僅僅滿足了京津地區龐大的需求,甚至於現在已經開始向山東、江蘇、浙江這些地區去銷售了。

這些地區的海洋捕撈業還沒有起步,市場對肉類的需求非常龐大,價格能夠賣的更高,而市場永遠都是向着利潤更高的地區轉移的。

“好的,恩師~”

童源拿出炭筆和本子將劉晉吩咐的事情記錄下來。

“這樣吧,再給我們漲十文錢一天的工錢吧,大冬天的下水乾活,處理不好是烙下病根的,我們不能虧待了他們。”

“我們的鹽場佔了他們的沿海地帶,這會影響他們的生計,這鹽場的員工招工方面要儘可能的照顧周圍的人,讓大家也能夠跟着我們鹽場享受到一定的利益。”

想了想,劉晉又對着李繼業吩咐道。

“公子,現在我們鹽場最難的事情就是招工的事情了,花錢僱傭他們來建鹽場,這工錢給高一點,大把、大把的人願意來,即便現在是冬天。”

“但是我們鹽場招長期員工的事情卻是一直進展不順,大家都不願意來我們鹽場工作。”

李繼業一聽,頓時就忍不住吐苦水道。

這段時間以來,他一直在塘沽這一帶招工,招人建鹽田很容易,可是這招鹽場的正式工人卻是難上加難,根本就沒有人願意來。

“這是爲何?”

劉晉一聽,頓時連忙問道,李繼業是西山這邊出來的老人了,對於西山這邊的管理都已經很熟了,鹽場招工,這待遇方面肯定是很不錯的,竟然會招不到人。

“鹽場這邊招工的待遇我都是按照西山煤業這邊的待遇來開的,只要肯努力幹活,一個月掙兩三兩銀子肯定沒有問題。”

“但是大家都很顧慮的一點就是,大家怕進了鹽場之後改了戶籍,怕改成竈戶,影響自己的後代子孫,所以儘管工錢很高,但是卻沒有人願意來。”

李繼業將原因說了出來。

“改成竈戶?”

“我們只是招工,和戶籍有什麼關係,更何況我們又不是朝廷,豈能隨便改人戶籍?”

劉晉一聽,一頭霧水,只是簡單的招工,你給我做事,我給你工錢和飯吃,哪裡還會涉及到什麼戶籍的事情。

“我也和周圍相鄰的人說了,但是大家不相信,因爲大家覺得鹽這東西,歷來都是朝廷鑽營,別看我們現在做的好好的,說不定那天收回去了,給鹽場做工的人豈不是一下子就變成了竈戶。”

“這竈戶是什麼情況,大家可都清楚的很,竈戶比起軍戶來都還要更加的窮苦,根本就沒有人敢來做事。”

李繼業很是無奈的說道。

聽到李繼業的話,劉晉頓時也是沉默了,頓時就深深的感受到了這個戶籍制度是制約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枷鎖。

因爲戶籍制度的存在,明朝的老百姓不能隨意的走動,很多人一輩子連自己所在的縣都沒有出過。

除此之外,這戶籍制度的存在,嚴重影響力生產力的提高,竈戶生的兒子是竈戶,世世代代都是,被鹽場的官吏壓榨到死,甚至於都沒有辦法反抗。

大家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一旦進鹽場做工,即便不是竈戶,其他人也會以爲你是竈戶,到時候娶老婆都難,誰會願意嫁給一個竈戶?

生出來的孩子都不能讀書考科舉,世世代代都要對着一口鍋煮鹽的竈戶。

“這事看來是要找陛下要一道聖旨,或者是找朱厚照這個太子來個旨意才行,即便是自己開口去向大家承諾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劉晉的腦海中很快就意識到這件事情是連自己都無法解決的事情,其實大家就是擔心,害怕,害怕一旦進了鹽場做工,將來就會成爲竈戶,世世代代都是低賤的竈戶。

縱然是現在鹽場這邊開出來的待遇非常的誘人,但是沒有人敢拿自己和後代子孫的前程去當賭注。

“此事我會向天子稟明,向陛下請一道旨意,到時候你再拿着這個旨意去招工。”

想了想劉晉也是對李繼業說道,很是無奈,在這個時代想要發展出資本主義來,還真是有諸多的枷鎖。

前面的開海遭到了朝廷羣臣的激烈反對,現在僅僅只是半個鹽場,因爲戶籍制度的存在,招工都難,這個封建王朝對於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有着太多、太多的限制了。

“難怪西方的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後要進行改革,掌握話語權,說到底還是爲了讓生產關係能夠跟上生產力的發展。”

“老馬還真是厲害,一語道破玄機啊。”

心裡面劉晉忍不住再次對馬克思表示了欽佩。

“除了招工的事情之外,還有什麼難處嗎?”

劉晉看了看廣袤的灘塗,成千上萬的人在這裡忙碌,利用水泥修建堤壩,將灘塗地改成一塊塊方方正正的鹽田。

長蘆鹽田投資巨大,比起密雲鐵廠的投資還要更加龐大,單單是上交給國庫的銀子就兩百萬兩白銀,總的募集資金額達到了五百萬兩白銀。

但實際上能夠用來投資建鹽田的也僅僅只要三百萬兩白銀,當然三百萬兩白銀絕對是一筆龐大無比的數字,也就是劉晉和朱厚照現在財大氣粗,不然還真心搞不起來。

三百萬兩銀子砸下去,長蘆鹽場這邊直接將塘沽周圍一帶長達上百公里的灘塗給全部買了下來,同時也是向天津、京城這邊十多個大水泥廠下了大量的訂單,準備在這裡建一個超級大鹽田。

這裡漫長而開闊、平坦的泥質海灘絕對是最理想的鹽田,當更重要的是這裡的氣候非常適合曬鹽。

這裡雨季非常的短,春季氣溫回升的特別快,風多雨少、日照充足、蒸發旺盛,在最理想的曬鹽之地,後世這一帶的產鹽量佔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規模非常的浩大。

這樣的好地方,劉晉自然是要先佔住了,更何況,這鹽場不建大一點,可是賺不到多少銀子的。

“公子,這曬鹽法,我們從來沒有弄過,我們也請教過不少老鹽戶了,也先建了一些鹽田進行實驗,雖然也是出了一些鹽,但是卻始終沒有辦法達到您所說的那種雪白如同砂糖一般的鹽。”

李繼業想了想說道。

劉晉已經將詳細的曬鹽法告訴了他,他按照劉晉所說的去做,也確實是曬出了鹽,效率也確實是很高,但卻是始終沒有辦法說達到劉晉所說的上等鹽的程度來。

曬鹽法其實非常簡單,利用光照、溫度、風來蒸發海水之中的水分從而得到鹽的一種方法。

具體操作起來就是先還海水引進蒸發池,經過風水日曬,水分蒸發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再引入結晶池,繼續風吹日曬,海水就會慢慢的蒸發掉,從而得到食鹽。

這樣得到的鹽和煮鹽法得到的鹽當然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看誰的效率更高,出鹽量更大了。

同樣的這得到的鹽也是粗鹽,裡面還有大量的雜質,味道非常的差,晶體也是黃色的,所以還必須要經過一些化學處理的步驟,將其中的雜質給去除掉才能夠得到雪白、雪白的精鹽。

“我忘了將最重要的步驟傳給你了,這一步非常的重要,在結晶池裡面我們還要加入一些東西才能夠製出上等鹽出來……”

聽到李繼業的話,劉晉拍了拍自己的腦袋,竟然把祛除的事情忘記交待了,於是連忙交代起來。

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835章,第一批藩國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2137章,騎士聯盟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8章,京師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914章,切除腸癰手術(加餐)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72章,以工代賑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513章,彈劾第192章,這是神器啊第34章,黃金洲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347章,經濟治國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1244章,纔不到兩億?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1617章,西伯利亞可是好地方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1047章,大明對東歐的政策第1582章,背叛者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646章,必須爭第2155章,拿出1000萬兩銀子出來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2258章 ,讓市場調節一切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103章,回家第431章,人頭滾滾能急流勇退已經是最大的恩典了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542章,方法很多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550章,勸說第153章,招工了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502章,一把利刃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1506章,慘敗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230章,判若兩人的弘治皇帝能急流勇退已經是最大的恩典了第778章,錫蘭島的規劃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2270章 ,再次回到大明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1695章,上位者要學會偷懶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153章,招工了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83章,流民成了香饃饃第2054章,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2202章,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