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安南(十)

朱由校聽他口氣,似乎他根本就沒有認爲自己作錯了,反而覺得自己用一計謀便達到了目的,很有些得意的成分在內。

他不確定地問道:“你覺得自己有沒有作錯?”

崔呈秀道:“臣錯了,其實臣可以用黎朝皇帝換得更多的好處,卻只滿足於稻米和碼頭,而且碼頭還要我們自己建。臣的膽子還是不夠大,心還是不夠狠呀,多好的機會,就這樣浪費掉了。”

朱由校接着問道:“你不覺得欺騙屬國有些不大好嗎?”

崔呈秀滿臉詫異地說道:“陛下,安南,哦,南越人不過是些蠻子,欺騙一下他們臣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朱由校看向旁邊的閣臣,卻見大家似乎都覺得崔呈秀的話很有道理。只有徐光啓皺了皺眉頭,卻沒有說話。孫傳庭嘴脣動了兩下,還是放棄了。

朱由校有些不大確定,於是問道:“葉師,欺騙蠻子就沒有問題嗎?”

葉向高笑笑道:“陛下,禮是對於象我中華這樣的禮儀之邦纔有用的,南越人本身就不懂禮,那麼欺騙他們一下臣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朱由校想不到竟然還有這種說法,原來儒家也講究看人下菜呀。對於野蠻人,竟然可以欺騙。不過朱由校仔細一想,倒也有些道理。和不講信義的人來講信義,是腐儒的作法。

方從哲道:“之前的莫朝,打不過鄭氏就開始找大明求援,而鄭氏的壓力一小,就開始打我們的主意,上次何中蔚的事就是明證。這樣反覆無常之人,就是騙他一騙,也是應理該當。”

朱由校道:“怎麼朕總是覺得有些不大對頭呢?南越現在已經完全投靠了大明,欺騙他們總是讓朕覺得有些不好,不能因爲他們曾經不講信用我們就用不講信用來對付他。這樣會不會寒了屬國的心?”

徐光啓道:“陛下,在臣看來,這次莫王是真心想要歸附大明,雖然崔御史欺騙他們的只是一件不重要的事,但臣總覺得這種方法不大光明正大,而且以後也要注意不能再將他們視爲野蠻人,而要視爲受王道教化的禮儀之邦。”

孫傳庭道:“陛下,南越這次割讓一部分土地給我們,又在國中劃地讓我大明移民,還讓軍隊駐紮以監視,這樣好的條件實在是百年難遇,臣恐怕此事會影響與南越之邦交,可否請崔御史去和莫王子解釋一番。”

朱由校覺得這個建議不錯,正準備應允。就聽到旁邊的魏忠賢小聲嘀咕道:“還要我們去給他們解釋,騙了不就騙了,小國而已,不聽話就打。”

朱由校大怒道:“你就知道打打打,打就能解決問題嗎?你以爲莫敬寬真的要和我們打,我們靠區區幾千名士兵能打得過嗎?那裡的地形氣候根本就不適合我們長期作戰。能夠不打就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那又有什麼理由要用我中華兒郎的性命去填呢?記住一點,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不能用其它手段解決時,纔要考慮戰爭,而不是首先就考慮戰爭。”

魏忠賢連忙跪倒請罪:“聖上,奴婢不應該妄議朝政,請聖上降罪。”

朱由校板着臉道:“你是秉筆太監,沒有誰說你妄議朝政。只是你這種想要解決什麼事都想先想着打的想法很危險呀。我聽說過一句話,用習慣了錘子的人,看什麼都象釘子,這不好。”

魏忠賢道:“奴婢不懂事,所以亂說的。沒有理會聖上的意思,以後遇事奴婢會先想想再說。”

這兩位的雙簧一唱下來,羣臣也都知道了皇帝的意思。於是大家意見很快就統一了,讓崔呈秀去和莫敬完說明一下情況,做一個解釋,這樣應該可以平息南越人的怒火。

朱由校說道:“諸位愛卿,朕覺得以後大家不要再犯廠臣的錯誤,如果不用戰爭手段可以拿到的東西,那就儘量不要用戰爭。以前大家常常對朕說,惟兵不祥,現在我們在日本,在遼東,在南海佔據了一些優勢,大家似乎都覺得戰爭是個好東西,因爲可以得到很多好處。但是朕現在反而要和你們說,戰爭只是一種手段,不要爲了戰爭而發動戰爭。特別是欽天監告訴朕,這天氣只怕會越來越冷,作物受到的影響會越來越大,而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向南,向南,這樣我們才能得到我們需要的糧食。南邊的情況錯綜複雜,如果只靠戰爭的話,我們會和很多國家開戰。即使我們最終能贏,但付出的代價也會非常大,所以朕以爲,只有用其它手段不能奏效時,纔可以考慮用戰爭手段。”

衆臣一起躬身道:“臣等謹遵聖諭。”

徐光啓道:“陛下,臣覺得除了向南開發以外,還要在全國推廣新的耐寒耐旱作物,如紅薯,馬鈴薯和玉米。”

朱由校點點頭道:“孫閣部在陝西推廣得很好,遼南的移民也在大量種殖,而北直隸和山西的推廣情況不是很好。上次報上來的北直隸只有一成不到的地方種了新作物,這不行,天氣一冷,到時麥子收成可就不好說了。”

方從哲道:“陛下,不如下令在北直隸和山西等地,必須栽種兩到三成的新作物,達不到要求的重罰,達到了的有獎,這樣會不會很快就能推廣起來呢?”

孫傳庭連忙說道:“陛下,首輔之言大有道理。以臣在陝西的經歷來看,只要讓農家產出後有專人收購,最好是定價收購,那大家看到那種產量就會自動要求去種了。所以重要的是做好今年的收購,讓農家親眼看到種植新作物的回報高於種植小麥,這樣才能真正地使得新作物推廣開來。”

朱由校道:“這事交給農業合作社吧。你把在陝西的辦法寫一個條陳,讓農業合作社照章辦理,爭取明年新作物的種植面積多於兩成。另外朕會下旨,新開墾的荒地如果連續種植新作物,可以免稅十年。開墾荒地只免稅三年,現在如果有免稅十年的好事,相信新開的荒地都會種上新作物吧。”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二章 初見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一百二十一章 覺華島之戰(中)第五十二章 專利第一案(二)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四十三章怕痛不怕死的金應魁第兩百七十八章 北大年請降第十三章 寶珠的禮物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八十章濟州島(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四十七章撤海州遼民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思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使團歸來第七十三章廉政公署第一擊(二)第兩百七十一章 軍事安排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五十八 北虜犯延安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三百六十章 張宗靈的進擊第十九章 新兵的拉練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三百一十二章 孫撫民的失敗第一百零七章 身體髮膚論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了吧第三十二章 研究院的學生們(一)第二十三章 開花彈第一百一十四章揚州地震第兩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勝第一百九十九章 收復河套(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溝通鬆遼第兩百零七章 收復河套(十二)第八十五 另一個屠夫的產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穩定軍心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九十七章 獻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復河套(二)第兩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礦第九十八章 取瀋陽第一百四十一章 貧窮是萬惡之源第十三章 傳教士(一)第七章 清京營第十二章 挑選軍官第三百一十七章 說服察哈爾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兩百一十章 收復河套(十五)第一百七十四章 路通天下(四)第二十六章 宗教改革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四十四章 敗奢軍第六十六章開學演講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兩百六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長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四十三章 戰成 都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兩百四十章 近攻第十七章 游擊戰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四十八章李延庚第五十三章 帶路黨引起的思考第兩百二十七章 新年祝詞第十六章 建奴求和第三百六十四章 歐洲亂象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一百九十一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四十一章 移民與分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卡斯銳利亞第二十七章京師大學堂第十四章第一個新年第三十二章朱由校的思想轉變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九十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四)第四十八章蘇州抗稅(四)第兩百六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十六章 選妃第兩百五十九章 鐵路改變生活第六十七章 安南(二)第六十章 秦軍第兩百四十六章 僱傭軍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七十一章談判(二)第二十章 遼事第二十六章 京營拉練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賭第一百零八章 論孝第一百九十三章 當官不如爲娼,爲娼不如從良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區第三十九章 交稅光榮第五十九章 蒸汽輪船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兩百零二章 收復河套(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