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蔡毓榮

要說明珠對圖海有什麼拉攏之心倒不至於,他很清楚自己的處境,不過是揣摩皇上的意思,來說一些皇上自己不方便說的話罷了。

他現在之所以能夠和顧命大臣索額圖分庭抗爭,所依仗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是連這一點都失去了,他立刻就會被打入塵埃,永世不得翻身。當他明白了康熙找他的意思之後,立刻就堅定地站在了保圖海這條路上。

自康熙本身來說,他對圖海倒是沒有太過的寵愛,只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多羅信郡王鄂扎有什麼能耐他一清二楚,若是真的把他派過去替換圖海,只怕是用不了兩個月山西也得丟了。

但是看着跪倒的烏泱泱的一朝堂的大臣,他又覺得十分頭疼,自從撤藩以來,他好不容易因爲斬殺鰲拜積累下來的威信大打折扣,畢竟撤藩這件事朝廷衆人大多數是不贊同的,如今天下遍地狼煙,大家心裡都清楚,是他的決策出了問題。

滿清雖然入關三十年,但是關外遊牧民族的特點還沒有完全消失,當初在關外的時候,大家的事情可都是滿清八旗的八個旗主商量着來的,雖然你皇家把自己三個旗擡成了上三旗,但是要是遇到了危害到滿清存亡的事情,其他的人還是要站出來說話的。

要說康熙後期的時候,他說一不二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現在三藩還未平定,他想要獨斷朝政,確實是有點困難。

想到這裡康熙嘆了口氣:“着圖海安頓手下事務之後即刻回京,擢蔡毓榮爲綏遠將軍,統領十萬綠旗兵前往山西整頓軍備,即日收復陝西。”

蔡毓榮這個人可以算的上被歷史車輪碾碎的人物了,清軍入關之後大明留下了數十萬降兵,這些降兵全部被編入了綠營,以綠旗爲號,所以也被稱爲綠旗兵。

三藩之亂時,蔡毓榮總統綠旗兵,與吳三桂在嶽州之地展開激戰,最終遏止住了吳三桂的步伐,將他堵在了長江以南,爲平定三藩奠定了基礎。本來他的聲明應該不在張勇之下的,但是偏偏這又是一個性情中人,康熙二十二年彈劾正白旗大臣董衛國,被康熙連削五級,後來又被人揭穿娶了吳三桂的孫女爲妾,擬定處斬,後發配黑龍江戍邊。

無數史學愛好者抓住了這一點痛擊蔡毓榮,說他好色導致馬失前蹄,當引以爲戒,但是天下美女何其多,蔡毓榮統領綠旗,位高權重何必沾染吳三桂的家人?他能做到這個位置,就不是一個不知分寸的人,否則早在官場的傾軋之中寸骨不剩了。

至於彈劾董衛國,遭到了康熙的嚴厲痛斥,最後給了四個字的評價:妒功誣奏。一般來說下屬的權鬥根本不關康熙什麼事,下面鬥得越厲害,他越能夠把大權捏在手裡,可是他偏偏摻和了進來,說明董衛國便是他的親信。

若是蔡毓榮是個初入官場的愣頭青他可能犯這種錯誤,但是董衛國有無後臺他自己心中不清楚麼?明知道他有後臺還要誣告他,難不成是嫌自己活得太長了?所以也許他知道董衛國是康熙的親信,但是爲了公正還是站出來彈劾他。

總的來講,他就是一個悲情人物,想要留些做人的底線,但是沒有認清大局,滿清朝廷已經平定三藩,他掌握着幾十萬的綠旗兵,本該小心謹慎步步爲營,卻依然我行我素,最後落得了一個發配的下場,也是性格導致的。

不過這個時候的他雖然被吳三桂攻破了嶽州防線,但是也還算得上春風得意,因爲所有地方的主將幾乎都是滿清旗人,誰能打仗康熙心中也算是有數,如今抽調了蔡毓榮和十萬綠旗兵,也算是英明之舉。

遠在山西的圖海正在勵精圖治整頓軍伍,想着一雪前恥,卻沒有想到自己已經成爲了朝堂爭鬥的犧牲品。

半個月之後聖旨到達山西,圖海聽完聖旨黯然失色,只等着蔡毓榮到達山西交接軍事便回京面聖。

程孝廉吃了塔烏的湯藥之後病情也漸漸好了起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冬日一般戰事便不如其他時候密集了,若非是非打不可的仗,幾乎所有人都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動刀兵,地處北方的大家都明白,就算是不打仗,士卒也會因爲寒冷的天氣不斷減員,士氣也不會高漲,戰事要比其他時節難打的多。

這個時候掃北軍已經開始在陝西征兵,有了王繼勇的名號,兵源源源不斷,大家都知道王~輔臣待百姓很好,明白就算是跟着當兵吃糧也不會捱餓,再加上想給家裡剩下一冬的糧食,所以參軍的人很多。

程孝廉病好之後親自制定了新兵訓練條例,他雖然不是什麼軍迷,但是林林總總也弄出了不少東西,再加上與現在的情況一結合,大家一商量,新兵訓練條例便出爐了,孟軻繼續在潼關訓練着他的陌刀隊,王繼勇在西安訓練新兵,皇甫桐和陝西軍的將軍一起開始訓練騎兵。

下了兩場雪,路越來越不好走了,這個時候錦衣衛那邊傳來了消息:“滿清朝廷撤換了圖海,換上了蔡毓榮。”

程孝廉就算是懂點歷史也不是百科全書,蔡毓榮這個人他想了半天也沒能想起他的事蹟來,只能根據錦衣衛的情報來判斷這個人。

根據程孝廉對康熙的瞭解,他絕對不會派一個庸才過來,當錦衣衛的情報擺在他的面前時,也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這個蔡毓榮曾經在嶽州和吳三桂交手,將吳三桂狠狠地壓制在了那裡,直到後來夏國相和胡國柱拼了命,才撕開了他的防線。這個人可不好對付啊。”

楊有財倒是一臉輕鬆:“殿下不用太過擔心,他統領的綠旗兵可都是大明的降兵後代,算起來也都是咱們自己人,到時候陣前喊上幾句話,沒準全都倒戈了,咱們也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程孝廉笑罵了一聲:“滿腦子異想天開,你以爲事情有這麼容易,別說是降兵的後代,就是那些降兵,讓滿清軍伍打得心驚膽寒,他們寧願跟咱們作戰,也不會想和滿清八旗那些人作戰的。”

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發第七百六十一章 廟中留宿第七百六十八章 汝州決戰(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美人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殿下仁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軍將至第八百六十六章 北京攻防戰(十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陝西來使第二十三章 三個臭皮匠第三百八十六章 七國之亂第六百四十一章 離陝第一百八十七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殺戮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民喜歡賭第八百九十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嶽第七百九十七章 憧憬第八百五十章 守城名將第六百六十四章 專心切土豆第三十五章 收拾第五百八十一章 靈州所第六百五十七章 刺殺第六百四十一章 離陝第八百五十二章 北京攻防戰(二)第六百一十章 忐忑不安第五百三十二章 潼關到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換命第八百三十六章 退出關內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八百八十一章 天下文運集孔府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劫的痕跡第四百八十七章 跟蹤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廈將傾第八百九十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八百一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六十五章 戰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算命第六百一十七章 王鐵牛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六百五十四章 上有所好第九百零五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七十四章 正名第六百零一章 疾風識勁草第三百八十七章 投毒第七百三十一章 步步算計第五百三十三章 我有偏方第八百九十七章 施粥第二百三十六章 侯門深似海第五百三十一章 我不會輸第一百三十四章 勇士第二百九十八章 杜甫草堂第七百六十六章 汝州決戰(四)第九百零九章 搬石砸腳第四百二十章 傷勢發作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婚(五)第六十章 兵書第九十八章 孟廣第六百五十六章 雞犬不留第六百一十四章 長刀欺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婚(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力竭第六百一十八章 手段第二百八十八章 過路上司第六百零六章 發配邊疆第六百三十四章 明犯我強漢第七百九十九章 王見王第二百一十四章 孟養援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川火鍋第六百三十七章 草原的大汗第四十章 乾清宮第二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跟你們玩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八百一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零三章 氣數已盡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死一線第六百五十四章 上有所好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中一搏第五百零五章 人心難調第九百一十五章 上下同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進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勢第六百一十五章 成吉思汗的子孫第一百零六章 謀算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瓦出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五更船聲第八百八十八章 自先沉穩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五百九十九章 殺戮第三百零九章 埋伏第二百六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七百零二章 謀亂第七百八十章 千君醉第二百七十七章 吳三桂的顧慮第四百四十八章 環縣第六百五十八章 奪城第八百零四章 狼牙棒陣第六百五十一章 未歸營第五百五十九章 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