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

老城區一處嶄新裝修掛着順天府京城老城區城管局牌子的辦事衙門處,衆多身穿統一城管制服的衙役們一個個都激動不已。

他們都一些退伍軍人,退伍之後,朝廷也是安排他們進了官府衙門當官差、衙役、捕快之類的,至於原先的那些官差、衙役、捕快也是逐步慢慢的退掉,並且以後全部都儘可能的使用退役軍人。

他們就是大明第一批城管,身穿的制服和官差的制服差不多,只不過上面多繡了城管二字,一個個站立筆直,靜靜的等待着太子爺的到來。

現在京城的老少爺們可都知道了,太子現在成了順天府的府尹,專門負責順天府,並且一上任立即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制。

單獨設立司獄衙門,主要就是爲了維護京城的治安,抓捕罪犯、小偷小摸之類的。

同時又成立了城管局,專門用來管理京城各處的城市衛生、秩序、交通等等,現在城管局剛剛成立,太子殿下會親自過來檢閱。

衆人站立的筆直,整個老城區的城管局總共有100多名差役,一個個精神抖擻,這要是能夠得到太子殿下的賞識,這以後還怕沒有前途。

衆人並沒有等待太久,穿着三品官府的朱厚照就龍行虎步的走了過來。

他看了看眼前的城管隊伍,也是滿意的點點頭。

“本官之所以要單獨設立城管局,那也是爲了維持京城的交通、衛生和秩序, 現在京城的人口越來越多, 規模越來越大,交通衛生也是成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特別是這老城區,胡亂隨意的佔道擺攤,道路行走時不遵守交通秩序, 城市衛生無人管理, 無法落實到責任人和街區,這些都已經嚴重的影響了京城的秩序、衛生健康和交通秩序。”

“這是你們城管局成立以來第一次開始實行自己的職權,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擔子, 是責任,也是義務。”

朱厚照看着眼前的衆多城管, 內心之中微微有點小激動。

這能不能管好京城的這一攤子事情來,這可是很重要的, 現在全天下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看着自己呢。

“你們明白了嗎?”

“明白!”

這些官差基本上都是當兵退役的, 這回答問題的時候, 一個個都是吼了起來,這讓朱厚照就更加滿意了。

“去, 開始行動去。”

朱厚照滿意的點點頭, 隨即揮揮手說道。

衆多的城管一聽, 開始迅速的按照各自劃分的片區開始行動起來。

仁壽坊這裡,和往日一樣, 劉一手就早早的起來擺攤賣餃子,劉一手的餃子用料講究, 一定要選當日新鮮的五花肉,肥瘦相間的這種,再配上新鮮的小蔥,然後就是他做了一輩子餃子的手藝。

這做出來的餃子, 無論是蒸餃還是水餃, 味道都是極好的,整個坊市周圍的人都知道, 故而留一手的攤子一開,食客就絡繹不絕,源源不斷。

這也讓留一手也不斷的擴大自己的攤子,起初僅僅只是依牆佔着一點, 擺上幾個桌椅, 但是慢慢的,整面牆都被他給佔住,同時擺的桌子越來越多,街道有一半的地方都被劉一手的攤點給佔着了。

有了劉一手帶頭, 旁邊賣包子、賣混沌、賣麪條的小攤也是跟着有模有樣的學起來,都佔着一半的道路做起了買賣和生意。

再加上還有一些老農挑着菜來這裡售賣,以至於整個街道幾乎都被堵住,四輪馬車根本就沒有辦法通過,只能夠靠走路。

同時因爲一直沒有什麼人來管,小攤小販們又不注意衛生,以至於這條街道的路面顏色都變了,油膩無比,髒的很。

“來一碗水餃、一碗蒸餃!”

御史翁洪和往常一樣,來到劉一手的攤點,點上自己愛吃的餃子,手裡面拿着一份最新的報紙,準備一邊看報紙一邊吃早餐。

他雖然是御史,但是品級不高,俸祿一年下來也僅僅只有200多兩銀子,用來養家餬口肯定沒有問題,但是京城這幾年的房價漲的太厲害了,他根本就買不起權貴區的大房子,只能夠在仁壽坊這裡買了一套兩進的四合院。

因爲離得近,故而也是留一手的老顧客了。

“好嘞,翁大人,您稍等。”

劉一手一看是翁洪,那是趕緊將去下餃子,而且還多下幾個,翁洪是御史大人,在仁壽坊這裡算是最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了。

“走,走, 不準佔道擺攤, 不準佔道擺攤,昨天就通知你們了,還在這裡張貼告示了,你們爲什麼還要在這裡佔道擺攤?”

這時, 城管局的十幾個城管來到仁壽坊這裡,看到劉一手他們依然還在佔道擺攤,頓時就喊了起來。

“各位官差老爺,我們都是爲了賺口飯吃,爲了謀生,你們又何必爲難我們,不讓我們擺攤的話,我們這以後可怎麼活啊?”

劉一手一臉無奈的說道。

“謀生,哪裡不能謀生,爲什麼不能租店做買賣,非要在這街道上面佔道經營,這一半的道路都讓你給佔了,沒看到過往的行人都很不方便嗎?”

陳軍看看眼前的劉一手,再看街道,原本就不算寬敞的街道,一半都被攤點給佔住了。

“何謂官差,行個方便,行個方便!”

劉一手拿出幾兩銀子,很是心痛的悄悄塞給陳軍。

“你這幹什麼?”

“立即把攤子收了,否則我們就幫你收了,到時候可別說我們不給你們情面。”

陳軍連忙義正言辭的拒絕,這銀子誰敢收啊,太子都在看着,而且周圍的衆多人都在看着,這銀子一收,估計着以後怕是要流放到黃金洲去了。

“官爺,官爺,我們都是做小買賣混口飯吃的小老百姓,你這又何苦爲難我們呢?”

劉一手急了,這不讓自己擺攤,這財路可就斷了,他這生意是很不錯的,一個月可以賺十多兩銀子,一年下來可以賺將近200兩銀子。

“不是我們爲難你們,而是你們佔道經營,英雄了交通秩序,導致道路擁堵,再加上你們看看,你們擺攤之後,這裡都變成什麼樣了,污水、髒水的。”

陳軍連連搖頭,說道:“說什麼都沒有用了,這裡以後都不準擺攤,也不準賣菜之類的。”

“趕緊收拾搬走。”

“官爺,官爺,我三舅的兒子的表哥的弟弟在你們順天府當差,能不能給個面子。”

旁邊有攤主也是趕緊來拉關係了。

“誰當差都沒用,這是我們信任知府下的命令,要嚴厲的政治京城的治安面貌,嚴厲清楚胡亂佔道經營的小攤小販。”

“以後你們只能自己租店經營,除此之外,一律不能在街道上擺攤做買賣。”

陳軍顯得不耐煩,無論自己如何說,這些人就不爲所動,絲毫沒有要搬走的意思。

劉一手他們當然不願意搬走,你這一走,這位置說不定馬上就被人給搶佔了,到時候想要再佔回來就難了,少不了吵架。

“官爺,以前我們一直都在這裡擺攤,也不是擺了一天兩天了,都已經好些年了,這突然的不讓我們擺攤,這以後我們還怎麼過,一家老小都要餓死。”

劉一手哭喪着臉,那是死都不敢搬走的。

“你們不搬是吧。”

“給我搬!”

陳軍一看他們油鹽不進,好說歹說就是不搬,頓時就一揮手,身後的城管就開始行動起來。

桌子、椅子的往旁邊聽着一輛四輪馬車往搬,竈臺之類更是直接開始拆掉。

“官老爺,官老爺~”

“不能啊,不能啊,這可是我們吃飯的傢伙啊,一家老少都指望着我做這點小買賣來養活啊。”

“你這一搬,不是將我們往絕路上逼嘛。”

劉一手一看,頓時就急了,趕緊上前去搶奪,他老婆王氏更是開始撒潑打滾起來,哭天搶地,又哭又鬧,不斷的在哪裡喊着,彷彿受到了天大的冤屈一般。

“嘭!”

一直在冷眼旁觀的御史翁洪猛的一拍桌子,冷哼一說道:“你們還有沒有王法?”

“這朗朗乾坤,天子腳下,竟然在這裡官逼民反。”

“這老百姓謀生艱難,身爲官差理應保護百姓,爲何你們竟然還在這裡斷人財路,這豈不是要將人一家老小逼上絕路嗎?”

“我們這只是按照上頭的命令來行事,更何況如果人人都佔道經營的話,那秩序何在?”

“更何況不能佔道經營,他們就無法謀生了?”

“他們難道不能去租店做買賣、做生意嗎?”

陳軍看了看翁洪,見他身穿官服,再看看他衣服上的圖案,也是知道這是一個五品的官員,在京城,五品的官員算是芝麻小官了。

“哼!”

“你們這就是在官逼民反,老百姓謀生艱難,你們卻是全然不顧。”

“本官乃是御史,等下上早朝必定要狠狠的參你們一本。”

翁洪纔不管這些,他只看到了眼前成軍等人在這裡搶奪劉一手等人擺攤的桌椅、工具等等,這讓他放到了欺壓百姓的惡吏,那是必須要站出來的。

PS:大家覺得城管有沒有必要存在?

第2054章,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657章,不夠賣啊第593章,農部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956章,大明的人口數據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133章,玻璃廠第497章,恐怖火槍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791章,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第2271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第1604章,世界大戰好啊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550章,勸說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559章,淘金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363章,價格戰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1179章,來自高緯度的打擊第7章,精煉鹽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229章,成王敗寇?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2202章,電影第12章,賣鹽第2022章,以權謀私的政策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2032章,大破產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2262章 ,撿到寶的寧國第1004章,牛痘預防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483章,真來了第114章,張家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2168章,第一條電話線2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424章,吃香的軍戶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2240章 ,大河南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619章,美食火鍋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2086章,比黃金貴十倍的青黴素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603章,黃金熱第114章,張家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1185章,火車熱第1295章,緬甸對大明的意義第17章,商議第96章,10兩銀子一個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956章,大明的人口數據第582章,建州女真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1836章,種植園經濟第351章,這不可能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936章,世道好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1406章,風靡的足球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747章,奴隸市場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690章,抵達淞滬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917章,時間過的真快啊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