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節 厚厚的一本子

白名鶴是需要增加海外的大明聯絡處,當然眼下的大明還達不到領事館的職責級別,可大明在海外的子民也一樣要管理的,所以白名鶴不能不把這些當個事。

“如果白大人您認爲老夫還當用的話,老夫盡其所能讓這些地方發揮職能?”

張鳳這話白名鶴愛聽。

那麼剛纔的幾件事情再重新拿回來談了。

白名鶴叫人擡來一個箱子,一套一百本,白名鶴專門印刷的大明領事館工作準則以及各級官員的職責內容。

“請張大人幫着看看,如果有什麼不完整的地方,再行修改。還有這個!”白名鶴示意下,又是一個大箱子擡了進來:“這個是吏員進修的細則,也請張大人給把把關。”這還不算完,還有一箱子:“物資匱乏期,對於產量少的商品,自然不能是有銀子就能爭到得,敬老總是沒有錯的,所以憑票供應一部分,再議價憑銀子一部分晚輩以爲更好,這是細則請張大人把把關!”

張鳳快速的翻了翻,白名鶴這些考慮的已經相當的細了。

不過也有可以再完善的地方。

比如白名鶴對發票的規矩,領票人的資格就有非常大的漏洞。而且也不需要真的去印票再發出去,只需要在當地縣、裡兩級備案,用名冊勾畫就可以了。

然後就是這些產量低,貴重卻低價的產品,有資格買的人是不是可以轉賣貨物。或者是轉賣資格等詳細的內容,白名鶴這冊子上就沒有詳細的說明。白名鶴是人才,但人不可能是完人。

張鳳心中所想的是,白名鶴還是從政的經驗不足,想法很好沒錯。細節更重要。

不過有自己這些經驗豐富的老臣子。那麼這些事情自然可以辦得更好。

誰說南京六部沒有用武之地呢。

一種豪情自心底深處又升起來了,仕途不順被貶到南京之苦總算是到頭了。

“請白大人先回,此事三天之內必然會有詳細的案卷出來。就票卷之事,可先在南京選一縣試點,看看效果再圖改進也是可行的。此事由本官來安排就是了,白大人只需要派人準備貨物就好。”

白名鶴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總算是又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接下來,論到蕭鎡了。

收稅的事情可比發東西複雜多了,蕭鎡這個人又是一個死板的小心眼。他看到白名鶴給禮部那詳細的冊子,戶部卻是沒有。硬是逼着讓白名鶴去了南京戶部衙門,白紙黑字寫下文書,然後訂下十日之約,十天之後,戶部會拿出一個規則來,然後再行商議。

回到府上。白名鶴心中開始算計南京的另外三部了。

兵部好說,徐承宗管着。兵部已經幾乎是空了,無論是官還是兵,所有的人手眼下天天在忙,只怕人不夠絕對不會說閒着。各碼頭的管理,海圖的不斷擴大與繪製,水師條例的細則化等等,真的是閒不下。

次日。天還沒有大亮。

正在晨運的白名鶴就接到了消息。

“大人,昨天連夜。南京北邊的上元縣上上下下都貼出告示,就是大人您提到那件事情。這次憑票供應的是暖瓶、松江棉布、湖州絲綢、鑲鋼菜刀、一等上椰油。”

注:原來這塊地方叫上元縣,現代的名字是棲霞!

白名鶴記得自己那冊子上的內容,看來禮部只是在其中挑選了五樣來作試驗呀。

不過,這效率也有點太高了吧。連夜通知整個縣,真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跑斷了腿呀。

“大人。要去看看嗎?”

“我倒是想去,可能去嗎?”白名鶴心產,排場一拉開是個人就知道自己到了。

護衛卻說:“大人,這是善事。本事就是您主導的,又不需要藏着?”

“陸期元呢?”白名鶴打算讓陸期元一起去。護衛卻說道:“大人是需要再增加幾個師爺了,眼下幾位師爺昨夜都沒有回來。只知道碼頭上第一批從小呂宋挖出來的金礦石到了,或許是爲這事留在碼頭了吧!”

護衛也不知道陸期元幾位師爺有多忙。

他們那顧得上金礦石,南京碼頭擴建纔是累死人的活,接下來半年時間都不敢放鬆。

“再找一些師爺?”白名鶴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護衛纔不會接這話呢,找不找都和他沒有關係,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護,外加傳話。最近多了些送信的任務,沒辦法誰讓白名鶴太忙呢。

找師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白名鶴還是決定去上元那裡看看。

在白馬閣直接上船,穿過玄武湖到了北岸就是上元縣的地界了,換上馬往東十里就到了縣城。

白名鶴到縣城的時候,已經過了午時,縣城內外都圍滿了百姓。

就是縣城南門外的一處湖邊灘頭地上,禮部尚書張鳳在,禮部有三成的官員都在這裡。幾位低級官員眼睛是腫的,很明顯昨夜就沒有睡過。

商幫的謝一元也到了,作爲商幫的宿老他有資格站在這裡,畢竟這也是商幫的善事。

白名鶴示意不要過去,找了一處地勢高的地方搭了個簡單的棚子坐下。

“白名鶴到了,此事他也是用心良苦!”張鳳給身邊的禮部官員說了一聲,幾個人往遠處看了看,白名鶴那邊沒有旗,可不代表一隊精銳的士兵能讓人無視的。

縣衙的衙役,縣裡的臨時召集的鄉勇快速的用繩子拉開出一塊區域來。

張鳳是禮部尚書,那怕這種事情對名聲好,他也不會親自上前。最終是由縣令與商幫代表謝一元走到前面。

第一個擺在桌上的是拆開了的暖瓶。

縣令拿着一張紙,這紙顯然是被翻看過幾十次了,可他依然害怕說說錯了,就是背過了也同樣打算照着念,畢竟身後可是有二品大員在看着。

“此物由大明行首院研製,原名暖瓶。市面上稱呼此物爲,保溫琉璃盞。放入熱水可保證五個時辰不涼,一個半時辰內依然還有能泡茶的溫度。各位鄉親看到的這個,就是玻璃盞,爲了護着不容易破碎,所以用了竹編、木雕、絲編三種用於保護的套子裝好。價格分別是二兩、三兩、五兩銀子。六十五歲以上德望無過的宿老,可買一對。縣中認可的孝子可買一對……”

縣令在念着標準。

以二兩、三兩、五兩的基價。有些差一些的,比如裡級孝子,只能買一隻,或者加二成價買一對。賢婦縣級的等同裡級孝子,貞潔牌坊過三十年的,再減三成價,二十年的減兩成價之類的。

白名鶴在遠處聽着,有聽不清的也有人記下傳回來。

“看來說到掙銀子,商人們也是有一套的。藤條作架子,然後用繡好的絲綢包一層。五兩銀子倒也顯得貴氣,想來不少富戶或許會出高價收購吧。倒是這個票的標準,實是讓人想不到。”

白名鶴是真的沒有想到。

這標準制訂的詳細又嚴謹,想鑽個空子都沒有可能。

而且最重要的是,南京禮部這套標準走的是大明現有的道德準則。年長德高者自然是級別高,能被報到京城禮部備案過的大孝子,就是全國級的孝子,竟然可以半價購買。

不過全國級的孝子與貞潔牌坊這級別一樣,整個大明也不會超過一百人。

湖州絲綢平時什麼價,二十尺一匹的就是十兩銀子的高價,而且是有價無市。想去買,未必買到到。這裡,但凡是買暖瓶能夠在基價上再打折的,就肯定能夠用八兩銀子買到。可這夠標準的人數,一個縣就是二十來個人。

放在孝子這個級別上,都是報到府裡受過認證的才行。

聽到最後,白名鶴聽到了兩個非常特殊的級別。

一個是有德之家。講的是某村裡有一戶人家,懂些木匠活。卻沒有專門作木匠的生意,因爲自家有田。平時裡附近幾個村子,修門簾、犁等小活,這家人都是不收錢幫忙的,有時候活計多了,也是最多在主人家裡吃個飯。

真正收錢,就是作大傢俱這類活計。

十年如一日,在附近的村子名聲極好,縣裡備案核察,報到府裡。

這有德之家的級別,僅次於國家級孝子。

還有一個,是致仕的小官員。爲七裡八村的孩童蒙學,卻從來沒有收過學資。他的有些學生考中了秀才,還有中的舉人,甚至有中了進士的。這些人會再捐助給他的小學堂,也有平時商戶、富戶捐資。這才一直維持着。

這樣的人,給定的級別是這所有級別最高的,奉送!

白名鶴聽到這個級別之後,心中所想的一半是後世那些默默的付出的民辦教師,另一半所想的還是大明的體制,唯有讀書高呀。

正在白名鶴低頭思考的時候,有個人揹着筐子快步跑到自己這邊,跪下磕了一個頭。起身就走,白名鶴被這個磕頭的動作給弄的愣住了。趁白名鶴髮愣的這會功夫,又有一男一女,男的磕頭,女的萬福,施禮之後同樣快速的離開。

當一個老者來磕頭的時候,白名鶴回過神來,趕緊向前幾步,卻因爲距離遠沒來得及扶。

“老人家,萬萬不可!”(未完待續。。)

第53節 春耕之喜第563節 航向,倭京都第573節 秀狐狸第376節 皇宮殺機第290節 獨孤九劍第307節 血汗工坊第16節 黑暗中白名鶴之手第215節 白名鶴的教科書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554節 高麗之亂第175節 胡愧第418節 南京教司坊第502節 來支雪茄第113節 非戰之罪第11節 名士初現威第268節 避無可避第64節 鬥米恩、擔米仇!第580節 再往南……第411節 大明的市集第515節 誰纔是大海的主人第398節 當野人遇到白名鶴第492節 權威展示第545節 回到大明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176節 有喜是大事件第275節 瘋狂第187節 這就是爲了刺激第234節 逼婚第12節 名臣于謙到訪第87節 文化人第211節 東廠在馬尼拉第541節 教皇有麻煩第27節 京城南之荷,敗!第462節 馬骨可以有很多第247節 更狠的于謙第489節 海盜船上的秘密乘客第458節 白銀百萬兩第73節 一力破十會(下)第383節 三道聖旨第299節 超重量級副手第356節 這是閒得嗎?第238節 屠戮(二)第161節 烈第63節 最實在的受益者第150節 俠之大義第564節 要麼,放縱一下?第459節 一戰成名第550節 大明報第394節 此女姓李第109節 兩日不早朝第466節 晚宴第591節 錫蘭第222節 失去剎車的白名鶴第317節 大明需要心理醫生第363節 沙伽羅王第465節 確實是美第447節 退不如戰第34節 這他孃的是火柴?第343節 智慧無價第172節 敢殺人否第101節 重臣之死第367節 湛盧出鞘第370節 租界第525節 小小的葡萄牙第419節 大明朝的腳第276節 銅臭是什麼味第39節 連環計中計第129節 名字好長的官第80節 七日之約第261節 述職艦隊第309節 宗主上國會議第18節 大明太子立儲之爭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359節 要打仗嗎?第374節 皇宮的意外!第107節 君臨暹羅灣第534節 南海龍王之威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251節 第一次巡視領地第360節 密談第220節 忠僕第427節 一個半真的謊言第567節 孔府之亂第312節 突然離去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485節 朱祁鈺拆房!第117節 最狗血的事件之一第351節 私企上市路還遠第288節 真亦假第13節 拉了于謙當壯丁第519節 一個新的口號第198節 又見黑幕第549節 難道不食人間煙火第147節 人心本善第436節 廟算(二)第506節 大明皇家鐵路第386節 白名鶴暈倒了第138節 我有黃金二百石第78節 白名鶴的愛妻手工第483節 大明皇帝在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