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許吟沉默了許久,才澀聲道:“黃昏,陛下真的沒死嗎?”

陛下不是朱棣,是朱允炆。

黃昏凝重的問,“許吟,你是如何知道這件事的?”

當初在船上和叔父黃觀說這件事的時候,只有徐妙錦在場,許吟並不在,他應該不知道這件事,爲何卻知道了。

許吟苦笑,“小姐。”

黃昏恍然,許吟是徐輝祖信任的人,徐妙錦也無條件信任他。

估計是什麼時候說漏嘴了。

女人啊……

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黃昏搖頭,“如果朱允炆沒死,你覺得大明天下會如此安靜,你覺得梅殷會率領淮安的四十萬大軍投降朱棣?”

朱允炆還活着,逃離應天后隨便在哪個牆角旮旯振臂高呼,都極有可能重整旗鼓。

這也是個歷史謎題——朱允炆竟然沒這麼做。

許吟默然。

黃昏已經清楚許吟是心懷朱允炆的舊人,喟嘆一聲,“許吟,我想問一句,朱允炆究竟做了什麼,值得你們如此誓死追隨,你們又真的覺得朱允炆比朱棣做的更好?”

許吟反問,“朱棣又做了什麼,讓你們覺得他一定比陛下好?”

黃昏笑了笑,“那我們來談談。”

講道理?

我真不怕你們,哪怕你去叫上已故的方孝孺先生來,我一樣說得你們啞口無言。

道:“先說一事,太祖駕崩之後,我大明江山可存在內憂外患?”

許吟遲疑着點頭。

內憂是有的,比如明教、白蓮社等社會團伙,還有彭和尚的殘餘勢力,外患也存在,蒙古帖木兒尚有兵馬十數萬,虎視眈眈意圖反攻大明。

黃昏繼續道:“但朱允炆登基重用齊泰、黃子澄等酸儒,須知酸儒誤國!之後一系列措施亦是抑武揚文,打壓武勳集團和武將體系,這就失了軍心,加上太祖屠戮功勳武將,導致軍中無名將,後期基本靠朱棣撐着北平,朱允炆一旦殺了朱棣,短期內不見危害,可若是爆發戰事,豈非又是元末之天下大亂?”

許吟不語。

這是事實,他無法辯駁。

黃昏又道:“再說一點,朱允炆登基之前,曾對太祖說過削藩之事,說對諸位藩王,先懷柔,若是諸藩王不服,再起兵鋒削之,我沒說錯吧?這在《明太祖實錄》裡提及過。”

許吟點頭,這也是事實。

黃昏娓娓而談,“可朱允炆登基之後怎麼做的?太祖屍骨未寒,朱允文便矯遺詔,不允許諸位藩王回京奔喪,隨後找個由頭廢了周王,把周王一家趕到雲貴邊境去做人猿泰山,又軟禁齊王、代王,皆廢爲庶民,皆着誣陷湘王謀反,湘王能怎麼辦?爲表清白,舉家自焚!許吟,這可都是朱允炆的親叔叔啊,那麼多人,說死就死了。再說回來,朱棣一開始是想靖難的嗎?朱允炆要他交兵權,朱棣交了,還把朱高熾等人送到京城做人質,甚至被逼得裝瘋,可朱允炆放過他了嗎?沒有!朱棣沒辦法,只能靖難,說什麼蓄意謀反,可你也不想想,朱棣若是蓄意謀反,會在朱允炆要拿他之前,才被主動投靠的張信救下,倉促間帶着八百人造反,帶領八百死士造反……你覺得哪個藩王會如此隨意,這不是被逼無奈?”

黃昏真不是替朱棣洗白,都是史書記載。

不過……有些事不可盡信書,關於永樂和建文這對叔侄的事情,可以信書,但不可盡信書,畢竟後來的史書都是王者之辭。

朱棣很可能會抹黑了建文帝。

何況明史是清朝編撰的,清朝那羣帝王,能同時抹黑這對叔侄,自然樂意的很,所以朱棣真不一定是被逼的。

根據史料推測,朱標死後,朱棣確實對帝王充斥着渴望,且他優秀的能力人盡皆知,這給了朱允炆太大的壓力,導致朱允炆不得不出極端手段。

所以黃昏只看結果。

不論對錯。

朱允炆錯不錯沒關係,朱棣打造出永樂盛世,朱高熾和朱瞻基打造出仁宣之治,這是鐵一樣的事實,尊重事實。

許吟一聲長嘆。

他不知道如何辯駁,他也不是讀書人,講道理肯定是要輸給黃昏的。

最後,黃昏再次深呼吸一口氣,壓抑着胸腔間的痛楚,一字一句的道:“我在貴池縣對叔父黃觀說朱允炆沒死,是緩兵之計,許吟你自己想想,朱允炆若是逃出了應天,朱棣這江山能坐得如此安穩?”

許吟擡頭,直視黃昏。

黃昏一臉正色。

許久,許吟才低頭,眸子裡滿是痛楚。

原來如此……

黃昏見狀心頭暗喜,面上卻淡然得很,道:“這件事你告訴了景清,也告訴了劉莫邪?”

許吟搖頭,“只告訴了景清。”

黃昏陷入沉思。

這就說得過去了,景清知道朱允炆沒死,可這種事他也不敢告訴其他人,萬一走漏風聲被朱棣知道了,朱允炆沒死也得死。

所以景清先利用自己設計離間朱棣父子。

失敗之後又製造上元大火案,皆是步步殺機,一旦朱棣出了事,蟄伏的建文帝現身,自然被衆人迎回紫禁城復辟。

自己小看了這位御史大夫。

之前還篤定他做不出上元大火案這種事情,現在看來……讀書人,真不可小覷。

看向許吟,“景清殺我,你不知情?”

許吟點頭。

黃昏心中微暖,倏然厲聲道:“長街奔馬,喪命者衆,許吟,這是你想看到的嗎,那些個冤死馬蹄之下的人,你可曾站在他們的角度想過?”

一字一句的吼道:“他們,就該死嗎?!”

許吟想起長街奔馬的那一幕幕慘狀,內心又如火煎,痛楚至極,仰首一聲輕喟,“又能怎樣呢?”

旋即低語,“景清已去,那我許吟以命償之罷。”

話落,鏘的一聲。

長劍出鞘。

黃昏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許吟的手,“你自刎了,死在奔馬之下的人就能活過來?”腦海忽然炸裂開來,又厲聲道:“你說什麼,景清已去?我昏睡了多久!”

許吟本能的答道:“一日。”

黃昏鬆開許吟的手,轉身就向外狂奔,臨出門時回頭說道:“留着你的命,用你的餘生懺悔,爲在世之人做一些有益的事,纔不至於讓昨日的血白流。你既執劍,且贈你一句: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匆忙出門,撞倒吳溥,丟下一句吳叔見諒,狂奔而去。

必須趕去紫禁城。

第四百八十六章 三段射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還是太年輕了第1433章 挖人!第一百二十章 簡單粗暴(求推薦收藏)第八百五十四章 咎由自取第1275章 好消息第一千六十八章 偶像辛棄疾!第二百二十四章 永樂,來,我告訴你如何削藩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幹得漂亮!第九十四章 內訌(求推薦收藏)第七百八十一章 立地成聖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初寺有條龍第三百零六章 聖心殺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此而不誅,兵則奚用?第1493章 最強的封建帝國!第一千一十六章 一步步走向工業化第七百一十四章 成何體統第二百一十三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求首訂)第1322章 天子恩寵第1375章 但凡有一個失誤……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空手套白狼第1322章 天子恩寵第六百二十六章 聖火令和武穆遺書第三百四十五章 安南叛兵!第1278章 一顆星辰是一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王權霸道!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明鐵騎,請戰!第七百四十二章 韃靼江山,我主一半!第二百七十章 痛宰冤大頭第五百七十章 重整旗鼓,再謀儲君之位第八百四十五章 紀綱:我想反了朱棣!第五百二十八章 此而不誅,兵則奚用?第1309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七百二十三章 妙計安韃靼第四百零四章 被帶到溝裡的越南黎太祖第1487章 風水寶地!第三百九十三章 出人意料的人第1292章 停戰第1277章 死亡樂章第八百五十九章 左妻右妾,人生很累第二十章 鳳顏大悅第一百七十一章 怒懟永樂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軌馬車它不香嗎?第二百零四章 妙計無雙第1537章 足利義持的如意算盤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帝國外擴第三百二十章 密謀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三百五十六章 我家夫君有大才第五十二章 寶慶公主失蹤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帝國,它來了!第二百零七章 廠公的希望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場豪賭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六十九章 我本善良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把你當兄弟,你竟然想當我女婿第1402章 元朝之大,大明不可及乎?第1466章 教育改革,開始!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會說話你就多說點第七百五十五章 人才壓力第1370章 重整旗鼓的朱高煦!第九百零四章 九跌河發電站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個男人一臺酒第三百八十八章 徐妙錦失蹤第五百七十二章 給大明的第一刀:醫療第七百四十一章 大明好大的胃口!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拍即合第七百三十三章 護國卻須我輩沙場郎第1511章 朱瞻基大婚!第1402章 元朝之大,大明不可及乎?第1340章 人生贏家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酒醉的蝴蝶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責在身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頭霧水的紀綱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太子的城府和心機!第八十五章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求推薦收藏)第八百六十六章 小米加步槍,世界警察之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太子屬官楊士奇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就這!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忠心第1509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一千九十章 永樂十三年,動盪的一年第八十四章 拯救小蘿莉(求推薦、收藏)第1359章 太子北上!第1402章 元朝之大,大明不可及乎?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一如大唐李世民!第七百五十五章 人才壓力第一千四十七章 釣魚執法第1322章 天子恩寵第八百四十一章 狼狽爲奸第二百三十七章 國公惹不起第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一百七十四章 親情所在之處,便是人間溫暖第一百六十七章 迎死而生第1510章 來自大明的支持!第五百六十七章 相天面地第七十一章 長街血案第三百三十一章 意不意外第一千六十八章 偶像辛棄疾!第八百七十三章 瀾滄王國的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