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所謂人情

bookmark

第577章 所謂人情

如果一個現代人看到,鄉試主考官秦德威剛下船時的場景,只怕會瞠目結舌難以理解。

甚至會產生疑問,這樣大張旗鼓的鬧出動靜,就不怕被追查和處分嗎?

但是在封建皇權社會,人情這種因素與制度律法一樣重要。

而且可以說,人情甚至不算是潛規則,它就是一種明規則。

比如說有兒子不準告發父親、奴僕可以不許告發主人這樣的規則,就是人情的體現。

具體到考試,主考官提攜幾個同鄉,沒人會覺這算是過錯,海瑞這樣的人除外。

再具體到這次鄉試,希望秦德威去探親、增加秦德威與本地人接觸的機會,是全南京城的集體意志。

正所謂官場不是打打殺殺,更是人情世故。

就是負責監視秦德威的錦衣衛官校,也不好與全城集體意志對抗。

秦德威所需要注意的就是拿捏好分寸,別太過分就行,也別太公然踐踏規則。

比如像原本時空嘉靖四十年的南直隸主考官吳情,就是個反面例子。

衆所周知,南直隸鄉試錄取名額只有一百三十五人,而全南直隸有一百多縣,如果平均分配,差不多每縣一個名額。

結果吳情這個常州府無錫縣的主考官,取中了十三個無錫考生,同時還有一大批常州府考生。

這就引起了巨大公憤,然後朝廷纔出臺規定,南直隸人不能當南直隸鄉試主考。

卻說秦德威聽說叔父“病重”,向錦衣衛官再三懇求過後,沒有去貢院,先回了家探親。

一路來到武定橋西、秦淮河南岸的秦府。下了車後,在錦衣衛官校的伴隨下,繼續往裡面走。

過了儀門,卻見顧娘子站在中路穿堂門裡,身邊還一羣婢女,抱着一大一小兩個幼兒。大的兩三歲,小的還在襁褓中。

秦德威嘆口氣,只能對着顧娘子和兒子們揮了揮手。

公事在身,叔父還在“重病”,現在並不是說話和親熱的時候。

然後轉向西邊,去了叔父所住的院落。又看到在後堂廊下,站了幾個來探病的親友。

秦德威簡單掃了幾眼,全是老熟人。

比如外地淮安府的吳承恩,本地的高長江、邢一鳳,以及秦家門客、來自松江府的何良俊。

還有個王逢元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居然也站在了這裡。

秦德威心知肚明,不是誰都有資格“探病”的,站在這裡的人必定都是“有關係”的。

王逢元這濃眉大眼的居然沒有被自己的親友圈排斥出去,看來也有幾把刷子啊。

後面跟着幾條錦衣衛大漢虎視眈眈,秦德威也不能直接與大家交流鄉試話題啊。

而且裝樣子還是要裝的,秦德威就先走進叔父的臥室,去探望病人了。

爲了全南京城利益,爲了能讓南京城多中幾個名額,被迫“重病”的叔父秦祥正躺在牀上,十分敬業。

雖然盛夏已經過去,但秋老虎又來了。擁被而臥的秦祥熱汗騰騰,渾身痛苦不堪,滿臉生無可戀。

秦德威差點就沒憋住,拼命忍住了笑聲。

自己還是早點走吧,早走早解脫。留在這裡時間越長,叔父就越痛苦。

看完病人的秦德威轉身,走到屋外,站在月臺上。

廊下衆人齊刷刷看向秦德威,目光熱切,眼神裡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秦德威又回頭看了看臥室,仰天長嘆一聲,開口道:“我在廟堂妄言天數,但面對尊親時,卻不能參透病理並親手醫治啊!”

隨即秦德威沒再說別的,頭也不回的離開了秦府,沿着秦淮河向東,直奔貢院而去。

廊下幾個親友們卻沒有散去,有的面面相覷,有的若有所思。

主考官大人現身後,只說了一句話。所以也不用另費心思,只需要圍繞這一句話琢磨就行了。

雖然這句話似乎平平無奇,又似乎雲山霧罩。

但所有人相信,主考官大人絕對不是無的放矢,只要參透其中奧秘,鄉試就十拿九穩了。

於是這幾人誰也沒走,反反覆覆的吟哦這一句話。

我在廟堂妄言天數,但面對尊親時,卻不能參透病理並親手醫治啊——這句話到底有什麼玄機?

一直臨近日落黃昏,邢一鳳突然擡頭叫道:“我猜到了!天數就是天道,不能參透病理並親手醫治,就是不可得也!”

天道?不可得?號稱最懂秦德威的金牌講解何良俊也頓悟到了,他迅速背誦出一句話:

“沒錯!《論語》中有一句——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依我看來,八成這就是秦學士擬定的考題了!而且很有可能就是第一道,首題!”

大家都知道,鄉試三場,雖然考試內容很多,考的文體也很多,從八股文到詩文、公文都有。

但因爲考官精力有限,閱卷時間也非常有限,所以考場行規是,基本只看第一場經義題來錄取。

而第一場經義題,有三道《四書》題,四道《五經》題,一共七篇文章。

但考官精力還是不夠用,往往就只重點看看第一道《四書》題,第一篇文章寫得好就取中了。

還有更懶的考官,連第一篇懶得看完,就只看第一篇的前三股完事。

總而言之,只要知道了最爲重要的第一道《四書》題目,意義幾乎就相當於知道了鄉試題目。

院落中響起了歡呼聲,充滿了快活的氣氛,秦德威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果然伸出了援手。

忽然有人潑冷水說:“就算猜到了題目,但你們知道怎麼答嗎?

我們考卷是糊名的,文稿也是被謄抄一遍纔給考官看,秦德威怎麼能分辨出來?

那些大才,就算沒有提前準備,一樣能臨場寫出比你們好的文章,全南直隸這樣的人太多了!”

這讓人不爽的口氣,一聽就是號稱貧民版秦德威的王某人。

高長江忍不住拍了王逢元一巴掌:“你還有想法就說!”

王逢元先把頭頂儒冠正了正,然後才說:“我只提醒大家一句,拿天道這種題目做文章,是最容易引發學術流派思辨的。”

然後王逢元昂首闊步,傲然離去。

真是一羣渣渣啊,包括那松江府生員何良俊在內,連秦德威的深意都理解不了,果然只有自己才最懂秦德威。

(本章完)

第677章 重臣名宿第247章 玩賴!第877章 痛點第928章 一絲絲不對勁第63章 楹聯政治第164章 人人喊打第578章 傳言不可盡信第898章 首輔之夢(下)第754章 造化弄人第260章 內守備廳裡有壞人啊第822章 誰是秦德威?第128章 江寧縣新時代第597章 不見不散(上)第515章 看不見的手(中)第485章 約法三章第177章 九天之上第855章 六年和十三年的差別第827章 皇上還是皇上(上)第897章 首輔之夢(上)第543章 底線第733章 水太渾了第649章 縣學驚魂(下)第937章 繼任者問題第749章 重回朝堂第238章 你禮貌嗎?第529章 此際偏思汝第43章 我不生氣第490章 宿慧靈體第644章 不敢問不敢說第906章 貨源不足的連鎖反應第27章 不配爲人子!第858章 沒有秦德威的時候(下)第202章 借銀票看看第696章 我命由我不由秦!第740章 一人得道第698章 最大的榮幸第524章 成熟了第155章 會所採風(下)第537章 文武雙全大翰林第326章 想輸的和想贏的(上)第52章 狀師和御史第448章 一語成讖!第292章 怪物少年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575章 主考官和故舊人們第680章 伴君如伴虎(下)第837章 秦德威的弱點(上)第930章 京師水很深第913章 瞞天過海第742章 政治這東西(求保底月票!)第202章 借銀票看看第230章 我們都見過的第939章 蕭規曹隨第714章 高難度技術活第506章 三月的人們第588章 誰是奸臣(下)第715章 畫風不對第724章 人在塞外飄到失聯(上)第624章 壕無人性第844章 請從秦德威始!第892章 怎麼才能投靠?(繼續求月票!)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913章 瞞天過海第497章 內憂外患第539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351章 年少無知(下)第648章 縣學驚魂(上)第520章 這波門生不行第415章 舌燦蓮花第451章 秀才遇到兵第414章 流言不止第136章 府試疑雲第1章 序第211章 社會人第709章 做人的格局(上)第618章 燒冷竈第463章 震驚不過來了第507章 又能有什麼壞心思呢?第657章 吃飽了撐着第556章 南北平衡第550章 孤家寡人第47章 老秦的面子第901章 天下第二?第376章 立身之本第168章 離間之計第445章 見證歷史第131章 一輩子的生意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529章 此際偏思汝第266章 能不能做個好學生?第923章 迴歸的首輔第870章 開海與禁海第761章 一念之差第554章 改良的窗口期第708章 問鼎之輕重(下)第229章 高潮又沒了第52章 狀師和御史第48章 又一張欠條第369章 你不用爲難了!第639章 確實是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