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

寧國安寧城百里之外的一處莊園這裡,寧國左丞相劉養正陪着劉達在莊園各處視察。

“我們寧國雖然沒辦法和大明相比,但莊園經濟也是發展的極爲不錯,我們整個寧國大大小小的莊園不計其數,以種植甘蔗、棉花、茶葉、香料等經濟作物爲主,眼前的這個莊園,主要就是種植甘蔗。”

劉養正是寧國的左丞相,按理說日理萬機,非常的忙碌,哪裡有空陪人逛莊園啊,但眼前的劉達不是一般的人,準確說他的父親不是一般人,是大明的內閣首輔。

這大明的內閣首輔就相當於是古時的丞相,爲文官之首,和自己在寧國的地位差不多,當然,寧國是沒辦法和大明相比的。

自己和劉晉似乎好像也沒有什麼可比性,對方是正兒八經狀元出身的內閣首輔,自己在大明的時候可是連個舉人都考不上,更別說考進士中狀元了。

不過,這也不是他親自來陪同劉達的主要原因,劉晉是劉晉,劉達是劉達,能夠見一面就已經算是給劉晉面子了。

之所以要陪着過來看看,也是聽劉達說這一次要前往南非。

對於南非殖民地的情況,大家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了,這劉達前往南非殖民地,那顯然是劉晉的安排,爲以後接管南非殖民地做準備的。

這也意味着眼前這個年輕人,以後要掌握南非這個龐大的殖民地,可以決定無比龐大利益和關係,現在和他搞好關係來對寧國也是有利無害的。

劉達看看眼前這片龐大的莊園,莊園佔地的面積非常大,足足有幾萬畝土地,土地的主人則是屬於一個大明人,幾乎每一個移民到寧國的大明人都可以獲得一大片的龐大土地,再加上一定的奴隸。

慢慢的,其土地也就越來越大,逐漸的形成了如今遍佈寧國上下的莊園經濟、種植園經濟,莊園或者種植園的主人基本上都是大明人或者是一些立下功勞的奴隸、本土天竺土着。

實行種姓制度的寧國,大明人是最高種姓的存在,是神的子民,至於其它種姓的人全部都是爲神的子民服務的。

婆羅門和剎帝利負責幫忙管理,吠舍和首陀羅則是自由農民、手工業者之類的,至於賤民和奴隸,他們則是爲神的子民耕種、勞作的存在,唯有今世的辛苦勞作、吃苦受累,下一世纔可以投胎爲高種姓。

這樣的宣傳和宗教精神之下,寧國的統治一直都非常的穩固,再加上寧國也懂的一些籠絡人心的手段和治國之道,故而寧國一直都治理還不錯。

眼前的莊園,成百上上的奴隸、低種姓、賤民在田野之中不斷的勞作,頭頂太陽暴曬,讓人頭皮都要開裂。

然而他們卻是無怨無悔的在幹活,茂密的甘蔗林裡面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

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這些人明明都是幹農活、髒活累活的,但彼此又分成了幾個陣容,低種姓的首陀羅和吠舍是一個羣體,他們只和自己同一等級種姓的人在一起幹活。

奴隸和奴隸們也是一個羣體,彼此聚集在一片區域做事,最不受待見的是賤民,數量最多,幹活也是最累。

更重要的是這些賤民連接觸大明人的機會都沒有,見到大明人就要遠遠的躲開、跪下,免得自己踩到了高貴大明人的影子,那樣的話,可能會被活活打死。

而在不遠處的一顆大叔底下,幾個大明人則是聚集在一起,一邊喝着涼茶一邊看着勞作的奴隸、賤民和低種姓的人。

他們的身邊則跟着一羣婆羅門和剎帝利在精心的伺候着,他們的身份是管家、是僕人,是下人,負責伺候大明人、傳達大明人的命令等等。

很快,這些人就注意到了劉養正和劉達等一行人,這處莊園的主人鄭先義帶着人也是趕緊急匆匆的過來。

因爲他已經注意到了劉養正已經身邊人身上所穿的官服,這一看就知道是當官的。

“鄭先義見過諸位大人!”

鄭先義來到劉養正、劉達等人的身邊,恭敬的行禮道。

“你來的正好,我這邊正有些事情要問問你。”

劉養正點點頭,示意鄭先義走近來說話,至於他的管家、僕人之類的則是不能過去,被劉養正的侍衛給擋住。

“大人請問~”

鄭先義連忙恭敬的說道。

“你這處莊園有多大面積,有多少人?”

“一年又能夠產出多少的蔗糖?”

劉達看看鄭先義問道。

鄭先義先是看看劉達,見劉達雖然沒有穿官服,但是位置卻站在了核心位置上,和身邊的劉養正同行,這身份顯然也是不一般。

“我這處莊園的面積超過5萬畝,目前有奴隸、賤民共計1500人,另外在農忙時,我還會僱傭一些低種姓的人來做工。”

“產出方面,大概一年可以產出甘蔗5億斤左右,另外每年還可以種植一季水稻,產量大概在1500萬斤左右。”

“我自己並不熬製蔗糖,甘蔗主要是賣到附近的蔗糖廠去,5億斤甘蔗大概能夠賣2萬兩銀子,種植出來的水稻主要是用來給奴隸和賤民們吃,剩下不算多少,也賣不了幾個錢,故而也是用來養豬、養雞鴨什麼的,偶爾給賤民和奴隸們改善下伙食。”

鄭先義想了想也是如實的說出了自己莊園的收益情況。

因爲是天竺大陸上面,這裡的光熱充足,降水也豐富,故而水稻種植的話可以一年三熟,但現在糧食賣不出什麼價錢來,所以基本上都是種植一季水稻,然後再種植甘蔗或者是棉花、香料之類的。

以種經濟作物爲主,糧食作物爲輔,經濟作物用來賣錢,糧食作物主要是用來養活手底下龐大的奴隸和賤民。

奴隸和賤民都是莊園主的私人財產,奴隸是買過來的或者是寧國這邊分配的,至於賤民原本是這片土地上的給高種姓的婆羅門剎帝利種田做事的。

但是大明人來了之後,土地就被收歸寧國,然後又分給了移民過來的大明人,這些賤民自然而然也就成爲了土地新主人的私產,給莊園主幹活。

當然,莊園主同樣也是肩負着要養活奴隸和賤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養活他們,還要養活他們的家人,不過這些奴隸、賤民的一家人也都需用給莊園主幹活。

“1500多人一年差不多產出2萬兩銀子左右了,算下來每個人一年也就十多兩銀子了。”

“5萬畝的土地竟然需用1500多人來耕種,這效率也太低了。”

劉達聽完,也是默默的計算了一下。

在來的路上,他去過了琉球和南洋的種植園,琉球的種植園是沒有奴隸的,人力昂貴的情況下,要麼大量的使用機械來耕種,要麼就是減少了甘蔗的種植。

南洋這邊雖然有大量奴隸的存在,但是奴隸數量遠不如這天竺這邊,故而也是能夠看到大量的使用機械化的種植。

另外劉達還去過遼東地區,親眼見識過遼東地區機械化農業的高效,大量使用耕地機、播種機、收割機的農業,效率高的嚇人。

幾千畝的土地,僅僅只是靠夫妻兩個人就可以輕鬆的完成耕種、收穫等等,根本不需要像眼前的這個莊園這般需用如此多的人。

不過貌似這個莊園主對於現在的生活還是非常滿意的。

畢竟不需要自己辛辛苦苦的去勞作,一年坐着吃吃喝喝就可以了,這些奴隸和賤民們就會爲自己創造出財富出來。

一年2萬多兩銀子,這個收入可是非常可觀的,要知道大明京津地區工人一年的收入都還不到100兩銀子呢。

他豈能不滿意現在的生活?

但很快劉達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這樣的模式,經濟和財富的增長其實是有很大問題的。

首先就是經濟和財富的增長是很緩慢的,依託土地發展農業,如此龐大的一片土地,1500多人的勞動力,一年也僅僅只是能夠產生2萬兩銀子的產值而已。

但如果是在京津地區,隨隨便便一個僱傭幾十人的作坊一年也要產出幾萬兩銀子,並且土地僅僅只是需用一點點。

另外財富的分配上也是有大問題,財富都集中在了這個莊園主的手中,至於奴隸和賤民以及他們的家人,他們所能夠分到的財富是很少的,僅僅只是分到一些糧食用來活下去而已。

這樣的一種分配方式之下,社會財富高度集中,這消費能力就無法釋放出來,看起來財富是在不斷的積累和增長,但總體來說,這個財富的增長速度是極其緩慢的。

而這也是以前大明所面臨的境地和情況,土地和財富高度集中在少數的地主士紳手中,農民和佃戶擁有的土地、財富少的極其可憐。

而伴隨着土地不斷兼併,這種矛盾就開始不斷的顯現出來,一旦出現災荒的話,必然就會烽煙四起,民不聊生。

這寧國現在也是如此。

“難怪父親說農業只能夠維持溫飽,真正要富裕起來,還是要依靠工業才行,這生產效率相差實在是太大了!”

劉達很快就得出了一個結論,以後南非這邊要重點發展工業,搞農業是沒有前途的。

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767章,足夠吃三年第1221章,那叫一個後悔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2264章 ,新的南非總督第195章,鯨魚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1992章,朱厚熜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95章,鯨魚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601章,千河城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717章,海外行省榜?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643章,西伯利亞真的有寶藏?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310章,讓人絕望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839章,四方雲聚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3章,母親王氏第1732章,超級火爆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589章,朱秀,出列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1060章,還是太落後了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420章,論功行賞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31章,比數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663章,晉商(加餐,四千字大章)第267章,回京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1381章,兩腳車?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2069章,青黴素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332章,就有了?第12章,賣鹽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750章,驅逐出去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1002章,影響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956章,滅佛第846章,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