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分享喜悅

bookmark

第574章 分享喜悅

今日御前高層議事徹底結束,十個閣部院大臣和一個秦德威向文華殿外走了出去。

大學士夏言心情愉快,覺得自己是今天最大贏家。

其實安南這種萬里之外的小邦,徵不徵的也就那麼回事,涉及到的人事問題纔是關鍵。

南征主帥毛伯溫是自己大力推薦的,雲南分路曾銑也是自己“一錘定音”的!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他夏言目前雖無首輔之名,已經開始有首輔之實了!

所以這次議事,可能是一次里程碑!標誌着他夏言壓過首輔李時,成爲朝政主導人物了。

唯一的隱憂就是小弟嚴嵩和小友秦德威之間,積怨似乎不可調和。

將來再遇到事情時,可能會互相拖後腿,成爲“夏言集團”的隱患啊。

話事人也不好當啊,如果有朝一日,嚴嵩和秦德威都來請自己幫忙收拾對方,那可怎麼辦?

內閣就在文華殿對面,三個大學士直接回了內閣辦公。

而六部尚書、左都御史和秦德威要繼續往外走,向西穿過左順門,再向南穿過午門。

此時在午門外,還有些今日無事的零散官員徘徊,等着打探高層議事的消息。

然後他們就看到,部院七卿和秦德威一起從午門裡走了出來。

其實對秦德威而言,今天也算是一個里程碑了。

畢竟是第一次參與最高層的議事決策,還成功的直接影響到了人事任命。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別人漸漸的就會習慣了。

徵安南具體方略是個軍事機密,參與會議的人都要守口如瓶。

但征伐決議本身和人事問題就沒那麼保密了,也不怕被知道,當天就傳開了。

西城大理寺內,大理寺丞曾銑正在伏案看卷宗,都是刑部那邊送來複核的案件。

其實以曾銑的性格,他不喜歡這種刀筆文牘工作,他更向往出將入相建功立業。

但沒辦法,邊鎮巡按當過了,巡撫級別又不夠,他必須熬資歷,這是官場規則。

忽然大理寺卿和少卿一起進來了,向曾銑道喜說:“聽說朝廷決議征伐安南,加曾大人右僉都御史協理軍務,整飭雲南兵備!預祝曾大人馬到功成、早日克敵!”

這個消息實在有些突然,渴望建功立業的曾銑驚喜之餘,不禁有點懵,下意識的就想到了便宜兒子。

這些年他也歷練出經驗了,但凡自己這裡發生奇奇怪怪的事情,九成九源頭在秦德威身上。

大理寺卿又笑道:“古有木蘭代父從軍,今有曾大人替子出征,不失爲佳話也!”

曾銑:“.”

替子出征是什麼鬼?突然有點不想去了。

從宮裡出來的秦學士心情非常愉快,今天收穫真的很多,他需要找人分享自己的喜悅。

想了想後,秦學士沒有回家,轉身去了翰林院,並且直接來到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張潮的公房裡。

行過禮後,秦德威開口道:“剛纔學生我不辭辛苦,與閣部院諸公在御前議了議事情.”

從來沒參加過御前高層會議的張老師毫不客氣的喝道:“有話就放!”

秦德威繼續說:“反正朝廷已經決定了,我大明要出師征伐安南!

至於具體方略,雖然是我策劃的,但這是機密,就不能告訴老師你了。”

張老師忍不住說:“那你還來翰林院作甚?應該去文淵閣去辦公啊。”

秦德威嘆道:“老師你別這樣偏激,我只是想與老師分享喜悅,並真心想提點一下老師的!”

張學士不信的說:“你能提點我什麼?”

秦德威答道:“咱們要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弔民伐罪,那麼名又是什麼?

所以老師你還不趕緊主動草擬檄文,搶在別人之前呈獻給陛下!”

張學士攥緊了拳頭,可惡,手癢,真得想寫。

秦德威掏出幾張紙,遞過去說:“我提前寫了個草稿,給安南莫氏列出了十大罪。

老師你直接抄寫就好,抓緊時間,不要落在別人後面。”

張學士:“.”

秦德威研了墨,然後把筆管塞進張老師手裡,殷勤囑咐道:“老師你仔細抄着,我還有事先走了。”

離開張學士公房,秦德威回到了自己的狀元廳。

被借調來編《皇明寶訓》的許谷、趙貞吉二人正在奮筆疾書、埋頭苦幹。

秦德威吩咐說:“把你們最近修訂好的草稿給我,待我拿回家去校對和謄抄。”

然後又道:“另外分享一下喜悅,我可能要回南京了!

所以未來三個月,你們先自主編着,等我回來再處理積壓的草稿。”

許谷和趙貞吉面面相覷,莫非秦德威又要請假回老家?

這年頭大臣致仕叫做“乞骸骨”,是什麼意思?

就是是說進入官場便意味着,將身心都交給了帝王家。

所以除了中進士當年特例外,在任官員長期多次請假的事情,真的很罕見。

你秦德威去年回過南京了,今年又要回去,有點過分了。

秦德威笑道:“誰說我請假探親?只是現在我不能說,到時你們就知道了!”

許谷和趙貞吉都是進士名次不低還能選中庶吉士的人,絕對不傻,當即就猜到了什麼。

要回南京,現在還不能說的事情?

結合鄉試時間,以及秦德威侍讀學士的官職身份,那麼指向的似乎也只有南直隸鄉試了!

霧草!許谷和趙貞吉再次面面相覷,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測。

上一科的同年們,除去三鼎甲外,混的最好的就是他們兩個翰林院編修了!

但秦德威卻已經籌謀着主考南直隸鄉試去了,這做人差距有多大?

南北二直隸十分特殊,制度與其他省份各種不同。

直隸顧名思義就是朝廷直屬,二直隸的鄉試也看作朝廷直屬事務,而不是地方考試。

在嘉靖十六年時,還沒有南直隸人必須迴避,不能當南直隸主考的說法。

就類似於南直隸人可以在南京城裡做官的情況,因爲那是京官,不是南直隸的地方官。

所以秦德威當南直隸主考官,從官職到籍貫,資格上是沒有問題。

唯一阻礙秦德威的規矩就是“年少新進者不許當考官”,但皇帝若不在乎,這規矩也就是個擺設。

按照歷史軌跡,再過若干年,有個常州籍翰林主持南直隸鄉試,錄取了幾十個常州士子,頓時引發了公憤,

然後大明朝廷才正式規定,南直隸人禁止當南直隸鄉試考官。

嘉靖十六年的秦德威,還能鑽這個空子!

雖然沒空補更新,但還是要求月票啊!臉皮不厚怎麼混網文圈

(本章完)

第201章 誰仗誰的勢第324章 最擅長的事情第824章 大公無私的人第881章 秦中堂的狗第859章 只能叫幕府了第664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210章 似乎又有未來了第292章 怪物少年第656章 託臣給陛下帶個話第354章 筆給你!第497章 內憂外患第82章 你是一個好人第663章 個人崇拜第599章 沒有人能阻擋我!第792章 人心不古第823章 沒有預判的未來第32章 羊入虎口(下)第449章 山海之間的見聞第374章 記一次春遊(上)第374章 記一次春遊(上)第217章 少年成長日記(下)第93章 隆重求月票!第317章 冤家路窄第302章 爲難的親事第419章 此人必乃天下士也!第847章 賊喊捉賊第315章 故弄玄虛第369章 你不用爲難了!第909章 冷遇第110章 變臉變臉變臉第165章 學官話第587章 誰是奸臣(中)第561章 秦德威足矣!第402章 大場面!第392章 水到渠成第214章 最難消受第909章 冷遇第576章 突然冒出的孝道第824章 大公無私的人第881章 秦中堂的狗第839章 孤獨的穿越者第125章 徐老三智對文徵明第316章 莫欺少年窮!第414章 流言不止第451章 秀才遇到兵第686章 業餘與專業(下)第824章 大公無私的人第906章 貨源不足的連鎖反應第664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887章 時代變了第507章 又能有什麼壞心思呢?第617章 身外之物第193章 一切不正常!第195章 真是渣男!第706章 坐山觀虎鬥(求保底月票)第46章 活着好難第12章 新來的大魚第541章 改過自新第345章 前夜第389章 重逢之夜第830章 父與子第859章 只能叫幕府了第342章 撲街老翰林第107章 自由誠可貴第445章 見證歷史第602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722章 看不見的網第107章 自由誠可貴第871章 新官上任第599章 沒有人能阻擋我!第96章 親生父子第176章 不要慌!今晚寫完又刪了,本月最後一次請個假吧第847章 賊喊捉賊第606章 秦失其鹿(中)第296章 探監第410章 狗急跳牆第775章 我們不一樣第838章 秦德威的弱點(下)第409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第803章 三進宮第794章 沒有簡單純粹的快樂了第312章 幾家歡樂幾家懵第858章 沒有秦德威的時候(下)第855章 六年和十三年的差別第453章 微服私訪第499章 光明磊落(下)第170章 反攻開始!第589章 真打?假打?第832章 周公周公還是周公第836章 捨我其誰第305章 揣摩上意第115章 都不按套路第393章 講王法第356章 在天牢的日子(上)第900章 調兵遣將這個月最後一次請假第622章 都是家事(中)第454章 第三個正經文官第104章 前浪後浪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