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關陵(第一更,求月票)

洛陽關林,位於一片松柏之,雖說其名爲“關陵”,卻被稱爲“關林”,怕與這滿陵的松柏不無關係。相傳這裡是當年曹操埋葬關羽頭顱的地方。三國時,孫權偷襲荊州,關羽退走麥城,大義歸天。隨後孫權害怕劉備起兵報復,將傳關羽首級於洛陽曹操處,但被曹操識破,曹操敬慕關羽爲人,將計就計追贈關羽爲荊王,刻沉香木爲軀,以王侯之禮葬於洛陽城南十五里,並建廟祭祀,雖說千百間,這古之皇陵不知多少化爲土丘,可是這關陵卻是香火日盛,自宋代起,民間對關羽崇拜愈來愈甚。而歷朝的帝王也提倡關羽忠君重義的品德,到明代更以爲甚,萬曆二十年在漢代關廟的原址上,擴建關林廟,擴建成佔地200餘畝、院落四進、殿宇廊廡150餘間、規模宏遠的朝拜關公聖域。萬曆三十三年又敕封關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關聖帝君”,由此關羽始封“聖”。

雖說過去的幾十年間然戰亂肆虐這片土地的,可無論官賊皆景仰關聖忠義,對關帝廟自然不敢襲擾,使得這聖域曾遭受戰火的洗劫,如此也令這裡保得一方淨土。

關帝廟大門與關帝廟一樣,皆修於萬曆年間,雖說沒有石碑勒令,但是世人來此的時候,都會遵從着“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的規矩。不過因爲戰亂的關係,這武聖的廟堂卻顯得有些冷清,鮮少有人問津。

這香火淡了,守廟的廟祝卻不能清閒,過去香火旺時,可以靠香客佈施爲生,現在,這廟祝卻只能於林前開墾些許荒地爲生,就在這廟祝將要提着鋤頭下地時,那邊從遠處傳來了一陣馬蹄聲,不急不徐的蹄聲打破了官道上的寧靜。那些騎在馬背上的騎兵皆是身着黑色軍裝,有些則身穿着黑色鎧甲,不過對於見慣了世面的廟祝來說,他一眼就瞧出這些馬並不是什麼好馬。

不過即便如此,待他看清楚這些人的打扮時,那年邁的廟祝立即跪拜於一旁,神情中盡是一副激動之色——這是大明的軍隊。

“軍門,這裡便是關帝廟了。關老爺的頭顱便埋於此處。”

手持馬鞭指着關帝廟的聶夫臣,本身就是河南人,儘管從沒來過這裡,可並不妨礙他向軍門介紹這裡。

“此地是聖人廟。我等凡夫俗子豈能造次?”

爲首的將軍連忙帶頭翻身下馬,那神情顯得很是恭敬,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湖廣總兵李子淵。如今當江南的百姓爲其北伐而歡欣鼓舞的時候,這邊一路高歌猛進的他已經領兵二十萬直逼洛陽城下。

自從李子淵率領北伐軍進入河南之後,可以說是一路高歌猛進,沿途清廷僞官無不是聞風而降,也正因如此,他纔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兵進次北伐中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洛陽。

儘管洛陽擁有天險,但卻依然擋住北伐大軍前進的步伐。半個月前,三萬前鋒軍在本地嚮導的帶領下,神不知鬼不覺的穿越了熊耳山與伏牛山,從而打開了洛陽的門戶。而充當嚮導的正是隱藏於熊耳山與伏牛山中的義軍。而聶夫臣就是伏牛山的義軍首領,他本是崇禎年間的舉人,闖賊進犯中原時的,他與鄉人結寨自保,清虜入關後,他又舉義旗,在山野之中堅持抵抗滿清十餘年,如果不是因爲歷史的改變,也就是在今年,他就會在河南總督劉清泰,與山中的數千義軍一同身死荒野,全發而終。

而現在,他卻爲北伐軍兵進洛陽立下的汗馬功勞,多虧他的指引前鋒軍才能如此順利的通過龍門。也正因如此,在李子淵隨中軍火抵達後,立即邀其與他一同來關帝廟。

當然,李子淵之所以請他來這,自然是有他的目的,他抱拳向聶夫臣邀請道。

“聶將軍,你我一同去拜祭關老爺吧。”

“好!關老爺是咱的伏魔大帝,就請他老人家保佑咱們早日把韃子趕出關!”

雖說順治五年那會就已經封關帝爲“武聖”,可是對於不認滿洲皇帝的聶夫臣來,自然不會說什麼滿人封的“武聖”,而只是用萬曆皇帝給關帝的封號。更何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關聖帝君”本就比“武聖”更爲尊崇。

說罷拱了拱手,作爲河南本地人的聶夫臣便盡着地主之情,引着李子淵一行進入關陵。雖說關林未爲兵火洗劫,但是因長年不見維護修葺,卻也顯得蕭瑟且又有些破敗。

一行人通過的碑林來到了大殿,在李子淵的帶領下衆人依次向關帝像進香行禮。在心中虔誠的禱告着北伐功成的一天。之後聶夫臣等人便開始向李子淵介紹起這關陵的由來。

本身就是讀書人的李子淵雖說在出兵河南之前,就已經通過地誌瞭解了這一次,但是他還是裝出一副認真傾聽的狀,而且聽得是津津有味。

“聶將軍,當年李自成就是從龍門攻取洛陽的吧?”

突然的話語,讓聶夫臣一愣,他連忙回答道。

“是的,軍門,那年在下雖與鄉人結寨,但只圖自保,卻未曾入城助戰,實是糊塗的緊,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我等當時皆不是隻圖自保,全力助以朝廷,烈皇又豈會殉國,滿清又豈會入關,殺我黎民億兆。”

“哎,時局如此,非人力所能爲,烈皇高義,可所用大都是碌碌之徒,若是朝廷用人得法,又豈會如此?”

李子淵感慨之餘,衆人聽罷紛紛點頭附和起來。在衆人的附和聲中,他繼續說道。

“當年闖賊先取洛陽,繼圍開封,圍城打援,單從軍事的角度上來說,李闖雖爲賊,可這仗打得確實真不錯啊。”

李子淵的話,讓聶夫臣不禁擡頭看了看他,衆所周知,大明可以容得下西賊,如李定國者更可爲晉王,但是闖賊舊部是決不會用的,畢竟,即便是拋開闖賊入京,逼死烈皇的大逆之舉,就是其入京後極盡烤掠,從而誘使清虜入關,導致億兆百姓爲清虜殘殺,就使得天下人不可能原諒闖賊。

也正因如此,聶夫臣雖于山中反清,與又多次與闖賊舊部發生衝突。現在李子淵的這番肯定,自然讓他覺得有些詫異。

見李子淵的神情中絲毫沒有做作之感,甚至就是連語氣中也帶着些欽佩之意,於是他便說道。

“當年闖賊攻取洛陽所使的不過只是雕蟲小技罷了,沒什麼值得效仿的地方。”

“聶將軍所言詫異!”

搖搖頭,李子淵想起朱明忠曾經與他說過的那番話。

“當年,李某於淮王賬下時,曾與淮王一同點評我朝自萬曆朝起,歷次內外用兵之得失,闖賊雖爲賊,但觀其入中原之後所行之戰法,皆有可圈可點之處,淮王曾言,這爲將帥者,最大的忌諱便是輕敵。縱是敵寇,若其有所長,亦可從中吸取,以爲已用,而不是因其出身,產生輕視之心……”

很多時候,李子淵總是會想起了當初於朱明忠帳下時,與其挑燈論戰一幕,相比於其它將帥,無論是朱明忠子也好,李子淵也罷,他們既沒有長期領兵作戰的經驗,也沒家學的淵源,同樣也沒讀過幾本兵書。但是與這個時代的人不同,來自後世的朱明忠更注重對戰例的分析,儘管史書上大多數戰例因爲文人誇大,所以大都沒有借鑑的意義,但是自崇禎朝起,戰火紛紛,朝廷、流寇以及滿清都有大量的戰例近在眼前,通過對這些戰例進行分析,可以使忠義軍從各方的成敗中借鑑其經驗教訓。

雖說在朱明忠帳下時間不長,但是作爲其副手,直到背叛朱明忠後,於是參考借鑑戰例從中汲取經驗的習慣,同樣也被李子淵一直延用到現在,如此自然也知道洛陽之戰時闖賊用兵的長處。

“將軍所言甚是,那闖賊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儘管贊同,但是聶夫臣的語氣中還是有些勉強,畢竟與闖賊舊部撕殺多年,很多積怨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化解的。

“當然,這只是就事論事來說,古往今來的戰事,我等身爲將領琢磨一二,自然可以受益非淺,無論或勝或負其用兵策略都值得我們好好借鑑。”

李子淵意味深長的說道。他從來就不是什麼名將,也正因如此,纔會在學習他人時沒有任何負擔,儘管在很多時候,他都不願意承認,但是他卻深知,無論是在用兵或者軍制上,朱明忠對他的影響可以說早就在他的身上烙下了不可磨沒的烙印。

當然,他也樂得繼續沿用這些經驗,畢竟這些經驗經過證明,是非常有效的辦法,甚至他在武昌的時候,也學着朱明忠設立了講武堂,以便官佐們在其中學習分析古往今來的戰術得失。

可以說,其麾下之所能夠屢戰屢勝,和李子淵一直沿用着在忠義軍中向朱明忠學習的練兵、用兵方法,有着很大的關係。只不過他自己並不知道,現在的忠義軍已經和過去截然不同了。

當然,現在李子淵並沒有想到這些,他所想的是忠義軍現在同樣也已經揮師北伐,儘管清河那邊的秘使告訴他,他們北伐的目的是爲了減輕洛陽方面的壓力,但是卻依然讓李子淵頗爲不快,畢竟,對於原本已經把河南全境視爲自己地盤的他來說,這等到從他的碗裡撈食吃。

可是,對方這種“下山摘桃子”的行爲,反倒讓他輕鬆了一些,至少這表明,他朱明忠絕不會在這場北伐中置身事外,況且,忠義軍的動作,同樣也有助於他李子淵北伐京師。

不過眼下的目標就是那隱約可見洛陽城,只要拿下了洛陽,他就可以揮師過河,直取太原,然後出太行、入京師。

到那時,天下誰人不知道他李子淵?

就像在過去,李子淵會避諱曾在朱明忠帳下,是因爲他自己亦不恥當初的背叛,可是現在卻不一樣,他會主動提及此事,因爲他知道,對於世人來說,已經不會再有人在乎他的過往了,人們只會記住他的北伐義舉!

待他打下京師的時候,這北伐之功就盡歸他李子淵,到那時……誰還會記得當年舊事?

“洛陽城裡有什麼消息?”

將思緒從遙遠的將來收了回來,李子淵向聶夫臣問道。

“回軍門,自軍門領兵北伐之後,這洛陽城的日城門便日夜禁閉。……目前清軍在城外的設有一寨,與洛陽城互爲犄角之勢……”

一邊解釋着,聶夫臣一邊在地上擺了幾個石子,然後詳細的介紹道。

“知道洛陽守將是誰嗎?駐守有多少八旗人馬?”

相比於綠營兵,李子淵更在意的是八旗兵,畢竟與綠營兵交了這麼長時間的手,他知道,綠營兵打仗講究一個“風勢”,換句話說他們只會打順風仗,可八旗兵卻不一樣。

“現在洛陽城中守將乃是鑲黃旗統領劉澤洪,其曾是我朝副將,隨其伯父祖大壽一同降清。不過其麾下不過只有兩千清軍。真正主事的是綠營參將魏勝遠,這次軍門揮師北上,劉清泰領其馳援洛陽,現在應該是以其麾下的綠營爲主,約萬餘人。”

作爲本地人的聶夫臣想了一下,一一回答道。這些情報都是他從舊時友人、同窗那裡得知。

聽着城中主力是綠營,李子淵的眼前就是一亮,或許能策反也不一定。於是便開口問道。

“哦?魏勝遠?這個人又是什麼來路啊?怎會投了韃子?”

軍門的問題讓聶夫臣嘆了口氣,然後說道。

“軍門,這魏家也是我河南本地顯紳,他本是前朝舉子,說來慚愧,末將與他本是同年,且又有交往,當年闖賊進犯時,他亦曾起兵助剿,後來清虜南下,右侍郎王鰲永將其招攬於,隨後他便遣散麾下兵將,當起了順民,後來劉清泰於河南操練綠營兵時,邀請其入幕,助其練兵,其目下爲洛陽總兵。”

居然會這麼巧?

詫異看了眼聶夫臣,李子淵的心底立即拿定了主意。

“聶將軍,不知將軍於洛陽城中可有相熟好友?”

第88章 信任(銘記九一八)第96章 帝心 (第二更,求支持)第419章 在島上(求月票,求支持)第132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307章 休園(第一更,求月票)第129章 相誘(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59章 大明的飛機來襲第609章 免疫學第642章 謝謝你第262章 爆炸(求支持,求月票)第127章 皇與王(第二更,求支持)第452章第5章 心思(第一更,求支持)第86章 還都(第二更,求支持)第422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444章第504章 鷹揚君士坦丁堡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20章 大人物(第二更,求支持)第47章 雪恨(第一更,求月票)第387章 南下(求支持,求月票)第433章 (求支持,求月票)第322章 社學(第二更,求月票)第292章第61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330章 女人心思(第三更,求支持)第66章 訪客(第三更,求支持)第30章 楚藩(第一更,求支持)第376章 太原(汶川十年祭)第56章 朱之瑜(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39章 新的機遇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59章 洛陽(第二更,求月票)第287章 殺雞(求月票,求支持)第65章 何爲人(第二更,求支持)第403章 尋親(求支持,求月票)第115章 (第一更,求支持)第388章 鐵人戰象(第二更,求月票)第188章 鯨海(第二更,求支持)第485章 赫伯特的選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20章 使節(第二更,求支持)第284章 兄弟(求支持,求月票)第285章 土官與國公(求月票,求支持)第640章 新的市場第70章 問策(第一更,求支持)第329章 授田 (漏發,補更)第32章 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111章 主威(第三更,求月票)第326章 放心(求支持,求月票)第49章 軍種(第一更,求月票)第549章 投資(新書發佈,求支持)第34章 有錢(求推薦、求收藏)第630章 煩惱的波拿巴第340章 鴨綠江(第一更求月票)第120章 大人物(第二更,求支持)第24章 衆人百相(第二更,求支持)第16章 漢奸(第一更,求月票)第472章 抗議(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1章 官場(今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14章 商人(第二更,求支持)第99章 各取所需(第一更,求支持)第129章 新約克(第二更,求支持)第73章 金融(第一更,求支持)第75章 新武器(求推薦、求收藏)第66章 訪客(第三更,求支持)第7章 弄巧成拙(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5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9章 遊必有方(第二更,求支持)第151章 府內人(第一更,求支持)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330章 女人心思(第三更,求支持)第614章學習三德子第95章 羽翼(第一更,求支持)第145章 生死路(第二更,求支持)第93章 生死與共(第一更,求月票)第113章 靈光(求推薦、求收藏)第147章 末技(第三更,求訂閱,求首訂)第314章 奴才們(第二更,求月票)第112章 奸細(第一更,求月票)第1章 史上最悲劇的穿越(新書發佈,求支持、求推薦)第345章 初抵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45章 草原(第一更,求支持)第35章 敲打(第二更、求推薦、求支持)第100章 歸化(第二更,求支持)第50章 下瓜洲(明天加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78章 太子駕到第118章 向東(第二更,求支持)第112章 奴隸(第二更,求支持)第609章 免疫學第557章 獵物 (新書求支持)第97章 單軌炮架(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37章 我的太陽第236章 資源(求月票,求支持)第82章 主奴(第二更,求支持)第244章 反應(求支持,求月票)第451章第127章 敵與友(第二更,求支持)第14章第36章 殺人(第三更,求月票)第295章 芳名(求月票,求支持)第105章 小玩意(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