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人人都找他

bookmark

第512章 人人都找他

刑部尚書(實)、兼兵部尚書(虛)提督京營王廷相走到院子中,擡頭看了看天,今日應該是個好天氣。

往外走的時候,又聽到了幾聲喜鵲叫聲,按習俗說法這是好兆頭。

然後王老大人就在家門口,遇到了左贊善兼修撰秦德威。

“你有話要說?”王廷相問道。他心裡其實不奇怪,畢竟今天要廷推。

秦德威打個“哈哈”迴應道:“就是路過而已,湊巧遇到老前輩!正好一起走走!”

王廷相暗笑幾聲,你秦板橋就裝吧。

從這裡到長安左門,再到午門外東朝房,不到半時辰的路,看你能憋到什麼時候。

隨後秦德威果然陪着王廷相一起到長安左門,登記後進了皇城,又過承天門,來到午門外東朝房門口。

王廷相有點疑惑,指着東朝房再次問道:“老夫要進去了,你真沒話要說?”

秦德威拱拱手告辭,隻言片語也不留,灑脫的離開了。

這叫王廷相老大人錯愕不已,秦板橋今天又又又吃錯藥了?莫名其妙的跑過來,就只爲陪着自己走這麼一段路?

但進了東朝房後,王廷相就把多餘的心思收了起來。

廷推按傳統由吏部尚書主持,沒有吏部尚書時,就是吏部侍郎或者戶部尚書主持。

今天戶部尚書許贊謙讓了,所以廷推由吏部左侍郎周用主持。

按照先小後大的順序,先議論禮部尚書人選,第一步就是提名候選人。

等別人說了幾個人選後,王廷相莫得感情的開了口道:“我推舉南京禮部尚書嚴嵩。”

論起在場人的地位,王廷相差不多能排到三四名,份量當然很重,他說出的候選人不可輕視。

其實這不是王廷相的想法,而是夏師傅的意志,王廷相只是作爲政治盟友代替說出來。

只是不知爲什麼,王廷相總覺得大家看向自己的眼神怪怪的。

他推舉人選有什麼不對嗎?就算幫着內閣大學士發聲,那也不寒磣!

大概這就是當局者迷了,剛纔別人可都看見了,廷推之前,那秦德威親密的將你王廷相送入東朝房!

又想想前面幾天,秦德威爲了禮部尚書人選,在各衙署之間來回奔走的情況!

再想想秦德威是南京人,而嚴嵩近幾年一直在南京養望,倆人關係應該不錯吧?

也許嚴嵩入朝是夏大學士的意志,但秦德威是在外面負責具體操作的?

所以與秦德威關係非常密切的王廷相,是不是充當了秦德威的工具人?

一個正二品實職高官,居然給六品官當工具人,下賤!

如此衆人又各有心思的議論了幾圈後,焦點候選人就剩了兩個,南京禮部尚書嚴嵩和禮部左侍郎湛若水。

這兩人是資歷最老的,都是弘治十八年的進士。在大明就這樣,不知道選誰時就選一個資歷老的。

其中湛若水的呼聲更高一些,畢竟湛若水是當世著名的經學“大師”,學術威望很高,地位相當於後世的常務副,轉正絲毫不奇怪。

而且從嘉靖十年到現在,湛若水一直在京師,別人相對更熟點。而嚴嵩則相反,爲升級去了南京好幾年。

這個情況完全在王廷相的預料之中,沒有絲毫擔心。

今天第一輪廷推,將禮部尚書的候選名單縮小到嚴嵩和湛若水兩人就足夠了!然後夏言會安排下一步,讓嚴嵩脫穎而出。

別人也顯然懂這個規矩,第一輪廷推選出兩個最熱門人選,散了後再各自運作。

等到下一輪廷推,再選出最終人選,這個套路大家都知道。

所以對禮部尚書人選的議論,今天到此應該就暫停了,下面該接着說說重頭戲吏部尚書的人選。

正當這時,角落裡忽然有人舉了舉手,“我還有一個提名,與諸君共議。”

衆人轉頭看去,這不是最近任滿回京的王以旗又是誰?這王以旗是正三品,當然也有資格站在此地發言。

大明有三十來個督撫,都算是朝廷外派官員,不是地方官。但並非每個督撫回京時,都能湊巧碰上廷推的。

王以旗想起了秦師侄的囑咐,咬咬牙說:“我推舉左都御史霍韜爲禮部尚書!”

霧草啊!東朝房裡頓時一片譁然,這個提名確實出人意料,但細想又在情理之中!

衆人這時才發現,意識里居然還有這樣一個盲點!

大家推舉禮部尚書時,都忽略了左都御史霍韜!

霍韜是正德九年的會元,早年間也是有詞臣出身的,雖然時間很短暫!

但有出身就是有出身,同樣具備禮部尚書資格!

而且從左都御史遷禮部尚書,不算貶官,程序上完全可行!

所以綜合分析起來,具有禮部尚書候選資格的人裡,被忽略的霍韜居然是最大的那一位!

大家只想着霍韜會去爭吏部尚書,卻忘了他也有禮部尚書的候選資格!

但此時此刻,被提名的當事人霍韜臉都黑了。

你們真是夠了!這是要瞎搞個幾把啊!老子的目標吏部尚書!你把老子往禮部尚書這裡扯什麼啊!

左都御史與禮部尚書比較起來,當然左都御史實權更重。

但禮部尚書的優勢和詞臣差不多,就是與皇帝距離更近,有利於拉關係,等到機會後可以一步入閣。

可是對大禮議功臣、嘉靖皇帝的老戰友霍韜來說,他不需要通過當禮部尚書來拉近與皇帝的關係!

對霍韜來說,只有吏部尚書纔是值得他爭取的!

“撲哧!”戶部尚書許贊身爲另一個吏部尚書的有力競爭者,忍不住笑場了。

他在官場混跡了四十年,無論遇到多詭異的情況,也不會失態的,除非實在忍不住。

人人知道,這次其實就是霍總憲與他許尚書兩個人爭奪吏部天官位置。

萬萬沒想到,還有這種神奇的演變,最大的競爭對手霍韜居然莫名的被扯到蛋了。

所以禮部尚書候選名單從雙雄對峙,變成了三足鼎立?

要論起官場地位,現在的霍韜比嚴嵩、湛若水強了十條街啊。

此時東朝房裡不缺乏計算機敏的人,心裡已經迅速開始盤算起各方的支持勢力對比了。

至少支持許贊進位吏部的人,絕對會支持霍韜去禮部!

部分夏言的黨羽,在沒有明確統一思想的前提下,只怕也樂見霍韜去權柄較輕的禮部!

ωwш★ Tтka n★ ¢○

支持霍韜的人,此時只怕內心分裂的很,其實禮部尚書也不錯,要不要考慮一下?

從嘉靖皇帝的角度來看,霍韜這樣的老戰友,當個距離更近的禮部尚書,是不是更合適?

這麼計算下來,霍韜被推舉爲禮部尚書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本來就很渾的水,被攪得更渾了。

暫時沒人公開發言了,都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忽然有人對王以旗問道:“我聽說,你是秦板橋的師叔?”

王以旗苦澀的點了點頭,他也不明白,爲什麼心情如此苦澀。

“哦!”衆人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正主是這位,那就不奇怪了!

隨即又很不能理解了,秦德威不是讓王廷相當工具人提名了嚴嵩爲禮部尚書嗎?

怎麼又讓王以旗提名霍韜爲禮部尚書?簡直就像是精神分裂啊。

還是說,秦德威這是惡趣味的雙手左右互搏,還是打算兩邊下注,能成一個就算成功?

廷推主持人、吏部左侍郎周用嘆口氣,開口道:“今日散了吧!”

他很明白,出現了這樣的意外,各方都需要時間來重新醞釀策略,重新縱橫捭闔互相勾連。

所以今天繼續廷推已經沒意義了,乾脆就解散了,等下一輪廷推。

從宮裡出來後,不少官員不約而同的打發人去找秦德威,人人都想找他。

但得到的回報說,秦狀元到城外試驗火炮去了。

繼續求保底月票!實在太困了,先睡去了,明天再繼續。感謝一下老書友木灬易的盟主!

(本章完)

第243章 頂流巨星(上)第38章 該死的愛情第79章 門房秦大爺之蛻變第86章 連這意識都沒有第275章 以德服人第326章 想輸的和想贏的(上)第559章 敲打(上)第424章 板橋西畔夕陽斜第497章 內憂外患第738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461章 我的名字第224章 一片混戰第610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中)第772章 一面之詞(中)第229章 高潮又沒了第24章 你不懂真相第670章 人數不對第723章 一意孤行第65章 不容霜節老雲霞第144章 有話好好說!第110章 變臉變臉變臉第825章 責任重於泰山(上)第860章 註定的結局再講三點.......第441章 有人想搞事!第904章 騎虎難下第181章 反差萌第450章 穿朝服的大人物第233章 這是你該乾的事嗎?第204章 閉上眼睛享受吧第684章 前首輔沒了第514章 看不見的手(上)第29章 智商問題第342章 撲街老翰林第156章 它又來了!第462章 深夜傳書第361章 內外紛紛說張家(上)第947章 來日方長(大結局)第787章 一通混戰第406章 政治的背後是經濟第314章 大膽的表態第281章 苦肉計第709章 做人的格局(上)第516章 看不見的手(下)第391章 不裝了!第164章 人人喊打第777章 半步顛峰第383章 還是不是主角?第251章 商業精神(中)第633章 善後(下)第17章 靠作品說話第550章 孤家寡人第470章 愉快的嘲笑第366章 不花錢!第256章 這個笑話不好笑!第394章 爲什麼不爽第344章 火坑第598章 不見不散(下)第385章 何爲宗師(中)第422章 春秋經魁內幕第709章 做人的格局(上)第785章 修仙和女人(下)第547章 都說你跋扈第234章 這纔是最難受的第361章 內外紛紛說張家(上)第283章 苦肉計(下)第49章 諸神之戰(上)第674章 冷笑話第912章 三日後第818章 八年憋一句!第898章 首輔之夢(下)第509章 最好的藥第334章 君子之爭(上)第730章 捷報傳來之後第802章 身份標籤(求月票!!!)第682章 讀者的口味第550章 孤家寡人第780章 好大哥第220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371章第216章 少年成長日記(上)第318章 又出了點意外第489章 這門親事......第909章 冷遇第246章 第一詩人的排面第152章 人來人去第793章 年末最後的鬧劇第854章 史無前例第267章 一代不如一代第385章 何爲宗師(中)第913章 瞞天過海第804章 最大的保障第351章 年少無知(下)第892章 怎麼才能投靠?(繼續求月票!)第224章 一片混戰第441章 有人想搞事!第287章 千萬別在府衙掛掉!第436章 真實的朝堂鬥爭(下)第119章 功名不過夢中跡(上)第547章 都說你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