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雞肋

張燈結綵歡天喜地,大街小巷人潮如織,儘管平日裡的應天已經足夠繁華,不過臨近年關,隨着大明在黃昏輔佐下即將邁入第十六年,此時的應天的繁華,大概是後世人都難以想象的。

曾幾何時,人們嚮往着萬國來朝的盛世長安。

然而今時應天,有過之而無不及。

地方藩王……嗯,怎麼說呢,隨着朱棣削藩,隨着中央集權的不斷強化,隨着朱高燧的薨天和朱高煦的被貶,所有地方藩王都夾起了尾巴做人。

尤其最初,朱高燧薨天的時候,不少藩王以爲這裡面牽扯到更深的關係,深恐是黃昏在給太子朱高熾以後的登基掃清道路。

如此一來,其餘藩王都有可能被清除。

所以人人自危。

後來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嘿,屁事沒有,就是簡單的朱高燧那小子沒點自知之明,惹了不該惹的人而已。

但饒是如此,衆多藩王還是看清了現實。

現在這個局勢下,就別和朱棣有什麼心眼了,踏踏實實的做個富貴閒王,這日子過得不香嗎,所以年關之前還有個把月時間,不少藩王就已經抵達應天了。

藩王到了,外國使臣也到了,國外的那些來大明謀生活的人也到了,全國各地有錢有閒的人也來了……形形色色。

然而這許多的人,也不過是往一塊水池裡丟了個石頭。

浪花點點而已。

現在應天城,本就繁盛之極,這點人口的到來,算不得什麼大事——多年的發展,尤其是醫療改革後,人口暴增,加上應天本是京畿,是人口涌入之地,根據戶部永樂十四年春末的統計和預估,永樂十四年夏中,人口可達百萬左右。

現在是永樂十五年末,人口肯定已經過了百萬。

在十五世紀,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沒有宵禁,每到夜晚便會燈火輝煌,且京營大力保障治安,如此繁華的城市,這是個什麼概念?

會有無數的人涌過來。

現在這狀況,朱棣甚至都沒有遷都的想法了,所以順天那邊的行部,現在分外尷尬,皇城是還在修建,然而戶部那邊撥款很不積極了……

對於大明臣子而言,看着眼前這座幾乎是世界第一,甚至超過了盛世長安的繁華京畿,總會油然而生自豪感。

不過今夜,工部尚書宋禮站在自家府邸面前,愁容滿面。

他剛從三元樓歸來。

嗯,吃了火鍋。

不算是應酬,也不算是仕途走動,算是同僚之間的一次小型聚會——不止工部,文人之間嘛,還是喜歡這些調調,原本是打算高雅一點,不過現在火鍋成了流行,大家也隨波逐流了。

況且這個天氣,吃火鍋身子更暖和。

所以最終定在三元樓火鍋店,參加的人也都比較高大上,兩個工部侍郎,幾個工部主事,以及軍器令洪繼來及軍器院的幾個高層。

宋禮知道這個飯局的意思。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沉默,儘量不說話——能到工部尚書的人都是人精,這種層次的官員,你就是路上遇見他吃飯了沒有,他也會沉默兩三秒,然後再緩緩的說吃了或者沒吃。

這是官場仕途的一個很重要的技能。

因爲他要經過那幾秒的沉默思索一下,你問他吃飯沒有,是不是想請他吃飯,這個飯他能不能去吃,需不需要給你這個人情,又或者是能不能通過這個吃飯從你這裡獲得其他關係。

最後決定回答吃還是沒吃。

這種官員都是人精。

宋禮當然也算是——畢竟仕途上爬摸滾打起來的工部尚書,整個大明,就目前而言,除了天子和太子,就是六大巨頭之一。

內閣現在已經越來越重要,但還沒權兼六部官職,所以內閣首輔還是不如六部尚書的,至於都察院那邊,職能重要性差一些。

工部的左右侍郎年紀稍大,已過不惑。

來參加飯局的三個主事則比較年輕,都是而立之年,這沒辦法,之前幾年人才缺口壓力大,很是提拔擢升了一批年輕進士。

所以現在大明朝堂,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官員年齡結構是非常年輕的,極其的擁有朝氣和活力,這是極其良好的一個局面。

重要位置,由年齡稍大老成的人掌控,下面的運轉,則是由年輕官員去實施,能適應各種新政策和變化,保證官府在行動和思想上的開化。

和工部這邊不一樣,軍器院洪繼來和幾位高層領導,基本上是技術出身,搞技術的嘛,爲人處世方面沒那麼老滑。

所以大家才喝了幾口酒,軍器同知……嗯,也就是洪繼來的副手張勉一看洪繼來一直不說話,有些着急,索性就自己說了:“宋尚書,關於陛下要求咱們從時代軍工購買泰山號的事情,下官覺得此事實在不妥啊。”

宋禮正從鍋裡夾了個肉丸子,剛送到口邊,聞言心裡顫了一下,這已經不是問你吃飯沒吃飯了,沒個片刻的思考,宋禮是不會表態的,所以他緩緩的丸子放進嘴裡,慢慢咀嚼——其他人見狀,當然知道得讓咱們的尚書大人吃完這口才會回答。

宋禮這一口吃得極久,緩緩將筷子放下,看向洪繼來,“洪令,你也這麼覺得?”

洪繼來雖然是技術人員出身,但確實是讀過書的,可惜這些年投身技術,仕途上的事情接觸得較少,所以很是耿直,“從我個人立場來說,我覺得這事很好,沒什麼不妥,畢竟黃昏是我的伯樂,也是軍器院的催生者。這件事是他的時代集團受益,但站在國家的立場來說,我和軍器院衆多同僚議論過,此事又確實不太妥。”

宋禮嗯了聲,“這麼說來,你們軍器院所有人都覺得此事不妥?”

軍器同知張勉搖頭,“也不是所有人,有的人覺得此事也不是完全不妥,只需要我們這邊再投入人力和財力改進一下即可,現在這個泰山號,確實有點雞肋了。”

宋禮是工部尚書,但對火器這方面明顯不如軍器院這羣人,聞言問道:“怎麼就雞肋了,如果是雞肋,黃昏是如何在亦力把裡大破敵軍斬殺歪思的?”

如此強大的火器,竟然還雞肋?

軍器院這羣人的思維現在進化得如此的恐怖了麼。

第三百七十五章 扶龍第一千五十五章 鈔能力!第四百五十五章 胎教計劃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合兵敦煌!第三百八十五章 朱棣的思想政治覺悟第五百九十七章 武安侯的兵符第七百七十四章 光明工程:大明的面子第1511章 朱瞻基大婚!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想法很美好!第八百七十九章 李景隆:我不配當大明戰神嗎?第八百九十七章 強勢,更強勢的大明!第一千三十九章 有才未必有德!第1505章 夫綱不振第三百九十三章 出人意料的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男人之間的默契第1281章 等待戰機第一千八十六章 永樂大帝之悲第一千二十一章 鉅富送上門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無所畏懼第七百零四章 草原之雄對峙大明之主!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真圓!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世界的第一縷曙光(求首訂)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家的妖姬是西域王族!第四百八十六章 三段射第六百五十八章 血不能白流!第三百七十八章 臣有事啓奏第六百四十二章 通房丫鬟的宿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第八百五十九章 左妻右妾,人生很累第七百五十一章 老子也能享受劉秀的待遇了?第1283章 是時候決戰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永樂十四年,北伐瓦剌!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朱棣的擔憂第一千五十三章 後手!第三百零八章 強勢反擊第十五章 朱棣登基(求推薦、收藏)第一千七十七章 英雄末路第1404章 倭寇之患第四百四十一章 好詩第五百八十四章 天子一怒,血流十里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見鍾情都是見色起意第1437章 守成有仁宗,大明之幸!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帝國外擴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把你當兄弟,你竟然想當我女婿第一千六十四章 高薪養廉第八十一章 惡魔從天而降第1311章 屈服!第四百七十三章 借紀綱之刀而斬陳瑛!第七百一十五章 傷風敗俗第六百七十七章 商行革新,時代前沿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欲讓大明鋼鐵大廈林立第六百零五章 浙江承宣佈政使第1431章 流放第1395 形勢複雜!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悲大喜的兩兄弟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兩個頭鐵的人!第一千九十九章 大明海軍將至!第九百零七章 漫步秦淮,胭脂氣中說古今第一百一十八章 練童子功的少年第八百二十五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1300章 空城計?!第八百一十二章 衆心齊聚,必殺一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九十七章 南鎮撫司兩巨頭入獄第1394章 繼續打!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龍過境第八百一十一章 陽武侯的底氣!第1286章 惡魔姿態第八百八十二章 于謙,走入天下!第1492章 問題所在第1444章 腥風血雨無人知第一千六十二章 奴兒干的王者!第八百九十二章 合縱連橫第八百二十六章 用生命在演戲嗯,說幾句,掙扎一番第四百四十一章 好詩第1493章 最強的封建帝國!第六百三十三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五百一十二章 因爲,我是中國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可一世的解縉大才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見黃昏誤終生第1502章 哪有男人不偷腥?第四百八十一章 太子屬官楊士奇第二百二十三章 孽緣之始第二百九十七章 南鎮撫司兩巨頭入獄第五百零四章 朱瞻基,屬於你的歷史舞臺還沒到第1357章 一盤大棋,開始收官!第1259 永樂十五年第1541章 絕望!第1393章 尚書之爭!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蛋疼的朱棣!第1546章 毫無懸念的遠征之戰!第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一千二十二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活着的財神爺第八百四十三章 人間蒸發第一百八十一章 永樂大帝豈可欺第1316章 戰後第三百七十三章 舅哥給力第1417章 國公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