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這個味對了

第635章 這個味對了

當天住在了北直隸趙州城裡,就是那個有千年趙州橋的趙州,千年前有五姓七家之趙郡李氏的趙州。

但到達時已經是傍晚時分,明天早晨就要繼續出發,所以秦德威還是沒有時間去遊覽古蹟。

嘉靖皇帝住進了由州公館改建的行宮,秦德威住在了旁邊破舊官舍裡,和幾個其他大臣共處一院。

這條件,讓已經驕奢淫逸了好幾年的秦學士恍恍惚惚間,以爲自己正在接受憶苦思甜教育活動。

還沒等適應土炕,他就看到徐妙璟帶着一個二十幾歲的華服青年,從外面走到了屋門口。

不用介紹,秦德威就知道這位華服青年就是當代定國公徐延德了,在上朝時見過的。

畢竟徐延德作爲國公,朝會上班位在武臣最前排,上朝多了總能看熟了。

說起來當今京城三大國公,英國公、成國公、定國公,很湊巧的都是二十幾歲年紀。

秦學士將徐公爺讓了進來,在屋裡平禮相見,分賓主坐下。

徐延德先攀談道:“秦學士同在京城,一向有失親近,都是我的過錯。”

秦德威迴應道:“久仰國公威名,只是無緣,不曾拜會。”

徐延德又笑道:“怎能說是無緣,秦學士與京城徐家結了親,算起輩分來,我和你也是世弟兄了。”

秦德威只連聲道:“怎敢怎敢。”始終不再深入說什麼了。

徐延德看了眼徐妙璟,只見這位“徐家人”卻紮紮實實站在秦德威背後,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對此徐延德只能嘆口氣,身段更低了,主動說:“今後來日方長,秦先生與我徐家一直有緣,我徐家自然也願意與秦先生親近。”

秦德威愕然,這徐延德到底有什麼想法?

他一個國公富貴已極,上朝都是站在最前面的,至於對自己這樣謙卑嗎?自己也沒本事把國公變成王爺啊?

送走了徐延德,秦德威轉頭對徐妙璟問道:“他到底圖個什麼?”

徐妙璟嘆道:“姐夫可能不太瞭解勳貴圈子的事情,上上代定國公因爲獲罪,被勒令閒住,從成化初年一直閒置冷藏了將近四十年。

自那以後,定國公徐家名望一落千丈,近三十年來還是一蹶不振,沒有任何重用,如今徐公爺是想着重振家聲。”

秦德威恍然大悟,其實對比下也就明白了。

當代成國公朱希忠,同樣是二十幾歲年紀,已經代替天子祭祀過天地,本次南巡又是副都護。

而定國公徐延德襲爵十年了,什麼差遣也沒有,只有空頭公爵。

當然秦德威完全沒有積極性去幫這個“親戚”,作爲權臣誰有興趣搭理宗室、勳貴這種大明特有的花瓶擺件?

當然也不排除被舔得高興了,興之所至順手幫幾下,這就是大人物的任性。

此時忽然從外面傳來一陣陣得喧鬧聲音,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但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肯定是出問題了。這裡可是行宮所在,出現這種喧鬧本身就是犯上!

身爲錦衣衛官得徐妙璟臉色變了,對秦德威急忙說:“我去看看!”然後幾個箭步,就衝到了院門外。

秦德威招呼了隨從,也往外面走。同時也有不少其他大臣走出來,一起順着喧鬧聲來源看去。

卻見行宮大門外街道的遠處,跪了一片片的百姓,不停在呼喊,十分吵鬧嘈雜。

數百親軍官校緊緊堵住了街道,阻止這羣百姓靠近行宮大門。

秦德威下意識的自言自語道:“有那味了.”

上輩子電視劇裡的皇帝出巡或者微服私訪,肯定要遇到這種羣體性事件,這個味太對了。

旁邊的大臣王廷相以手撫額,哀嘆一聲,這狀況不是給嘉靖皇帝上眼藥嗎?

嘉靖皇帝這個人自嗨式的“勵精圖治”了十七年,最喜好粉飾太平和盛世氣象。

這樣一大羣看着飢寒交迫的百姓來鬧事,無論是什麼訴求,絕對不符合嘉靖皇帝追求“盛世”的口味。

此時嘉靖皇帝本來正準備打坐靜修,精神突然就被這一陣陣的喧囂打斷了。

由此可見,行宮到底有多小。外面街道人羣的聚集呼叫,居然能吵到行宮最裡面的皇帝。

嘉靖皇帝本來心情就不好,一路走來磕磕碰碰的小狀況出了不少,而且沿途所見所聞也不盡如人意,與想象中嘉靖盛世相去甚遠。

此刻又突然被噪音煩擾,嘉靖皇帝的情緒頓時原地暴躁,直接把玉如意砸到牆壁上。

然後對身邊太監大喝道:“讓陳寅過來!立刻!”

陳寅是掌行在錦衣衛事的高官,嘉靖皇帝可能是要用錦衣衛辦事了。

過了一會兒,太監又回來奏道:“暫時沒找見,陳寅並沒有在行宮裡外,一時不知去了哪裡!”

聽着外面持續不絕的雜音,還在暴躁的嘉靖皇帝簡直氣瘋了,“該扈從左右之人,呼之不見,這是瀆職!”

這時候,以夏首輔爲首的輔弼羣臣魚貫而入,秦德威是最末尾的一個,站在了門檻邊上。

夏首輔簡單的奏道:“方纔去打聽過了,外面數百滋事者都是饑民。

去歲趙州受災,如今又正值春荒青黃不接之時,彼輩家中無糧,便想衝撞聖駕以求賑賞。”

嘉靖皇帝勃然大怒道:“朕去歲就早有下詔,沿途所經受災之地,皆由附近州縣輸糧,然後由官府低價出糶米糧,以賑濟春荒!

趙州出糶了一萬兩千石,足夠補貼數萬戶一月之需,如何又來的大羣饑民聚集州城,甚至還要鬧到朕這裡?”

趙州知州範昕連滾帶爬的進來,對着嘉靖皇帝叩首。

嘉靖皇帝喝問道:“外面怎麼回事?”

範知州連忙說:“臣這就去將人驅散!”

嘉靖皇帝咬牙道:“朕只問你,爲何還有大批饑民?”

範知州哭喪着臉,奏對道:“從附近運來本地一萬兩千石,已經每石五錢的價格全部糶出!

至於爲何還有饑民,臣也無能爲力!或許是賑糧仍然不夠,或許是風聞趙州糶糧後,從周邊其餘地方流竄至此。”

君臣衆人看着範知州,神色各異。

衆人一時間也分辨不出來,到底是範知州貪污了賑糧,還是說了大實話?

秦德威出列,淡定從容的對嘉靖皇帝說:“不用只聽範知州的一面之言,應當立刻封存州衙賬目和倉庫,然後查照即可。是真假不了,是假也真不了。”

這時候,又有人連滾帶爬的進來了,不是別人,正是剛纔暫時失蹤的都督僉事兼掌行在錦衣衛事陳寅。

(本章完)

第926章 弱國無外交第454章 第三個正經文官第693章 兩座大門第697章 又是一個春天第34章 不正經的先生第364章 先放我出去!第72章 教你做人!第405章 秦德威不在!第899章 衆望所歸第927章 秦黨的危機第403章 套路太多了第1章 序第905章 嘉靖二十一年的開端第257章 你能得到什麼?第906章 貨源不足的連鎖反應第341章 早有預謀第353章 主角和配角第478章 科舉餘波(中)第830章 父與子第79章 門房秦大爺之蛻變第157章 大明沒有證券法第445章 見證歷史第921章 適者生存(求月票!)第830章 父與子第521章 榮歸故里第464章 黑吃黑第819章 三種推演第506章 三月的人們第766章 套路過時了!第800章 魔幻之年的開端第189章 又吹牛了第150章 真·短小無力第144章 有話好好說!第530章 祖傳手藝(上)第23章 還得加錢第887章 時代變了第320章 請說出你的故事第908章 敵進我退第367章 指導菜雞第460章 我跟你們不一樣!第484章 賣隊友昏昏沉沉躺了一天,還是請假吧第368章 拉人下水第918章 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今天明天請假和本書情況說明戰戰兢兢決定更新推遲到明天中午第330章 最討厭的人第802章 身份標籤(求月票!!!)第123章 買一送一第120章 功名不過夢中跡(下)第476章 望父成龍第52章 狀師和御史第513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18章 燒冷竈第849章 宮鬥不寒磣第668章 平常的一天第889章 沒人支持?第553章 離京的和回京的第358章 在天牢的日子(下)第494章 十七歲的憂傷(上)第253章 國公與府尹(上)第428章 不出手則已第107章 自由誠可貴第92章 存在感第521章 榮歸故里第903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57章 十點檔第722章 看不見的網第613章 玩這麼大!第402章 大場面!第530章 祖傳手藝(上)第202章 借銀票看看第334章 君子之爭(上)第123章 買一送一第347章 你不如辭官算了!第341章 早有預謀第848章 勞民傷財第82章 你是一個好人第678章 伴君如伴虎(上)第476章 望父成龍第16章 你拿不了第一第824章 大公無私的人第453章 微服私訪第732章 你聽說過莫須有嗎?第263章 都來搶人了第302章 爲難的親事第215章 主角自有貴人相助第362章 內外紛紛說張家(下)第873章 三把火(中)第45章 真誠的交流第191章 如此顯而易見第104章 前浪後浪三十年第333章 爭奇鬥豔(下)第499章 光明磊落(下)第168章 離間之計第442章 嘉靖男兒第342章 撲街老翰林第196章 其惟春秋!第878章 各有所求第733章 水太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