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大洗牌(上)

第614章 大洗牌(上)

沒人知道,這次太監傳旨其實救了霍韜一命。

可能有高血壓心臟病之類問題的霍韜被秦德威狂噴後,剛纔已經很接近猝死邊緣了。

但太監傳旨打斷了秦德威,也讓霍韜緩了過來。隨後聽到太監又加了一句:“另召秦德威也上殿!”

衆人接了旨後,不約而同的齊齊看了秦德威一眼。

六部尚書加都御史合稱七卿,是最核心的大臣,但七卿之外居然又多召了一個秦德威。

所以情況已經不言而喻,肯定皇帝是第一時間看到秦德威奏疏了。

不然的話,大家也想不到還有什麼事情了。

而且只召見外朝的尚書、都御史這種最核心大臣,說明不是那種集思廣益的議論,是真要做出決策了。

今日的東朝房廷議就此中斷,六部尚書左都御史再加一個秦德威,一起走出東朝房,並從午門進宮。

也是有點巧合,嘉靖皇帝已經兩個月不理朝政了,今天才到文華殿看奏疏。

秦德威上疏請立東宮,這事幹系實在太大,內閣也不敢擬旨,第一時間直接送到了嘉靖皇帝這裡。

然後嘉靖皇帝就傳詔,召見內閣大學士和外朝尚書、都御史等核心大臣,將東宮之事定下。

核心十人團和一個秦德威上殿後,嘉靖皇帝就讓太監將秦德威請立東宮的奏疏宣讀了一遍。

其實這事毫無爭論,皇帝有了這個意思,所有大臣更是歡迎,立太子就是順理成章,毫無阻礙。

而且人選也沒爭議,現有的皇子中,並沒有皇后嫡子,年紀最長的皇二子朱載壑。

所以太子人選毫無疑問的,就是不足三週歲的皇二子朱載壑,從此大明就有了儲君。

既然立了東宮太子,接下來就要配備東宮屬官,對於大臣們而言,這纔是最大的事情!

誰能做東宮屬官,那麼將來就是從龍之臣,不是一般的官職所能比的,運氣好的說不定還能混個帝師名分!

所以一般情況下,東宮屬官都是打破頭來搶的。

尤其是大明連續幾代皇帝壽命都不太長的樣子,基本上都是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浮動。

有人當場偷偷掐指算起來,嘉靖皇帝如今也三十多了.於是大佬們摩拳擦掌,積極準備分豬肉。

東宮官署是詹事府,但原本那些詹事府官員,都是隨便定的虛銜,沒考慮過輔導太子的問題。

而現在既然立了太子,那麼詹事府是東宮實官了,當然不能再像原來那樣。

原有的人員肯定也不合適了,所以一場大洗牌在所難免。

甚至可以說,不只是詹事府大洗牌,而是整個詞臣的大洗牌。

因爲按照太祖高皇帝規定,東宮官署必須由廷臣兼職,共同一套人馬,以免父子相疑。

所以現在詹事府官員都是由翰林官兼任,詹事府進行大洗牌的話,肯定要連帶到翰林官員。

想到這裡,有些人看向秦學士的眼神就有點異樣。

年輕人有點狠,莫非你爲了舒服升官,竟然讓整個詞林都大洗牌一次?

正三品的詹事府主官詹事張璧成爲大洗牌中第一個變動的人物,直接被改任爲禮部右侍郎。

至於新詹事人選,內閣提了幾個人選,嘉靖皇帝都不滿意。

最後嘉靖皇帝直接提了條件說:“東宮官署,非秉性忠義、學問廣博、大有名望之人不可。”

衆人品了品,就品出點意思來。

皇帝重點是想找那種性情忠直,還要名氣大的人來組成黃金陣容,來作爲輔導太子的班底。

站在最邊上的秦德威簡直無力吐槽,陛下你自己心裡沒點逼數嗎?

你折騰了十幾年大禮議,一批批的打壓反對派,做人特別忠直的早被淘汰得差不多了!

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無論當爹的什麼德行,都還是希望兒子走正道,並希望兒子身邊都是正派人。

而且這個時候的嘉靖皇帝還沒有變得神經兮兮,還是個正常的父親。

當然也不排除是嘉靖皇帝的帝王心術,因爲東宮屬官越忠直,太子才越安全。

之後首輔夏言又提出了一個人選,陸深。

此人乃弘治十八年進士,上海縣陸家嘴的主人,嘉靖朝初年的重要翰林講官。

十多年前因爲講課問題,陸深得罪當權的桂萼被外放,直到近些年纔回朝擔任太常卿。

當然最重要的是,此人是錄取夏言的考官,是夏言的老師。

對這個人選,嘉靖皇帝考慮過後便同意了,下詔任命陸深爲詹事府詹事。

詹事下面就是正四品少詹事,想到“正四品”這個特殊品級,衆人又不約而同的看了眼秦德威。

今天這大動靜,說到底還是因爲秦德威對假正四品不滿,才折騰出的動靜。

可是大佬們頓時又感到有點奇怪,與他們共同上殿的秦德威居然一言不發,乖巧如斯?

關於少詹事人選,最後嘉靖皇帝親自選定了極有名望的學者崔銑。

此人當年大禮議時因爲冒犯皇帝被罷了官,絕對夠忠直,學術水準也高。

大臣們這才真敢相信,向來討厭大臣賣忠直人設的嘉靖皇帝,竟然還真想在東宮搞出一個“正人匯進”的局面?

夭壽了,太陽打西邊出來了,要不要再把楊慎提溜出來試探下皇帝?

君臣繼續往下討論,詹事府內設官署有左、右春坊和司經局,合稱坊局。

坊局又與翰林院合稱爲“翰苑坊局”,幾乎可作爲詞臣的代名。

其中左、右春坊官員更是重中之重,是正五品的官署,設有庶子、諭德、中允、贊善等官職。

比如秦德威的右庶子,其實全稱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是春坊官員裡級別最高的正五品。

本來在大明早期,春坊還設有春坊大學士這種官職,作爲左右春坊的長官。

但後來因爲官名太容易與內閣大學士混餚,容易產生誤解,所以罷設了。

總而言之,如今君臣討論左右春坊官員,只能從左右庶子開始討論。

於是衆大佬不知道是第幾次不約而同的,齊齊注視右春坊右庶子秦德威了。

秦德威你爲什麼一直不說話?現在觸動到你了,你還打算繼續沉默下去嗎?

不是非要斷章啊,正好寫到這裡了有什麼辦法。這幾章對官制解釋文字多,也是沒辦法,因爲不解釋清楚,很多書友對劇情理解不了。

(本章完)

第617章 身外之物第39章 一直糊弄我!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227章 謀財圖色第340章 誰不心煩?第577章 所謂人情第226章 都是在下不好第164章 人人喊打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19章 人生到此淒涼否?第603章 我還能不能相信你?第513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373章 心虛第493章 沒別人什麼事了第457章 知人善任第516章 看不見的手(下)第840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642章 形式主義救火第445章 見證歷史第564章 講理(下)第80章 一篇詞第337章 都是你的錯!第167章 事情很不對勁第358章 在天牢的日子(下)第514章 看不見的手(上)第387章 你們真是夠了!第669章 黃道吉日第347章 你不如辭官算了!第135章 詠絮之才第423章 即將到來的離去第228章 誰更好玩?第388章 衆望所歸第649章 縣學驚魂(下)第209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624章 壕無人性第429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530章 祖傳手藝(上)第300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第66章 不該問的別問(上)第50章 諸神之戰(下)第707章 問鼎之輕重(上)第605章 秦失其鹿(上)第786章 風波起第791章 最後的風頭第548章 再叫兩個來!第524章 成熟了萬不得已請假兩天第320章 請說出你的故事第643章 兩種大臣第939章 蕭規曹隨第351章 年少無知(下)第579章 臥龍鳳雛第728章 天日昭昭第553章 離京的和回京的第814章 革弊興利第68章 物質文明的時代第632章 善後(上)第799章 父子們第778章 父慈子孝第584章 年底那些事第372章 失誤!第123章 買一送一第532章 命運悲劇第405章 秦德威不在!第435章 真實的朝堂鬥爭(中)第6章 誰更值得相信?第499章 光明磊落(下)第836章 捨我其誰第309章 父子團聚第327章 想輸的和想贏的(下)第216章 少年成長日記(上)第551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891章 降維打擊(下)求月票!第36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505章 神棍與神仙第564章 講理(下)第463章 震驚不過來了第517章 奏章裡的玄機第480章 你住手!第390章 今年最大的任務第411章 官商勾結第888章 權奸氣勢第157章 大明沒有證券法第599章 沒有人能阻擋我!第862章 四大家族第530章 祖傳手藝(上)第738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90章 君子一言第466章 《人民的父母》第888章 權奸氣勢第582章 浮生半日閒第697章 又是一個春天第245章 頂流巨星(下)第718章 紛亂的籌備第640章 行宮裡外第768章 放下你的鞭子!第73章 人心不古第102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41章 大人的世界(上)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