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政治這東西(求保底月票!)

第742章 政治這東西(求保底月票!)

嘉靖皇帝是在與國師真人陶仲文談玄論道的時候,聽到霍韜在無逸殿直廬暴病身亡消息的。

爲此嘉靖皇帝停下了道法功課,很是發了一會兒呆。

每個親近人物的死亡,都會讓嘉靖皇帝內心受到一次觸動,霍韜也算是嘉靖皇帝登基後重用的第一批人,至今也有二十來年了。

到目前爲止,二十來年前開始提拔的議禮派已經全部不在了。

嘉靖皇帝對陶仲文說:“爲何近日修煉,全無寸進?”

陶仲文想到了秦某人的囑託,深思熟慮後,開口道:“陛下日理萬機之故也。”

這意思就是暗示,公務太多影響修仙。

按照秦德威的過去指示,以及陶仲文本人的原則,他雖然在嘉靖皇帝身邊輔贊玄修,但完全不會去涉政。

在嘉靖皇帝身邊,其實不涉政務是最安全的,這也是上代國師邵元節得以善終的經驗。

但秦德威又有了新想法,陶仲文不得不破戒冒一點險,說點道法之外的話。

而且先前新崛起的方士段朝用還說過,讓皇帝閉關修煉幾年的話,嘉靖皇帝當時也沒特別反應。

所以陶仲文也往這個方向稍微引導一下,應該在安全線內。

嘉靖皇帝這個人雖然沉迷修仙,但卻不願意放權,比如奏章基本都要看過,重大事項都要親自召見無逸殿羣臣。

這些事務對修道的“干擾”確實很大,尤其最近邊情事務很多,屢屢有六百里加急公文,更是頻頻打斷嘉靖皇帝修道。

特別是兩次被從四更天叫醒的經歷,讓嘉靖皇帝更是心煩。

沉思了一會兒後,嘉靖皇帝便道:“今後批閱奏疏時間,可以集中在深夜,不打斷日間修煉。”

陶仲文自然不能發表意見,皇帝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只是以後入直無逸殿的大臣們要更辛苦了,很可能動輒半夜三更被皇帝召見垂詢,或者半夜接到皇帝寫的小紙條,只能披衣熬夜回帖子。

然後又聽到嘉靖皇帝說:“譬如加急公文,最爲打擾修道,又當如何?”

加急公文一般都是敵情、災情、造反、民變這樣的緊急事件,必須要朝廷儘快應對。

按規定,加急公文要第一時間送到皇帝面前。

尤其是六百里加急,就算是三更半夜也要把皇帝叫醒了看,前段時間嚴嵩就兩次這樣幹過,給嘉靖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公文流程就能看出,加急公文對皇帝修仙的肯定打擾最爲嚴重。

比如向上天祈福祈到一半,忽然來了個加緊公文,要不要站起來看?

但加急公文涉及到的都是既敏感又緊急的事項,嘉靖皇帝又捨不得徹底放權。

陶仲文很有情商的答道:“此類事情非人臣可以自專,也不好完全託付給內閣諸先生,別人更不堪重任,只能陛下能者多勞了!”

當然不能全託付給內閣,嘉靖皇帝雖然擴大了內閣權力,但同時一直也在防範內閣專權。

這種涉及到戰爭、災情、民變的緊急處置裡,可供利用的貓膩太多了。

不過聽到陶真人說“別人更不堪重任”,嘉靖皇帝突然又想起,兩個月前俺答入侵的消息傳過來時,秦德威曾經請求在文淵閣設置一個什麼軍機處,用以高效率的應對緊急軍情。

當時嘉靖皇帝正在氣頭上,還以爲秦德威完全不顧大局,只知道爭權奪利,都那種緊急情況了還不忘從內閣奪權,差點打了秦德威廷杖。

現在再回想起來,在文淵閣單獨設置軍機處,與內閣區別開,似乎是一個極妙的組織架構?

內閣閣臣入直無逸殿,負責政務運轉;而設在文淵閣的軍機處,專門用以處置加急公文。

以後加急公文可先送到軍機處,拿出處理意見後,再呈送御前,然後下發內閣複審。

這樣就能大大的節省皇帝精力,不至於每個加緊公文都要打擾皇帝一次。而且打擾完了還很難當場處理完,等有了完整處理意見後又要再打擾一次皇帝。

此時嘉靖皇帝已經再考慮進一步減少用於處理公務的精力了,除了讓自己更輕鬆之外,防範大臣趁機專權是最優先考慮的。

所以設置軍機處除了減輕皇帝負擔之外的第二個好處,就是與內閣可以互相制衡,不虞某一方形成專權,這點又讓嘉靖皇帝很心動。

再從目前人員來說,文淵閣的秦德威應變能力強,善於臨機謀算,正適合軍機處的性質。

夏言、嚴嵩與秦德威都不和,內閣也足夠遏制秦德威趁機胡來。

當然,任何組織架構的變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增設軍機處這樣的頂層變動。

嘉靖皇帝今天只是在厭倦政務的情緒裡,以及陶真人的刻意引導下,有了一點初步的念頭。

如果嚴嵩知道,自己兩次把嘉靖皇帝從睡夢中叫起的行爲,可能就是導致嘉靖皇帝起了設立軍機處念頭的直接原因,嚴嵩會不會哭暈在廁所?

陶仲文臨走前,想了想又對嘉靖皇帝說了句:“陛下若有變更之意,不妨看看史書,裡面自然有前人之鑑。”

以權謀自詡的嘉靖皇帝向來愛讀史書,不用去翻書,腦中立刻就冒出了幾個近似例子,比如漢武帝於丞相之外另設尚書檯這樣的掌故。

這些例子從君王統治角度來說,似乎大都是成功的例子,用五百年後術語來說,都是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

想到這裡,嘉靖皇帝忽然覺得設立軍機處大有可爲,至少總不會變得更差。

陶仲文從殿裡出來,同樣偷偷的擦了擦汗。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尤其還是嘉靖皇帝這樣多疑的帝王,每句話都要再三小心斟酌,不能讓嘉靖皇帝產生疑慮。

別看剛纔的奏答都很風輕雲淡,其實陶仲文已經是拼了老命了,都是爲了秦德威的囑託。

走出仁壽宮的陶真人暗暗下決心,以後再也不與嘉靖皇帝說政治了,老老實實當個純神棍就好。

政治這東西,都是秦德威那種人玩的,一般人還是少碰爲妙!

書友,你也不想看到本書作者因爲月票太少而失眠的吧?

最近這個句式怎麼這麼火,太上頭了,求完這次票以後不用了!

(本章完)

第217章 少年成長日記(下)第499章 光明磊落(下)第736章 還有一個第290章 幫老夫出這口氣!第471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上)第531章 祖傳手藝(下)第684章 前首輔沒了第9章 烏衣巷口第411章 官商勾結第658章 你管這叫不熟?第292章 怪物少年第439章 最辛苦的一天第605章 秦失其鹿(上)第249章 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第191章 如此顯而易見第856章 沒有秦德威的時候(上)第464章 黑吃黑第584章 年底那些事第640章 行宮裡外第892章 怎麼才能投靠?(繼續求月票!)第880章 做點生意真難!第927章 秦黨的危機第865章 不服不行(求月票!)第169章 在下得罪人太多...第569章 你理解不了第102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840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20章 人外有人第260章 內守備廳裡有壞人啊第763章 鄉試裡的秘密第138章 大明好弟子(下)第27章 不配爲人子!第318章 又出了點意外第494章 十七歲的憂傷(上)第383章 還是不是主角?第574章 分享喜悅第334章 君子之爭(上)第275章 以德服人第641章 大火裡的人心第112章 入園記第253章 國公與府尹(上)第636章 忠與奸(上)第237章 始作俑者第199章 小說果真來源於現實第86章 連這意識都沒有第946章 一個政客的自我修養第513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4章 這可有點意思再講三點.......第691章 不在一個層面第709章 做人的格局(上)第686章 業餘與專業(下)第272章 籌錢和趕路第363章 逆水行舟第835章 外戰不外行第332章 爭奇鬥豔(上)第185章 多謝誇獎!第790章 殺瘋了第242章 大家都是縣學生員......第884章 公事公辦第576章 突然冒出的孝道第562章 講理(上)第340章 誰不心煩?第940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233章 這是你該乾的事嗎?第173章 來了就別想走!第388章 衆望所歸第743章 政治這東西(下)給大家拜個年!第568章 恃寵而驕第597章 不見不散(上)第259章 你行你上啊!第14章 笑話第666章 諸事議定第916章 海圖霸業一場空第576章 突然冒出的孝道第248章 尊師重道第301章 沒有安全感的人第469章 演不下去了第851章 誰最囂張第768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695章 塵封的往事第525章 都有光明的未來第437章 老少咸宜第735章 七分政治(下)第550章 孤家寡人第420章 全村的希望第523章 狀元怎麼就是你?(下)第781章 不是東西!第537章 文武雙全大翰林第869章 一張體驗卡第877章 痛點第15章 含着淚也要陪完第725章 人在塞外飄到失聯(下)第239章 知縣的知縣第311章 兇險的死局第328章 一點兒沒變第371章第197章 莫須有第496章 傳你雙修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