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

皇帝的突然賜婚,很快引爆出了整個京師的熱門話題。

高務實本身是大明士林和官場的傳奇人物,而他的妻子黃芷汀原本並不爲京師民間所熟知,但經過這件事之後,黃芷汀的出身和過往經歷也被曝光。

此女出身於六百年土司世家廣西黃氏,十三歲起便實際打理思明府軍政,曾在收復安南的戰爭中指揮了諒山之戰,獲得該次戰爭的第一場大勝。在安南戰爭之後,也是她第一個響應高務實的號召移鎮安南,出任海東鎮守使,使得廣西的改土歸流得以順利進行。

在剛剛結束的滇緬之戰中,又是她率領安南遠征軍萬里橫渡,直擊緬甸腹部,攻克勃固,恢復大古剌宣慰司。在作戰中,她一舉擊潰由莽應裡親自率領的十五萬緬軍主力(號稱),兵圍緬都東籲,戰後論功第一。

這樣一位女將,當然是傳奇一般的人物,而在大朝之上見過黃芷汀本人的官員們,在朝會後都私下表示此女美豔不可方物,消息傳出,黃芷汀的美名更加驚豔了整個神京。

京師百姓將她與傳說中的花木蘭相提並論,一干吃飽了沒事做的士林騷客、民間學子更是詩興大發,寫下了許多誇讚的詩詞。

甚至還有那些受李贄等“叛逆學者”影響的士子,紛紛跑去安南會館外邊瞎轉悠,希望能巧遇一番這位集美豔與智慧於一身的安南副都統。

這還真應了高務實此前的判斷:漢人男子娶“胡女”是不會受到鄙夷的,反而會被好事者大大誇耀,倘若這“胡女”本身還特別優秀,那就更是傳奇佳話了。

這種思維當然是典型的父系社會思維,不過現實就是如此,高務實雖然心裡主張男女平等,但那還是沒影的事,他這輩子估計都不可能看得到那一天。所以當前的話……自然要先好好利用一番再說。

只是這些騷客們的行爲卻讓黃芷汀不厭其煩——她有很多話想和高務實說,但現在被一羣讀書人鬧得連門都出不了,整天只能悶在安南會館的西式小樓裡,連被皇帝賜婚的喜悅都沖淡了幾分,着實煩惱。

高務實現在也沒法去看她了,只能悄悄派人去和黃芷汀交流一些急務——尤其是婚禮相關的一些事情。

由於這次是皇帝“突然賜婚”,所以高務實和黃芷汀都必須趕緊和自家父母聯絡,首先要確定婚禮在何處舉辦,然後還要安排聘禮和嫁妝等物。

別的人家在這些事上比較好辦,但高家和黃家卻都不是那麼容易的。按理說婚禮的舉辦地點當然應該是新鄭老家,但高務實剛剛履新不說,他本人也不太想讓黃芷汀去新鄭,以免萬一有不開眼的族人說蠢話、做蠢事。

他其實更希望直接在京師舉辦婚禮,因爲這樣一來,京中勳貴以及很多高官就方便出席,這就能把父母方面的怨言壓到最低程度,讓他們不再糾結門第問題——你們的兒子早已不需要在乎這個了。

同樣黃芷汀也必須立刻聯繫安南方面,黃承祖本人是不是方便來京不好說,但黃家一定得有人代表他來,否則這件事怎麼能算得上完美?

不過黃承祖的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好解決,想必他也不敢對女兒嫁給高務實有什麼抱怨。真正難的還是高家這邊,高揀還在外地爲官,張氏本來可能好辦一點,但現在外公病重,不知道她會不會已經去了蒲州。

除了婚禮的舉辦地點之外,這場婚禮的聘禮和嫁妝肯定也不是尋常人家可比。

高家在高務實崛起之前倒還無所謂,六房這邊一共也就分了一千多畝地——這還是因爲六房是老幺,包括高拱在內的幾個當高官的哥哥多勻了一點給高揀。

但在高務實的京華早已成了大明第一財團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眼下高務實的豪富是舉世皆知的,他的大婚肯定會萬衆矚目,這聘禮一定得是能讓天下人嘖嘖有聲的才行。

而在黃家方面,嫁妝也不能含糊。她家本來論門第就差了些,這嫁妝就更要拿得出手,才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不過這件事黃芷汀倒比高務實準備得更早,只是此前沒和高務實說起過罷了。

時間過去了十多天,吏部忽然收到公文,陝西鳳翔府知府高揀上疏請乞骸骨——也就是請求致仕。

高揀十年前本來是在中都鳳陽任職,先是通判,後來以通判兼任壽州知州,考滿之後調任陝西鳳翔知府的。這比他原歷史中混得要好一些,因爲原歷史中高拱倒臺的緣故,他被張黨打擊,乾脆提前乞骸骨了,那時候纔不到五十歲。

而現在,他依舊請辭了,不過原因和他在奏疏中說的肯定不同,實際上他只是覺得沒有必要繼續做官了。

兒子比他混得好多了,他還有什麼好戀棧的?他請辭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爲了能來京師參加兒子的婚禮。

他知道自己這個長子對他並不親近,不過他不怪高務實,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對高務實還有些內疚。

在他看來,這孩子從小就沒有過“承歡膝下”的經歷,早年是母親照顧的,七八歲之後就跟着三伯高拱了,自己這個父親根本沒有盡到責任,談什麼怪責呢?

因爲這個原因,他不僅沒有反對高務實在京師舉辦婚禮的想法,還親自寫信回新鄭,希望把更多的族人一併接到京師參加這場婚禮,也算給兒子出了一點力。

他的疏文上來,吏部並沒有立刻部覆,楊巍楊天官倒是立刻派人去見了高務實,問高務實這件事該怎麼處理。

當初郭樸自請致仕之後,張四維沒有像高拱和郭樸一樣以首輔身兼吏部尚書,郭樸臨走前推薦了已經六十四歲的老臣楊巍來做這個天官。

楊巍的資歷那時候已經很老了,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金榜,同張居正一科。這個人本身沒有什麼派系,既不算心學派,也不算實學派,但他曾經長期在宣大、山西和陝西任職,和張四維的交情頗爲密切。

郭樸當時考慮到他和高拱都是以首輔身兼吏部尚書,確實權柄太重,而皇帝已然親政,繼任首輔如果依然這般,就有可能和皇帝鬧出矛盾來,因此他勸張四維不要兼任天官,這天官纔給了楊巍。

楊巍這個人在官場上歷來以“公正寬恕”著稱,直白點說就是“兩不沾”加上“好脾氣”。

高揀請辭這種事,不問問高務實的意見,他怎麼敢隨便答應?

別看他是堂堂吏部尚書,京官見了他要和見了閣老一樣下跪請安的主,但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這個天官在皇帝心目中,十成十沒有高務實這個少司馬重要。更何況高務實還不是個單打獨鬥的,他背後是整個高黨、整個實學派,這哪敢得罪啊!

高務實收到消息的時候正在兵部衙門看卷宗——他畢竟已經履新了,不能因爲要準備婚事就不“上班”,而他的工作習慣又一貫都是先搞清楚情況再製定計劃,所以這十多天萊他沒有燒任何一把新官上任的火,而是老老實實呆在兵部整理卷宗文檔。

便宜老爹要請辭的消息,說實話他雖然有點驚訝,但也談不上很意外。設身處地的想,要是自己和他交換處境,搞不好早就辭官不做了。

兒子要官有官,要錢有錢,做父親的還奮鬥個屁,回家優哉遊哉不好麼?這人生簡直是提前圓滿了——哦,可能還差幾個孫兒什麼的,但那玩意兒又不是他努力有用的,何不回家悠遊林下?而且還可以沒事就寫信封罵兒子:老子的孫兒呢,你特麼給老子抓緊點,老子急!

所以高務實想了想,簡單的回了道條陳給楊巍,冠冕堂皇的說了一些跟孝道有關的話,而最後的實際意思就倆字:同意。

楊巍那邊一看,二話不說直接部覆同意了,然後遞交給內閣擬票——鳳翔知府是四品官,致仕得有皇帝批准,所以需要內閣擬票同意。

又過了些天,天津港來了一大幫從安南來的客人,不僅黃承祖親自帶着兩個兒子黃應雷、黃應聘都來了,黃家的一大幫支系幾乎都是家主親自帶隊而來,偶有兩個病重的,也把長子派了過來。

除了黃家之外,岑家也來了一大幫人,但岑凌本人沒來。他提前派人送了消息過來,說擔心岑黃兩家高層全體北上,有些人搞不好又要動歪腦筋,所以他決定還是留下震懾當地,不過他卻把他侄兒岑雲漢派過來了。

這位年僅七歲的少年乃是岑凌兄長岑紹勳的長子,也就是岑家的少主,此前曾被岑凌送到桂林爲質,岑家移鎮安南之後就還給他們了。理論上來講,岑凌如果無後,此子就是岑家基業不可動搖的繼承者。

岑凌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畢竟升龍警備軍和金港警備軍都被派出去了不小的一部分,雖說高務實已經下令讓他們補充員額,尤其是金港警備軍的編制還從三萬提高到了四萬,但那畢竟是需要時間的,募兵、政審(京華特色)、編入、裝備、訓練等等,形成戰鬥力最起碼也得半年。

這段時間相當於一個“危險期”,再加上黃芷汀本人是從海路回京的,她的大軍如今還黃豹的指揮下、在回安南的路上走着,就更加使得安南兵力有些虛弱。這種情況之下,岑凌這個“岑閻王”要是再走了,高珗和高璡肯定頭大如鬥。

不過,一下子來了這麼打一幫人,安南會館就住不下了。好在高務實自己雖然只有兩個京郊別院(見心齋、三慎園),但架不住他朋友多,甚至都不需要張四維幫忙,朱應楨、張元功兩位國公爺就主動跳出來,二話不說把自家的一大溜京郊別院擺出來讓高務實自己挑,說是隨便借用,管家下人都是現成的。

高務實倒也真不客氣,挑了京師東郊南湖邊的兩處大別院給岑黃兩家高層暫時下榻。

又過了幾天,高揀和張氏抵京。高務實找同樣剛剛履新的老上司樑夢龍告了個假,親自去南郊相迎。

雖說高務實在京師啥也不缺,但張氏還是特意帶了好幾車新燒成的極品禹窯過來,打算作爲賓客們的贈禮——這玩意可不是開玩笑,因爲禹窯的窯變是不可控的,所以每一套禹窯都是絕版,根本不好拿價格衡量,用來送人最是合適不過了。

高務實這麼多年來頭一次見到自己的便宜老爸,只覺得他跟自己長得挺像,只是顯得有些衰老,還不到五十歲呢,鬢角就已經有了些許白髮。

不過,倒是看得出他很激動,雖然儘量想維持父親的威嚴,但眼神熱切瞞不了人,言語之中也沒有端着什麼架子,稍稍有些出乎高務實的意料之外。

雖說對他沒有太多感情,但高務實的演技從來沒有退化,跪在老爹面前抱着他的大腿說哭就哭,哽咽着說自己這麼多年來沒能盡孝親前,每每想起都痛苦萬分,實在是罪該萬死云云。搞得周圍的圍觀羣衆都忍不住跟着抹淚,好多人事後感慨:高宮保真是忠貞至孝,天下楷模。

所以說要把官當好實在不容易,文化要優秀,能力要優秀,演技居然也要優秀。

但是好的逗哏必須要有一個高明的捧哏,高揀就配合得很好:他被兒子這麼一哭,自己也忍不住淚流滿面,最後父子二人當着一大羣圍觀者的面抱頭痛哭,好一副父慈子孝的動人場景。

只是旁觀者不知道,高揀的哭是真哭,而高務實不過是作秀罷了——當然,到最後他也還真被高揀感染,哭得有些動了真情。

一番演出告罷,高揀和張氏自然直接住進了見心齋,反正白玉樓夠大,完全能夠安置得了。這些事都有下人們去忙,高務實則單獨和他們商議婚禮的安排了。

----------

昨天可能一時腦抽,忘了感謝投月票的朋友,今天一併感謝:

感謝書友“HAMW05”、“胖得飛不動”、“坐在小酒館門口”、“曹面子”、“書友20200126194018273”、“閆雲鶴”、“土倫監獄編號24601”、“單騎照碧心”、“王孫疾”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52章 又面聖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088章 安南人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225章 三策(上)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154章 將至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221章 抵京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213章 交心第042章 纖幫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99章 借刀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30章 立威(上)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077章 說方陣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225章 三策(中)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229章 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