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前程還是蒼生

陳承安在一旁聽着這些暗自點了點頭,作爲大明的殿下,程孝廉沒有因爲軍伍的劣勢而責怪任何一位將軍,因爲他知道大明起步比較晚,所以底蘊比不上人家厚重也是正常的。

也沒有因爲手中掌握了掌心雷這種大殺器而沾沾自得,這就保證了他不會迷信手中的這種底牌,以爲要得勝非它不可。天下萬物,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世上根本就沒有無往不利的東西。

程孝廉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便有了不會輸的資本,至於會不會贏,他不過才二十歲的年紀,自己就算是跟他熬上三十年又如何?程孝廉當然不知道,一直沒有說話的陳承安在這一刻已經決定將前途壓在他的身上。

不過相比較之下,周培公的眼神就落寞多了,這些大明的人物個個特點鮮明,滿心想要光復大明,要是讓他選擇,他寧願對陣三十年前實力更加強大的南明朝廷,那個時候南明朝廷雖然人多,但是心思也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這支大明軍伍已經有了了擰成一股繩的盡頭,要比南明朝廷難對付多了。

WWW◆тt kΛn◆c ○ 程孝廉瞧了周培公一眼:“周大人,你覺得我們大明如何?要不要趕緊歸順我朝,現在歸順建功立業、澤蔭後世可是唾手可得的。”

“哼,難不成你以爲我是那三姓家奴王~輔臣?我周培公,生爲大清之臣,死爲大清之鬼。”

“罷了罷了,你所圖的不過是問心無愧罷了,你爲什麼被砍了這條胳膊,我從來沒有問過你,不過既然你孤身一人離開了西安城,那肯定是遇到了你也想不透的事情,在這裡的這段時間,你不妨仔細想一想想不通的事情是什麼,再發下毒誓不晚。”

說到這裡程孝廉的眼光已經飄向了遠方:“我朝太祖皇帝曾經說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個朝廷本來就是該由漢人做主的,漢人讀了聖賢書,自然有謙謙君子之風,那些外族只要誠心歸順,便不會受到欺壓。但是外族人入主了中原便沒有這麼簡單了,一來他們人少,爲了震懾也要不停地殺人。二來他們必定想盡法子擡高他們的地位,來洗刷被稱爲四方蠻夷的恥辱,你覺得滿清要殺多少人才能天下太平?”

周培公眼前猛地一顫,心思早就回到了那天的夜裡,他對圖海大聲喊着:“是這場戰爭的勝利重要還是人命更重要?”

程孝廉笑着看了周培公一眼:“蒙元前車之鑑便在眼前,周大人莫要行差踏錯,壞了祖上的名聲。滿清的皇帝確實很英明,但是圖海難道不夠英明麼?他都默認了手下人出征之前大肆搶奪,毫不在意被搶的那些漢人能不能活得下去,這便是他們的侷限性,當勝利與正義擺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必將選擇勝利。”

程孝廉還沒有搞清楚西安城那一天夜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否則他便不會拿圖海徵察哈爾的舊事來說話了。

康熙十三年察哈爾叛亂,圖海率軍遠征,數萬人所過宣府州縣,搶得金帛無數。後世史學家對圖海的這種做法給予了理解和肯定。可是沒有人想起宣府一個府的無數生靈,哪怕一個人搶一戶人家,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熬不熬得過北方漫長的寒冬?

他要迅速平亂,所以不在乎數萬人的性命。程孝廉也打了這麼多仗了,他肯定圖海是一個優秀的軍事人才,但是永遠無法理解。所謂平亂,不過是爲了保護家園,如此做不過是保護了政權而已。

他要平定察哈爾本就有無數的法子,只是有的見效慢,有的太費力氣,他要在康熙面前證明自己,所以便用了最直接的法子,最重要的是,他從來沒把宣府一府的百姓當做自己的百姓看待,程孝廉舊事重提便是要告訴周培公,你雖然盡心爲他們辦事,但是究竟是爲了自己的前程還是爲了天下的黎民蒼生?

看着周培公黯然離去的背影,程孝廉心中有些說不出的苦楚,看了旁邊的陳承安一眼:“你說若有一日,咱們也碰到了這樣的情況,我會不會拿一府的百姓來換得一場戰役的大勝?”

陳承安笑了一聲:“殿下心中早就有了抉擇,所以這麼多人願意追隨殿下,他們可不單單是爲了大明這個名號,而是因爲殿下雖然想要復興大明,但是不會爲了取勝無所不用,他們也知道跟着這樣的殿下,前面的仗打得辛苦一些,以後平定了天下,日子也好過一些。”

“倒是你會寬慰人,人人都看眼前的好處,哪有人考慮以後的事情。”

“殿下,不管做什麼事情,但求問心無愧便好,哪怕是輸了,捲土重來就是了,殿下不過二十歲的年紀,漢高祖在殿下這個年歲的時候,還在鄉下打架逗狗,殿下已經坐擁兩省之地,比起他來可是厲害太多了。”

程孝廉笑了一聲:“心思不用寬慰我了,趕緊想想法子吧,一個圖海就已經很難對付了,再加上一個孫思克,我都覺得這仗不好打了。”

陳承安撓了撓頭:“我覺得咱們應該將掃北軍全體調過來。”

“你是說防備在四川邊境的袁將軍?”

“沒錯,咱們當初留下袁將軍不過是爲了防備王屏藩,現在王屏藩的人頭都被殿下割下來了,可以將他們調過來了,王繼勇他們在攻打潼關,暫時不能調回來,否則無功而返不說,潼關只要在滿清的手中,圖海就有源源不斷的兵源,現在滿清雖然四面楚歌,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總歸是比咱們的本錢雄厚,要是打消耗戰,輸得肯定是咱們。”

程孝廉點點頭:“你說得十分有道理,潼關咱們必須要拿到手中,就算是圖海還能繞道調來兵源,咱們也不能讓他這麼容易就補充了兵源。所以王繼勇不能動,但是袁將軍那邊也不好動,你可別忘了還有一個張勇在甘肅虎視眈眈,萬一他發了瘋,直接攻打四川,咱們若是失了成都,可就連家都沒了。到時候軍中士氣必定大亂。”

第三百四十七章 臣願辭官第八百七十五章 聯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而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疫情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和爲貴第六百三十五章 順勢而爲第八百二十章 永結兄弟之好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婚(三)第六百零一章 疾風識勁草第六百七十六章 斷塵第八百五十八章 忠仁難兩全第八百二十五章 拱手相讓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下黑影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大明第二百七十七章 吳三桂的顧慮第七百六十二章 田川嘉第四十五章 苗族第七百三十九章 縮頭烏龜第一百五十二章 致仕第七百九十九章 王見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甦醒第二百九十七章 顧炎武第三百一十一章 守城的也是新兵第七十七章 爭執第九百零三章 受賄之道第七百九十七章 憧憬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六百零一章 疾風識勁草第六百四十一章 離陝第六百九十九章 拒見第一百七十四章 仙人指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福叔的麻煩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死不知第八百八十一章 天下文運集孔府第四百七十章 巧口第三百七十二章 各有準備第七百七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手段第八百一十六章 痛罵第一百一十二章 潛逃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百六十七章 仁慈或殘忍第二百六十章 互有算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退無門第二百八十八章 過路上司第六百二十二章 賭命第三百零九章 埋伏第一百四十三章 攻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挖地七尺第三百一十章 夜戰第一百八十章 背井離鄉第七百七十一章 臺灣來使第十五章 逃得一劫第一百四十三章 攻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潼關到手第八百三十八章 蒙古白蓮第五百九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八百二十章 永結兄弟之好第一百八十三章 疫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五更船聲第八百一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退無門第六十一章 打劫第七百二十七章 交底第七百三十八章 說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後院起火第三百二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零六章 殺不殺第一百一十四章 內亂第五百六十一章 蜀繡堂第二百五十二章 決戰(四)第五十八章 可敢一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襲斬殺第四百一十五章 賭性大發第六百八十四章 鴻門宴第二百三十五章 夾而破之第二百七十一章 四川行都指揮使司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王第八百零四章 狼牙棒陣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口吃肉第三百六十五章 五更船聲第八百六十一章 北京攻防戰(十)第一百五十七章 物窮理第五百一十一章 妖術還是火器第八百四十七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京攻防戰(十八)第五十二章 入夥第七百五十章 疾風識勁草第三百三十三章 理清第八十六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廈將傾第二百章 各有安排第四百五十七章 寒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軍至第五百七十章 相遇第三百七十九章 算計成空第二百五十五章 歸路第八百四十二章 養虎第五十一章 重見第五百七十七章 劉米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