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帶路黨引起的思考

科技進步顯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所以朱由校對專利局局長王徵說道:“仔細蒐集整理專利,做好分類工作,要讓人可以來此處進行檢索。不過現階段最可能來檢索專利的只能是朝廷的各個部門。你自己是個懂行的,哪個專利可能哪個部門會用到,你心裡是有數的。要積極地牽線搭橋,這是對兩方都有利的事。”

王徵是天啓二年進士,授直隸廣平府推官。天啓四年,他繼母去世,按律應該丁憂三年,結果皇帝改變了丁憂規定。他的父親見兒子五十二歲才中進士,如果丁憂三年後就已經五十七歲了,於是要求他只守孝一月。

他與孫元化關係極好,對西方科學很有興趣,並且早已信教。朱由校向皇帝請求把他調入到兵器局,朱由校答應了,正好要組建專利局,於是調他當了專利局局長。

王徵答應道:“陛下,檢索之事已經在進行。臣覺得有些專利可以用於兵器局的,都會讓專利持有者和孫賓客進行協商,現在已經有兩種專利和兵器局商洽成功了。”

朱由校有些好奇,問道:“這兩項專利是幹什麼的,是不是與蒸汽機有關?”

王徵笑道:“陛下,不是蒸汽機的,是火銃的。聽說是可以連發的火銃。”

朱由校想起了以前看過的迅雷銃,那種火銃確實可以連發,但效果並不是很好。所以燧發火銃造出來後,兵器局就停止了對迅雷銃的研究。

朱由校認爲,在雷汞造出來之前,連發槍終究不可能真的強過單發的燧發槍,所以他現在只想造出雷汞,可惜,他知道雷汞的化學式,卻完全不知道如何造出它來。

他才幾天沒有去兵器局,兵器局竟然開始研究連發火銃了,可見孫元化還是很負責任的。

第二天,他來到兵器局,才知道兵器局要的專利是一種火銃的轉向裝置,原型還是迅雷銃,只不過一槍擊發後,可以利用火藥燃燒的能量將下一根銃管直接推動到待發射的位置,而最前面的銃管還是隻有一支。他看了一會叫道:“這不就是轉輪槍嗎!”

孫元化一直端詳着皇帝的臉色,一聽到他叫出聲立即問道:“陛下,什麼是轉輪槍?陛下會造嗎?”

朱由校笑笑道:“沒有,朕突然想起了一種武器,和這個有點象。會造也沒有用,專利費你還是要付給別人才行。”

孫元化得意地笑道:“陛下,我們連人都招入到兵器局裡了,不過專利費我們還是付了他的。”

不過他接着就一臉心痛地說道:“如果陛下會造的話,我們就可以不用付專利費了呀。”

朱由校佯裝怒道:“好呀,原來你們是想把朕當免費的勞力使用,不行,朕也要專利費。”

孫元化笑道:“陛下,天下都是您的,所以您的專利費也是您自己收了的。”

朱由校聽到此話,突然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本書,裡面說爲什麼中國帶路黨多,一有改朝換代,總會出現大量的漢奸或者帶路黨。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因爲那個國家不是自己的,終究只是皇帝的,一家一姓的。

而歐洲的情況卻與中國大不相同,在各種戰爭中,大量的貴族死亡,其死亡比例遠超過平民的死亡比例,就是因爲他們守護的是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國家,而且貴族都認爲權利越大,那責任與義務也越大。

所以,私有財產保護法要儘快頒佈實施。本來朱由校想等到減租和土改完成後再來搞這個事的,但他現在改變主意了,現在就要來把這個想法用律令的形式固定下來。

但是要建立起這個私有財產保護法,前提必須是人身自由保護法,而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法律審判制度的完善。在現在的大明國,地方上的案子都是由縣令來進行判決的,縣丞起協助作用,州里則有通判。而在中央,則由大理寺,督察院,刑部組成三法司。

朱由校想到這裡,對孫元化說道:“上次朕說過要保護私有財產,孫卿覺得如何?”

孫元化小心地說道:“陛下上次說過的,臣去英國公家裡買印刷技術時也說過這樣的話,這樣當然很好。一個人的財產如果遭人侵吞,那可以由朝廷幫助他取回來。這樣大家就可以放心了。”

朱由校又問道:“那如果是朕想要侵吞他的財產呢?”

孫元化面色大變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又有話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陛下想要誰的財產,他就應該乖乖地獻上,如何能夠用侵吞這樣的詞呢?”

朱由校聽明白了他的意思,皇帝是例外的。只是自己至少在現階段還是能保證不會垂涎別人的財物,但自己的子孫後代呢?他們能做到象自己一樣嗎?

立法是必須要立的,但是先要搞好隊伍建設,不然光有個法律在那裡,誰來保護法律得到實施呢?

但是隊伍建設並不是招民工,修鐵路。必須具有法律知識,這就是個很麻煩的問題。

而在吏員學校中,確實有《大明律》等法律方面的學習,但是要建立健全的審理制度,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專門的學習法律的學員,這樣才能擔任專司審理案件的法官。

而且明朝的法律有些地方是朱由校不大讚成的,但是如果要修改,也是一件非大動周章不可的事。而且這事朱由校又不可能親自操刀,就算他想,他也沒有這個能力呀,他前世可只是個高中生。

他想到這裡,沒有了心思再呆在兵器局,對孫元化說道:“朕有些事,這幾天只怕不會來兵器局了。”

孫元化連忙恭送皇帝出了兵器局。朱由校對魏忠賢說道:“今天先生在哪裡?”

魏忠賢道:“今日吏部沒有大事,徐閣老應該在京師大學堂。”

朱由校道:“派人去京師大學堂請先生到朕的別墅來,如果其它閣員在的話,也一併叫來。”

各種求,謝謝支持!

第兩百二十四章 倭國的勞工輸入第七十章 安南(五)第六十章 減租遇到了新問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冬季攻勢的失敗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遇哥薩克第兩百二十八章 太子上學(一)第兩百一十八章 殷地安(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通天下(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龍江將軍第十七章 由之知之第七十八章 朱氏昆仲第三百二十五章 臣等拜服第一百八十二章 查稅(八)第兩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學(八)第五十六章 孫屠夫的第二擊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三百零八章 全軍動員第七十九章濟州島第兩百六十三章,牧羊行動前奏第八十二章進攻前的準備第兩百五十章 漢人不得爲奴第八十六章 大家一起賭第三百四十三章 移民新規討論第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零八章 論孝第三十四章 收稅準備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教育法第九十三章南蠻胴第兩百三十六章 《忠貞大將軍》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講話第八十五章誰是鄭成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遊西苑第二十八章京師大學堂(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論二代的正當性第六十三章 李旦第八十一章朝鮮政變第兩百七十四章 進攻亞齊國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九十五章 多說無益第七章 清京營第兩百八十七章 緬甸歸順第兩百四十七章 林丹汗歸降第四十章 廉政公署第一百九十七章 收復河套(二)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三百零二章 溫泉城第九十九章上下同欲者勝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兩百三十二章 太子上學(五)第五十三章戴春風的春風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復河套(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遠交第三十七章 請陛下重收礦稅(慶祝第一舵主“朕躬欽處軍國事”誕生)第六十章 秦軍第兩百九十七章 與權閹的對話第一百一十四章揚州地震第七章朱徐再會第兩百一十六章 殷地安(一)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兩百三十一章 太子上學(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呂宋的反華運動第三百零五章 對宗教的管理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宮內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第兩百九十一章 小海金礦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八十五章誰是鄭成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班牙人來了第兩百零一章 收復河套(六)第七十二章廉政公署第一擊第八十二章進攻前的準備第七十八章海軍都督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閉城大搜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十五章 賞燈賞月賞寶珠第兩百八十二章 再下萊林第兩百三十九章 遠交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稅(三)第八章 一邊倒的戰事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兩百七十章 嚴峻刑法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兩百七十七章 北大年的漢人第兩百一十九章 殷地安(四)第兩百零七章 收復河套(十二)第六十章 秦軍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三百一十七章 說服察哈爾第四章 平定西南(謝謝各位支持!還有一章專門感謝第一盟主!)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稅(十)第四十四章先下蓋州第六十三章一封信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海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稅(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三十七章總參謀部的熊先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向五鬼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