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進宮的那個男人

bookmark

第258章 進宮的那個男人

嘉靖朝的太監不能說沒權力,位置在那裡擺着,權力還是有的,但真不如文官有權力。

相對於上一個皇帝正德朝的太監權勢高峰期,嘉靖朝已經算太監權勢衰落時期了。

如果不是嘉靖皇帝性格太操蛋,自私刻薄多疑寡恩還養蠱,而且動輒北邊東邊敵寇入侵讓人掉腦袋,嘉靖朝文官們應該是很幸福的,難得遇到個大臣的君恩超過太監的皇帝。

所以歷史評論常說,嘉萬年間是文官政治的高峰期,也是大學士閣權的巔峰期,是強勢首輔碾壓外朝六部的時代。

就是到了萬曆中後期,便一言難盡了.

未來這種歷史趨勢目前沒人清楚,在眼下的嘉靖十一年,徐指揮腦中還殘留着十幾年前正德朝太監氣焰熏天、囂張跋扈的印象。

但秦德威腦子裡琢磨的卻不一樣,下一個太監權力高峰也就是魏忠賢時期,這都是快一百年後的事情了!

只要在文官系統裡混得好,嘉靖朝怕個錘子太監。除非是那些自甘墮落去當了高級太監義子,然後混恩蔭官的人!

如果自己十多年後能夠混出名堂,能當個翰林啊御史啊什麼的,士林聲望也夠,同時也還有紮實大腿的話,即便遇到了那位唯一以總督東廠兼掌司禮監印的傳奇太監秦福,也可以考慮碰個瓷的。

想到這裡,秦德威突然發現,這人姓名爲何與親爹和叔父這麼像?

叔父叫秦祥,失蹤的父親聽說尊諱秦吉,這個傳奇太監卻叫秦福,看着簡直像三兄弟.

就在秦德威放飛思緒的時候,經過反覆思量的徐指揮又問道:“用不用告訴我那妻弟,大家一起商議?”

徐指揮的妻弟是南京錦衣衛官田大人,目前正在內守備廳當值聽用,肯定熟悉潘太監的情況。

但秦德威並不同意:“最好先不要告訴,他的立場與我們不完全一樣,他很可能會傾向於潘太監,這點必須要清醒。

如果你告訴了他,他盡職盡責的稟報給潘太監,然後潘太監自行捉拿了賊寇,那還有我們什麼事情?

也不是不讓徐老爺你講親情,我們只能在辦事過程中,提醒他迴避問題,再分潤他一點功勞就是了。”

秦德威最後又很交心的勸了幾句:“徐老爺啊你要做的其實就只是守住城門,下次劫掠案發生後,有意識的在城門甕中捉鱉,在此之前沉住氣就行。

只要賊寇真相被揭破,潘太監就絕對沒可能繼續當內守備了,你沒什麼危險的,以他的歲數你還擔心什麼?

其實我比你更難,在事情被揭破之前,潘太監還是守備的時候,我就要去折騰動靜弄名聲,危險性比你大多了。”

聽到這裡,徐指揮拍了下大腿:“幹了!”

然後他又說:“我家三兒說過,你這人性子不會輕易涉險,你都敢做的事情,肯定並不兇險,我又有什麼不敢的!”

秦德威撇撇嘴,只要你們敢一起做大事謀取富貴,隨便你們怎麼說。

徐指揮下定了決心後,只要守住城門就好,在賊寇被捉住之前,秦德威只能靠自己了。

不過他找徐指揮要了四個健壯軍丁伴隨左右,還是身邊多幾個壯漢保鏢更安心點。

就在秦德威和徐指揮一起籌謀如何打開潘太監這個大禮包的時候,嚴府尹也在琢磨潘太監。

作爲南京地面包括周邊各縣在內的最高行政官長,嚴府尹大多數時候都是幫別人平事,但這次卻是要找別人幫自己平事救兒子。

比府尹還大的,能幫府尹平事的,也只有南京三巨頭了,南京守備太監、南京守備大臣、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這三位。

出於名聲和麪子考慮,首先排除了同爲文官體系的兵部尚書,不然自己父子的事情在文官裡面傳開了,有點丟面子。

然後守備大臣徐鵬舉又黃了,那麼剩下的選擇就只有守備太監了。

嚴嵩的行動力還是非常強的,看準了方向會全力去做,要不然若干年後也不至於動輒把人弄死。

大明南京城西部都是皇城區域,守備太監官署內守備廳位於皇城西安門外,再偏南一點的地方、

當即嚴府尹就下帖子到內守備廳,得了回帖後次日就輕車簡從出行,來到內守備廳,拜見守備太監潘真。

公開拜見必然是有公事的,皇城城牆西段和北段年久失修,要會商修葺之事。

另外還要商議下貢品問題,每年秋季南京都會按慣例向京師輸送貢品,必須提前幾個月開始謀劃。

公事說完,嚴嵩沒着急走,與潘太監閒聊起來。

嚴嵩還是能和太監們找到些共同語言的,十年前嚴嵩還在翰林院混的時候,當過一段時間內書堂教習,與太監打過交道甚至共事過。

內書堂顧名思義就是設在宮中的學堂,專門教小內宦讀書學文化的,那些大太監基本都出自內書堂,沒文化怎麼跟文官爭權?

一般內書堂都是從翰林院請人來教習,所以教學水平真不算低了,當過教習的嚴嵩文化素養也真不差的。

潘真歲數大了,老人都喜歡這種懷舊式的閒聊,“當時正處於多事之秋,宮中大璫紛紛貶落凡塵,有識內監都盯着空出來的位子了,內書堂無人管理。”

十來年前那時候,就是正德、嘉靖兩朝交替的時候,太監勢力出現了大洗牌,甚至是大清洗,從正德朝的高峰一下子跌落到了低谷。

但也空出了很多高級位置,有文化的太監都忙着去爭權奪利,內書堂這種教學機構暫時就沒人想管了,只剩了一堆上課的小蘿蔔太監。

但內書堂這種地方,一般人還管不了,必須要有一定文化素養。

嚴嵩附和着說:“確實,我也還有些印象。當時本來只我一人難以維持,所幸又來了個秦福秦太監過來協助管教,如今那秦太監聽說也發達了。”

潘真“哈哈”一笑,“巧了,這不就是緣分嗎?說起來秦福還是我接引入宮的。當時司禮監諸公讓我找個人去內書堂協助教習,但沒人想去,我也沒辦法了。

後來我就想着,能不能在外面直接找個現成的書生,如果願意入宮就讓他去內書堂協同教習。

這秦福就是當時自願的,我也就成人之美了。眼瞅着這秦福現在越發當紅了,只要維持君恩不墜,將來入司禮監毫無問題。”

嚴嵩立刻就說:“潘公好眼光!想當年這秦太監相貌談吐不凡,難怪深得聖上恩寵。”

(本章完)

第139章 這不就熟了嗎?第862章 四大家族第917章 充分利用第262章 誰教你做事的?第752章 一條道走到黑(中)第784章 修仙和女人第715章 畫風不對第882章 這是什麼人性?第933章 徐千戶三打夏首輔第803章 三進宮第392章 水到渠成第788章 問題的根本第232章 擋路的人(下)第544章 裂痕第55章 少年小秦之煩惱第39章 一直糊弄我!第894章 運氣的背後第482章 身不由己第512章 人人都找他第575章 主考官和故舊人們第609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上)第345章 前夜第547章 都說你跋扈第60章 暗戰(下)第93章 隆重求月票!第729章 無奈的閣老第392章 水到渠成第416章 考試季來了第617章 身外之物今天明天請假和本書情況說明第403章 套路太多了第368章 拉人下水第333章 爭奇鬥豔(下)第698章 最大的榮幸第613章 玩這麼大!第792章 人心不古第371章第744章 獻俘之前第602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430章 三人中出了一個......第826章 責任重於泰山(下)第932章 事不過三第293章 文壇內幕第361章 內外紛紛說張家(上)第22章 得加錢第937章 繼任者問題第234章 這纔是最難受的第414章 流言不止第543章 底線第36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180章 顛覆三觀的一天第207章 這算好現象?第79章 門房秦大爺之蛻變第46章 活着好難第805章 這對你不好嗎?第282章 苦肉計(中)第300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第378章 看不懂了第321章 立場是非第66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901章 天下第二?第788章 問題的根本第897章 首輔之夢(上)第554章 改良的窗口期第246章 第一詩人的排面第627章 誣陷也是一門技術(下)第828章 皇上還是皇上(下)第381章 攔路第492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15章 含着淚也要陪完第765章 是不是忘了什麼?第348章 人在作,天在看!(上)第68章 物質文明的時代第286章 苦情戲第702章 政治大年第778章 父慈子孝第740章 一人得道第631章 南巡之前(下)第348章 人在作,天在看!(上)第195章 真是渣男!第782章 你不要過來!第940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51章 英雄末路第807章 誰來負責第175章 馮老爺別這樣!第568章 恃寵而驕第701章 左膀右臂第104章 前浪後浪三十年第58章 暗戰(上)第574章 分享喜悅第673章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第763章 鄉試裡的秘密第309章 父子團聚第26章 公審之前第834章 三缺一(求月票!)第734章 七分政治第371章第763章 鄉試裡的秘密第182章 非你不可啊第335章 君子之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