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不需要支持(下)

bookmark

第653章 不需要支持(下)

雖然不清楚昨天現場的細節,不知道顧璘是怎麼被抓住小把柄的,但嘉靖皇帝憑藉自己的英明神武,早看透了秦德威的手法套路。

作爲上位者,有的時候不需要窮究細節,只需要摸清別人心思,把握住事態走向就行了。

更讓心思敏感的嘉靖皇帝注意到的是,秦德威不方便直接攻訐顧璘,而是由禮部尚書張潮出面幹這個髒活。

要知道,因爲刻意避嫌的緣故,張潮很少在朝堂上公開表現出對秦德威的支持,像今天這樣直接替秦德威幹髒活的情況更罕見。

由此能分析出,秦德威的決心很大,堪稱不惜代價的下血本了。

或者說,秦德威就是故意把這種勢在必得的決心展示出來。

而另一邊顧璘也不僅僅只代表自己,顧璘的背後支持者是嚴嵩,如果處罰顧璘,傷的又是嚴嵩。

搞清楚了這些,對嘉靖皇帝而言,就是怎麼做選擇題的問題了。

但目前嚴嵩和秦德威都挺不錯的,嘉靖皇帝並不想打擊任何一邊,導致有點難辦。

作爲一個統治技術完全合格的君主,嘉靖皇帝不會被這點事情難倒,轉頭又對首輔夏言垂詢道:“應當如何處置?”

皇帝不好表態,或者說還沒想好怎麼表態,就先讓不屬於任何一方的首輔說幾句。

如果真有什麼不如人意的後果,那也是首輔背鍋。

夏言心裡早有預案,就算皇帝不詢問,他也會找個機會說出來。

如此夏首輔便奏對道:“顧璘無心之失,情有可原。”

“情有可原”這四個字,剛纔嚴嵩不敢說,但卻被夏言說了出來。

嘉靖皇帝還以爲夏言打算推脫,就不耐煩的打斷了夏言,“朕問的是,應當如何處置?”

夏言就趕緊繼續說:“既然顧璘有不敬之嫌,那就說明顧璘不適合督理顯陵了,不妨遷往他處,也算平息此事。”

遷往他處有兩層含義,第一,既然已經調動到別的地方,那就別想禮部侍郎兼少詹事了,總不能兒戲般的不停調來調去。

第二,對顧璘沒有進行明顯懲戒,嚴嵩的面子上也能過得去。

夏言的提議讓嘉靖皇帝有點刮目相看,倒不是因爲提議多麼有技術含量,而是嘉靖皇帝很驚奇,夏言居然也學會“和稀泥”了?

顧璘之前不是布政使就是巡撫,這次當了幾天虛職工部左侍郎,再遷官的話那還應該是巡撫。

這就是大明官制奧妙之處了,開始掛工部左侍郎虛職,表示顧璘已經開始從地方進入廟堂了。

但離開廟堂,重新去當同品級的巡撫,就算是一種“貶”了。

秦德威又了出來,對嘉靖皇帝奏道:“眼下又到江南漕糧開始北運的時候,正需要有大臣坐鎮江南督糧,臣推薦顧璘爲應天巡撫!”

天下流官都不能在家鄉或者家鄉周邊五百里內做官,但唯有南北兩京例外。

只有這兩個地方可以在家鄉做官,總不能因爲是京師人,就徹底不允許在京城裡做官?

南京六部也好,應天巡撫也好,都是朝廷直屬的京官,不受地域限制,每個地方的人都可以選用,南京人同樣能擔任這兩種職務。

但對南京人來說,能在家鄉或者家鄉附近做官,堪稱近似於“衣錦還鄉”的特殊榮耀了。

所以在大臣們眼裡,秦德威推薦顧璘去做應天巡撫,絕對稱得上“厚道”,絕對是給顧璘留臉面。

即便對方是政敵,能做出這樣安排,也算是一種最體面的臺階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秦德威對同鄉前輩也是做到了“仁至義盡”。

戶部尚書王以旗此時忽然補充說:“去年通州太倉,漕糧只運到二百八十萬石,比額定四百萬足足少了約一百二十萬。

如果不想連年虧空,今年必須要派有力大臣,坐鎮江南督糧!”

於是秦德威再次推薦說:“顧璘久在地方,政務嫺熟,處事老練。而且又是東南人氏,極爲熟悉江南民情,正適合遷爲應天巡撫!”

還在謝罪的顧璘看了秦德威一眼,神情十分複雜。

他真沒想到,向來窮追猛打的秦德威,居然在最後“仁義”了一把。

認識九年了,從沒見過這樣“妥協”的秦德威,可見秦德威爲了這個少詹事,已經不惜任何代價了。

不過應天巡撫這個官職,對南京人來說誘惑力不是一般的大,古人都說過“富貴不還鄉猶如衣錦夜行”。

所以顧璘顧東橋竟然覺得,被“貶”爲應天巡撫,似乎可能也許比少詹事更香。

首輔夏言也奏道:“江南漕糧之事,萬萬不可輕忽,但江南地方民情複雜,牽連甚多。

所以應天巡撫這個官職,非老於政務的大臣不可,顧璘久任封疆,出任應天巡撫確實妥帖。”

漕糧就是大明朝廷的生命線,絕對不是鬧着玩開玩笑的事情,嘉靖皇帝琢磨了一下,發現顧璘真算是一個合適人選。

隨後又對嚴嵩問道:“你意下如何?”

嚴閣老心情有點苦澀,他已經回過味來了。

禮部尚書張潮、雙學士秦德威、首輔夏言、戶部尚書王以旗,彷彿每個人都只做一件事,最後卻拼成了一張大網。

在今天之前,顧璘算是自己的人,但如果去當了應天巡撫,那又算是誰的人?

嚴嵩知道,自己如果這時候還強推顧璘爲少詹事,只會讓嘉靖皇帝認爲是胡攪蠻纏,從而感到厭煩。

只怕連顧璘自己都對秦德威開出的條件動心了,那嚴閣老還能怎麼辦?只能無奈的隨大流說:“臣附議!”

如此顧璘的最終命運被決定,進入廟堂的節奏遭到打斷了。

他只能繼續去當巡撫,只不過這是一個很特別的、不會讓他不滿的巡撫。

這時又有王廷相出來說:“當初顧璘被舉薦爲少詹事,但被暫時擱置。如今顧璘另有遷轉,那少詹事又應當以何人補上?”

大臣們不由得看向秦德威,一個候選人顧璘退出了,那就只剩另一個候選人了。

現在大家都明白,這是秦德威勢在必得的東西,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那種。

秦德威今天絕對是秀肌肉並展示決心和實力的,想與秦德威爭奪這個位置的,就要考慮有沒有顧璘那麼好“運氣”了。

某種意義上說,秦德威用霸道的方式,實現了衆望所歸。

嘉靖皇帝等了會兒,見沒別人再說話,就嘆口氣下旨道:“秦德威有大功於社稷,加少詹事!”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如果還要拖下去,那就真是當衆刻意打擊秦德威了,會傳遞出秦德威失寵的錯誤信號,嘉靖皇帝目前還沒有這個打算。

負責起草聖旨的首輔夏言心情更復雜了,果然就像是昨晚王廷相所說的,秦德威並不需要自己直接支持。

又好像從頭到尾,也沒誰直接發言支持秦德威,但秦德威就這麼得償所願了,簡直神奇。

二十一歲的正四品詞臣,只差一步便具備出將入相資格,竟然出在我嘉靖朝!

現階段劇情完事了,又需要點時間,來仔細構思下一階段劇情了,所以今天緩一下。

(本章完)

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745章 浮誇第837章 秦德威的弱點(上)第13章 貴圈水真渾第410章 狗急跳牆第310章 喜新厭舊第247章 玩賴!第94章 微操大師第471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上)第211章 社會人第584章 年底那些事第881章 秦中堂的狗第88章 那又如何?第616章 雙學士第116章 尚未出道就夭折的組合第115章 都不按套路第242章 大家都是縣學生員......第135章 詠絮之才第146章 都要多學學法律啊第680章 伴君如伴虎(下)第235章 您怎麼不說話?第196章 其惟春秋!第219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127章 蝴蝶效應第190章 君子一言第498章 光明磊落(上)第384章 何爲宗師(上)第717章 這四個字不能少!第735章 七分政治(下)第182章 非你不可啊第464章 黑吃黑第65章 不容霜節老雲霞第466章 《人民的父母》第449章 山海之間的見聞第645章 措手不及第692章 恩威莫測第568章 恃寵而驕第899章 衆望所歸第452章 熊孩子是禍根!第692章 恩威莫測第84章 道可道非常道第933章 徐千戶三打夏首輔第736章 還有一個第74章 喧賓奪主第434章 真實的朝堂鬥爭(上)第726章 拿錯劇本了第119章 功名不過夢中跡(上)第81章 寫在即將20萬字時的話第839章 孤獨的穿越者第600章 漁翁得利(上)第569章 你理解不了第943章 都沒閒着第250章 商業精神(上)第889章 沒人支持?第696章 我命由我不由秦!第652章 不需要支持(上)第86章 連這意識都沒有第497章 內憂外患第406章 政治的背後是經濟第541章 改過自新第390章 今年最大的任務第165章 學官話第618章 燒冷竈第25章 槓精本槓第656章 託臣給陛下帶個話第155章 會所採風(下)第572章 心照不宣第668章 平常的一天第723章 一意孤行第609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上)第331章 京城不好玩再請一次假第575章 主考官和故舊人們第88章 那又如何?第551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545章 公平公正公開第68章 物質文明的時代第143章 請你文藝到底啊!第305章 揣摩上意第296章 探監第929章 混蛋玩意第219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387章 你們真是夠了!第384章 何爲宗師(上)第900章 調兵遣將第90章 發帖和回帖第704章 生命 死亡和長生第83章 看透又說破第150章 真·短小無力第230章 我們都見過的今晚請個假第513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67章 深挖根源第756章 三岔口抉擇(下)第872章 三把火(上)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507章 又能有什麼壞心思呢?第23章 還得加錢第922章 新的階段第604章 就這樣巧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