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馬哈木的底氣……不太足!

瓦剌,在大明疆域的左上方,這麼說不太具體,具體點的說法就是後世外蒙古的西部,區域也不算小,反正地勢平坦,適合放牧。

只不過遊牧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

所以文明進程更慢。

若是有個災年,全族都要餓肚皮,偏生大明處於小冰河時期,所以瓦剌動不動就扇動兀良哈和韃靼一起叩關侵擾大明,是真沒辦法。

所以明朝前期的瓦剌、兀良哈和韃靼,乃至於之後的後金,其實日子挺慘。

不搶,餓死一大堆人,部族內部加劇。

搶,大多時候又打不贏大明。

但也贏過。

比如土木堡之變,薩爾滸之戰。

但歸根到底,大明還是被自己折騰得沒了的,如果魏忠賢和東林黨……呃,如果天啓和崇禎能處理好這兩派的關係,努爾哈赤打不下的寧遠,皇太極也打不下,那也就沒有後續的什麼吳三桂開山河關了,僅是一個關寧錦防線,就是後金恐怖的噩夢。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

出關之後,黃昏就披甲掛劍了,畢竟這不比關內,隨時都可能出現意外。

安全第一。

哪怕現在有阿如溫查斯貼身保護,嗯,是晚上在帳篷裡也要緊密貼身的那種貼身保護,可惜,阿如溫查斯一身武藝,還是擋不住黃昏那隻流金歲月槍。

從肅州出關,還在韃靼區域。

嗯,正確的說法還在延平布政司的管轄區域,連官道都延伸到這邊來了,也就是說,延平布政司的兵力可以在三五日抵達肅州支援。

這意味着瓦剌南侵的話,很容易遭到腹背夾擊。

所以其實邊關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隨着大明對韃靼區域和兀良哈的牢牢掌控,瓦剌已是獨臂難支,唯一的不確定性就是瓦剌能堅持多久。

在進入瓦剌區域一百餘里地,抵達烏布蘇諾爾湖後,大軍暫駐。

直到此刻都還沒有遇見瓦剌大軍,只遇見幾撥零散的斥候,然而斥候相遇,瓦剌的斥候也不戀戰,甚至根本不和大明的斥候接觸,調轉馬頭就跑。

現在的情況是不根本不知道馬哈木將大軍帶到了什麼地方。

這要在偌大的瓦剌區域找到敵軍,不啻於大海撈針。

所以信息很重要。

是以剛進入瓦剌區域,這個難題就擺在雄霸、朱瞻基和黃昏的面前,三人不得不讓大軍暫時停下,在一起商討對策。

一時間氣氛有點凝重,都在擔心馬哈木打游擊的情況會變成現實。

而另一邊,氣氛更凝重。

和黃昏等人想的不一樣,在黃昏和朱瞻基雄霸等人的眼中,馬哈木肯定率領大軍在瓦剌最西邊的區域——畢竟大明北伐這麼大的事情,瓦剌不可能不知道。

所以他們躲在最西邊,一旦戰敗,可以逃竄向西域,也可繞過阿爾卑斯山脈,進入亦力把裡尋求庇護,避免被滅族。

但出乎黃昏等人意料之外,馬哈木膽大包天,竟然帥軍在安加拉河流域附近——這裡毗鄰韃靼區域,如果被黃昏等人知道,圍堵上來的話,馬哈木就逃無可逃。

馬哈木敢這麼做,自然有他的底氣。

反正這麼多年和大明打仗,瓦剌還沒從沒有真正的失去一戰之力,這一次大明北方精銳傾巢而出,馬哈木第一時間不是恐懼,而是驚恐與驚喜共存。

驚恐肯定是有的。

現在的大明,確實太讓人害怕了,韃靼兀良哈被滅,南方的中南半島那麼大的疆域,那麼多的國家,不一樣沒能阻止大明鐵騎的前進。

驚喜,則是馬哈木看見了希望和機會。

大明北方精銳齊聚,如果自己將之全殲,那麼大明在接下來的十年裡,都不可能再北伐了,必須休養生息,但瓦剌卻不一樣,可以趁這個機會不斷入關搶劫,發展壯大。

此消彼長,未來幾十年來,大明都將被瓦剌壓得喘不過氣。

當然,這只是對局勢的分析。

馬哈木真正的底氣,來自於他的諜報:大明北伐大軍主帥黃昏,一個妖臣,雖然他做的那些事情馬哈木都由衷佩服,但就算黃昏再妖,也改變不了他是個讀書人,而這個讀書人的軍事早已還很弱雞的事實。

如果主帥是黃昏,副帥是徐輝祖啊、丘福、張輔、鄭亨之流,馬哈木大概還是沒底氣的,然而副帥是一個北方這邊名不見經傳的雄霸,聽說是吳哥叛將。

這樣的人何懼之有。

而另外一個副帥竟然是大明太孫,一個剛束髮的毛頭小子,作爲皇家子弟,朱瞻基再怎麼像朱棣,他也不是朱棣,只是個初出茅廬的新兵蛋子。

大明用這樣的人爲帥,馬哈木豈非沒有底氣。

就對面這將領組合,在沙場上兩軍對峙,馬哈木是一個都瞧不上,如果這一次全殲大明精銳的同時還能俘虜朱瞻基,那瓦剌的前途就太美好了。

其他的不說,大明你不拿個幾十萬兩的歲貢,朱瞻基就得在草原給我馬哈木端尿壺。

看你朱棣有沒有臉去見太祖朱元璋。

而馬哈木還有的底氣,則來自於他的大軍,在得知大明要北伐時,馬哈木就動員族人,組成了一支六萬人的精銳大軍,其中大部分是騎軍。

而他的將領,有兒子脫歡,太平、把禿孛羅、暖答失、亦剌思等一衆沙場老將,都是殺人不眨眼而且眼睛不幹的兇悍之輩。

而且這一次瓦剌人是保家衛國,軍心齊聚。

再加上又是在瓦剌境內作戰。

如此一來,瓦剌除了兵力劣勢,其他方面的優勢幾乎佔盡,天時地利人和,都在瓦剌這邊,馬哈木豈能沒有底氣一戰。

不過……

王帳內的氣氛還是很凝重。

雖然大家都有底氣,但其實底氣不太足,原因只有一個:大明早已不是當年的大明,現在大明的對外戰爭已不再靠兵力優勢強推。

韃靼和兀良哈的滅亡就是前例。

哪怕是中南半島那邊,大明也是以少勝多,最終打下了大片疆域。

而這個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神機營!

大明的神機營,實在是讓人頭疼。

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棣返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還有穿越者?第一千零九章 來自泥濘裡的血淚的憤怒!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古唯有套路得人心第三百一十章 神女很嫩第二百七十七章 紀綱說,要有光第1291章 螻蟻的絕望!第一百八十一章 永樂大帝豈可欺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日我若爲青帝第四百一十一章 作死成功第六百八十四章 火器部隊成型!第五百七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第一千八十六章 永樂大帝之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四方震動!第二百五十九章 梅殷的窮途末路第1481章 抵達泉州第一千四十七章 釣魚執法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高煦:老子又膨脹了!第1259 永樂十五年第一千八十章 朱高燧落幕!第八百二十二章 紀綱開瓢薛祿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真圓!第1499章 征戰日本的戰前準備第四百九十三章 女子心底有那小歡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強烈譴責第八百四十五章 紀綱:我想反了朱棣!第五百三十七章 人皆有夢,青史書卷處留一名第1357章 一盤大棋,開始收官!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司會審第四百三十六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四百七十三章 借紀綱之刀而斬陳瑛!第六百四十二章 通房丫鬟的宿命第1459章 我拿你當兄弟,你卻當了我女婿!第八百二十三章 朱棣:你們都不講武德了?!第1307章 神之一手!第七百二十六章 永樂八年,大明已經無敵了……第一千一十四章 大明的東印度公司!第1517章 問罪日本!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拍即合第1315章 虛假的戰神!第七百二十五章 大明北傾!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會說話你就多說點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水輪流轉第八百三十九章 買賣不成,仁義也不在!第二百零五章 全面壓制第1292章 停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次起飛的朱高燧第一千八十章 朱高燧落幕!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史上第一支僱傭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入主東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見黃昏誤終生第六百六十八章 老子好歹是個讀書人第1453章 貧窮的大明首富第一千六十七章 男兒豈無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第五百一十七章 地皮到手,天下我有第1374章 迴光返照!第三百五十二章 回國第六百五十章 開枝散葉纔是家族的未來第七百八十一章 立地成聖第四百八十九章 好大一個套!第二百九十六章 左都御史陳瑛?我就威脅你了又怎樣!第1442章 不甘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懵逼的朱高煦第八百三十九章 買賣不成,仁義也不在!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地圓學說!第1440章 永樂十八年,匆匆而過四十九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七百二十六章 永樂八年,大明已經無敵了……第一千三十七章 朱棣的困惑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就是愛情第1315章 虛假的戰神!第六百二十六章 聖火令和武穆遺書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海權時代第八百二十一章 東廠需要你!第1299章 恐懼!第六百三十八章 和朱棣一起展望熱武器時代!第七百四十二章 韃靼江山,我主一半!第1530章 被朱棣套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518章 君臣一心第1521章 如此盛世,朱瞻基還能做什麼?第1388章 追擊!第八百第十六章 勝天半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值一提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南已是永樂盤中餐!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內外配合!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化工人,化工魂!第六百零四章 危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棣返京第1310章 這是你最後的機會!第六百零一章 天子太子王爺,皆是棋中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個老色胚第六百九十六章 才壓唐伯虎,朝鮮來美女第八百四十二章 揮淚斬馬謖第五十三章 明教大佬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軌馬車它不香嗎?第二百六十五章 神機營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地圓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