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回 測量工具

S第一更貌似要下新榜了不過票票還是要的收藏更別忘了祝各位兄弟姐妹新的一週開開心心

————————

看到駱養性興奮得大呼小叫像猴子一樣竄來竄去李彥無奈地搖了搖頭這位衙內可是真能折騰。

簡陋棚屋前的空地上徐洪與楊四已經擺開工具開始打造彈子鎖除了幾個在一旁協助的大多數鎖匠都無事可做顯得非常緊張不知所措只有劉鐵鎖一個人坐在旁邊整理工具。

“小旗大人……”看到李彥過來鎖匠們都惶恐地起身問好。

李彥擺了擺手示意大家都過來“現在給你們安排活計不管安排到什麼不要問爲什麼認真做好就行都明白沒?”

“明白了小的一定認真做好”鎖匠們連忙點頭應聲。

李彥點了點頭接下去要做的事情很多都是他們無法理解或不能接受的與其反覆解釋也可能沒有效果不如用命令來得直接。

“徐洪、楊四你們按照我昨天說的負責打造彈子鎖的樣品。”

李彥拿出幾張紙上面寫着每個人的基本資料和手藝特長雖然說這些人都是鎖匠實際上很多人都不僅僅制鎖配匙打製銅器鐵件都是正常營生。

李彥從中選了四個年輕些、頭腦靈活的工匠給徐、楊做幫手“你們同時也是學徒兩位師傅能做的你們都要學會。”

又板起臉對徐洪、楊四說道“你們不會藏私?”

“不會不會”楊四連忙直襬手。

徐洪略一猶豫也不敢反對“小的一定都教給他們。”

“好”李彥點了點頭“上面有嚴命任務不能完成都要受到懲罰所以我希望你們不要藏私如果被我知道那就一定會送回錦衣衛大牢。”

“陳四你會寫字也跟着徐、楊兩位師傅將他們如何做事的每個細節都寫下來”李彥繼續安排道。

李彥這麼做的目的不僅在於促使鎖匠之間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打破敝帚自珍的舊格局還想通過記錄、整理現老辦法中的問題做出改進和提高。

“至於其他的人有件同樣重要的事情”李彥走到徐洪身邊從地上的工具中拿起一把卡尺這種尺可以精確到釐也就是一寸的十分之一。

“你們要做的就是打製出一批精確度更高的卡尺”李彥將尺子拿在手上比劃着“一釐的精度太粗略一毫的精度也難以達到所以我們先做到一釐的三分之一就叫三分之一釐尺。”

要想提高精密製造的水平測量工具的精確度是必須要提高的李彥大致估算了一下一尺有三十多釐米三分之一釐差不多是一毫米左右這個精度顯然還是不夠的。

李彥將三分之一釐尺規定爲基本尺也就是所有的直尺、角尺、卡尺、軟尺等測量長度的工具精度都必須在一釐的基礎上提高到三分之一釐。

李彥看了看面色有些迷惘的工匠“三分之一釐的精度你們可以做到?”

昨天晚上想了很久李彥纔想到用這個辦法來實現精密製造尚未來得及仔細推敲也不清楚這個時代的工藝水平能不能實現他的想法。

“徐洪你能做出三分之一釐尺嗎?”李彥看向臉色凝重的徐洪。

徐洪擔憂地看了李彥一眼猶豫着搖了搖頭“小老兒不知如何做量尺小老兒並不知曉或許官府那邊纔有專門的工匠。”

李彥皺了皺眉頭對於如何做出精度更高的量尺他也是沒有思路“看來也只好想法請些官匠了。”

“切”劉鐵鎖不屑地哼了一聲“官府裡那些工匠懂什麼三分之一釐也不算難事。”

“你能做?”李彥看了劉鐵鎖一眼此人的手藝確實高就是脾氣太過暴烈需要打掉傲氣。

“不會是吹牛?”李彥仿着劉鐵鎖的口氣也哼了一聲。

劉鐵鎖瞪大了眼睛“囉嗦什麼等着看好了。”

見劉鐵鎖這麼說李彥估計他確實有辦法故作輕蔑地笑道“就算你真能做出三分之一釐尺那能做五分之一釐十分之一釐不?”

劉鐵鎖沒好氣地白了李彥一眼“我劉鐵鎖能做到五分之一釐不信還有做得更小的。”

“呵呵我卻能做出三十分之一釐尺”李彥不屑地笑道。

“你就吹”劉鐵鎖瞪了瞪眼睛終究記得李彥的身份沒有破口大罵。

李彥笑了笑從身上掏出另外一張紙在劉鐵鎖眼前展開“能看懂不?”

紙上畫着的是一隻卡尺的簡易結構圖與常見卡尺不同的是這隻卡尺的遊標上也有刻度。

卡尺上標記的刻度爲三分之一釐遊標上標記的刻度爲三十等分總長爲九釐每一刻度爲十分之三釐兩者相差三十分之一釐也就是這種遊標卡尺的測量精度。

將一釐三等分、十釐三十等分與九釐三十等分的難度相差不大既然劉鐵鎖能做到五分之一釐的精度自然能做出符合要求的卡尺與遊標刻度。

“咦”劉鐵鎖看到這種遊標卡尺的示意圖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隨即皺起眉頭。

“好設計”劉鐵鎖擡頭看着李彥目光不再像方纔那般桀驁不馴而是有些佩服“有了這個設計卡尺的精度確實能達到三十分之一釐甚至更高。”

“如果做出五分之一釐尺遊標刻度設計成……九釐……不是……”劉鐵鎖急得直撓頭他能一眼看出遊標卡尺的原理和作用巧妙利用卡尺與遊標刻度的差異從而能獲得更高的測量精度。

不過他顯然缺乏必要的數字計算能力想要算出遊標刻度的設計卻是不能。

“九釐五十等分測量精度爲五十分之一釐”李彥很快算出最簡單的一種設計方式。

“受教了”劉鐵鎖心悅誠服地向李彥拜了拜他雖然孤傲但對遊標卡尺這樣的天才設計確實由衷敬佩。

————————

S友情推薦陌上心巨巨的仙俠大作《霸仙道》以刀陣入道成就奇仙之路

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216回 後路第237回 建設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58回 國士第228回 見駕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224回 安排第64回 簡易溫室第257回 舉子第221回 表決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98回 單車少年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215回 職守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87回 水車用途第43回 長槍直刺第94章 華容道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102回 代言人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40回 商稅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68回 人才路線第2403回 新城第42回 聞香教民第223回 皇權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2回 銀錢第225回 圖窮第62回 生產效率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4回 去青樓第229回 放權第24回 休妻索娉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229回 放權第210回 針對第239回 辯論第59回 寶鎖問世第88回 水田灌溉第234回 輿論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37回 建設第227回 身死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55回 鎖匠徒刑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45回 屯墾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214回 問罪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44回 大殺四方第229回 放權第87回 水車用途第223回 皇權第14回 去青樓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56回 精密製造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67回 軸承計劃第22回 銀錢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23回 尾行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54回 糧荒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74回 雕版刻工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9回 炒 蛋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28回 見駕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74回 雕版刻工第66回 木工作坊第251回 風起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66回 木工作坊第232回 司法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09回 抵京第60回 分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