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必有災荒

周經老臉通紅,感覺被人狠狠的打了幾巴掌。

弘治皇帝此時覺得非常的爽,感覺胸中的一口惡氣一下子就煙消雲散,滿臉笑容的看着周經。

這個周經,因爲這2萬兩銀子的事情,隔三差五就來找自己鬧一次,別的本事沒有,天天就知道盯着自己的內帑。

自己好不容易賺點銀子,他就如同賊一般,天天惦記着,這國庫開源節流的事情,他開源也就知道開源到自己頭上來,至於說徵商稅、重新丈量土地等等之類的事情,他連提都不提一次。

“陛下,這小王子吃了這個大虧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我估計他還會捲土重來。”

“這幾年的氣候異常,冬天變的異常寒冷,他們的日子肯定同樣非常難過,不南下劫掠一番的話,是很難度過冬天的。”

“臣建議不應該因爲這一次的勝利而放鬆警惕,反而要因此加倍小心,嚴防小王子再次捲土重來。”

馬文升看了看周經,沒有再繼續談千里眼的事情,而是非常鄭重的提醒應該加倍防範,防止小王子再捲土重來。

“嗯,愛卿考慮周全,傳旨邊鎮加強防範,要多加利用千里眼在偵查上的作用,及時掌握小王子動向,做好防範。”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鄭重的點點頭下旨道,這受傷的狼往往更加的兇殘,更加的可怕,現在的韃靼小王子就如同一隻受傷的狼,同時還是一隻又餓又冷的狼,必定會再次南下犯邊。

“陛下,今年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臣估計對農事的影響非常大,北方地區的小麥可能會因此欠收,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會出現絕收的情況,所以臣建議我們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檢查各地糧倉,提前從南方運輸糧食,做好應對災荒的準備。”

劉健聽了聽外面肆虐的寒風,想了想說道。

“這天氣是寒冷了一些,但每年冬天都一樣冷,或許不至於如此吧?”

弘治皇帝聽完,皺了皺眉頭說道。

“去年劉晉在望月樓講述了地理、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臣就特意留意,我大明以農爲本,這農業關係到是我們大明的國本,只有讓天下老百姓都吃飽飯才能夠真正國泰民安。”

“所以臣這段時間以來也查閱了很多的歷史記錄,從中也是有所收穫,正如劉晉所說,我大明的氣候歷來不是南澇北旱就是北澇南旱,這北方災情尤爲嚴重。”

“不僅僅旱澇問題極爲嚴重,難以治理,更有雪災、蝗災等等諸多災害,風調雨順的年景比較少,往往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災害的發生。”

“今年這個冬天,在去年中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打霜,進入冬天的時期比以往要早將近1個多月的時間。”

“同時近日我也特定去京城外的河裡面將河裡的冰層打碎,我發現今年的冰層比起去年來要厚了將近一尺,這說明今年的冬天尤爲寒冷。”

“根據劉晉所說,這光照、降水、溫度是農作物生長的三大要素,這溫度過低,對農作物生長影響極大,所以臣斷定今年北方地區將會欠收甚至絕收,到時候必定會發生災荒,我們應該儘早做好準備。”

劉健微微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接着緩緩的將自己的研究推斷說了出來。

“果真如此?”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坐不住了,開始有些焦慮的走來走去。

以前大家並沒有意識到這一些,或者說對這一方面並沒有深入的研究,畢竟掌權的都是儒家的酸臭文人,他們只會提倡忠孝治國、提倡以德治國,對於其它的一些旁門左道的東西視爲小道,是絕對不會花心思去專研的,更多的心思則是花在了流轉幾千年的四書五經上面,樂此不彼的給這些四書五經寫一些研究心得之類的東西。

但去年劉晉在望月樓的一番話,不僅僅讓很多人開眼看世界,看到了大明之外的廣闊世界,而且也是讓很多人第一次開始去嘗試研究劉晉所說的一些氣候、地理等等對諸多方面的影響。

特別是有些人爲了證明劉晉所說的一切都是天方夜譚,是胡言亂語,更是專心於尋找一些證據來證明劉晉滿嘴胡說八道。

大明之外的世界瞭解的少,那就從大明自己的這邊去找資料研究,翻遍歷史記載,不斷進行一些總結和分析。

沒想到反而進一步證明了劉晉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劉健就是其中的一個,查來查去,仔細的一番研究,他竟然也是有自己的收穫,現在也是斷定今年北方地區會欠收,甚至絕收,必然會發生災荒。

“應該是不會錯的,臣仔細的對比了歷史上的一些記載,每當冬天過於寒冷,持續時間過久,來年必定就會發生災荒。”

劉健非常肯定的說道。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是應該儘早做好準備,提前轉運、囤積糧食。”

對於自己老師的話,弘治皇帝還是非常相信的,而且對於劉晉的話,他弘治皇帝現在也是信了幾分,這又是蜂窩煤,又是千里眼的。

蜂窩煤不僅僅解決了冬天京城百姓取暖燒柴的問題,更是讓弘治皇帝的腰包都跟着鼓起來;這千里眼也是建功了,靠着千里眼的幫助,重創了南下的小王子。

這兩件事情也是讓弘治皇帝對劉晉的話信了幾分,現在劉健也是談到了劉晉,並以此推斷出災荒的事情,他沒有不重視的道理。

“陛下,臣覺得劉公這是在小題大做,冬天不冷,那還叫冬天嗎?”

這時周經站出來表示反對,他知道,一旦要轉運、囤積糧食的話,國庫這邊肯定是要花錢的,而他身爲戶部尚書,最怕的就是這個了。

而且因爲這個劉晉發明的千里眼,讓自己狠狠的被人扇了幾個耳光,他心裡面也是很不爽,現在劉健又提到劉晉,他自然是要站出來反對。

“這冬天寒冷又沒有一個詳細的標準,豈能說這河裡面的冰層更厚就能夠說明今年的冬天比以往要更冷,這南方廣東甚至冬天都還不結冰呢,豈不是又可以說今年的冬天比以往要更暖和呢?”

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023章,怒火沖天第1331章,小公舉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2256章 ,大明紡織聯合商會的聯合請求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292章,張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102章,唱大戲第217章,頂不住了第495章,興師問罪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1384章,萬有引力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51章,海納百川第327章,船上的新年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1981章,這機器真不錯第1562章,黑海商行的買賣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01章,萌芽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1718章,弘治皇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第5章,煮鹽第497章,恐怖火槍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586章,開戰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1778章,來自遠方的信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342章,狀元及第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1759章,大明黑土省第2278章 ,落葉歸根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335章,才子雲集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382章,近戰炸藥包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60章,對外擴張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208章,坐不住了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021章,威尼斯商人第347章,經濟治國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612章,有官做了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1664章,生活習慣要改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1630章,一團糟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34章,黃金洲第1643章,西伯利亞真的有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