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萬衆矚目

【反盜版已撤】

蓋州,早在漢代就是商賈雲集的遼東重鎮,金代時乃有蓋州之名。到了大明洪武四年,改蓋州爲蓋州衛,翌年建蓋州新城,這新城便是如今遼東苑馬寺卿的夏秋駐地(春冬駐海州)。

蓋州地處遼東南部,在遼東半島則位於西北偏中部,是遼河平原與遼南丘陵的交界之地。

而如果把目光單純的放在大明眼下這個時期,那麼蓋州這一塊地區,還是分割遼西和遼東的咽喉之地——因爲此時的遼河河套地區還在蒙古人手裡,確切的說,是在朵顏三部的炒花部手裡。

遼東苑馬寺原本是個管理馬政的機構,所以設置比較簡單,乃有“正卿一,少卿二,寺丞四,主簿一”,其中苑馬寺卿作爲主官,爲從三品;少卿正四品,負責佐寺事;寺丞正六品,分別督管遼東苑馬寺下轄的六監二十四苑養馬事宜;主簿從七品,負責典省勾校文書。

不過此前已經說過,這個養馬的差事現在基本上廢了大半,苑馬寺卿本身也很少再把時間放在養馬之上,而成爲了遼南的軍政主官,所以這些屬員之中如少卿,雖然級別不低,放在別處已經是個知府,但在遼南的實際地位很一般。

遼南真正重要的人物一共就兩位,一位就是苑馬寺卿——主要權威來自於兵備副使這個兼差;另一位則是武職,“分守海蓋右參將”。

眼下在任的這位海蓋參將名叫孔東儒,遼海衛人,於萬曆七年出任本職,此前爲廣寧左營遊擊。(無風注:根據《神宗實錄》。)

這說明什麼?說明他是李成樑的人。

爲啥呢?

首先,他是遼海衛人,遼海衛雖然帶個“海”字,但實際上位置在遼東最北方的開原,開原有兩衛:三萬衛和遼海衛。而遼海衛以南,便是鐵嶺衛——李成樑的老家和根基之地。

李成樑發跡後,擴張勢力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制鐵嶺衛以北的三萬衛和遼海衛,因爲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其在遼東北部的“勢力範圍”,這還是多年前的事了。

孔東儒既然能以遼海衛的出身混到今天這一步,沒有李成樑的點頭甚至推薦,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其次,他的前職是廣寧左營遊擊,這個職務也不簡單,實際上是遼東總兵麾下最關鍵的幾個遊擊中排名第一位的——遼東總兵現在就是駐廣寧的。

李成樑這些年早就把遼東軍經營得幾乎成了“李家軍”,他手底下最關鍵的一位遊擊,還能不是親信心腹嗎?

況且,要不是親信的話,能夠外放海蓋參將這樣一位遼南頭號武將?做夢。

這位孔東儒孔參將大概是得了李成樑的吩咐,對高務實十分親熱,但絕不交心。雖然親自領着千餘兵馬前往娘娘宮——也就是營口迎接了高務實來蓋州,但一路上只是胡亂吹捧高務實,並不說什麼正事。

吹捧這種事,高務實見得多了,孔東儒的吹捧也未見得有什麼新意,無非是文武雙全,功勳蓋世那一套,高觀察早已免疫。

於是高務實主動把話題扯開,從營口到蓋州的這一段路上,高務實主要是問了些關於蓋州乃至海州的地形、交通乃至經濟情況等問題。

蓋州地貌特徵爲“六山三水一分田”,以這個年代的糧食產量來說,光靠種田是養不活人的,而且蓋州還不方便開墾田地,因爲鹽鹼地太多,勉強開闢爲田地,也種不出多少糧食來——後世紅朝倒是搞定了這個問題,至於現在嘛,那是想都別想,高務實也沒這麼專業的農業技術。

所以蓋州的經濟主要是利用地理位置來做中間站——遼東遼西的中間位置,正好乾這個。

除此之外,就是靠水了。

水有兩種,一是遼河、大清河等河流;二是海,蓋州西臨遼東灣。

遼河等河流,原本用處不算很大,畢竟南船北馬,遼東人此前更喜歡陸路運輸,但自從高務實前幾年在娘娘宮附近新建了營口港之後,一切就開始悄然發生變化了。

營口港由於背靠京華這個商業巨頭,擁有的生意夥伴也是巨大的資源,因而每年的吞吐量都在快速而穩步地上升。

與其他港口一樣,貨物光是運到港不行,還得運到各處,這就需要運輸方便。

其實以營口的位置,即便走陸路,也能輕易輻射遼東、遼西兩翼,遼南也是一樣。但如果單說去遼東(遼河以東)方面,那麼遼河與太子河等河流就很有用處了。

京華很快發現了其中的商機——當然這是因爲京華老做這種事,於是很快建立了河道運輸,從一開始的十幾艘內河運輸船,一直到現在大小內河運輸船百餘艘之多,完全掌控了遼東方面的內河運輸業務。

雖說內河船隻遠遠小於海船,但這麼多船,光是運京華自家的貨物顯然多有多剩,能夠經營成這樣,自然是把遼東本地的運輸方式都改變了才能做到的。

畢竟在這個年代,水運肯定比陸運便宜,唯一的麻煩在於遼東太冷,當寒冬來臨,河面封凍,就不好辦了,甚至連這些船隻都要提前離開,駛入專門的河港封存起來,嚴重影響京華的運輸效率和賺錢效率。

這些事高務實在來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孔東儒的泛泛之談讓高務實提不起多大興趣,乾脆把話題轉開,問道:“海蓋二地,如今有兵幾何,堪用者幾何?馬匹……哦,這個就不問你了。”

孔東儒雖然是李成樑的人,但他顯然也知道高務實的背景,這不是李成樑能隨手拿捏的那些以前的苑馬寺卿,不能等閒視之。

所以高務實一發問,他就連忙道:“海蓋有兵四萬餘。”

高務實大吃一驚,立刻反問:“多少?”

“四萬餘。”孔東儒謙卑但堅決地說道。

這會兒高務實卻逐漸回過神來,收起了驚詫,輕咳一聲,又問道:“那麼,堪用的呢?”

“兩千六百人。”孔東儒沒有打太極,老老實實地道。

高務實簡直驚了個呆!

你們遼東怎麼回事啊?一個九邊重鎮之一的要地,這個軍隊堪用比例怎麼連廣西還不如?

孔東儒或許是看出了高務實的驚訝,認認真真地道:“高觀察,實不相瞞,遼南海蓋這邊因爲戰事較少,所以士卒多不堪用,末將所說的這兩千六百堪用之軍,沒有一人是遼南之兵,全是末將從廣寧帶來的隨任家丁。”他說着,眼中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傲然。

哦,這下我懂了。

高務實心道:合着遼南金復海蓋這邊的衛所加起來,在冊的大概有四萬多兵,只是在這位李成樑的愛將看來,這都是些廢物,根本打不得仗,不能算“堪用”,真正“堪用”的,只有他帶來的隨任家丁。

所謂隨任家丁,就是將領的私人嫡系,之所以叫“隨任”,意思就是說這些人不屬於該地,而是屬於該員,此將領如果調任別處,這些家丁也是要跟着帶走的。

擁有兩千六百隨任家丁,這個孔東儒有點實力啊,我怎麼對這樣一個人物沒啥印象呢?

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112章 入城式第264章 出宮第154章 糾結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75章 賣隊友的大汗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005章 禁衛軍!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97章 高孟男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206章 弒嶽(下)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128章 好消息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上)第252章 兄妹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