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平靜的接受

第90章 平靜的接受

朱瞻壑很是順利的出了門,也進了宮,但卻沒有見到老爺子。

幹清宮的大門緊閉,朱瞻壑在門外跪了一個上午,那緊閉的大門纔打開了一個縫隙,一個腦袋探了出來。

朱瞻壑擡頭看去,是一個小太監。

迎面對上朱瞻壑的目光,小太監露出了可憐的神色,將一樣東西扔了出來,然後迅速抽回腦袋,大門也隨之關閉。

朱瞻壑搖頭失笑。

不管是老爺子的任性也好,不滿也罷,但東西,他得到了。

撿起地上的聖旨,朱瞻壑將其卷好,揣進懷中,然後恭恭敬敬地叩首行禮。

良久之後,朱瞻壑才緩緩地直起身,慢慢的從地上爬了起來,拖着早已麻木的雙腿一瘸一拐地緩緩離開。

突然,他感受到有些異樣,似乎是有誰在盯着他。

腳下的步伐停頓了一下,朱瞻壑微微低頭,但卻並沒有轉身,擡步離開。

朱棣站在窗前,看着那個有些單薄的身影緩緩離開,面無表情。

皇帝,或許會認輸,但從來都不會後悔。

……

戶部。

“您……真的要去嗎?”

伴隨着嘩啦啦的翻動聲,夏元吉看着面前的男孩……不,現在應該說是少年了。

“爲何不去?”

朱瞻壑微微一笑,少年和煦的笑容彷彿天晴日朗,並沒有話本里刻畫得那麼恐怖。

“君命難違,夏尚書是朝堂上的老人了,不應該不知道。”

“維喆自是知曉……”夏元吉輕嘆一聲。

“但是,您其實可以不去的,此事維喆也有責任,是維喆那個不成熟的計劃才讓世子殿下您……”

“夏尚書。”

夏元吉的話沒有說完就被朱瞻壑給打斷。

雖是輕言細語,但卻充滿讓人不可抗拒的力量。

“唉……”夏元吉再次嘆了一口氣,微微欠身。

“是維喆沒有深思熟慮,謝世子殿下提醒。”

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

能說的話不代表就要說,不能說的話不代表就不用說,只不過前提是你得能夠承受得住相應的代價。

“好了,夏尚書,說正事兒吧。”

對於夏元吉的道謝,朱瞻壑並沒有放在心上。

他今日之境地是政治鬥爭所導致的,是老爺子的偏心導致的。

夏元吉只是提出了一個漏洞百出的計劃,他只是建議者。

老爺子不拍板,他建議一輩子都沒有用。

朱瞻壑不會把怒火發泄到夏元吉的身上,因爲那沒有用,也因爲無濟於事。

更何況,他其實並沒有生氣,也沒有所謂的怒火以供他發泄。

“這些是此次耕牛代養的相關明細,這是戶部的印信,這些是……”

夏元吉從旁邊將早就準備好了的東西全都拿了出來,看着朱瞻壑很是認真的一樣一樣查看,心中五味雜陳。

他是知道那日干清宮中發生了什麼的,也是爲數不多的幾個知道的人之一。

正因爲此,他感覺很是愧疚。

和一般的文官不一樣,他對朱瞻壑其實並不反感,甚至還可以說是欣賞。

一般的文官玩的是政治,是權利,但他不是。

他玩的是財政,因爲他和別人不一樣,只要把這兩個字玩好了他就什麼都有了。

就像現在一樣,他把大明的財政打理的井井有條,其他人做不到,所以朱棣就會倚重他,甚至會幫他撐腰。

在這樣的夏元吉看來,朱瞻壑是一個很好的搭檔。

去年朱瞻壑幫助杭州一帶的百姓搶收糧食,爲大明增加了一項收入,減少了一項支出。

沒有朱瞻壑,那次杭州的糧食就會欠收,朝廷的稅收得不到保障不說,還要出錢出糧賑濟。

今年,朱瞻壑在北伐時築京觀,讓大明多了很多的繳獲,因爲如果沒有那三個“盡誅之”,大明是要給韃靼那些倖存者留下些保障的。

這個保障,可能要佔到這次繳獲的一半,甚至更多。

揚州的事情就更不用說了,要是沒有那筆抄家得來的錢歸入戶部,戶部連一半的撫卹錢都拿不出來。

所以,對於夏元吉來說,朱瞻壑真的是一個極好的搭檔。

只是可惜,以後二人的交集可能也就僅限於朝廷給藩王的俸祿一項了。

“夏尚書。”

思緒早已飛走的夏元吉猛的回過了神。

“沒有代養者的名單嗎?”

朱瞻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代養者的名單,只找到了兵部給出的傷亡者名單。

“回世子殿下,沒有。”夏元吉搖了搖頭。

“陛下說,與其讓我們這些人來決定代養者,倒不如等殿下您下去看過了之後再做決定。”

“畢竟,看奏疏和實際看過的差別是很大的。”

朱瞻壑聞言也是點頭贊同。

夏原吉這話說的沒錯,朝廷只能夠通過兵部或者是地方上報的情況來決定代養者名單,而這樣的來的數據可信程度實在是太低。

怎麼說呢,永遠不要低估人類的貪婪,尤其是當這些人掌控了一定的權利之後。

“那行,東西我就拿走了。”朱瞻壑整理了一下,然後讓朱凌把東西收了起來。

“夏尚書,回見了。”

“殿下!”

朱瞻壑剛剛轉身準備離開,夏原吉就開口叫住了他。

“夏尚書,還有事?”朱瞻壑轉過頭,表情如常,沒有絲毫的波動。

“世子殿下……”夏原吉組織了一下措辭,但卻發現怎麼也找不到適合此情此景的語言。

“出門在外……注意安全。”

“謝夏尚書關心。”朱瞻壑愣了一下,旋即微笑了起來。

“夏尚書放心吧,這一趟,又不是我自己去。”

夏原吉聞言一愣,然後也笑了起來。

“走了!”

朱瞻壑轉過了頭,擺了擺手,只留給了夏原吉一個背影。

看着那個還稍顯稚嫩的背影夏原吉微微欠身。

……

錦衣衛,北鎮撫司。

這裡從來都不是什麼好地方,鮮少會有人願意來這裡,這一點無論是平民還是官員都是一樣。

“紀指揮使,又見面了。”

當朱瞻壑到來的時候,紀綱已經帶人在門口等着了。

“紀綱見過世子殿下。”

“不用了,說事兒吧。”朱瞻壑擺了擺手,他現在無心去進行這種客套的禮儀和話術。

紀綱從一旁的一名錦衣衛手中拿過一枚令牌,雙手呈遞到朱瞻壑面前。

“這個,您收好。”

……

永樂九年元月初六,漢王世子率戶部官員二十餘人、錦衣衛一千三百餘人離京。

(本章完)

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422章 跳樑小醜第239章 侵略?不,是思想解放!第406章 大明,出征!第89章 世子出府第90章 平靜的接受第36章 臚朐河,一切的開始第468章 一個人的器量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117章 空有名號不見人,想唬誰?第363章 有夢想是好事兒第371章 五年,三人第438章 燒出舍利的攻城第499章 利益分割第60章 沸騰的應天第216章 嘲諷拉滿第15章 猩紅色的大幕拉開完本感言第59章 班師回朝,萬民慶賀第308章 利益之下的嘴臉第270章 太便宜他們了第216章 嘲諷拉滿第257章 反叛之人第25章 雲波詭譎,以進爲退第419章 破碎的皇位第420章 羅馬陷落第362章 意想不到的改變第49章 盡誅之!第364章 甕中捉鱉和反捉鱉第185章 以籌碼,換雲南第352章 那不勒斯王朝的誠意第318章 長陵第299章 是庸人自擾,還是先見之明第533章 陽謀!又見陽謀!第129章 一紙詔書第336章 科技教育,勢在必行第326章 回來了第362章 意想不到的改變第100章 虎落平陽?第350章 兄弟夜談第35章 朱瞻基的轉變,朱棣的欣賞第63章 勸解第114章 朱瞻壑的要求第540章 被命運扼住咽喉的瓦剌第53章 吃的什麼才能放這麼臭的屁?第198章 人間地獄第185章 以籌碼,換雲南第56章 又要背黑鍋了第124章 張弛有度第205章 下一個目標第445章 牆頭草第19章 朝堂激辯第168章 夢想和癡心妄想第532章 今時不同往日了第377章 完美無缺的人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440章 突然逆轉的形勢第428章 必須要規劃了第392章 破釜沉舟第494章 當信仰成爲累贅第145章 朝鮮國王,李芳遠第265章 鴻鵠與燕雀第338章 到底哪個纔是悲劇第180章 痛打落水狗?第101章 上架or三江感言第116章 憐憫?那是什麼鬼東西?第542章 終章第183章 這禮物,白送了!第430章 從不曾認輸過第239章 侵略?不,是思想解放!第505章 被顛覆的認知第218章 總是要做的,不能辜負了他們第225章 舊港宣慰司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53章 吃的什麼才能放這麼臭的屁?第514章 宗室之亂(下)第397章 與天鬥 與地鬥 與人鬥第321章 覆地!第133章 華,夏第400章 亂成一團第112章 見好就收第432章 爲了世子殿下!第66章 大明的內政第433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第433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第139章 權的附庸(二合一)第60章 沸騰的應天第480章 給孩子規劃第436章 如坐鍼氈的沐昂第272章 不能回頭的路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520章 欲要其滅亡第525章 爛泥總是扶不上牆第527章 該是你的,不用搶第252章 改變科舉的定製第369章 合縱之術第354章 養狗之道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