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 形勢複雜!

永樂十七年,大明暫停對了女真的征討,而在朝鮮那邊,李裪繼位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出現了數次暴亂,李裪對朝鮮的掌控,還沒落實到位。

請歸一事遙遙無期。

大明這邊很快有朝堂重臣揣摩出了意味:估摸着也是看大明打不下女真了,所以李裪對於請歸一事開始動搖。

朝鮮國內所謂的反叛和暴亂,極有可能是李裪自導自演。

也就是說,朝鮮要請歸,就必須先打下女真。

這就很蛋疼了。

亦失哈、張輔、徐輝祖這樣的黃金組合,在優勢兵力下,擁有神機火器,大明兒郎在女真那邊死了兩萬人左右,歷時兩年了,都還沒打女真,哪可能在短時間內拿下。

所以對此,朱棣也很蛋疼。

沒辦法,只好派使臣去了一趟朝鮮看情況,去的還是內侍黃儼,然而這貨到了朝鮮之後,什麼消息也沒打探到:被李裪嚴防死守!

最後灰溜溜的回來了。

倒也不算空手。

又帶回來二十多個朝鮮貢女,然而咱們的永樂大帝已經五十九歲了,哪消化得了這麼多美女,索性就留了兩個好看的,其餘一般好看的就着人送去金帳汗國,讓黃昏處理。

怎麼處理?

當然是賞賜給金帳汗國那些聽話的萬戶。

也算是收買人心。

而在永樂十七年的春天,逆天改命了多年的徐皇后,終於還是油盡燈枯了,臥牀不起,哪怕是御醫用盡手段,徐皇后也是一日比一日削瘦。

到最後飯都吃不下了。

雖然身邊有太子妃陪着,徐家四妹和徐妙錦也會每日都去探望,連豆角豆苗有空也會去找大姨,但徐皇后心裡依然牽掛着她的至親:太子在北固城,太孫朱瞻基在金帳汗國,二兒子朱高煦也在金帳汗國。

或許是因爲這個緣故,本該油盡燈枯的徐皇后,竟然一直沒有嚥氣。

朱棣躊蹴了很久。

最終還是下了聖旨,讓朱瞻基、朱高煦和太子返回應天。

同時,讓李謙去金帳汗國監軍。

和徐皇后的苟延殘喘不同,另外一個明初大人物的逝世來得乾脆直接得多:老和尚張定邊在過了百歲之後,這位元末明初第一猛將,在永樂十七年的春天的一個普通早晨,被小沙彌發現圓寂了。

建初寺上下,包括如今在建初寺修行的溥洽也覺得驚詫莫名。

昨夜張定邊都還精神抖擻。

怎麼才一夜的功夫,就圓寂了。

朱棣雖然政事繁忙,又要操心徐皇后的病情,但對於張定邊還是仁慈了一把,允許他的屍骸送回故鄉,甚至還給他追封了個大明的伯爺——不管你要不要,朕給你了。

然後,又讓禮部那邊看情況給張定邊弄了個諡號。

對於一個曾經差點讓太祖嗝屁了的敵軍猛將,他的重孫子後來又在福建那邊搞事,朱棣對張定邊身後事的處理,簡直仁慈到了極點。

而就在朱棣憂心忡忡的時候,黃昏以朝鮮美女爲藉口,召見了金帳汗國內諸多的萬戶,然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幾乎將五成以上的萬戶都拉攏了過來,然後對兀魯黑·馬失嘛形成了絕對的兵力優勢,就在朱瞻基離開金帳汗國的半個月後,黃昏發動了總攻。

大敗兀魯黑·馬失嘛。

不過處於種種原因,原本有可能被活捉的兀魯黑·馬失嘛“自殺”了。

真實原因大家都知道。

黃昏這是不想讓金帳汗國內還有人利用兀魯黑·馬失嘛爲藉口,來重新搞事,但事情顯然沒有這麼簡單,這畢竟是一個國家,不可能這麼簡單的就被征服。

所以兀魯黑·馬失嘛自殺後沒多久,在王都薩萊以西的地方,有幾個萬戶聯合起來,擁立其中一個有皇家家族血脈的萬戶爲可汗,要對抗大明。

對這種情況,黃昏採取了零容忍。

聚集優勢兵力,以蚍蜉義從和朱瞻基留下的兵力爲中堅力量,在投降的那些萬戶的配合和輔助下,直接將那三個萬戶殺了個屍橫遍野。

沒有一點心慈手軟。

黃昏就是要用這種舉動來告訴金帳汗國,跟着我混的萬戶,你們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而且目前還允許你們保留兵力,當然,等大明在這邊徹底站穩腳跟,那就要來個“杯酒釋兵權”了。

而對於選擇反抗的萬戶,那你們就只有一條路。

死。

沒有第二條可言。

只不過在黃昏的血腥手段下,靠近沙哈魯疆域的一個萬戶,毅然帶着大量軍隊和金銀財寶,去投靠沙哈魯了。

對此沙哈魯當然舉雙手歡迎。

沙哈魯畢竟是帖木兒的兒子,對大明曆來虎視眈眈,雖然現在大明足夠強大,沙哈魯的力量已經無法威脅大明,但沙哈魯也不相信,大明有這個能力,能讓十幾萬大軍從中原那邊來征討他。

至於在金帳汗國的那幾萬大明雄師,沙哈魯並不覺得是威脅。

遠征之師,豈能勝我數十萬雄師!

這個時候的帖木兒帝國雖然已經不是當年的帖木兒帝國,但基本盤還在,沙哈魯也算是有能力的人,所以他轄境之內,真要有戰事,分分鐘動員個三五十萬兵力,不是問題!

而且沙哈魯對國境內的掌控遠非金帳汗國的可汗扎巴兒·別兒迪能比你的,金帳汗國之所以如此簡單的被大明徵服,最根本的原因是內鬥太嚴重。

那些萬戶根本就不遵從中央政權的命令。

雖然沙哈魯很跳。

黃昏卻沒有貿然行事,他還需要穩定住金帳汗國的局勢,所以他很快讓北固城的太子朱瞻基派官員過來成立布政司,一邊派出雄霸和尼格買買提,在各個萬戶的配合下清掃金帳汗國國內的反對勢力,一邊讓時代集團進駐金帳汗國。

別說,大明在金帳汗國設立布政司的消息一傳開,那些原本服從黃昏的萬戶之中,又有好急人跳了起來——原本以爲大明是要在金帳汗國扶持一個政權起來。

沒想到竟然是建立布政司。

這些有野心的萬戶哪會甘心金帳汗國變成下一個亦力把裡,他們更不甘心自己坐擁數萬兵力,最後卻只能當個閒王。

於是索性反了。

第1446章 此事無解!第二十四章 小色胚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是一道送命題四十九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八百三十四章 假慈悲的明仁宗第七百三十二章 言辭如劍,定一方平安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個小目標第六百七十九章 一個小目標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落子西域!第二百六十六章 卿本佳人,紅橋素女第七百七十八章 坐井觀天闊第一千八十一章 苦逼的鄭和第七百零六章 決戰第1477章 蛐蛐皇帝說妃子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臺階第1468章 朱瞻基:蛐蛐很好玩!第一千三十七章 朱棣的困惑第七百零五章 大明軍神的崛起!第1354章 大寫的服氣!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碗方便麪,天子笑開顏第一百零五章 該《永樂大典》登場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百七十一章 武將穿腸劍,文人誅心言第三百四十三章 瘋狂作死第1503章 男人之間的默契第五百七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第五百二十六章 粉筆!黑板!第二百七十三章 魯迅說的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欲是那北境之王!第八百五十三章 大明,依然還是朱棣的大明第1455章 在商言政第七百二十六章 永樂八年,大明已經無敵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投資嗎,不分紅的那種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明內訌?!第一千二十七章 國民合資!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要當廠公第一百四十八章 高升第四百四十五章 完美計劃第二百三十一章 勾搭大明皇后?第1469章 我想當天子第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六百章 朱高熾:不,它不想!第二百四十八章 懵逼的北元太師第三百九十五章 烏龍第1494章 野心不滅!第三百六十五章 生死皆在一念之間第一百二十八章 求生之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天下人才,盡入吾罄!第八百五十六章 我要當廠公!第九百零七章 漫步秦淮,胭脂氣中說古今第四百四十六章 徐妙錦懷孕了!第1295章 投降!第1359章 太子北上!第1281章 等待戰機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棣返京第三百一十一章 認罪?不存在的!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皆求活第三百九十九章 瘋狗陳瑛第三十五章 勒索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場豪賭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次起飛的朱高燧第二百五十九章 梅殷的窮途末路嗯,說幾句,掙扎一番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朱瞻基,遠離姓孫的女人第六百九十八章 劍指韃靼,全軍出擊!第九十二章 滴刑第1355章 哪有不猜忌臣子的天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朱棣的擔憂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龍過境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想法很美好!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瓦剌三巨頭的困境!第二百二十六章 公主殿下,我想當駙馬第五百零八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第六百二十五章 我纔是明教教主!第一百零一章 君臣同行(求推薦收藏)第1313章 好消息第六百四十九章 是時候制定家法 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化工起航!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香餑餑第三百二十七章 強烈譴責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子要御駕親征第1456章 明目張膽的挖人!第1351章 來自天子的全力支持!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在草原上水戰!第七百五十八章 又見唐賽兒第二百一十九章 強勢平推第一百三十章 既得美人,再收猛卒(求推薦收藏)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大迂迴!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要名垂青史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步步驚心第1537章 足利義持的如意算盤第一百七十六章 商業帝國雛形第五百八十三章 欺人太甚!第八百九十章 世間野心最大的一對君臣!第九百零四章 九跌河發電站第六百四十章 誥命夫人徐妙錦第一千一十一章 一戰滅一城!第五百五十章 交趾定局!第一千一十四章 大明的東印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