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

小野義勇同大野義仁率領近萬大軍直撲向江界府殺來,前往江界府雖有不少山路,但大多都是利於行軍的河谷平緩道路,比之加藤清正進軍咸鏡道東海岸崎嶇的沿海山道好了無數倍。

剛到江界府建立分朝的朝鮮世子李琿受命權攝國事,設立分備邊司。正與崔興源、尹自新等兩班文武大臣商議赴前線平安道、咸鏡道等地撫軍。

一名朝鮮將領一臉驚慌失措跑進江界府分朝大堂中來喘着粗氣稟道:“啓稟邸下,有大批倭賊正朝江界府殺來,已過渭原郡。”

“什麼?”一襲深藍色世子常服,身形高瘦的李琿一臉少年老成之相,聞言大驚,看向崔興源、尹自新等兩班大臣詢問道:“可該如何是好?”

“邸下,臣以爲當暫避倭賊大軍來襲。”一身朝服四十來歲的崔興源忙稟道:“邸下當速前往咸鏡道暫避”

李琿慌忙下令道:“快前往咸鏡道暫避倭賊大軍”

“是”一衆分朝兩班文武領命忙去準備逃離江界府前往咸鏡道暫避

“報”又是一名將領跑進大堂來稟道:“稟報邸下,狼林以南出現大批倭賊,正向江界府殺來。”

李琿聞言嚇得癱坐在大堂中,歇斯底里疾呼道:“快離開江界府”

“是”一衆侍衛忙扶起李琿跑出江界府大堂

分朝兩班大臣攜帶家眷及錢財在千餘將士護着趕來匯合,崔興源得知江界郡東面也出現大批倭賊,情急之下忙建議道:“邸下,我們只能向西前往滿浦鎮沿江收攏邊軍迎戰倭賊。”

李琿當即贊同道:“好,快趕往滿浦鎮。”

“是”一衆朝鮮分朝兩班文武紛紛跟着世子李琿逃往西北的滿鋪軍鎮

小野義勇與大野義仁隨後殺到江界府會師,一路銜尾直追殺去。李琿帶着朝鮮分朝兩班文武向滿鋪鎮逃去,沿途收攏零散邊軍,帶着兩千軍隊逃到鴨綠江邊重鎮滿鋪鎮。

中江鎮防禦建州女真鴨綠江部的朝鮮邊軍正南下趕來勤王的,剛到慈城郡得知世子帶着分朝逃去了鴨綠江邊的滿鋪鎮,千餘朝鮮邊軍忙沿江南下趕往滿鋪鎮。

朝鮮滿鋪鎮一江之隔的桓州城爲建州女真長白三部之一的鴨綠江部駐地。鴨綠江部於萬曆十九年(1591年)被努爾哈赤攻取,鴨綠江部被努爾哈赤征服,戰亂結束後鴨綠江部衆損使不少。

桓州城中鴨綠江部衆只有不到五千人,大多都是老弱婦孺,年輕男子在努爾哈赤征服戰爭中被殺死,鴨綠江部南邊的棟鄂部已於萬曆十六年(1588年)九月歸順努爾哈赤,董鄂部長何和禮成爲努爾哈赤女婿,率部衆參與征服鴨綠江部。

小野義勇同大野義仁率近萬大軍直奔滿鋪鎮殺來,朝鮮邊軍在滿鋪鎮東面的山嶺上駐防。衝殺在前的小野義勇率先發起進攻,沿着山嶺下的河谷道路發起仰攻,山嶺上的朝鮮邊軍拼死抵抗,小野義勇一時難以攻下山嶺道路。

舒穆祿·揚古利世居琿春,爲庫爾喀部首領郎柱之子。舒穆祿本姓‘石抹’,實契丹人種,系契丹族中的回鶻述律氏一族和契丹族審密氏、奚族蕭姓家族。

揚古利隨其父歸順努爾哈赤,一直追隨在努爾哈赤左右外出征戰,深受努爾哈赤器重。努爾哈赤征服鴨綠江部後,命揚古利率兩千建州兵駐守桓州城,統管鴨綠江部軍政事務。

桓州城前身是高句麗都城國內城,渤海國設置桓州。明朝桓州隸屬南遷後的建州衛,爲鴨淥江部,逐漸爲女真人的主要居住地區。

桓州城中建州軍營大帳中,後腦勺留着金錢鼠尾,身穿明軍山紋甲約莫二十來歲身形高大雄壯的揚古利一張大圓臉,目光盯着一名進大帳來伏地跪拜的朝鮮包衣阿哈家奴問道:“朝鮮世子果真逃到滿鋪鎮了”

“是,主子。”

揚古利隨即吩咐道:“來人,馬上趕往赫圖阿拉城向國主(努爾哈赤稱女直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稟報朝鮮世子被倭寇驅趕到滿鋪鎮,請國主趁此大好機會出兵朝鮮。”

“是”一名牛錄將領領命出大帳趕往赫圖阿拉城去

揚古利立即調集兩千建州牛錄兵準備趁機洗劫朝鮮,同時派人前往兀拉山城通知棟鄂部部長何和禮率部隨自己趁火打劫朝鮮。

大野義仁在後趕來見小野義勇進攻不利,忙向小野義勇提議道:“小野君,高麗軍隊防守嚴密,我們可以效仿加藤清正對付高麗守軍,……。”

“喲西”小野義勇欣然贊同

小野義勇再次發起進攻,朝鮮邊軍堅守山嶺不斷放箭、放滾木礌石朝着山谷中發起進攻的小野大軍射殺砸來。小野義勇疾呼道:“忒帶”

“忒帶”悍不畏死的浪人將領紛紛一片鳥叫疾呼撤退逃跑,朝鮮順倭軍見勢不妙跑得更快。

山上的朝鮮邊軍見倭軍盡皆敗逃,紛紛追殺下山來:“衝啊,殺光倭賊。”朝鮮邊軍追着小野義勇衝殺下河谷中,小野義勇在前打馬逃跑,朝鮮邊軍緊追不捨。

埋伏在河谷東面山林中的大野義勇見朝鮮軍中計追來,欣喜若狂拔出腰間武士刀疾呼下令道:“醒過”

“嗨”數千浪人、朝鮮順倭軍將領紛紛高呼下令道:“駝子你給、衝啊”

朝鮮邊軍將士聽着東面山谷中喊殺聲震天,大批倭賊衝殺出來,朝鮮邊軍並沒有亂,在邊將指揮下從容迎戰:“放箭”

大野義仁疾呼道:“摁蒙(掩護),殺給給”

足輕武士紛紛扛着竹束盾牌手握武士刀在前衝殺,鐵炮輕足、弓輕足緊隨其後不斷開槍放箭射擊‘砰砰……、嗖嗖……’

小野義勇帶着大批浪人順倭軍衝殺回來,對朝鮮邊軍形成前後夾攻,發起兇猛進攻,朝鮮邊軍被鉛彈弓箭不斷射殺,小野義勇抄着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話疾呼下令道:“降者不殺”

“我們願降,我們願降”朝鮮不少文武都會說大明官話,邊軍將士紛紛棄械跪拜在路旁請降。

小野義勇同大野義仁收編了八百朝鮮邊軍爲順倭軍,隨即突破山嶺防線,直奔向滿鋪鎮殺來。

滿鋪鎮東面山嶺防線失守的消息傳到城中,驚恐萬分的朝鮮分朝兩班大臣紛紛擁着世子李琿逃出滿鋪鎮,登船沿江而下出逃。滿鋪鎮城亂成一片,城中暴徒作亂,大肆燒殺搶掠。

大野義仁帶着大軍趁勢殺進滿鋪鎮,控制住城中紛亂局面,小野義勇帶兵沿江追擊,不斷朝着登船出逃的朝鮮分朝文武船隻射擊,整個鴨綠江面一片槍聲大作,朝鮮分朝兩班文武驚恐萬分的疾呼聲不斷響起。

揚古利正帶着兩千建州牛錄兵準備渡江趁火打劫朝鮮,一聽鴨綠江上游滿鋪鎮方向傳來槍聲及朝鮮人疾呼聲,見有大批船隻正沿江順流而下,揚古利當即下令道:“攔住朝鮮人船隻”

“是”建州牛錄兵紛紛划着木筏小船到江中阻截順流而下的朝鮮分朝船隻

小野義勇在後尾隨追來,見鴨綠江西岸有大批女真人馬正在渡江:“是女真人”小野義勇疾呼下令道:“特西追誒給(停止追擊)”

“嗨”浪人、順倭軍將領紛紛跟着下令道:“特西追誒給,停止追擊。”五千餘浪人、順倭軍紛紛停止追擊

剛順流而下的朝鮮分朝文武將士見下游有大批女真人正划着木筏小船渡江,一衆分朝兩班大臣將士頓時慌亂不堪,不知所措,世子李琿半響後疾呼道:“快向西靠岸,向北逃,躲避倭賊、胡人。”

“快向西靠岸”一衆兩班文武紛紛跟着疾呼

朝鮮分朝船隊慌忙向西靠岸,一衆分朝文武將士擁着世子李琿棄船登陸,向北面慌不擇路逃去,以期避開女真人、倭賊追殺。

馬上的揚古利見不下兩千朝鮮軍隊護送着十幾名朝鮮大臣向北逃去,忙下令道:“給我追,將朝鮮人抓回來。”

“是”建州牛錄兵紛紛打馬跟着揚古利沿江追捕朝鮮文武將士

崔興源見女真騎兵追近,兩條腿如何逃得過四條腿,慌忙疾呼道:“所有大軍快攔住胡人騎兵”

眼看追兵殺來的朝鮮殘兵敗將紛紛朝着西邊的山林中逃去,那還管分朝世子兩班大臣,自顧着逃命去。朝鮮分朝兩班大臣也開始各自落荒而逃,只剩下兩百餘文武護衛着世子李琿向北朝着山中逃去。

揚古利一看朝鮮人往山裡逃去,當即下令道:“給我追,抓捕所有朝鮮人。”

“是”建州牛錄兵紛紛朝着山中追殺進去,不斷俘獲朝鮮文武將士捆綁着拖在馬尾後帶出山來。

小野義勇大野義仁兩人趁建州牛錄兵追殺朝鮮分朝文武之際,在滿鋪鎮渡江登陸向南殺來,對揚古利千餘建州牛錄騎兵發起進攻:“醒過”

‘砰砰……’鐵炮輕足在前不斷射殺衝殺上來的建州騎兵,建州騎兵紛紛一片人仰馬翻到地。

揚古利見勢不妙疾呼下令道:“快撤”

建州牛錄兵紛紛丟下俘獲的朝鮮俘虜跟着揚古利朝着桓州城逃去

小野義勇同大野義仁高呼下令道:“駝子你給”兩人帶着近萬大軍直追到桓州城下。

揚古利在石頭壘切的桓州城上見城外敵軍近萬,小小的恆州城堡如何能守住,揚古利嚇得帶着千餘建州牛錄兵棄城南逃棟鄂部,小野義勇率軍追殺上去。

建州赫圖阿拉城是在建州老營廢址上修建,分套城、外城和內城三層,內城中又設木柵,柵內是努爾哈赤的住所,內城有百餘戶,都是努爾哈赤的親屬,外城住着建州貴族,城外有四百餘居民,都是建州兵。

努爾哈赤自稱以帶路黨祖父覺昌安、父親塔世克遺留的十三副盔甲起兵,殺建州左衛圖倫城主尼堪外蘭後逐步征服建州五部。

努爾哈赤一面與海西女真各部虛與委蛇,一面積蓄力量,準備一統建州諸部後再出兵進攻海西女真各部。努爾哈赤接到揚古利派牛錄將領趕來稟報朝鮮世子率分朝逃到桓州城對岸的滿鋪鎮,努爾哈赤決定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努爾哈赤立即調集哲陳部、蘇完部、雅爾古部建州牛錄兵八千人向東趕往桓州城,沿途徵集完顏部部衆,下令鴨綠江部、棟鄂部部衆趕來桓州城匯合。

努爾哈赤命三弟舒爾哈齊坐鎮赫圖阿拉城,防禦海西女真襲擊。自己同二弟穆爾哈齊親率一萬二千建州各部兵馬趕往桓州城,努爾哈赤剛從完顏部趕往鴨綠江部就得知揚古利駐守的桓州城已被倭寇攻破消息。

第一七五章 養寇自重第三七八章 桑洲之戰(上)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四十七章 颶風來襲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二零三章 爪哇椰城第四八四章 蕪湖水戰第一一四章 聯姻風波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一一九章 降服笨牛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一七六章 雙嶼海戰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三五七章 打狗之戰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六五章 九州陰雲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一零九章 如臨大敵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六十七章 中津水城第一九九章 殺手鐗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三五五章 臺灣海戰第四四零章 爭霸爪哇第四一四章 飛龍來襲第一三六章 軍門做媒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三九八章 呂宋漢王第一三六章 軍門做媒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三零二章 梟雄末路第三八二章 家事商事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三二五章 進軍咸鏡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九十六章 寶島漁場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一四七章 還施彼身第八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四四五章 舟山海戰 (上)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二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七十二章 決戰動員第二一一章 椰城之戰 (上)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一二一章 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