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永樂好忽悠

朱棣其實是有些驚訝的,黃昏那一番話看似胡言亂語,作爲初次覲見君王的臣子而言,犯了輕浮不正的大忌諱。

即使是對不太親近的長輩,這番話也很是不妥。

但極有技巧。

以迷信的手法說他無罪,實則也在說黃觀及其家眷無罪,隱晦辯駁的同時,又很是沒有節操的自我吹捧。

同時故意留下一個臺階給朱棣。

朱棣若是不爽,大可以借這個妄言亂語將黃昏趕出去,若是覺得還行,也可以趁機下臺,免了黃昏被株連的罪。

是個聰明人。

而且極爲謹慎、穩重,一點也不似十五六的少年,更像是飽經世事的而立之年。

朱棣笑了。

輕輕挪了挪手上的那張摺子,放旁邊那一撂上,問道:“聽妙錦說,你在安慶城和她相遇,敘舊之時,曾言說我會定年號永樂?”

斜乜了一眼那張摺子。

這是今日那些“識趣”文臣送上來的摺子,早早的便擬定了一些年號留待年底備用,以昭告天下,其中並無“永樂”。

倒是有趣。

即位詔書都還沒寫,年號先出來了。

黃昏心中大罵。

徐妙錦這憨憨,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種事怎麼能告訴朱棣。

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道:“永樂不好?”

朱棣沉吟半晌,“永樂年號,前涼桓王張重華曾以此爲年號,共八年;南漢循州反賊張遇賢以此爲年號,共兩年;宋反賊方臘以此爲年號,共兩年。”

你讓我用這種不祥年號?

黃昏心裡一咯噔,有些扎心,暗想就算我不說,你最終還不是選定了永樂。

怪我咯。

面上不動聲色,“何謂永樂?”

朱棣面無表情,不言不語,倒要看你如何舌綻蓮花。

黃昏繼續道:“永樂者,大明王朝‘永世安樂’也,沒有什麼年號比這有更好的寓意,什麼天佑、嘉佑在永樂面前,都不值一提,難道不好嗎?”

朱棣就說兩字:“不祥。”

黃昏:“……”

你朱棣是個迷信的人嗎?

騙鬼。

深呼吸一口氣,不行,要想在大明創業,必須把這位風投老闆的馬屁拍好,擺出一副仰慕神態,大袖一揮,“殿下之神武千古僅有,前溯千年不輸漢武,後望千年,何人可居右?難道在殿下心中,僅自詡類如那三人麼?”

這話其實有點違心。

永樂很牛,但還沒牛到千古第一人的分上。

朱棣眼睛一亮,心中微悅。

這話有意思。

想來也是,我堂堂朱棣,大明燕王,如今更是大明天子,馳騁沙場何等神武,將來一番豐功偉績,直追秦皇漢武,豈會壓不住這區區永樂年號,成了方臘之流?

笑話!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朱棣明知黃昏在拍,還是覺得渾身舒爽。

於是覺得永樂這兩字聽着分外賞心悅目。

暗想年號就它了?

黃昏看着朱棣嘴角的微微笑意,知道闖過了這一關,暗暗鬆了口氣,哪知又聽朱棣道:“你還說,我會修一本全書?”

現在剛入主紫禁城,屁股都還沒坐熱。

盛世修書亂世修典。

現在哪會去修書,黃觀這侄兒怎的胡言亂語,說定年號爲永樂,也便罷了,畢竟有猜中的機率,儘管這機率微渺到不可計。

可現在就說自己要修書,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我自己都不知道。

黃昏看朱棣的神情,心裡有些懵逼,我擦,《永樂大典》是永樂元年年開始編修沒錯,可此刻朱棣的表現,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意思,不像是造反之前就有這種念想。

難道是殺了方孝孺後,忌憚姚廣孝說的那句讀書人種子絕了,所以修一本全書,造福天下讀書人?

這個理由比較可能。

黃昏猛然想起一事來:朱元璋要修一本《類要》。

因爲駕崩不了了之。

然後建文帝找方孝孺等人在建文二年開館,欲續修《類要》。

這纔是朱棣修《永樂大典》的真相。

莫慌。

鎮定。

思緒急轉,很快想到說辭,“殿下將登大寶,未來的天下在殿下治理下,必將萬世安樂,煌煌盛世即將啓幕,以浩瀚國力修一本全書,若能超越太祖欲修未成之《類要》,必能彰顯殿下燦若明月的天子之才。”

修一本全書,確實不是說說而已。

需要龐大的人力和財力。

一般君王,真不願意幹這種吃力又討不了多少好處的事。

朱棣心頭一顫。

徐妙錦說過,黃昏說修的那種全書,共兩萬多卷,約三億七千萬字,彙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等。

這是何等不可思議的一本全書。

耗費的人力和財力極其龐大,而且耗時極久,朱棣僅是想一下就覺得頭疼。

但黃昏說的在理。

自己登基的方式確實有些不光明,要用豐功偉績來證明自己比建文帝強,更不比老爹弱,武功方面不敢奢望,老爹實在在牛逼。

但可以文治。

由此證明,大明讓我朱棣來掌控是最正確的方式。

這是朱棣的壓力。

修書是個好主意。

何況,建文帝欲修《類要》未成,我修一本超越《類要》的書,豈非越發證明我朱棣靖難得天下是偉光正的?

於是又笑了,“也罷,算你聰慧,竟能猜中我之心意。”

黃昏心裡一陣腹誹,他已經明白過來怎麼回事,永樂年號,朱棣肯定會用,正是因爲和自己這一番談話,他才定下年號。

《永樂大典》,朱棣會修,原因一樣。

或者說,因爲自己的出現,提前讓朱棣生出了修《永樂大典》的想法。

也笑道:“不是草民聰慧,實在是殿下之雄才偉略世人盡知,稍微想想,便知陛下爲世間讀書人着想的苦心孤詣,修書一事,也不過是陛下今後治下煌煌盛世的錦上添花而已。”

給你個臺階。

朱棣收斂笑意,冷聲呵斥道:“那麼你倒是說說,爲何要招搖撞騙,神神鬼鬼的說你自己可以預知!”

還騙到了我小姨子身上。

小子不長眼啊。

黃昏心中一跳,來了來了,重頭戲來了。

在被押送回應天的路上,黃昏已經想了無數說辭,然而事到臨頭,腦子一熱,竟然惡向膽邊生,沉聲說道:“草民沒有招搖撞騙,草民真的從事一種特殊的類如相士的職業,可以預知未來。”

穿越者是什麼?

除了自己,沒人知道。

那麼我黃昏就在大明天下,兵行險着,把穿越者塑造成一種神棍職業——忽悠公元十五世紀的永樂大帝,應該不難,畢竟有《推背圖》在前。

第五十七章 天子守國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皆求活第八百零三章 誰他媽還沒個青春了?第一千三十六章 日久見人心:得道多助!第二百一十九章 強勢平推第一百零一章 君臣同行(求推薦收藏)第1333章 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第1307章 神之一手!第七百一十九章 去北境,終將爲王!第七十三章 興亡皆是百姓苦,何不窺盛世第1365章 大明重臣的骨氣第八百七十九章 李景隆:我不配當大明戰神嗎?第八十六章 無解之局(求推薦收藏)第五十九章 惡魔小寶慶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見黃昏誤終生第八百七十五章 比諸葛亮還妖的妖人!第一千七十七章 英雄末路第三百零六章 聖心殺意第六百八十章 君王當強勢第四百九十二章 狗兒是條狗第三百五十八章 好一句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355章 哪有不猜忌臣子的天子!第二百四十五章 出塞第八百九十五章 最可愛的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瘋狂工業第四十二章 舌綻蓮花第二百四十六章 清明上河圖第六百三十六章 你行你上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財富密碼第1357章 一盤大棋,開始收官!第1334章 飄了!第1404章 倭寇之患第三百二十章 密謀第1355章 哪有不猜忌臣子的天子!第三百零三章 秋闈報考第一千八十五章 蒸汽時代的展望第四百五十一章 太子爲禮,坦然受之第五百七十九章 燥起來吧,大明!第二百八十四章 大明小地主第1285章 壯志揚!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一出好戲!第二百一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1335章 一座來了就走不了的城市!第五百三十四章 自信過頭的明仁宗第五百二十一章 水泥工坊建立第一千四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1269章 出征?出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叔侄默契!第三百三十四章 形象高大的大官人第一千零一章 大明的殺神白起!第1321章 公主任性第一千九十章 永樂十三年,動盪的一年第三百六十五章 生死皆在一念之間第三百八十二章 鴻門宴第三百七十六章 永樂你是烏龜啊第1275章 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三章 掀起你的蓋頭來(求首訂)第1507章 分鍋第四百九十九章 利益共同體第六百三十七章 想找認同感的永樂第1512章 動亂國本的大事!第1396章 自己挖的坑!第一章 是的,這裡是大明第三十九章 有才之人未必有德第1510章 來自大明的支持!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汗和太師的那點事兒第1266章 何謂永生?第六章 迂腐的三元狀元第二百三十七章 國公惹不起第八百九十四章 廉頗老矣,李廣難封。第四百零三章 別浪,猥瑣發育第六百一十四章 贏了青樓嫩模,輸了邊疆幹活第1484章 民政人才!第三百四十三章 瘋狂作死第五百章 彩虹屁第三百一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工業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永樂,來,我告訴你如何削藩第四百二十章 父皇,你還要臉嗎?第八百四十五章 紀綱:我想反了朱棣!第五百八十四章 天子一怒,血流十里第六百八十九章 丹書鐵劵第三百八十九章 滿城風雲第五百八十一章 改革阻力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心不古第1416章 僱傭兵誕生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如入無人之境!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喀秋莎!第1402章 元朝之大,大明不可及乎?第一千八十一章 苦逼的鄭和第六百一十章 箭在弦不得不發第一百零八章 黃花閨女能不羞臊?第四百五十六章 救命恩人第1530章 被朱棣套路!第三百六十五章 生死皆在一念之間第八十一章 惡魔從天而降第1296章 上兵伐謀第八百零一章 不講武德的南鎮撫司第七百五十四章 人間各有下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