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京城暗戰開始

什麼叫坑爹,什麼叫豬一樣的隊友,什麼叫禍不單行。

在禮部那位官員高喊出教化萬民是我等的功績之時,楊寧就想哭了。

自己的兒子是個蠢貨,自己的部下也他孃的是豬一樣的貨色,自己現在怎麼辦,站出來以管教不嚴認錯嗎?

悄悄的擡頭看了一眼代宗朱祁鈺。

楊寧看到的不是一個怒火中燒的臉,也不是驚愣,更不是疑惑。只是一張平靜,還帶着微笑的臉,似乎剛纔那句話代宗朱祁鈺半句也沒有聽到一樣。

不,不會沒有聽到的。

朱祁鈺當然聽到,這會心中殺人的心思都有了。你們這幫文臣果真不什麼好東西,朕這個皇帝是你們捧上來的,怕是朕只是作一個擺設或許你們會高興一些。朕只是想爲萬民作些事情,作一個好皇帝罷了。

怕是連一點好名聲,你們也想貼在自己的臉上吧。

代宗朱祁鈺不動聲色,緩緩的開口問道:“各位還有何意見,儘管提!”

提個屁!楊寧第一個站了出來:“萬歲爲天下百姓所辛勞,這是萬民之福。臣以爲,這奏本有些細節需要修改。比如讓萬歲親耕一畝三分地,臣以爲可否改爲三進三退……”楊寧說了好半天。

總結下來就一句話。

萬歲你太辛苦了,這種事情作一作樣子就好,這個形勢到了就行了。

楊寧卻是不知,他原本是爲挽回一些剛纔自己下屬失言的面子。可越說朱祁鈺卻是不高興,不爲別的,這就是心裡原本就不舒服,這會聽什麼話都不是好話。

朱祁鈺心說:什麼叫作一作樣子就行,萬一你們這些人在外說些朕的壞話。朕不是白辛苦了,不就是一畝三分地嘛,挑一些精於農務的好手幫着,難道朕還犁不完這一畝三分地了,這一次,就是要實實在在的。

不但要實實在在,而且還要開放先農壇,請百姓觀禮。

年輕的皇帝發起恨來,不是眼下根本就沒有一統江山之清流文臣們可以左右的。

高谷在旁邊混上兩句支持一下,于謙這邊也高呼支持興農之事,立即就沒有楊寧什麼事了。所有的決定當天就下了,再有兩天就是春耕好的時間了,南方有些地方已經下種,北方晚一些,但也差不多了。

代宗朱祁鈺立即叫蔡公公唸了一份自己的中旨。

“內閣中書舍人白名鶴,爲國……。”蔡公公誇了幾百字之後,語氣一變:“加封白名鶴之妻白孫氏七品安人,加封白名鶴之母白李氏七品安人,加封白名鶴之祖母白贏氏,七品惠安人!”

“萬歲英明!”高谷第一個作出了迴應。

楊寧還會還在頭暈呢,等他反應過來,這道中旨已經得到了內閣的與六部其餘重臣的認可,等內閣正式的成文,然後交由禮部入冊,再由相關的部門送到西安府去,由當地官員將這道命令送入白家。

加封白名鶴的家人,這只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

這種事情上,不會有去駁皇帝的面子,縱然給白名鶴的祖母加封了的時候,在普通的安人之上,又加了一個惠字,可這在這些大員眼中,也只是小小的一點點恩賜,無非就是十頃田地的賦稅減免罷了。

具體的工作很快就安排下去了。

戶部、工部、禮部都分到了一部分任務,只有兩天時間,爲皇帝親耕要作好全面的準備。

下朝之後,工部尚書江淵把事情交給自己的親信去處理,自己則是吩咐下人,回家!

工部尚書的家中,白名鶴坐在偏廳之中品着茶,吃着點心。白名鶴後世也喝過好茶,可後世巔峰的好茶,也遠不如工部尚書家中這招待他的茶好。或許工部尚書家中招待自己也用了非常好的茶。

捧着茶杯,白名鶴在思考,是大明普遍的茶就非常好呢,還是特意給自己用了好茶。

“白大人在想什麼?”一個聲音傳來,讓白名鶴一驚。

看清來人之後,白名鶴趕緊起身行禮:“江大人,下官失禮了。”

“坐吧,本官託大自稱一句叔叔,因我與你祖叔公是曾經是同朝爲官,當時你的祖叔公對我江淵有教導之恩,雖沒有行過拜師大禮,但一日爲師……”江淵說着這裡也沒有再說下去。

到了他這種身份,話說到這裡已經足夠了。

白名鶴重新起身,很正式的施了晚輩一禮,不過心裡卻還不知道自己這位祖叔公是誰?

事實上,白名鶴到現在也不知道大明的白氏是個什麼情況。

其實關中白氏,只是整個白氏家族一個小部分。白氏在陝西、河南、河北、還有唐時極出名白居易後人的香山堂等。白氏算是一個老家族,在明初河北、陝西、河南各分支,都有出來作官的。

其中在當時聲望的最大的,就是河北一支的白英。

沒有爲官,卻不比作官差。幫助當時的工部尚書,完成了京杭大運河山東段的工程。永樂大帝爲其建祠,封爲漕伯!可是說不是官的官,這纔過去三十年,當年工部的年輕人,那個能忘記這位水利工程的牛人。

所以白名鶴治水,工部是支持的,九成都是因爲白英的原因。

江淵多少有些感懷,似乎是想到自己年少之時,數十萬人爲京杭大運河而奮戰的壯舉。輕輕的擺了擺手,示意白名鶴坐下。

“叫你過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對你講!”

“江叔父請講!”白名鶴立即擺出一副晚輩的姿態。

“大明天下,不願意離京爲官的人有多少,叔父我多少也心裡有數。但這件事情,是雙刃劍。他們不想爲官,除了少數是偏遠地區的主官之外,多是些不討人喜歡的職位,比如荊州巡江使。”

白名鶴聽的有些蒙了,這是個什麼官。

“從八品,其職責就是負責江堤的安全。每個月,要在自己管轄的一百里範圍內,巡視至少三次,夏季汛期爲三天一次。長江自古多水患,非人力不可勝。所以這樣的官職,又苦,又沒有什麼油水。”

白名鶴也點了點頭,這樣的八品官,他寧可回家賣火柴。

江淵又說道:“三甲進士,能真正坐上七品官的沒有幾個人。大半的人還是從正九品作起的,所以這從八品看似是高階官職了,可手中的權利卻沒有多大,管的人也只有那麼十幾個,如果有了洪水,可能還會丟了性命!”

“說實話,我也不想去!”白名鶴尷尬的笑了笑。

江淵點了點頭,白名鶴這樣說他不介意,反倒有些親近。

“事實上,這些官職都是被空着的,真正管事,卻也領了這份官職大半俸祿的,都是些經驗豐富的水匠。”

白名鶴懂了:“把這些進士們逼去,他們只會壞事。”

“沒錯,他們不懂什麼是水利。可他們卻是正經的官,所以會讓下面的人難作。更何況,他們這份俸祿雖然不多,但大半分下去,給江堤的水匠們也是一種補貼。”

爲官之道,爲政之道。

白名鶴終於明白了,江淵這是在告訴自己,自己太年輕了,把問題想的過於簡單了。

白名鶴當下反問了一句:“江叔,這些人有本事,有才能,爲何不讓他們去作這個巡江使呢。爲什麼一定要等吏部派些什麼都不懂的人過去。”

“你以爲,有多少個舉子能作官?”江淵笑着反問了一句。

白名鶴真正被問住了,這個問題他回答不了。

“那件事情,不僅僅幾個人的事情,是整個朝廷的事情。這就是作叔叔的要告戒你的,絕對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朝堂之上風雲變幻,任何一個人都可能隨時被吞噬掉。于謙與商輅的爲人,我是佩服的。但商輅太年輕,于謙過於剛正了。”

白名鶴很鄭重的點了點頭。

“我建議你去見一個人,別人見不到,但是你卻有可能見得到。”

“請江叔指點!”白名鶴站了起來,很認真的等着江淵給自己建議。

“金英!”江淵的語氣嚴肅了起來:“金英這個人,不好也不壞,與大明朝而言他是中正之臣,但卻不是當今萬歲的忠臣。那些對他的彈劾,多是些藉口罷了。你真正見到他,你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白名鶴用力的點了點頭。

江淵不會再教細節了,至於說白名鶴怎麼去見,走那條路子這就是白名鶴自己的本事了。要是連人都見不到,白名鶴也不值得江淵去教。

又和去商輅家一樣,什麼吃午宴,全是藉口。

白名鶴離開江府的時候,肚子還有些餓。在街邊吃了一碗麪後,纔回到自己的府中。這時白府香案還沒有撤去,來傳旨的太監也是剛剛離開。

孫苑君在院子裡是一面笑,一邊落眼淚。

第339節 小暉第611節 皇帝親征第568節 中華之氣節第249節 預謀第383節 三道聖旨第27節 京城南之荷,敗!第603節 足利千雪之死(下)第387節 臉皮不夠厚呀!第392節 穿絲綢的高麗女子第6節 舌戰七裡二十八村第482節 懷玉號第576節 是白名鶴冷血嗎?第574節 小善大惡第462節 馬骨可以有很多第99節 白大土豪第547節 關於高麗的奏本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565節 很豐盛的晚餐第249節 預謀第616節 君臨天下第133節 人心不會知足第84節 廉州衛第112節 紅粉骷髏第526節 我白名鶴圖什麼?第423節 放開雙腳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172節 敢殺人否第373節 大明的天上人間第566節 晚餐的價格第581節 集結,目標安南第291節 有招、無招第234節 逼婚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560節 安居樂業第565節 很豐盛的晚餐第234節 逼婚第414節 御選……小妾第289節 館閣體第210節 金礦第119節 皇帝的承諾第391節 一隻蘿蔔第616節 君臨天下第55節 白名鶴的大殺招第155節 三問石亨第30節 君子六藝第506節 大明皇家鐵路第192節 雙贏第582節 回港修整第436節 廟算(二)第552節 舉國之力第200節 欲加之罪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140節 有人告了白名鶴第613節 黑暗之心第323節 造福於民第351節 私企上市路還遠第617節 來談談第482節 懷玉號第616節 君臨天下第436節 廟算(二)第326節 可憐的大明宗室第137節 高府宴客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130節 那一支傳說中的強軍第552節 舉國之力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115節 正直無私第591節 錫蘭第279節 秘密私兵第272節 冤大頭?第286節 全面啓動第233節 絕秘第483節 大明皇帝在勞作第374節 皇宮的意外!第160節 金子呀!第149節 天下英雄帖第256節 大明的賦稅第256節 大明的賦稅第178節 廣州罷市第454節 豪氣沖天第173節 那抄家吧!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373節 大明的天上人間第376節 皇宮殺機第450節 焰葬第309節 宗主上國會議第316節 絕對熱血第373節 大明的天上人間第307節 血汗工坊第92節 兩座城第21節 詩會第一天的風采第410節 二十萬…斤!第43節 春耕祭祀第184節 開堂第一審第411節 大明的市集第601節 必須死守之地第207節 福州神話第400節 刺客的人選第580節 再往南……第586節 多是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