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

環保局的官員負責管理兩件事,一是造紙用水的問題,造紙廠流出的水不能直接排入河中,而要用竹子製成排,然後裡面用紗網攔住,經過過濾後才能排入河中。二是對造紙樹木的輪伐問題,造紙廠可以砍伐樹木,但必須有計劃地砍伐樹木,當年砍伐多少樹木,必須栽種多少樹木,十年一個循環,這樣纔能有源源不斷的樹木來用。

地主們不大明白爲什麼要這樣,但學生先就有申明,不同意這樣的條件,那一切免談。沒有辦法,反正栽樹也不是很麻煩,那就栽吧。

事情都進行得很順利,朱由校得到報告後很是高興,讓吳孟明和許顯純他們把事情的經過都寫了下來,以作爲以後推廣提供經驗。

而他最高興的則是楊漣的變化。楊漣已經從一個著名的諫臣(也就是噴子)變成了一個務實的官員。在盧龍裝病的事,對他來說簡直不可思議,要知道,即使是不喜歡楊漣的人,也一直認爲他是個誠實可信的人。所以朱由校對他這種爲了辦事臉都不要的行爲非常欣賞,在他看來,一個人如果臉面都不在乎了,那就是真的很在意自己做的事了。

在楊漣回京覆命時,朱由校升他爲督察院左督御史,賞他綢緞十匹,銀幣一千。而國文院也聘請他爲客座教授,請他有暇時來這裡講課。

楊漣在盧龍和蘭田所執行的就是朱由校的耕者有其田計劃。當然,這只是一個試點。就是想看,能不能讓地主們將財產從土地上轉到工業上來,這樣就讓土地兼併轉向賣地辦廠,財富集中到工業上來,總比他們不停地買地,農民無地可種要好得多。

從這兩縣的試點看來,暫時應該是比較成功的。但這要等到盧龍的水泥廠和蘭田的造紙廠真正賺到錢才能形成示範效應。這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得出結果。

天啓四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早些,這才十月,京城已經開始下雪了。而這時平鄉縣大雪,積雪四尺。山西長治,大雪連下三晝夜,就連山東的文登、榮城都瑞雪三尺。

其實在八月盧龍,玉田大風雨時,徐光啓就和皇帝說過要預防今年冬天的天氣變化過大,而且他根據這幾年的氣溫統計情況,推測只怕後面幾年,冬雪會來得越來越早,雪線也會越移越南。

朱由校也是因爲聽到了這個警告才急着在北方試着推行耕者有其田計劃的。因爲氣候的變冷,會使得莊稼收成大減,佃戶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飢寒交迫之下,誰也不知道會死多少人。

當然,除此以外,朱由校還想着要從別的地方找到足夠的糧食。臺灣情況較好,現在除了供應新移民外,還有節餘可以運回大陸。但終究開墾時間太短,開墾面積太小,數量並不是很多。於是,朱由校把主意打到了炎熱的東南亞。

天啓四年九月,朝廷派出使者前往安南。現在安南分成兩大勢力,北方鄭氏,現任的最高領導者清都王是鄭氏第四代鄭梉,南方阮氏,現任的最高領導者仁國公是阮氏第三代阮福源。北方高平還有個莫朝,皇帝是莫敬寬。

使者是御史崔呈秀,他首先來到高平,朝見了莫朝皇帝莫敬寬。

莫敬寬見到崔呈秀第一句話就是:“天朝可以借兵乎?”

崔呈秀莫名其妙,堅持行禮完畢後道:“陛下,外臣不明白莫王的意思!”

莫敬寬道:“現在鄭氏叔侄相爭,正是一個好機會,我朝準備攻擊鄭氏,收復山河。如果能得大明相助,那我朝將會非常感激。”

崔呈秀在來之前,朱由校給他面授機宜,就是想要從安南得到大量的糧食。只要這個目的達到,可以任他所爲。而現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他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安南依舊爲大明所有,那要糧食不是更簡單嗎?

他心念轉動之下,便試探問道:“陛下,憑你朝兵力,不能趁着鄭氏內亂而一舉將之蕩平嗎?”

莫敬寬笑道:“當然可以,只是如果得大明相助,則我朝視鄭氏如土雞瓦狗一般。”

崔呈秀笑道:“要借兵倒也可以,只是不知道莫朝有什麼可以爲大明做的?”

本來莫氏能保有高平,就是大明干涉的結果。所以莫敬寬道:“只要能滅了鄭氏,則大明但有所命,我等無不遵從。”

崔呈秀道:“那不如這樣,莫王派一人,隨着我的副使前住大員,向南海經略商談借兵事宜,外臣繼續向南而行,可以助莫王一探鄭氏虛實。”

莫敬寬自然允許,崔呈秀叫來副使,將情況簡單地說了一遍道:“這是個機會,朝廷一直認爲安南抓在自己手中才是正道,所以你要把現在鄭氏內亂的情況報告給黃經略,他一定會考慮出兵安南的。”

他繼續自己的出使,前往鄭氏。而莫朝的特使前往臺灣大員,來見黃克纘,請求出兵援助莫朝攻打鄭氏。

黃克纘已經聽了副使的報告,他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大明於宣德三年失去安南後,有很多人一直耿耿於懷,覺得安南本是中國領土,卻被黎氏竊據。而後安南又經歷南北朝,後黎朝到鄭阮對峙,大明都密切關注。如今莫朝想要統一安南,自然正合黃克纘之意。

他接見了莫朝特使道:“莫朝一直與大明友好,既然要剷除叛逆,那我大明當盡力相助。我們約好時間,由貴國從陸地出兵,攻擊鄭氏北地,我海軍出動,直接攻擊清化,這樣可以一舉將鄭氏殲滅掉,收復北地江山。”

莫朝特使自然大喜,他們沒有水軍,如果有大明的海軍襄助,那即使不能說穩操勝券,至少也增加了許多的勝算。

黃克纘召集海軍將領,商議援助莫朝攻擊鄭氏的事。衆將自然喜不自勝,自從和荷蘭人打了一仗後,臺灣這邊的海軍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戰鬥過了。

臺灣這邊海軍將領只有鄭吒和陳厚甫。兩人都想去安南,結果鄭吒通過威脅利誘,成爲了援助安南方面的海軍統領。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十四章 丁憂與奪情第五十五章奴酋的自卑第兩百九十六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十四章 獨斷專行第一百五十三章 賭博第八章火器改革第一百六十二章 聽證會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稅(五)第兩百七十九章 雲南備戰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五十七章 有關議院的設想第二十四 說禮第三十六章 野豬皮要發瘋第二章 減租第三十八章 商業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二十五章 東江清兵第三十三章 功罪一體第三十二章朱由校的思想轉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法律的作用第八十五章誰是鄭成功第五十七章海州撤退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復河套(三)第五章 哭太廟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漿第七十二章 安南(七)第兩百五十二章 攻佔雅庫茨克第一百零二章 避諱之爭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兩百二十六章 《兒童保護法》(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五章 哭太廟第二十二章 茅元儀的妾室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一百四十一章 貧窮是萬惡之源第五十五章 開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溝通鬆遼第八十二章進攻前的準備第兩百八十八章 底定中南半島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一百八十章 查稅(六)第四十五章 《水滸傳》第六十章四面困遼東之蒙古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自行修路的想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兩百零九章 收復河套(十四)第八十二章進攻前的準備第兩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八十五章 孫得功之死第八十一章 想法的改變第一百一十六章前赴後繼地貪污第三十八章 以血還血第十三章 傳教士(一)第十一章 軍制第一百四十章 宗教與教育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苑遇刺第八章火器改革第三十八章楊嗣昌的後勤策略第三十一章東林再驅方從哲第十六章救兵來也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三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二章 魏忠賢出場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通天下(三)第十五章貪生怕死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稅(十)一百零二章養廉銀第兩百四十七章 林丹汗歸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曆法實施第九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十章遼南有變第一百八十八章 用紅薯餵豬第三十九章 交稅光榮第一百一十四章揚州地震第六十二章 初遇海盜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兩百七十五章 攻下舊港第一百一十章簽訂和約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五十三章戴春風的春風第兩百七十一章 軍事安排第八十八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螺旋漿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村新貌第一百九十三章 當官不如爲娼,爲娼不如從良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五十九章 蒸汽輪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溯游而上第十三章 寶珠的禮物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海第五章 錦衣衛第九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二十四章 沈有容第十九章 新兵的拉練第一章 朱徐初會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將軍曹文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