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慚愧、慚愧

“兩萬兩一艘?”

張懋一聽,頓時眼睛瞪得跟牛眼一樣,接着連連搖頭說道。

“這也太貴了吧,據我所知,一艘福船的價格也不過才幾千兩銀子而已,你這一艘漁船竟然要兩萬兩,實在是太貴了。”

劉晉一聽笑了笑說道:“這是專業的海洋捕魚船,它所有的設計可都是爲了海洋捕魚,一天就可以捕撈到十萬斤的海魚回來,賣兩萬兩一艘應該不貴吧?”

“而且這造船廠裡面的造船工人和造船師傅,他們的每個月的工錢至少都是五兩銀子起步,另外只要能夠達到師傅級別,我還要給他們分房子,這些可都是要算進去的。”

“造船是技術活,可不是什麼船都能夠到海上去行走的。”

“每個月五兩銀子的工錢,還要分房子……”

李東陽、周經、張懋三人一聽,頓時就無語了,這個工錢也太高了吧,這待遇也太好了吧,在固有的觀念當中,這士農工商,搞技術的木匠、鐵匠等等,地位比農民還低,現在工錢五兩銀子起步,竟然分房子,這待遇簡直聞所未聞。

“這幾種船是多桅帆船,它的特點就是擁有多個桅杆,可以同時有多個帆布,這桅杆越多,帆布越多,它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就越好,並且它的速度非常快。”

“多桅帆船的船樓非常低,它的吃水很深,在遇到大風大浪的時候,它就更加安全,是非常適合用來進行遠洋航行的船隻。”

劉晉看了看三人的表情,微微一笑,藉着又指了指幾艘奇怪的船說道,這幾艘船是劉晉仿照歐洲蓋倫船設計的。

蓋倫船算是大航海時代最爲著名的一種船隻,也是這個時代最適合遠洋航行的船隻。

不過造船廠內的這幾艘蓋倫船都很小,僅僅只是造船廠內工人和師傅們用來練手的作品,並不能用來遠洋航行。

“多桅帆船,遠洋航行~”

李東陽、周經、張懋三人仔細的聽着,對於船隻和海洋方面的內容知識,他們知道的太少、太少了。

李東陽和周經是正兒八經考科舉當官的,讀的四書五經,學的孔孟之道,這海洋之事,接觸的太少、太少了,以至於都不知道該如何去問。

很快,幾人就出了造船廠,造船廠和天津港口離的很近,幾人自然是朝着天津港口這邊走去。

此時的天津港口依然非常的熱鬧,到處都是招募過來的災民,這些災民非常有組織的在修建港口、碼頭、船塢、船塢等等。

因爲招募的人足夠多,再加上有水泥這個神器的存在,所以已經有一大片的港口已經修建完畢。

走在平坦的水泥馬路上面,看着和這個時代完全不一樣的港口建築,港口這裡的建築大部分都是採用了後世的建築風格,特別是因爲有水泥這個神器之後,這房屋都可以建的比較高。

所以港口區這邊的很多建築都是建了四五層,最高的燈塔那更是有幾十米高,再加上港口這邊是最先用上水泥的,基本上所有的一切都用水泥修建的整整齊齊,看起來給人的感覺就非常的震撼。

再看看不遠處忙碌的龐大大軍,李東陽、周經、張懋等人都停下了自己的腳步,內心之中有諸多的感慨。

“不可思議,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建起了如此龐大的工程,更爲難得的是還剛剛好幫助了災民,一舉多得,這或許就是你所說的以工代賑吧?”

李東陽似乎有感而發,眼前的港口,工程量非常浩大,龐大的港口區足足有十多公里,再加上不遠處的造船廠、造船廠的家屬小區等等。

如此龐大的工程,如果是讓朝廷這邊來做的話,不僅僅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更是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完成。

“是的,因爲災荒,所以這人工非常的便宜,只要有口飯吃,他們就願意賣力的做事,要是在平時,我肯定是招不到如此多的人手,而且這工錢開支也會很大。”

劉晉點點頭回道。

“以工代賑的好啊,沒有你劉晉的話,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呢。”

李東陽看了看眼前上萬人忙碌的景象,上萬人集中在一起幹活,這看過去的時候就是人山人海,場面無比的壯觀,無比的熱鬧。

有大量的人挑着石頭、沙石等等過來,還有人運着一車、一車的水泥過來,有人負責攪拌,有人負責澆築,還有人負責平整土地…..

所有的一切都分工明確,有負責修建碼頭的團隊,有負責修建房屋的團隊,還有負責修路的團隊,一切秩序井然,龐大的人羣在一個個管事的帶領指揮下非常快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看到這裡,再想到了來時官道上面忙碌的景象,很難想象這些揮汗如雨、光着膀子賣力幹活的人會是災民。

但來天津的路上,他又看過了太多、太多飢餓的人羣,兩者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強烈對比,這讓李東陽也是忍不住發出了自己的感嘆。

“慚愧,慚愧~”

“上有陛下聖明,朝中諸公賢能,下有我朝百姓吃苦耐勞、聰明勤勞,再大的困難也是可以度過的,我所做的事情根本就微不足道,甚至於還是佔了便宜的。”

劉晉一聽,連連搖頭說道。

“你小子就不要謙虛了,你的本事我們是看在眼中的,說來慚愧,我們這些朝之重臣,雖然口口聲聲喊着忠君報國,爲君分憂,爲社稷鞠躬盡瘁,爲天下蒼生謀福祉,但是面對這災荒卻束手無策,實在是慚愧!”

周經拍了拍劉晉的肩膀,這稱呼都變了,顯然對劉晉很是滿意,要不然也不會如此稱呼了。

“周公謙虛了,周公剛正不阿,敢於直諫,有唐魏徵之賢名,小子早也是如雷貫耳,佩服萬分。”

劉晉一聽,頓時連忙對着周經說道,劉晉的馬屁顯然是拍到點上面,讓周經很是受用,摸着自己的小鬍子,眼睛都微微眯起來。

他一直以來都是以魏徵爲學習的榜樣,所以劉晉將他比作魏徵,那自然是讓他高興不已。

“鐺~鐺~”

就在幾人聊的正歡之時,港口區的燈塔上面的鐘聲敲響了。

“有船回港了,有船回港了~”

高高的燈塔上面,負責瞭望的人拿着鐵皮製成的擴音喇叭大聲的喊出來,頓時就讓所有人知道了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船回來了?”

劉晉一聽,趕緊就看向港口外面的海上,直接海天相接之處,幾艘船隻的身影若隱若現,正在朝着天津港這邊駛來。

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1604章,世界大戰好啊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1354章,東歐局勢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1185章,火車熱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101章,萌芽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586章,開戰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5章,煮鹽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2244章 ,時代的鉅變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284章,鄉試第184章,大明上國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2266章 ,歐洲人也一樣崇洋媚外第1244章,纔不到兩億?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693章,就拿張家開刀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1264章,你們挺好的,請繼續保持第570章,建設淞滬第2260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2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248章,海魚行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493章,先打再說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360章,敗家子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362章,鹽商聚會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2253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3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363章,價格戰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2033章,窮啊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31章,比數第1495章,他們流氓我們就要更流氓第1422章,該站隊了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296章,傻眼了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2168章,第一條電話線2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569章,買下淞滬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