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爲難的親事

bookmark

第302章 爲難的親事

東城黃華坊,一處破落住宅,只有堂屋兩間,東火房一間,十分狹小侷促。

院中只放了個水缸,還擺了石桌石凳,然後空間就快佔滿了。

徐妙璇坐在石凳上,愁容滿面。忽然聽到有人叩門,又有人叫道:“璇姐兒開門!”

聽出是堂叔父徐光禧的聲音,徐妙璇就開了門,請叔父進了院子落座。

徐光禧坐下後問道:“與張家結親的事,你考慮的如何了?”

徐妙璇低頭答道:“張家雖然煊赫一時,但不是什麼好人家。”

這兩人所說的張家,不是別人,就是京城名聲最差的那個張家,弘治朝模範夫妻張皇后的張家。

自大明開國以來,弘治朝張家堪稱外戚受寵之最,當時張皇后的兩個兄弟,如今一個張鶴齡是昌國公,一個張延齡是建昌侯。

後來到了正德朝,張皇后變成了張太后,張家聲勢絲毫不減。

張家兄弟也是出了名的驕橫跋扈、爲非作歹,甚至說惡行累累也不爲過,但無人能處理。

再後來正德皇帝無子,堂兄弟嘉靖皇帝接替了皇位。

雖然張太后還是在宮裡當太后,但卻被嘉靖通過大禮議安排成了“伯母皇太后”,而且嘉靖皇帝和張家沒血緣關係,也不會給張家好臉色。

所以張家勢力在嘉靖朝開始衰落下去,聲勢大不如從前,但張家兄弟驕橫跋扈依然如故,口碑一直很差。

再怎麼說,張太后也是當初選擇了嘉靖皇帝接替皇位,嘉靖皇帝也不可能上來就翻臉把張家乾死。

不過當年嘉靖皇帝登基後,很是刷新了一番政治,下詔外戚勳位不許世襲。

這就意味着,張家兄弟一個公爵一個侯爵就只有他們這一代了,再往下就什麼也沒有了。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張家已經開始走向沒落了,而且是不可挽回的衰落。

等已經年老的張家兄弟帶着爵位過世,再等張太后崩掉,張家就完全沒人了,立刻跌入凡塵。

現在建昌侯張延齡一個庶出孫子,叫張國秀的,到了成親年紀,但卻找不到合心的對象了。

張家驕橫慣了,在親事上眼界依然很高,可是富貴人家又沒人原意與張家這艘快沉的船結親。

然後在這種尷尬情況下,徐妙璇就入了張家的眼。

畢竟這是定國公徐家的親戚,還是個候補指揮同知的姐姐,門楣上也不算太辱沒張家孫子身份了。

至於家境貧寒什麼無所謂,張家不差錢!

你說在南京還有個未婚夫?更不是問題!

讓那個未婚夫滾蛋就行了!只要人物合適,搶個別人未婚妻對張家而言不算什麼。

但以徐妙璇的聰明和品格,怎麼可能看得上聲名狼藉的張家?而且這還是個隨時有可能垮臺的張家。

看着侄女,徐光禧嘆口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們這些空頭國公親戚,又哪比得上張家?”

徐妙璇答話道:“張家遲早敗亡,一切繁華都只是鏡花水月而已。”

徐光禧沒有強迫徐妙璇的心思,只是感到頭疼,“但這個親事,是武定侯說和的,張家的面子可以不給,武定侯的面子怎麼辦?”

武定侯郭勳,前文介紹過,以支持大禮議獲得嘉靖皇帝的特殊信任和恩寵,論實力算得上當前的第一武勳。

郭勳爲人也非常驕縱,甚至對朝廷政治也有一定影響力,在政治圖譜上屬於首輔張孚敬的盟友,夏言的敵人之一。

當初嘉靖皇帝登基後,可能出於不信任,裁革了上萬錦衣衛名額,然後近兩年很多人不停上書請求復職。

然後嘉靖皇帝就讓郭勳擬定一個名單,重新起復一批錦衣衛官職。

徐家人找了郭勳說情,將徐妙璇已經過世的父親也塞進了這份名單裡。這也是去年道試時,徐妙璇毅然離開南京北上的原因。

看在國公家的面上,不知道郭勳是怎麼找皇帝運作的,然後朝廷將錦衣衛指揮同知這個世官發還給了徐妙璇家。

但朝廷有規定,武勳年滿十六才能襲官,徐妙璇的弟弟徐妙璟還不到歲數,只能先去京衛武學上學熬時間。

不知道什麼緣故,也許是覺得合適,郭勳把徐妙璇介紹給了張家

所以徐光禧才說,張家的臉面可以不給,但介紹親事的郭勳的臉面怎麼辦?這纔是最令人爲難的地方。

且不說郭勳幫助了徐妙璇家復官這個恩情,就說目前實際狀況,徐妙璟還有兩年才能正式襲官,萬一惹怒了郭勳,這個官位必定得而復失。

徐妙璇憂愁也就憂愁在這裡了,這是再聰明也解決不了的死結,與徐光禧說了半天,也說不出個妥善辦法。

等送走徐光禧時,弟弟徐妙璟又從不遠處的京衛武學回來了。

如今徐妙璟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孩了,看到離開的徐光禧,就對姐姐問道:“又來找你說親事的事情了?”

徐妙璇嘆口氣,反問道:“你覺得呢?”

徐妙璟想了想,表態說:“比起京城這些人,我更喜歡曾先生和秦德威。”

然後又說:“姐姐你也不用騙自己了,你瞞得過別人瞞不了我。

當年你還發過誓,說誰幫我們恢復家業就當牛做馬的報答,你看你現在就完全不提了。

就是因爲還惦記着秦德威吧?不然的話你只能聽從郭侯爺安排了,還多想什麼?”

徐妙璇有點羞惱,斥道:“你胡扯什麼!我主要是覺得張家不行!”

徐妙璟深深的嘆口氣,“姐姐爲我辛苦了這麼多年,真不必委屈自己,大不了我們還是回南京去考秀才。”

徐妙璇摸了摸徐妙璟的頭,“你有這份心就好,我再想想辦法,說不定就有轉機。”

徐妙璟問道:“你還能有什麼辦法?”

徐妙璇說:“我一直在幫女冠抄錄典籍,實在不行,去跟着她們修行算了。”

皇上崇道,於是京城道士也很有勢力了,教派大佬就是皇上最尊奉的老道長邵元節。

就在這時,院門被叩響了,徐妙璟隔着門問道:“外面何人?”

只聽外面人說:“聽聞貴宅有爲難事情,特爲排憂解難而來。”

九十度鞠躬!實在沒想到今天回來這麼晚!請明天再給我一次補更新機會啊!

(本章完)

第514章 看不見的手(上)第91章 會見進行時第7章 告狀也是門學問第517章 奏章裡的玄機第538章 又是一年第203章 機智的李洞主第457章 知人善任第597章 不見不散(上)第712章 千古難題第678章 伴君如伴虎(上)第283章 苦肉計(下)第517章 奏章裡的玄機第237章 始作俑者第765章 是不是忘了什麼?第742章 政治這東西(求保底月票!)第519章 狀元的下限第877章 痛點第754章 造化弄人第725章 人在塞外飄到失聯(下)第805章 這對你不好嗎?第915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657章 吃飽了撐着第347章 你不如辭官算了!第878章 各有所求第299章 解開迷局的鑰匙第407章 他已經黔驢技窮!第659章 五年後的偶遇第492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44章 神仙?妖怪?第630章 南巡之前(中)第493章 沒別人什麼事了第142章 他說出來了!第388章 衆望所歸第816章 誰勸誰傻!第368章 拉人下水第74章 喧賓奪主第565章 誰也不許告御狀第10章 命運和氣運第609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上)第726章 拿錯劇本了第595章 一生只有一次第560章 敲打(下)第860章 註定的結局第36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710章 做人的格局(中)第333章 爭奇鬥豔(下)第491章 不鹹魚了第231章 擋路的人(上)第8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07章 這算好現象?第739章 咬人的狗不叫(求月票!)第590章 暗流第696章 我命由我不由秦!第877章 痛點第112章 入園記第99章 因爲愛情第34章 不正經的先生第717章 這四個字不能少!第185章 多謝誇獎!第291章 開始入活了第311章 兇險的死局第801章 天人感應第445章 見證歷史第354章 筆給你!第187章 激流勇退第741章 你也不想......第871章 新官上任第23章 還得加錢第519章 狀元的下限第859章 只能叫幕府了第842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182章 非你不可啊第940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906章 貨源不足的連鎖反應第398章 縣衙與巡撫(上)第266章 能不能做個好學生?第889章 沒人支持?第229章 高潮又沒了第842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第725章 人在塞外飄到失聯(下)第366章 不花錢!第748章 學習實踐(下)第157章 大明沒有證券法第135章 詠絮之才第262章 誰教你做事的?第373章 心虛第224章 一片混戰第877章 痛點第235章 您怎麼不說話?第110章 變臉變臉變臉第175章 馮老爺別這樣!第28章 我話講完第343章 滿耳朵都是他第439章 最辛苦的一天第698章 最大的榮幸第372章 失誤!第565章 誰也不許告御狀第891章 降維打擊(下)求月票!第534章 全都來了第288章 到達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