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

朱厚煌長出一口氣,他算是明白了。

現實之中的一切問題,都沒有單獨存在的,所有的問題都是一個系統問題,所有問題都是一個系統問題之中的一部分,在學術上尤其是這樣。

簡簡單單一個經緯度,就讓朱厚煌頭暈腦脹了。

他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面對朱裕他所能做的,也就是加大人力物力的支持而已。

沒有過多久,貝仁就到了,來得不僅僅是貝仁一個人,還有貝仁邀請過來的南方在天文一道上的高手。

雖然禁習天文的律令還在,但是很多人還是偷偷摸摸的學習,這一次這些人被貝仁邀請過來,也算是漂白了。

不管是月球的運行規律,還是地圖投影上,都需要大量的數學計算,朱厚煌也將以正德皇帝的名義,召集很多算術上的高手,本來朱厚煌想稱他們爲數學家,但是這些人都不以自己數學上的造詣而驕傲,因爲這些不是正途。

這樣的算術大家有,河北饒陽的王文素之子,王算之老先生。還有來自江南的吳文海,等等,有名的無名的好幾十人。不過最著名的兩人就是王算之,與吳文海。

他們兩人出名,是因爲都承了先祖遺澤,王算之的父親,是一個鼎鼎大名的數學家,王文素,著有《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鑑》,而吳文海族中長輩,吳敬。也是鼎鼎大名的數學前輩。著有《九章詳註比類算法大全》而且雙方正好一北一南、成爲算術老手兩派的領袖人物。

不過,對於朱厚煌來說還有一個問題。

這些人演算的時候用得是草碼,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這就代表得1,2,3,4,5,6,7,8,9,10。朱厚煌完全都看不懂啊。

爲了讓自己看懂他們的進度,朱厚煌不得不強制他們用阿拉伯數字。弄得這些數學家怨聲載道,他們用草碼用了一輩子了,忽然讓他們改,自然是不願意了,不過朱厚煌拿出上學時候學得一點數學教給這些數學家,大家一直認爲,在記錄上有所新意,其他,沒有了。

反正朱厚煌會得的東西,大明這些頂級數學家們都會,只是覺得朱厚煌的方法有點新意而已。

至於微積分,拜託朱某人表示,都還給老師了。

就這樣朱厚煌弄得這些數學家們研究完之後,不得不用阿拉伯數字再抄寫一遍來給朱厚煌看。不過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個漫長的工程。

經緯度上面的研究暫時並沒有什麼進展。朱厚煌就將注意力放在練兵之上。

三百支燧發槍,每一根都是高手匠師手工打造,用得是勒名制,誰打的,上面刻着誰的名字。

這樣一類三百支燧發槍倒是夠數了。大明的軍用火藥的威力還算可以。朱厚煌的眼中,只是你捨得花錢,還是能弄得出來上好的火藥的。這讓朱厚煌鬆了一口氣,還好火藥還沒有爛到必須他自己想辦法弄火藥的程度。不過以防萬一,朱厚煌還是弄了一些打造燧發槍的工匠,與會製造火焰的工匠,當成隨營工匠。

不過,朱厚煌立即又要面對另一個問題了。

就是這些燧發槍是有壽命的。

他放開手訓練還沒有多長時間,就已經有燧發槍報廢了。、

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在他想來,當初民國時期的槍支,不是爺爺用過孫子用,最後膛線都打沒了,還能打嗎?怎麼會報廢。但是他手中的燧發槍就是報廢給你看。

讓朱厚煌沒有任何辦法,只有厚着臉皮去向錢寧討要了。

結果錢寧一臉難色的說道:“世子,不是臣不幫你,實在是你要的燧發槍要求太高了。一定要老師傅來做,還要用到上好的百鍊鋼,一般的鋼都不行,這三百支燧發槍下來,光材料錢,就砸進去兩三千兩,這裡面的花費實質是太大了。”

朱厚煌終於知道了,爲什麼火器這麼厲害,明代普遍用冷兵器,是因爲太貴了。

不要看兩三千兩很少啊?

正德打贏了應州之戰,和內閣要的賞賜是一百萬兩,內閣幾乎拿不出來,正德建一個豹房,也不過是二三十萬兩,整個明代每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是幾百萬兩而已,你再去看看着兩三千兩多還是少。

再者明代白銀的貶值是在隆慶大開海之後,而現在大明還沒有還大量白銀外來的時候,銀子還是很值錢的。

這是一個讓朱厚煌咂舌的數字,要知道朱厚煌作爲一個親王,啊,還不是親王,即便是他成了親王之後的,每年的工資,也不過是年薪一萬兩,還有一萬石大米而已。

這已經是他每年收入將近四分之一,

錢寧見朱厚煌的樣子,心中一笑,說道:“世子啊,這一次我錢某人就給你再弄三百支燧發槍,只是要省着點用啊。”

朱厚煌說道:“多謝錢大人。”

“不用,只是世子將來,不要忘了我錢某人才是。”

朱厚煌這才明白了一點,原來錢寧一直以來向他示好,是存了將來的意思。

這讓朱厚煌心中不由的一聲嘆息,這才知道古代奪嫡的難辦之處,有時候,不是你想撇清楚,就能清楚的。

像錢寧這樣的示好,朱厚煌能拒絕嗎?拒絕立即得罪了錢寧,不要以爲錢寧給他示好,就真以爲錢寧是一個好人了。錢寧執掌錦衣衛,在京城之中,可以讓小兒止啼,威風赫赫,連楊廷和對錢寧都相當忌憚,這樣的人物的示好,朱厚煌也不敢拒絕。

不過朱厚煌不會天真說道以爲,這錢寧是隻投資不想回報。

忽然朱厚煌覺得整個北京城好像是一個旋渦。

燧發槍的問題到了最後也沒有徹底的解決的。朱厚煌不得已再次讓這三百人用木棍聯繫分解動作。

本來,朱厚煌還想讓這三百人直接上紙包彈,但是朱厚煌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爲這三百支全部都是手工打造的,手工打造在現代是上等奢侈品,但是朱厚煌現在只想要全工業製品,這三百根燧發槍,看上去一樣,其實口徑全都不一樣。

不一樣,不一樣,不一樣。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反正朱厚煌夠意外夠驚喜了,算了,他只能讓爲每一個士兵準備了一大塊鉛板,還有模具。讓他們自己解決紙包彈的問題。

不過這樣一來,到底能起幾分作用,朱厚煌自己也不知道了。

他現在的小本本上已經寫滿了需要解決的問題,鋼鐵問題,這有是一個大問題。標準化問題。反正明代度量衡之混亂,讓朱厚煌自己都看不過去了,還有曆法問題。還有人才問題,一圈圈的好像無邊無際的蜘蛛網,將朱厚煌牢牢的綁在中間,讓他覺得怎麼解綁都解不開。

所有任何一個問題,都不是單一存在的。

這僅僅純粹在於技術方面的。還沒有切入人文系統,還沒有切入思想系統。一想起自己想要樹立起大航海時代,與儒家的所有思想幾乎上都背道而行。朱厚煌就覺得棘手之極,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或者說無法解決。

朱元璋設立的道德至高點已經被士大夫完全控制住了,成爲用來牽制與控制皇權的重要手段。任何方式的變法,都不會被文臣們所接受的,張居正不過是抓抓考勤,抓抓工作進度,改良一下創收手段,就被還弄得差點一家死絕。這讓朱厚煌怎麼辦?

朱厚煌也創超不出一個階層,來支持自己的思想。

正德不能,嘉靖不能,萬曆不能,天啓不能,崇禎不能。朱厚煌也不能。

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六章 不服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