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5章 運籌帷幄

雖然以身爲公家攝關家之一的二條家家主的身份,二條康道並不希望原本爲藤原氏所獨攬的攝關家裡面又多上一家外姓,但是他也知道,如今是非常時期,就是要做一些非同尋常的事情。

太政大臣是日本朝廷律令官制當中的頂點,自從平安時代之後甚至朝廷經常都不設置,平日裡以左大臣爲尊,遙想德川家康當年,也只是在臨死之前一年纔得到了太政大臣的官位而已。

如今毛利家的家督、長州藩的藩主毛利秀就,現在也不到四十歲,在這個年紀就贈予太政大臣的許諾,實在是難以言喻的殊榮,甚至讓二條康道本人也心裡感到有些嫉妒。

不過,當年他的先輩們能夠爲了豐臣秀吉獻上來的金銀供奉而承認那位豐太閣,讓他成爲太政大臣公卿之首,那麼現在他自然也能夠排除掉一切不快,承認一位毛太閣做太政大臣。

毛利家是強藩,雖然相比過去的時代已經被德川家大大削弱了,但是仍舊有不少實力,足以給朝廷作爲奧援,並且壯大朝廷的聲勢——它被德川家嚴苛地對待過也是一件好事,因爲這樣的話他們就會心懷怨恨,更容易加入到反對幕府的一邊。

在大漢打過來的今天,毛利家肯定心裡已經在動搖了,想要投靠大漢,但是又擔心得不到好的待遇、也擔心在天下人天下擔上罵名。而現在,自己這些人正好能夠給他們一個名正言順起事的藉口。

這種互惠互利的事情,想必精於計算利害的毛利家,是能夠看出其中的必要性的。

爲了不讓毛利家在自己傳到信之前就直接倒向大漢,二條康道也加快了行程,帶着寥寥幾個隨從,不顧一路的勞累和風險,穿過了已經一片混亂的南國領地,幾天當中日夜兼程來到了毛利家的領地之內。

而法皇和一條兼遐等人則按照左府大人的計劃,西行躲避開一路上的難民潮,到石見國內的山中暫時避居,想來又要再過一段時間的苦楚日子。

當來到毛利家的領地之內時,二條康道馬上發現這裡已經是一片戒嚴,雖然現在其他藩也是如臨大敵地動員了藩內的武士,但是在毛利家這裡,氣氛顯得尤其得凝重,在北方邊境裡,到處都是全副武裝的藩軍在巡邏,既隔絕了和北方各藩的聯繫,也隔絕了藩內難民北逃的出路。

看到此情此景,二條康道更加相信了一條兼遐剛纔的判斷——如果不是心存叵測的話,毛利家在南方的大漢已經大敵當前的時候,爲什麼還需要在北方的邊境部署這麼多藩軍呢?就算是爲了隔絕難民逃亡也沒有必要。

二條康道這一行人剛剛踏足到長州藩內,就很快被四處巡視搜索的藩軍給發現了行跡,不過二條康道到現在也沒必要再隱藏自己了,他沒有和之前一樣逃亡,而是大大方方地站到了這羣人面前,然後道出了自己的身份。

他這樣的舉動,不出意料地讓這些藩軍產生了騷動,然後這羣人馬上就扣住了他,接着押着他前往了長州藩的藩城。

當毛利秀就聽到了部下們報告過來的消息,朝廷的右府大人居然親臨本藩的時候,他也和其他人一樣震動。

法皇和天皇以及朝廷的人逃出京都的事情他都是知道的,他只是沒有想到,他們居然這麼快就找上了自己的門。

他原本還算年輕,而且因爲和叔叔毛利秀元爭權的緣故,對治理藩政並沒有太多的經驗,所以碰到大事的時候,難免心裡會有些動搖。而自從大漢登陸、打進九州之後,他發現自己驟然就面臨了風口浪尖,宛如是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似的,在激盪的時勢當中飄搖不定,一個不慎恐怕就會有傾覆的風險。

幸虧毛利家底蘊深厚,在毛利輝元時代就已經遺留下來了一大批家臣武將,他們經驗豐富,而且還算是團結,所以大家羣策羣力,總算能制定出策略,也讓毛利秀就可以稍稍放心。

這些家臣不僅治政方面經驗豐富,而且還有一個其他的共同點——那就是對幕府心中充滿了怨恨。這種怨恨,不光是來自於毛利家和德川家的世代仇恨,還來自於本身的利益。

在毛利家擁有一百二十萬石領地的輝煌時代,這些家臣大多待遇豐厚有些人甚至還有自己的領地,而到了被幕府削減爲三十七萬石領地的沒落時代,因爲藩內財政的困窘,他們的薪俸被削減了大半,日子過得痛苦不堪。

而藩內的那些低級武士,在生存原來的逼迫下,甚至有不少已經退化成了半兵半農的武裝農民,藩內的軍力同戰國時代再也無法同日而語。

面對這樣的現狀,他們自然都對幕府憤憤不平。如果平常沒有機會,這種忿恨還可以深藏在心中,可是在大漢打過來、眼看就要天下大亂的今天,大多數人就動起了心思了。

在大漢打過來的頭天,毛利家就收到了消息,然後開始一邊動員藩內軍隊,一邊靜待觀望局勢,評估之後的形勢發展。

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大漢在九州攻伐之順利,超出了他們的想象,竟然短短几天內就擊潰了幕府在九州的軍事力量,而且十幾天的時間就掃蕩了九州全境。更令他們出乎意料的是,島上的那些藩主們,居然那麼快就投降了大漢,尤其是島津家,看上去在大漢打過來之前就已經和他們取得了默契。

形勢的快速發展,讓毛利秀就和他的家臣們既驚懼又歡喜,驚懼的是害怕大漢把自己也當成敵人、怕自己擋不住大漢軍隊的進攻;喜的是大漢看上去只是針對幕府,只要本藩和大漢合作就可以倖免於難、同時還能順便對幕府出一口氣。

藩內沒有人想要爲了保住德川家的天下去和大漢決一死戰,大家的公議是就算大漢不接受和本藩和議,也絕不做玉石俱焚的舉動,大不了就往北逃。

毛利秀就和他的家臣們在連續多天的緊急會議之後做出了一系列做出決定,下令家中的一位重臣毛利元信前去九州,並且通過他與大漢建立聯繫,並且摸清楚大漢對毛利家的態度;同時下令藩內開始完全戒嚴,暫時不允許任何人北逃,以便觀望形勢儘快做出最後的選擇。

毛利元信不負衆望,很快就和大漢的軍隊聯繫上了,並且和大漢的使臣也見了面,他帶回來的消息十分令人振奮——只要毛利家能夠與大漢進行合作,順服於大漢天子,那麼在戰後大漢就願意確認毛利家在數十年前的領地,也就是恢復那一百二十萬石領地。

這個消息不得不說讓毛利秀就和藩中重臣們全體歡呼雀躍,他們當即就放棄了北逃的打算,準備儘快倒想大漢——反正根據毛利元信提供的情報,島津家和立花家他們已經投降了大漢並且接受大漢軍隊的調遣,就算要背罵名,也不用他們一家來背。

不過,爲了不至於引起臨近親幕府的各藩的疑懼和戒備,毛利家這個決定只在家族內部最高決策層流傳,藩內開始緊急部署兵力,但是卻秘而不宣,他們打算在一切都準備完成之後,再直接打出反旗來。

同時,毛利秀就開始下令藩內清洗叔叔毛利秀元的親信——毛利秀元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後,放棄了之前的立場轉而投靠了幕府,現在在德川家光身邊十分受寵,他也藉着這種寵信多年來一直都試圖干涉藩政,令藩主毛利秀就十分不滿,他也藉着這次機會來清洗藩內,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

而就在這時,幕府將軍德川家光的諭令也傳過來了——德川家光在諭令當中說感念毛利家多年鎮守長門周防兩國的辛勞,在此多難之秋希望毛利家能夠奮勇作戰抵抗漢寇,並且表示幕府大軍已經在集結,不日就要大軍齊聚南下,協助毛利家守住領地,並且收復九州。

同時,他表示,只要毛利家能夠拿出當年的勇武來奮力抵抗漢寇,那爲了犒賞毛利家,戰後幕府就將會把當年減封的領地全部還給毛利家——也就是說,基本上是和大漢一樣的條件。

諭令的話寫得十分威武雄壯,言辭間彷彿幕府大軍頃刻間就能齊聚,將大漢軍隊碾爲齏粉,只需要毛利家鼓起勇氣拼死抵抗一段時間,就可以獲得幕府重賞一樣。

然而,雖然言辭寫得這麼動人,但是毛利秀就和他的重臣們卻完全不相信,甚至可以說是冷笑視之——德川家光的性格和幕府的行事方式他們都是知道的,以他們平素的囂張跋扈,如果不是面臨十分窘迫甚至生死關頭的境地,他們怎麼可能突然這麼慷慨?

幕府開出這樣的條件,在毛利秀就等人看來只能說明幕府手足無措,至少現在還沒有應對的方法,只想着哄騙毛利家來送死,給他們拖延時間。

再說了,這個恢復當年領地的承諾,也十分值得懷疑,幕府一向在領地的問題上十分吝嗇,平時想方設法都要削減各藩的領地,又怎麼會突然就變得這麼慷慨,給毛利家恢復領地?要知道這可不是少數啊。

再說了,如果真這麼做了,與幕府多重姻親關係、號稱‘西國將軍’的池田家怎麼辦?幕府難道真的願意爲了毛利家的利益而讓池田家放棄家族的所有領地嗎?至少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們都是不相信的。

他們判斷,這只是幕府的緩兵之計而已,欺騙他們去和大漢死鬥,等到他們拼光了自己的實力,戰後真的幕府又驅逐了大漢的話,那到時候他們會不會踐行承諾,恐怕就十分明顯了,怕還會藉機直接把毛利家抹除吧。

所以,他們馬上就將幕府的諭令一邊,反倒堅定了背叛幕府的決心。不過,他們在商議之後,覺得幕府的拉攏也可以作爲一個籌碼,讓他們可以試試去跟大漢討價還價,藉此謀求更高的要價。

就當他們計議已定的時候,朝廷的使者又過來了,這對毛利家來說不啻爲另外一個的好消息,因爲毛利秀就看來,這可以讓他們在和大漢交往的時候,進一步擡高自己的身價,謀求大漢答應給更多好處給他們。

帶着這樣的心情,他一邊下令將二條康道帶入到藩城之內,一邊和藩中重臣們商議此事,很快就達成了共識——繼續觀望朝廷的動向,看看朝廷能夠給出什麼出價,然後再和大漢進行要價。

現在朝廷孤立無援,不過法皇天皇都在手中,左右大臣等人也在手中,朝廷的大義名分是完全握有的,不失爲可以利用的工具。

在藩主的命令下,第二天,二條康道很快就被請到了藩城當中的議事廳裡面。

雖然毛利家對皇室和朝廷並沒有多少尊敬,但是表面上他們還是保留有必要的恭敬,二條康道一來到廳內,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們就讓這位右府大人坐上上座,然後自己和藩臣們都坐在了下位。

畢竟,在理論上,官位爲右近衛少將的毛利秀就也是朝廷內的官員,而且還算是右大臣坐下的下屬,表面上的恭敬還是要給的。

因爲有大任在身,所以二條康道也沒有和公卿們平常那樣,說很多彎彎繞繞的話,而是將朝廷現在的處境、法皇陛下勢要推翻幕府的決心、朝廷和大漢的默契以及朝廷想要倚重長州藩爲奧援等等打算全部說給了毛利秀就等人聽。

儘管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當聽到了二條康道所說的一件件事時,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們還是震驚不已——法皇和左右大臣爲了恢復權力,居然直接派人去跟大漢借兵,這可是日本亙古以來未有之事。

不過,毛利家本來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們自己也打算和大漢合作,所以並不想在道德上批駁朝廷,再說了,朝廷如果公開表示和大漢合作的話,倒還可以在天下人面前把他們投靠大漢的罵名給接過去。

接下來,二條康道又說出了朝廷打算給毛利家的開價:只要毛利家擁護朝廷,爲朝廷出力,那麼在戰後朝廷就將確認毛利家在之前的領地,並且確認他們對西國的統治之權,並且還願意任命毛利家的家督爲太政大臣。

前面的條件並不讓人驚訝,因爲大漢和幕府都已經對毛利家開出了這樣的出價,不過後一條則讓毛利秀就的人驚喜不已。

太政大臣是一個虛銜,在朝廷爲藤原家各個後裔分支壟斷的今天,對朝政不會有什麼直接的影響力,但是這畢竟是朝廷內部最高級的官位,毛利家可以藉此發揮重大的影響力,再加上本有的領地可以讓毛利家在戰後成爲日本最有力的大名之一。

同時,這也是一種宣告。

毛利家從毛利元就開始,幾代人拼了命的努力,在亂世當中建立了基業,並且將基業一點點地擴大,最後成爲了可以爭奪天下的龐大勢力,然而在達到頂峰之後,毛利家接下來的家運卻陷入到了困頓當中,一次次地挫敗於東方的強人手中,最後不得不吞嚥苦果,臣服於這些強人,眼睜睜地看着豐臣秀吉最後成爲太閣大人,眼睜睜地看着德川家康成爲幕府將軍。

如果藉着這個機會成爲朝廷的太政大臣,那麼無疑是宣告了毛利家在和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三代天下人,長達幾十年不屈不撓鬥爭當中,取得了的最後勝利,成爲最後的贏家,而毛利秀就,也將成爲毛利家歷史上最令人敬仰的家祖之一。

爲此哪怕就算是和大漢合作,又算得了什麼呢?

在送二條康道去休息之後,毛利秀就和他的藩臣家老們馬上又開始了密議,並且很快就達成了共識,決定接受朝廷開出的條件——反正都是和大漢合作,多出一個太政大臣的頭銜豈不是快事?而且還可以藉着朝廷的勢給自家增光添彩。

於是,毛利家馬上就答應了二條康道的條件,並且幫助朝廷打出了旗號,同時幫助朝廷四處散播朝廷將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指爲朝敵,號召天下諸大名共討之的詔令。

不過,即使這個時候,毛利家還是沒有直接打出旗號,同幕府決裂,倒不是他們還想反覆,而是他們想要藉着幕府和朝廷同時拉攏的形勢,再去跟大漢尋求更加優厚的條件。

於是,毛利家的使者很快就再度來到了九州,然後就將這一系列的消息都轉達給了大漢,尤其是朝廷的消息。

長崎的大漢將軍趙鬆收到了這個消息之後,馬上通知了周璞,而周璞也立刻從島原趕回到了長崎城,與趙鬆商議。

他們兩個很快就看出了毛利家內心的心思。

“他們這不只是首鼠兩端,還是狡兔三窟啊……”周璞冷笑。

“是啊,都這時候了他們還想着跟我們要價,真是奸巧。”趙鬆也冷着臉。“此風決不能長。”

“現下九州已經平定,也是時候着手來收拾他們了。”周璞仍舊笑着,“趙帥且交給我吧。”

第1582章 下個月就恢復如何第1135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138章 高粱和彌勒第1356章 金州絕境1469章 奪倭人之心第1277章 又一根稻草第1127章 誰這麼大膽子第733章 行善不得善報第83章 楊舉人第1406章 千戶第1326章 前所未見的敵人第1411章 各方動第1681章 向奈良的壓迫第557章 官差來了第1416章 無恥的與國同休第1297章 給你們一條路走第1338章 沒有等來二百三十四章 孟家兄妹第64章 設伏第320章 要下重注第610章 還以爲是從前嗎第1226章 第1224 船隊第113章 害怕第1577章 換馬第513章 其實是小事第498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613章 先去山東第286章 徐州無憂第495章 見血求和第102章 想飽第56章 光陰似箭(2)第1124章 無消彼長的變化第517章 小事而已第849章 知己不知彼第398章 齊眉寨第564章 大棍第440章 若無趙字營第869章 塵埃落定了第48章 文貴爲何學武第12章 堅持第824章 虛情假意第1358章 金州、建州、徐州第643章 另開局面不準第1524章 松浦家第636章 牛金寶第586章 清江浦是溫柔冢第70章 就這麼過去了?第1119章 真心實意第215章 再見如惠第763章 進門第187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218章 典故第377章 王家父子的話第714章 我自巍然第1247章 無人忠心第1251章 戰前不眠夜第775章 你敢打我第823章 大車這般用法第947章 列陣而攻第678章 路遇不平事第1603章 旁觀者或許清第572章 巴掌和甜棗第1580章 長崎酒宴第1017章 聖人子弟第503章 試做第182章 年會分紅第644章 內外之分第1240章 臨清潘主事第283章 向南可活第113章 害怕第1491章 統治的藝術第897章 論人心第849章 知己不知彼第1072章 當街禍事第226章 誰家地盤第1694章 這只是開始第366章 不負衆人第1634章 不斷的投降第1145章 急進急退第107章 狹路相逢第1679章 和幕府的血仇第562章 清江浦的大場面第130章 出頭第443章 過年了第664章 自己人第32章 兒戲不兒戲第532章 自信和硬說不該這麼自信第418章 你來還是我來第22章 第一不是陳昇第466章 遇箭則潰第1120章 是人禍第763章 進門第926章 誰在自作聰明第1402章 散了吧第715章 鬨堂大散第1429章 攻陣第479章 給臉不要臉第1378章 慟然第613章 先去山東第712章 七月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