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靖難第二功臣

第7章 靖難第二功臣

自家老爹有沒有被自己點醒,朱瞻壑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這一關算是過了。

最起碼暫時是過了。

這子教父一直都是個難題,文化傳承悠久的中原文化就有這麼一點不好,在這方面總是有些偏見,長輩總覺得被後輩說教會很丟面子。

出於這個考量,朱瞻壑明明一肚子話想要說,但還是將其憋了回去。

子教父本就是很難被人接受的一件事,更何況他老爹朱高煦是個心氣兒極高的主兒。

心氣兒高就算了,偏偏能力還不咋地……

在城外的莊子裡安然度過了一夜,朱瞻壑決定趁着自家老爹還沒反應過來趕緊跑,至於以後嘛……

自家老爹是政治嗅覺不靈敏加上反應慢,不是傻,給他足夠的時間會反應過來的。

所以,朱瞻壑早早地就起牀洗漱,簡單的吃了點東西墊墊肚子後就來到了兵部。

老爺子給他調了兩萬人呢,雖然不夠,但也總比沒有強。

“微臣拜見世子殿下!”

朱瞻壑一到兵部,早早在那裡等着的兵部尚書金忠就跪地行禮。

“金尚書免禮。”朱瞻壑趕忙伸手,親自將金忠扶了起來。

雖然是漢王世子,但朱瞻壑極少擺譜,而且就算他是個處處擺譜的紈絝子弟,在面對金忠的時候他還是會老老實實的。

因爲這金忠可不簡單。

對於老爺子起兵靖難一事,世人大多隻知道黑衣宰相姚廣孝是老爺子靖難最重要的支持者,不管是下定決心起兵靖難還是後來長達四載的干戈,姚廣孝都功不可沒。

但鮮少有人知道,現如今的兵部尚書金忠在靖難一事上的作用不亞於姚廣孝。

不能說功勞超過姚廣孝,但也着實是差不了多少。

要知道,在老爺子登基之後商議儲君人選一事上,當初絕大部分人都因爲漢王在靖難一役中建功頗多而傾向於他,但最終還是讓嫡長子朱高熾坐上了那個位置。

而那時候,極力支持朱高熾且態度明確的就只有金忠一人而已,也就是說,金忠可以說是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了老爺子的想法。

當然了,真正支持朱高熾的並不少,不過那大多都是建文一朝遺留下來的文官,老爺子在立儲這件事上首先問的肯定是一直跟隨他的老臣。

但由此也能看得出來金忠對於老爺子來說有多重要了,朱瞻壑有幾個膽子敢在他面前擺譜?

“啓稟世子殿下,調令已經準備好,世子殿下這就準備出發嗎?”

對於朱瞻壑這個漢王世子,金忠沒有好感,但也沒有惡感。

當初雖然因爲立儲一事和漢王就此不再接觸,但金忠並不認爲自己錯了,靖難之後的確是需要嫡長子繼位來穩定局勢。

其次,金忠也是個公私分明的人,這個人終其一生也只做過一件私事,還是跟朱棣報備過的,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以權謀私的舉動。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他金忠問心無愧。

“勞煩金尚書了。”朱瞻壑笑着接過了金忠遞過來的令牌,開口解釋道。

“我倒是可以不着急,但浙江一帶的百姓們不能不着急。”

“先是青壯被徵召上戰場,然後又被倭寇襲擾,收穫的時候又沒趕上好天氣。”

“耽誤一下對我而言沒什麼,回來之後挨頓打、禁足兩天也就事了,完了之後我依舊還是漢王世子,依舊可以吃香的喝辣的,但是他們不一樣。”

“要是搶收不及時,他們沒的可是今年的口糧,不知道有多少老人和孩子會挨不過今年。”

“將士們在戰場上爲我大明衝鋒陷陣,我雖然年幼沒有什麼本事,但還是盡其所能吧……”

“最起碼,不能讓他們流血又流淚啊……”

朱瞻壑這番話有些裝模作樣,有些故作姿態,但最少也是帶了一半的真情實感。

世人皆知永樂盛世,但卻並不知道在盛世到來之前都經歷過什麼。

“世子仁慈,乃是百姓之福!”聽了朱瞻壑的話,金忠肅然起敬。

金忠這個人是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官,他自始至終從來不帶任何個人感情,只從一個方面考慮問題,那就從大明這個角度。

在朱瞻壑看來,這金忠其實就和于謙是一樣的,他愛的不是大明,是天下。

唯獨有一點不同,那就是金忠如此恪盡職守,多多少少帶了點兒報恩的心思,因爲他就是從參軍燕王府開始發跡的。

“金尚書言重了,當不得,當不得……”朱瞻壑連連擺手。

他不是虛情假意故作清高,而是真的感覺不好意思。

他做這件事的起因是爲了讓自家老爹看清事實,最起碼別步歷史上那個瓦罐雞的後塵,雖然也有憐憫百姓的情感在裡面,但後者的比重並沒有前者高。

想法很自私,但朱瞻壑並不以此爲恥,因爲現在的他空有一個漢王世子的身份,實際上並不能改變什麼。

能自保已經是他的所有“妄想”了。

“怎麼會!?”金忠顯然很是不贊同朱瞻壑自謙的說話,反而很是正色地糾正了起來。

“世子殿下一心爲民,可能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但若是我大明藩王們皆有次想法,何愁我大明不興?”

……

朱瞻壑無語了。

這金忠是怎麼回事?這種愣頭青的話怎麼能出自他之口?

看到朱瞻壑的樣子,金忠也自知失言,趕快躬身行禮。

“微臣莽撞,請世子殿下贖罪。”

“無妨,無妨……”朱瞻壑有些麻木地轉過身。

“金尚書乃是兵部尚書,又正逢爺爺決定御駕親征,肯定事務繁忙,我就不打擾了……”

“恭送世子殿下。”金忠躬着身送朱瞻壑離開。

其實金忠也是一時的情感過激,因爲這兩年太子和漢王……不對,或許應該說漢王太過咄咄逼人了一些,誰都能看得出他的想法。

現如今漢王有了這麼一個明事理的世子,那大明就算是穩定一半了。

當然了,前提是這個世子殿下不幫着他爹去搶儲君之位,要是這樣的話,那怕是大明就得更亂了……

搖了搖頭,將不切實際的想法甩出腦海,金忠轉身進了兵部。

正如朱瞻壑所說,正逢朱棣決定御駕親征,他這個兵部尚書可忙得很。

(本章完)

第458章 沒有人可以算無遺策第202章 講道理和耍流氓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365章 世界名畫第222章 安內,攘外第378章 朱瞻壑鮮爲人知的一面第538章 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使第118章 沒有金剛手段,莫行菩薩心腸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480章 給孩子規劃第380章 紅色多瑙河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430章 從不曾認輸過第22章 動搖了?第448章 打不倒你的,都將使你更加強大(上第3章 明目張膽第405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489章 朱瞻壑的打算第394章 與虎謀皮(下)第147章 搶灘登陸(二合一)第170章 推進,平安京第530章 陽謀,又見陽謀!第90章 平靜的接受第482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127章 尷尬的沐昂第351章 最近胃口不好,見不得油第393章 與虎謀皮(上)第176章 猩紅的海豚灣第481章 被遺忘的勳臣第383章 黑色十二月第437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357章 權利,讓人心生貪念第171章 落入詔獄的內閣大學士第223章 順從,得以苟活第130章 拉攏沐家第24章 瘋了吧?這是瘋了吧?第212章 報仇和奴隸貿易第211章 先埋下伏筆第331章 國基第518章 你,敢嗎?第191章 分割,包圍第94章 Ta,來了第271章 付之一炬第171章 落入詔獄的內閣大學士第211章 先埋下伏筆第373章 消息的來源第322章 未來的決策者第507章 火炮改制第184章 一人,鎮四方第312章 賊第33章 出征第223章 順從,得以苟活發個單張,說明一些問題第360章 酒 色 財第488章 躡景追風第177章 “聖山”第406章 大明,出征!第467章 錢忠的戰爭第345章 叔侄第323章 底線第161章 朱瞻壑的野望和復仇計劃第153章 攪弄風雲第235章 重壓之下的反彈第264章 從社會制度上開始第296章 恐懼的後遺症第281章 山人的妙計第111章 自己惹的,自己哄吧第321章 覆地!第75章 女中人傑第124章 張弛有度第121章 不出來?給你燒成焦土!第378章 朱瞻壑鮮爲人知的一面第439章 寄人籬下,只能順從改變完本感言第517章 滿城縞素第57章 徹底解決問題!第431章 合而爲一第316章 總有人真心爲你第274章 混亂的順天第107章 憑漢王做主!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44章 朱瞻壑的主意第403章 煙霧彈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417章 眼中的未來第480章 給孩子規劃第38章 戰爭序幕第370章 兩個極端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51章 完了,玩兒脫了!第112章 見好就收第300章 清醒和糊塗第95章 重新振作第110章 耍小脾氣怎麼了?第469章 人比人得死第404章 煤山之上第403章 煙霧彈第297章 老爺子走了,也該改變了第503章 弟弟的婚事第242章 皇太孫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