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節 智慧無價

“那麼,白名鶴這麼一個點子,值多少?”又有人問了。

蕭鎡微微的嘆了一口氣:“三個新鈔錠杆可以掙一文錢,翻新複用的七個掙一文。徽商有多少紗坊,日產低於五千錠爲家坊,工坊最小規模則是日產五千錠紗。最大的紗坊爲謝氏平湖紗坊,日產紗十萬錠以上。”

十萬錠紗,在大明已經是一個奇蹟了。

這已經相當於後世民國初年,中小型紗廠年產二十萬噸紗的產量了。這個時代,還沒有蒸汽機,除了人力、畜力、水力之外,再沒有什麼更先進的工具了。

“每天,僅紗錠杆一項,淨利七十兩銀子上下。”

一天七十兩,一年就是差不多二萬兩銀子的淨收入。對於一個創業期的年輕人來說,這已經是筆巨大的財富了。在大明,銀子二萬兩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換成大米四萬石,二十石一噸,就是二千噸大米呀,夠幾十個人吃一輩子了。

而且這僅僅是紗錠杆一項。

東西便宜,架不住量大,利薄加不住多銷。

白名鶴自己知道這件事情,不過他在意的不是自己這一個點子,而是大明已經開始有了工業化的萌芽了,至少那謝家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投資在研究,怎麼樣把打磨紗錠杆減少人力,多用機器。類似於車牀的水力機器,已經成功的投入了使用。

“白名鶴!”于謙默默的點了點頭,這傢伙真的是一個能人呀。

“白名鶴現在何處?”于謙又問了一句。

張鳳回答道:“剛纔找人問了,聽說去陪魯王喝一杯。”

事實上魯王也在找白名鶴,他的寶貝已經拉來南京了,只等着讓白名鶴親自看看,然後讓行首院專門負責此項目的人審覈一下。當然了。喝一杯聯絡一下感情也是有必要的。

魯王這裡的得到的回答是,白名鶴去和商幫的人喝一杯。

商幫的人打聽的結果是,白名鶴在陪來自京城的於大人。

事實上呢,白名鶴躲在後院看着王誠帶人在算賬,不是算禮品收入,而是在作去年的大盤賬計算。王誠認爲。既然于謙作爲欽差來到南京了,順便讓于謙把去年的賬帶回去交給萬歲。

東廠自己遞上去也行,但沒有于謙遞上去更好些。

一來是讓于謙認爲,白名鶴把他當回事了。二來是也別讓朝堂之上以爲東廠排外。第三個原因就更有趣了,東廠悄悄的送回去,難免有人想打聽一下。可於謙帶回去,于謙肯定不會把盒子悄悄打開,反倒讓人不懷疑了。

幾十個賬房在啪啪的打着算盤,那速度絕對是後世珠算八級以上的水平。

“大人。賬目沒錯,但出了一點點小問題!”王誠看到大賬差不多有了結果後,捧着總賬的副本對白名鶴說道:“按照萬歲爺的旨意,去年給宮內的供奉超標了。然後咱們的銀子除去宮內的供奉,有三成要由戶部來支配,結果是咱們只給戶部留了不到兩成,其餘咱們留多了。要如何處理?”

“將一部分折成南掌、暹羅、莫龍的供品。這些交內庫應該合理,夠不夠把供奉的賬目平了。”白名鶴追問。

王誠搖了搖頭:“不夠。宮裡多出了二十一萬兩銀子,多的部分不是常物上。而是一些珍品折價太高。那塊一人高的翡翠,就折銀六萬兩。那可是水種極品,戶部金濂不好糊弄。但真賬交上去,他肯定會上書要求在今年的供奉上,給宮裡減銀子。”

說到這裡,王誠又補充了一句:“大人。咱們的金子都堆成山了。爲了二十一萬兩銀子的宮內供奉,再讓戶部給萬歲找些不高興,屬下以爲不好。”

“翻賬,說成我白名鶴的獻禮!”白名鶴又提了一個主意。

王誠又搖了搖頭。

白名鶴問:“我賬上沒有這麼多?”

“有,加十倍也有。不信您可以去問清荷夫人。區區二百萬兩銀子,在大人您這裡沒什麼爲難的。只是您這麼一說,有掩衛盜鈴之義。金濂會找更多的麻煩,所以這件事情是一個死結,除非作假賬。可作假賬又是成了咱們這裡的死結了,將來都是麻煩!”

白名鶴也不同意作假賬,不必要落人口舌的事情。

“對了,我們差戶部多少銀子?”

“有差不多折成銀子小一千萬兩銀子。戶部估計還不知道這筆銀子,去年戶部實賬營收折銀大約有三千多萬兩,其中收到京城的有三百多萬兩銀子,三百萬石糧。咱們已經給戶部的一千二百萬石糧,再加上麻布一百萬匹,銀五百八十萬兩。所以,戶部估計很滿意這個數字了,原本金濂也沒有想過咱們會收多少?會按實數給他!”

(注:許多帖子都說,明朝只有幾百萬兩銀子的國庫收入。事實上,真正的歷史是:永樂年,夏秋兩季的僅糧稅,就實收超過三千兩石、還有絲、鈔、紗、絹等百萬級。只是許多賦稅都留存地方,就是在省、府、州、縣。而不僅僅是在京城大庫,所以整個國家收入,應該把這些都算在內,纔是國家賦稅收入)

王誠說的是實話,金濂已經是是非常滿意了。

“這樣吧,這件事情讓于謙幫咱們一次。他欠過我好幾次人情了,這次他應該會幫。”

聽白名鶴講完,王誠又來了一句:“還有些銀子,給您搬家裡去?”

“堆着好看呀!”白名鶴乾笑着。

“也是!”王誠心說,家裡堆一座銀子,有什麼意思。白名鶴又不是鄉下的地主老財,非要抱着銀子才能睡安穩。“那就放在銀號裡,有個數字就行了。”

白名鶴沒有再就這個話題說下去了。

沒辦法說,也不敢再說了。大明皇帝說的是三成,自己說是百分之一,按現在的算法,白名鶴心想着,別說是百分之一了,就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都多到數不清。

因爲按照現下的算賬方式。白名鶴感覺自己拿是大明國家財政的百分之一了。

但凡是銀子過手,就扣一分歸自己。無論是對外貿易,還是對外採購都一樣。這可不僅僅是稅這一部分,商幫在海外貿易上的收益,也有一分會額外交出來,這部分白名鶴都有些不敢要,總感覺名不正言不順。

可無論是管事的官,還是護衛的水師,或者是十大商幫的人,卻沒有人誰認爲不正常。

要不爲什麼來到南京,徐承宗連玄武湖都敢給白名鶴划過來用。白名鶴手上有七成的海貿純利的支配權,就算沒有這些,白名鶴自己的銀子估計也能買下來,差別就是有沒有買的資格了。

所以,白名鶴遇到了和于謙一樣的問題,銀子多了怎麼花。

“王誠,聽說你乾兒子還有你的侄子,挺出息的?”白名鶴突然扯了這麼一句,王誠有些蒙,不太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別緊張,我又不害你!”白名鶴又來了一句。

王誠本來不緊張,這下也緊張了:“大人,您就明說吧。”

“聽說武田信榮的女兒長的很漂亮,只是個子有點低。而且能寫會畫的,懂漢話。”

王誠連想都沒有想:“其實,成凱不錯!”

白名鶴愣了,心說這都什麼事,好事都往外推呢。

看白名鶴髮愣,王誠趕緊就說了:“當真的,成凱真的不錯。進士出身,身爲七品知縣。而且他父親的職司又比我高,而且還是……”

“不聽,我不管。你幫我找二十個人,不管是誰的侄子還是乾兒子,要那裡還些才能,但沒有官職,有點紈絝子弟樣的出來,最重要的是,必須是可靠的宮裡人。我最近打算買點東西,但不能我出面!”

“買什麼?”

“一座山!”

“山有什麼好買的,您要那塊指出來。隨便就划過來了,這東西還用買?”

王誠這話也不是那裡官大欺人的態度。在大明所有的山都屬於皇室的,白名鶴只有理由合適。當真就可以直接划過來,宮裡備案給當地府縣有份行文就行了。

白名鶴搖了搖頭:“倭島石見山,那裡有銀子可以用銀子當磚,把京城重蓋一遍。所以,這件事情我要玩一票大的。順便把滿朝文武拉下水,也把大明那些把銀子綁在肋條上的財主們拉下水,最近窮呀!”

哭窮!不代表真的沒有銀子,只代表有更大的投資需要海量的銀子。

眼下大明,不是爲修路,就是爲造船。這兩項都是有多少扔多少,而且扔進去聽不到水聲的投資。

王誠很嚴肅的點點頭:“這是正事,先讓這些仔子們學學聽話,然後再辦事!”

“回去休息。忙完了,你們也早點歇了吧!”

白名鶴把賬本放回到桌上,也沒有要這些賬房的人起身,擡腿就往外走了。

想到自己的新計劃,白名鶴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激動。

原本在後世現代的時候,銀是好東西,曾經作夢有許多許多的錢。可到了大明,等銀子的數量達到一個值之後。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數字了,而是變成了一種境界。

內心深思,白名鶴自認爲自己的境界提高了。回到後院,清荷屋內八個丫環排開打算盤的情景,讓白名鶴直接陷入了呆滯……

“夫君……(未完待續……)

第435節 廟算(一)第471節 升官破財第578節 長灘島第358節 人非完人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569節 那地獄見吧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493節 仁愛島第601節 必須死守之地第361節 歸化第504節 不一樣的路第325節 好、成、行!第175節 胡愧第55節 白名鶴的大殺招第413節 富饒的遼東第611節 皇帝親征第432節 一副棺第266節 京城惡戰的序幕第457節 真的在勸降嗎?第159節 柳炒鋼第524節 霸者第84節 廉州衛第539節 猛虎出欄第81節 海禁的機會第323節 公主發火第379節 只是個小白臉第542節 魏國公駕臨地中海第544節 只要幾個港第354節 士爲知已者死第15節 聰明的政治白癡第183節 人之初 性本善第380節 戰爭的意義第215節 白名鶴的教科書第231節 白名鶴的剋星到第243節 白名鶴的又一計第566節 晚餐的價格第421節 一張紙的重量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609節 封建第526節 我白名鶴圖什麼?第599節 穩定西南出海口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295節 大明國策第312節 突然離去第565節 很豐盛的晚餐第327節 成功分化第449節 試探之戰第146節 論賢臣第73節 一力破十會(下)第1節 電閃雷鳴下百花齊放第225節 欽州茅尾海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50節 不要小看了大明清流第320節 小官有威風第451節 援兵至第285節 高手高手高高手第36節 陳循的午宴第496節 拜占庭女王第494節 知禮的葡萄牙人第139節 巨利海商第538節 走出去第177節 金傑赴京第257節 合浦最大的秘密第385節 這纔是官場第557節 白名鶴的慎殺令第547節 關於高麗的奏本第313節 還我河山第149節 天下英雄帖第133節 人心不會知足第184節 開堂第一審第321節 有賊心第570節 本能寺大火第464節 使節團的意外隨行者第46節 關中白氏第032年驚世絕豔第508節 一個又一個港口第413節 富饒的遼東第366節 史稱奄美大海戰第47節 三人密談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251節 第一次巡視領地第229節 問罪第247節 更狠的于謙第117節 最狗血的事件之一第282節 改制大明水師第54節 這是真正的捧殺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114節 撫軍令第135節 **夜話第325節 寶刀未老第180節 封鎖廣州城第540節 三國公領軍第30節 君子六藝第357節 千里傳音術第618節 混亂的歐洲,得利的白名鶴第73節 一力破十會(下)第563節 航向,倭京都第102節 爲大明,請助一臂之力第95節 給部下買點糧第159節 柳炒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