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誤盡平生是一官

bookmark

第875章 誤盡平生是一官

事情到了這個程度,那簡直就是“秦中堂之心,路人皆知”了。

幾個人跟着秦中堂一路走來,現在也都開始嘀咕,秦中堂到底是爲了嶽武穆來的,還是爲了嶽王廟來的?

這倆不是一個概念,嶽武穆是虛化的,嶽王廟是實體。

要說祭拜岳武穆,秦中堂確實也祭拜了,但更多的心思好像都在別處,一直在琢磨怎麼重新折騰嶽王廟。

到了神道牌坊說牌坊太差,要重修一個;到了門樓說楹聯不好,再寫一批;到了正殿又說牌匾不行,還是要親自動筆寫個新的。

到了墓園後,又說要重鑄奸佞跪像警示後人,還比以前再多鑄兩個人。

此時隨行那幾個人就有點無語了,別人到了景點,最多就是添個“到此一遊”的刻字,秦中堂則是直接把景點重製再加上自己署名。

大家猜測,這兩種心態可能都是一樣的,只是秦中堂表現出來的方式更高級一點。

而且秦中堂權力在手,錢也不缺,無人能阻擋他罷了。

但等“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人”這兩句精妙的話出來後,衆人又產生了新的猜想。

難道秦中堂其實是爲了發表這幾句足以流傳後世的名言,才專門來嶽王廟的?

反正無論如何,秦中堂的目的肯定是能達到的,有權的人想做事就是這麼容易。

田大參遍投其所好的說:“既然中堂如此推崇嶽武穆,何不題詩留念?”

文人到了勝蹟,尤其是能體現價值觀的地方,總愛寫點什麼,更別說秦中堂這樣詩霸了。

秦德威提起筆來,隨便一寫:“山川不朽仗英雄,浩氣能排岱嶽鬆。嶽少保同於少保,南高峰對北高峰。”

於少保就是力挽狂瀾的名臣于謙,他是錢塘人,所以纔會在這裡帶出來和岳飛並稱。

“好詩!妙極!”旁邊這幾個同行之人大聲喝彩,彷彿看到了世間罕有的絕妙作品。

秦中堂不禁暗歎一聲,自從身居高位之後,連寫詩都這麼無趣了。

地位不高時,寫出了好詩詞,別人都是發自內心的欣賞和叫好,以及對自己詩才的震驚。身爲作者,那是很有成就感的。

而現在,就算自己寫的是一坨屎,一樣也能收穫到最響亮的稱讚,可還有什麼意思?

旁邊這幾個人叫完了好後,忽然發現秦中堂情緒不高,不知道又是怎麼了。

隨即又聽到秦德威嘆了口氣道:“誤盡平生是一官,我十分後悔成了秦狀元秦中堂,不知失去了多少人間雅趣!”

這話衆人都接不上,主要是實在理解不了秦中堂的高遠境界。

要只說“誤盡平生是一官”,他們又何嘗不是?不然爲什麼站在這裡舔某中堂?

感慨完畢後,秦德威重新提起了筆,又寫下了一個題目是《精衛》,然後加了一段小序:身負王命祭拜岳武穆有感。

這題目讓別人莫名其妙的,在嶽王廟寫什麼精衛,這實在不搭啊。當然秦中堂有權任性,愛寫什麼就寫什麼。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衆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衆人看完詩篇全文,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秦中堂是借精衛自喻,表達志向。

秦中堂奉命南下就是爲了平定東海,與精衛填海的典故暗合,所以用起來倒也十分恰當。

作爲杭州文壇盟主,田大參還是很有發言權的,當即又叫好道:“好詩!中堂的作品比之從前,有返璞歸真、大巧若拙、重劍無鋒之境界了!

全無炫技之痕跡,行文質樸沉鬱,具有非常自然的感染人心之氣息!”

假作真時真亦假,秦德威含義不明的輕笑幾聲。

童漢臣不甘寂寞的也稱讚了幾聲,然後吹捧說:“秦板橋爲國盡忠,不惜身蹈萬里波濤,我看秦板橋可以精衛爲號也!”

秦精衛:“.”

你才號精衛,你們全家都號精衛!堂堂一個平倭的主帥,怎麼能號精衛?

算了,不知者不怪,沒必要計較了!秦德威拉下臉,轉身就往外走。

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一,祭拜岳武穆這把火燒完了,該做的都做了,可以走人了!

衆人面面相覷,給秦中堂贈號精衛明明挺好的,怎麼還不高興了?

這秦中堂當真是喜怒難測啊,真難伺候!

聽說陛下還清醒時,就是這種脾氣,也不知道是不是秦中堂跟陛下學來的帝王術。

因爲實在有求於秦中堂,衆人連忙追上了秦中堂的腳步,陪着秦中堂一直走到了嶽王廟門樓外。

再往前走,過了牌坊就算出了景點,後面就不好再繼續跟着秦中堂了。

畢竟秦中堂只是邀請他們幾個陪着遊覽嶽王廟,沒有說別的。

所以衆人心裡都有點着急,但又不知道該不該直接開口求人。剛纔秦中堂那喜怒不定的表現,讓大家不由自主的謹慎起來。

但秦德威停了下來,主動對三位同年說:“你們都說自己時運不濟,被黨爭所誤傷,但在我看來,卻不以爲然啊。”

三同年心裡齊齊一喜,不怕秦德威提起這個,就怕秦德威故意裝傻不提!

然後就聽秦德威繼續說:“你們就沒想到過,你們的遭遇說是偶然,其實裡面也有必然?

你看看你們幾個,因爲與我同年關係,浙黨人對你們心有疑慮,不會極力支持你們!

而且當今浙黨骨幹人物多是寧波人,與你們杭州人又隔了一層。

而在別人看來,你們又屬於浙黨,當然不會擡舉你們。所以你們夾在中間,兩頭不靠,你們不倒黴誰倒黴?”

童漢臣與高應冕對視一眼,反正現在官職都沒了,就是破罐子破摔了,便道:“還請中堂指條明路!”

秦德威關鍵時刻也不含糊,直接說:“關於你們的心思,我都明白,看在同年的面上,能幫的我就幫了!

你們兩個現在都沒了官身,先去我幕府裡做事,積攢資歷功績,然後我再向朝廷保舉你們,肯定比之前官職高!

咱們另一個同年陳鳳帶着官身,也在幕府裡,你們肯定也沒問題!”

兩人大喜,連忙道謝。

對秦德威而言,找兩個本地人加入幕府,肯定有作用,怎麼也不虧,算是雙贏了。

然後秦德威又對另一個同年張瀚說:“你如今還有官身,沒有朝廷授權,我也不好徵用你。

但我會給戶部王尚書寫封信,你帶着去京師,讓他不要再打壓你了,放你升遷!”

張瀚同樣也歡喜起來,連連致謝。對他們而言愁死人的事情,秦中堂一句話就能解決了。

三個同年得償所願,步伐輕快起來,但同行的田大參卻什麼也沒說。

一行人一直走到了神道牌坊,秦德威就看到,牌坊外面跪着兩個人。

這兩人就是與秦中堂同舟而來的兩人,一個是田公子田藝蘅,另一個就是本地名姬趙美人了。

這可不是秦中堂強迫的,乃是他們二人自願的。

秦德威揮了揮手說:“不知者無罪,饒了你們這遭!都去吧!”

田公子起身後,鑽到了父親背後,趙美人則踉踉蹌蹌的離開了。

看着趙美人的背影,童漢臣本能的對秦中堂讚道:“宰相肚裡能撐船,中堂真乃寬容大量之人!對冒犯了你的女人,就這樣輕輕放過了。”

秦德威似乎答不對題的說:“你們到我這幕府做事,第一件就是重整嶽王廟,主要是新建石牌坊和鑄四個奸佞銅像。”

童漢臣和高應冕連忙答應下來,作爲本地人,做這些事還是很合適的。而且這工作也容易,純粹就是送資歷的,而且也能蹭點好名聲。

然後秦德威又指着趙美人的背影說:“關於銅像裡王氏的樣貌,就嚴格按照她的模樣來做,不像不給工錢!”

童漢臣:“.”

他可以把前面那句話收回來嗎?

旁邊的田大參打了個激靈,趙美人都這樣待遇,那自家兒子又會怎樣?

他越想越擔憂,又連忙對秦德威說:“犬子讀書不成,頑劣無比,只會喜愛遊歷,幾乎一無是處。將來究竟應該如何,懇請秦中堂指點一二。”

秦德威詫異的看了眼田汝成,你兒子怎麼教育和將來走什麼發展路線,問我做甚?

不過既然被問到了,秦中堂還是答道:“既然讀書不成,又喜歡遊歷,做個儒商也可!

遠處不用說,近處就有條路子可以取的!可從杭州販運絲綢,前往寧波售賣與佛郎機人!”

田汝成有點疑惑,你秦中堂不是公然聲稱要繼續嚴厲禁海嗎?

秦德威卻鼓勵說:“男兒志在四方,讓他去試試看,寧波距離又不遠!如果遇到問題,儘可來找我!”

走到了這裡,就算離開嶽王廟了,秦中堂又主動對田大參說:“你對自己的前途,有什麼想法?”

這算是給一個暗示和機會了,但田大參卻答道:“將來要如何,容我深思熟慮過,再勞煩中堂。”

主要是從秦中堂這裡得到機會十分難得,田大參覺得不能隨便浪費了,必須想明白將來要幹什麼。

嶽王廟並不算太大,秦中堂遊覽加祭拜,一共也沒用一個時辰。

此時纔到午時,旁邊不遠處的西湖詩社雅集沒有散場,仍然在繼續。

於是田大參作爲本地文壇盟主,又盛情邀請秦中堂出席雅集,但卻被秦中堂拒絕了。

童漢臣和高應冕兩個答應了入幕的同年,此時也沒回雅集那邊,直接跟着秦中堂走了。今日還有時間,先去幕府駐地熟悉一下。

秦德威再次坐船,穿過西湖,又從涌金門入城。

童漢臣很奇怪的問道:“從嶽王廟走錢塘門入城,更爲便利些,怎得你偏要走涌金門?”

秦德威答道:“爲了熟悉這附近的道路和地形!”

雖然童漢臣還是莫名其妙,但也沒再多問了,也不知道秦板橋熟悉這附近道路到底圖個什麼。

貌似涌金門裡附近除了在杭州官場絕世而獨立的織造太監府,也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地方了。

回到幕府,秦中堂就把陳鳳喊了出來,與童、高等同年相見,甚是熱鬧。

其後秦中堂又吩咐下去,讓廚子整治宴席,下午四人就在幕府裡開了個小型同年聚會。

到了晚上,童漢臣和高應冕兩個本地人都有住處,各自回家。

而住在幕府的陳鳳也沒着急睡覺,與秦中堂閒談起來,隨口問道:“你今日出遊,遇到了本地士林人物,觀之如何?”

秦中堂長嘆道:“我才感覺到,這麼多年來,一直是我錯怪了顧東橋!”

陳鳳:“???”

問你秦德威本地士人如何,爲何提起了顧老盟主?

當初你秦德威在南京時,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打顧老盟主的臉,今天怎麼又貓哭耗子了?

陳鳳也是南京人,當初還沒發達時,也是跟着文壇盟主顧東橋老先生混的,就是和秦德威一起考中進士後,與顧東橋才漸行漸遠。

秦德威繼續說:“原來我年幼無知,總認爲顧東橋徒有其表,啥也不是!

直到現在,與各地文壇比較過後,我才發現,其實顧東橋還是不錯的!”

就拿顧東橋和杭州文壇的田盟主來比較,詩文水平就不說了,混圈子本來也不看水平,如果單比外形氣度,明顯是顧東橋勝出一籌。

如果比功名,顧老盟主是做到了布政使和巡撫的人,而田盟主只是左參議。

如果比文壇聲勢,顧老盟主主好歹弄出了金陵三俊和四大家這樣的組合,雖然經常被秦德威嘲笑爲低端貨色,但總比沒有強,而田汝成目前啥也不是。

這些年經歷的地方多了,秦中堂回想起來才發現,很多地方的文壇領袖還不如田汝成,更別說顧東橋了。

所以明白了秦中堂的意思後,陳鳳哭笑不得,難道這就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便開口答話說:“顧老先生主要是時運不好,與李夢陽等復古七才子和唐伯虎等江南四大才子生在了同一個時代。

北有復古派,南有江南四大才子,在這樣的夾擊下,顧老先生能維持住一點名聲,撐起南京文壇大旗就很不錯了!

也就是遇到了你秦板橋,才顯得顧老先生昏庸無能!”

試驗田疫區人民水深火熱!!!天天提心吊膽!!!求月票安慰!!!!!!!

(本章完)

第386章 何爲宗師(下)第177章 九天之上第717章 這四個字不能少!第344章 火坑第368章 拉人下水第123章 買一送一第372章 失誤!第85章 劫道的真多第303章 都這麼有個性嗎(上)第609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上)第151章 單身挺好的第810章 大型雙標現場第485章 約法三章第116章 尚未出道就夭折的組合第234章 這纔是最難受的第115章 都不按套路第192章 你不要來添堵第665章 我已經決定了第24章 你不懂真相第108章 勸不住(上)第884章 公事公辦第161章 縣尊但衙裡坐第810章 大型雙標現場第407章 他已經黔驢技窮!第46章 活着好難第499章 光明磊落(下)第923章 迴歸的首輔第270章 去或者不去(上)第511章 他想搞事(下)第753章 一條道走到黑(下)第864章 跟上腳步的人(求月票!)第826章 責任重於泰山(下)第856章 沒有秦德威的時候(上)第40章 南市樓街第344章 火坑第267章 一代不如一代第570章 軍國大事不是兒戲第920章 千古奇冤(求月票!)第59章 暗戰(中)第800章 魔幻之年的開端第248章 尊師重道第249章 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第198章 體驗特別差!第735章 七分政治(下)第554章 改良的窗口期第59章 暗戰(中)第7章 告狀也是門學問萬不得已請假兩天第556章 南北平衡第185章 多謝誇獎!第784章 修仙和女人第542章 終於像個穿越者了第53章 愛信不信第515章 看不見的手(中)第159章 只知道跟我談錢?第512章 人人都找他第633章 善後(下)第316章 莫欺少年窮!第450章 穿朝服的大人物第565章 誰也不許告御狀第68章 物質文明的時代第559章 敲打(上)第462章 深夜傳書第590章 暗流第740章 一人得道第245章 頂流巨星(下)第782章 你不要過來!第655章 叫破喉嚨也沒用第613章 玩這麼大!第280章 如果是我第643章 兩種大臣第925章 深謀遠慮第143章 請你文藝到底啊!第317章 冤家路窄第610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中)第62章 誰是麻雀?第617章 身外之物第329章 不是主角第67章 不該問的別問(下)第604章 就這樣巧合了?第947章 來日方長(大結局)第359章 我並不想懂那麼多第554章 改良的窗口期第335章 君子之爭(中)第447章 老師但請放心!第500章 這我哪知道?第289章 下次抄本《左傳》!第634章 在路上第351章 年少無知(下)第697章 又是一個春天第761章 一念之差第676章 只能有一個學士第38章 該死的愛情第135章 詠絮之才第563章 講理(中)第233章 這是你該乾的事嗎?第252章 商業精神(下)第319章 人生到此淒涼否?第490章 宿慧靈體第817章 宮闈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