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節 關於高麗的奏本

坐下之後,于謙一指白名鶴:“那一份奏本,是我遞上去的。”

白名鶴把兩本都舉了起來,于謙指了其中一本,白名鶴將另一本放下,打開了這一本。上面寫的是關於李氏高麗最近的情況,于謙其實只是作了一個總結。

工部彙報,李氏高麗各工坊工作效率日漸低下。戶部彙報,李氏高麗的商稅最近連續四個月下滑。吏部彙報,李氏高麗那裡的吏員上報,李氏高麗的管事最近消極怠工。最後是東廠的報告,李氏高麗的多處工坊已經出現工匠被打傷,小規模衝突的情況。

看完這些,白名鶴把奏本放在桌上:“於大人怎麼想?”

“高麗人不願意給大明的聯合工坊作工了,原因是工錢實發到他們手上,和我們宣稱的相差的太多了。本官以爲,應該叫李氏高麗的攝政王過來,接受訓斥,是他們的貪婪,影響到了大明。”

白名鶴相信,大明有出色的政治家。

但大明還沒有足夠的國戰,沒有遇到冷戰、經濟戰之類的問題。這不是智慧不足,而是經驗不足。

“王誠!”白名鶴輕呼一聲,門外的王誠進來站在一旁。

“安排東廠的人去打聽一下,高麗人當中有沒有膽子大,不怕死的。最簡單一句話就是,有沒有敢造反。如果有的話,挑幾個不錯的出來,然後請工部幫助生產足夠數量的刀具,只要刀,不要護具,也不要其他的東西,刀的樣子偏倭刀就好了。”

“是!”王誠沒多問,領命出去了。

“白名鶴。你……”于謙有些不明白了。

“於大人,您是一位好臣子,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但您不是一個陰謀家,李氏高麗再說是我們大明的屬國,但也不是大明,是另外一個國家。您說的方法沒問題。高麗的貴族會增加一些工錢給工坊的人,可是我佈局了這麼久,難道只爲了叫一個小人物過來訓斥一翻嗎?”白名鶴把于謙說的有些迷惑。

白名鶴又解釋道:“於大人,您可記得當年,第一次給李氏高麗的礦工發年賞。那個時候礦工們的年賞被貴族們搶了不少。但他們忍了,那我白名鶴沒話可說,他們軟弱與我無關。然後呢,瓷器坊的工錢,年賞被扣了大半。他們也忍了。”

于謙點點頭,這事情他記得。

“這連續三四年了,大明也在那裡有了一些非常小,人數不足百的小型工坊,這些人的工錢還有賞賜卻是標準很高呀,都說我白名鶴傻。”

“你想讓高麗暴亂?”

話說到這份上,于謙如何不明白。

白名鶴又要說話,于謙一揮手製止了他:“別說。容我想一想得失。”

這纔是于謙,先考慮得失。再考慮行動,而白名鶴則相反,先考慮行動,再管得失。只要大方向正確,掙的少一些也就那麼回事了。

白名鶴也沒有催,一個人在那裡品着茶。

要說這一招很巧妙。也是白名鶴佈局多年。可這一招真的好嗎?別說是于謙,就是商輅都在猶豫,因爲白名鶴這一招肯定會讓大明皇帝不高興的。

這是在鼓動窮苦的百姓在造反呀,要知道任何一個朝廷都會非常在意這種事情。

“那麼,你想要的結果呢?”于謙又問白名鶴。

“第一步。讓他們去打,自然就會打亂了。然後大明的訂單肯定會受到影響的,最初商人們肯定會有些意見,打的時間長了,股市就一定會波動,到時候有意見的就不是幾個商人了,估計半個大明的士紳都會出來罵人。”

白名鶴這麼一解釋,于謙也就不想再聽下去了,這事情有些過了。

“於大人,這是好計策。”商輅竟然支持白名鶴。

“爲什麼?”于謙不解。

“於大人,倭國肯定是要成爲大明一省的,這是國策,也是未來三十年大明第一政務。這件事情有資格知道的可都是按了血手印的,所以是必行之策。”商輅說的這事情于謙知道,于謙也按過那個手印的。

商輅又說道:“大明省與省之間,還有一國?”

好一句,大明省與省之間,還有一國。這句話白名鶴要大聲說一聲讚了,太高明瞭。你讓大明的國土中間還有一個小國,誰敢說。

“會如何?”于謙再問白名鶴,白名鶴這次卻不再說了:“於大人,我有萬歲的授權,此事我可以自行處置,您看着就是,一句話,國與國之間是不要臉的,只有更黑更狠,沒有最黑最狠。”

于謙默默的點點頭:“也罷,大明的省與省之間是不能有一國的,莫傷及太多無辜,有傷天和,李氏高麗不同於南洋。”于謙說着,指了指白名鶴的另一份奏本,這些奏本上有什麼,于謙作爲太師自然是知道的。

拿起奏本,白名鶴翻看只看了幾眼,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這奏本講的只有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南洋發生了幾百幾千次了,而且就是在近代也有。那就是當地人排華,搶,殺華人的事件。

“這件事情,我的意見是,去殺,殺一個華商,就誅十族。”白名鶴殺心已起。

“鄧海龍掌兵,攻擊南洋就是以這個爲理由的,但就這樣,他都不敢殺。天下人看着呢,大明不是強盜,殺人就要有一個規矩,說穿了就是一個名義。就比如,你在地中海殺,你借的是拜占庭的名義,對大明天下人交待的是爲拜占庭復國之戰,殺的占人國土的強盜,可南洋呢,我大明艦隊是殺過去的。”

“交給我了。兩天我離京,接下來,我要讓天下人看看,儒道是怎麼殺人的。”

白名鶴當真是信心十足,他準備使用大殺器了。

和于謙見過面,讓許多人非常意外的是,白名鶴竟然都沒有留在京城裡過夜,當天就離京了,也沒有去天津衛,更沒有南下,因爲他的那一列火車沒有動,可就是找不到人,沒有好去東廠問,估計能問出來白名鶴去向的,不超過五個人。

而且這五個人當中,其中有兩位都是皇帝。

白名鶴去那裡,去了明陵,這個時候還沒有十三陵這個稱呼,但大明皇帝埋在這裡的不少。自從朱祁鈺回到京城之後,爲了迴避,朱祁鎮就跑到這裡了,名義是感懷先人。當然,只有不是太笨的人就明白,這位太上皇是在迴避。

喝着小酒,一位是皇帝,一位是臣子。

當然也可以說,一位是大舅哥,一位是妹夫。天完全黑下來之後,白名鶴的另一位大舅舅哥,當今大明皇帝朱祁鈺也來了,三個人拿着紙牌在玩挖坑,賭注倒是非常大,一注就是一百萬兩銀子。

當然,絕對不會有人兌現。只是叫着好聽。

“話說,將那些叔叔伯伯弄出去,讓他們去禍害一下海外也不算是一件壞事。會不會幾百年之後,他們也玩一出七王之亂呀。”朱祁鈺打出一對十,看了看手上的牌,壞了,自己還有一張單八,一張單九,單j,單q。

正準備把一對十拿回來,被朱祁鎮一巴掌拍下:“落地無悔。”

“唉……”朱祁鈺嘆了一口氣,看看手上的牌,心說自己又要輸了。

“管他七王之亂,還是十七王之亂呢。大明這塊地方再繼續養活他們,不出三百年,不出亂子也亂了,憑什麼讓百姓放開生,不讓皇族放開生,按我說放出得好,管住水師,就是管住大明。”朱祁鎮翻看着手中的牌,一邊說話一邊還在計算着下手怎麼出。

白名鶴沒接話,這個話題他不想插嘴。

朱祁鈺輸了,一邊洗着牌一邊說道:“他們想去打,想去佔,就和歐洲人去打吧。幾麼多王叔,王兄扔在美洲足夠整出些事了。”

“但有一條,任何人不得調用大明水師的軍力。”白名鶴補充了一句。

朱祁鈺認可這說話,看看朱祁鎮,朱祁鎮也點點頭,他們也意識到,文官治天下其實管的就是民,武官纔是保大明江山最重要的。

“內閣最多留給武官兩三個名額,多了也不好。他們去爭,去鬥。皇權想要千年,要一手文一手武,那一家獨大都不好。文官獨大禍害的是天下,武官獨大就是漢末了。這個制衡很關鍵。”

兩位皇帝在討論着皇權的長期延續性。

說到這裡,兩位讓白名鶴講講,白名鶴也不敢說太多。講了些各種政治制度,獨裁者、共和制、總統制、君主立憲制、還有僞君主立憲制,就是把皇帝當擺設的那一種。

“兩位萬歲,皇兄。我不敢說那種說,那種不好,可以說沒有絕對完美的。要說起來的話,這三權分立的方式倒也不錯,文武都有權,地位也可以提升到一樣高。但皇權再加一個套,控制着關鍵點。當然,萬一出了昏君怎麼辦!”

“沒有完美的,這個事情值得花幾十年好好研究一下。”

沒有辦法,別說是兩個還不到三十歲的皇帝,就是後世那麼多聰明人也沒說一個完美的政治體制來。更何況,身爲皇帝也不可能願意再去作一個平民吧。

其實就這麼一個話題,白名鶴就在這皇陵住了兩天,與兩位皇帝關起來僅這一個問題討論了兩天,然後白名鶴的專列南下,先不回南京,先去西安府。(未完待續。。)

第571節 織田家要瘋了第408節 誰動了小白的蛋糕第421節 一張紙的重量第186節 徐承宗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70節 知府錢無眼第433節 青梅竹馬第548節 回家第411節 大明的市集第393節 萬雪兒進京了第323節 造福於民第478節 十船一歸?第539節 猛虎出欄第102節 爲大明,請助一臂之力第401節 女人的狠辣第555節 最寬大的特赦令第118節 這一跪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305節 黃金萬兩第376節 皇宮殺機第518節 沒有最瘋狂!第309節 宗主上國會議第302節 定計李氏高麗第429節 從重第214節 文化攻勢第550節 大明報第443節 蝕骨鬼焰第547節 關於高麗的奏本第446節 虛地第279節 秘密私兵第390節 文華殿閣第574節 小善大惡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428節 兩份奏本第317節 大明需要心理醫生第430節 來自倭島的第309節 宗主上國會議第589節 特赦之下第155節 三問石亨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525節 小小的葡萄牙第205節 小呂宋的採購清單第323節 公主發火第484節 大明蒸汽船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241節 誘*惑第218節 致命的宴會第126節 意外之喜第198節 又見黑幕第190節 人傻錢多大明人第517節 雅典港第171節 前合浦縣令白大人第267節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54節 白名鶴的鐵血領地第539節 猛虎出欄第280節 失控的慘敗第10節 汾酒還是杏花村第503節 洪流第504節 不一樣的路第555節 最寬大的特赦令第556節 也先領兵第149節 天下英雄帖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347節 超級補貼第97節 負債大戶第434節 精米五百萬第492節 權威展示第383節 三道聖旨第282節 改制大明水師第173節 那抄家吧!第619節 白名鶴致仕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563節 航向,倭京都第25節 京城南之荷第348節 白大傻子?第212節 論臣第423節 放開雙腳第206節 淡巴菰第428節 兩份奏本第605節 石頭,石頭!第118節 這一跪第494節 知禮的葡萄牙人第514節 兩個港口第17節 夜裡的御書房第470節 沒有要求的要求第422節 工業時代第499節 峴港邊市第123節 敢佔我白名鶴的便宜?第73節 一力破十會(下)第156節 爲什麼第110節 秘談第563節 航向,倭京都第466節 晚宴第31節 聖旨下,白名鶴作詩!第269節 白名鶴的地位第524節 霸者第265節 大明亡國之災第264節 臣爲萬歲算三筆賬第48節 死的是超級名人第52節 老狐狸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