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好聖孫,可保大明三代盛世”

第416章 “好聖孫,可保大明三代盛世”

草原的四月,算不上是溫暖。

明軍就這麼駐紮在三峰山下,既不推進,也不撤退,似乎就是想要耗在這裡,耗到瓦剌突然暴斃似的。

朱瞻基的做法讓所有人都不理解,不僅李彬、徐亨等一衆帶着吳王一脈標籤的將士不理解,就連柳升和樊忠這樣的將領也不理解。

然而,事實證明,政治這種東西,武將一般都玩兒不來。

或者應該說,既能打好仗,還能玩兒好政治的將領,那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整個大明到現在估計也就只有張輔一個人還能勉強算是。

畢竟,相比於大明立國初期的那些老牌將領,張輔算是把政治玩兒的比較明白的人了,雖然是靠着縮好腦袋纔有瞭如今的地位,但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成功。

但對於李彬、徐亨以及柳升、樊忠這些將領來說,突然來請戰的瓦剌使者就好像是犯了病後纔會有的想法。

試問,作戰雙方,優勢的一方大兵壓境,但卻在敵人的家門口安營紮寨,既不進攻也不開口說話,連個態度都沒有,這就很讓人摸不着頭腦了吧?

但更離譜的還是瓦剌的反應。

在明知道綜合實力不敵的情況下,請求雙方各以一支騎兵出戰,以最後的戰果來確定大明與瓦剌自此開始十年的未來做賭注。

若是瓦剌勝,則大明退到臚朐河以南,重開互市,增加糧食、羊毛、羊肉以及茶葉的交易量,爲期十年。

若是大明勝,則瓦剌讓出忽蘭忽失溫,退到斡難河以北,瓦剌順寧王馬哈木與安樂王把禿孛羅以死謝罪,以此換取大明與瓦剌之前的十年和平。

當知道瓦剌使臣是帶着這樣的一個目的來到明軍大營時,不僅是代表了吳王一脈的李彬徐亨,還是代表了皇帝一脈的柳升樊忠,都覺得瓦剌是在異想天開。

然而,現實往往是最離譜的。

無論是誰,無論何事,在計劃的時候都是極爲縝密的,因爲計劃這種事情是需要極爲縝密的邏輯的。

但是,現實不需要邏輯。

或者應該說,現實的邏輯往往隱藏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朱瞻基答應了瓦剌使臣所帶來的建議,並且直言屆時自己會親自領兵,讓瓦剌一方的馬哈木也親自帶兵出戰,雙方各率一支騎兵衝殺一番,以此次的結果定此次大明北征之勝負。

此刻,對於李彬徐亨、柳升樊忠等一衆將領來說,現實就是毫無邏輯的。

朱瞻基沒有理由也沒有立場同意瓦剌的建議,更沒有必要親自率軍衝鋒。

要知道,歷朝歷代,所謂皇帝御駕親征其實絕大部分都只是說說而已,因爲御駕親征只是說皇帝來了,但並不代表着皇帝會親臨戰陣親冒矢石。

如果皇帝親臨戰陣親冒矢石了,那就只能說明一點,那就是此戰是一定必勝的,就算是突然宇宙大爆炸了也不會改變此戰的結果。

所以,現實就當真離譜到了這種程度嗎?

其實不然。

世間萬事萬物,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所有事情都是有邏輯的,如果沒有,那只是因爲你沒有看不到,而不是真的就沒有邏輯。

馬哈木的求戰自是沒什麼可說的。

瓦剌的實力本就不如大明,之所以能夠和大明直接接壤還苟延殘喘了這麼多年,一是因爲當年太宗皇帝就沒想着要殺絕草原,而是想着給後輩留點兒壓力。

畢竟,司馬法曾有言:國之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二是因爲自永樂一朝過去之後,大明其實一直就是處在混亂之中的。

太宗皇帝駕崩,再也無人能夠壓制住吳王一脈,吳王一脈對大明的影響力越來越強,讓整個朝廷都將目光放到了吳王一脈的身上。

除此之外,再加上瓦剌也沒怎麼作妖,自然就不會有人注意他們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朱瞻壑這兩年一直將目光放在了更遠的地方,沒心思,也不想對瓦剌動手,因爲他不想給自己的堂兄做嫁衣。

且不管當初爲何,現如今大明大兵壓境,在綜合實力上遠不及大明的瓦剌只能劍走偏鋒,去使用一些非常規的方法。

但就如同瓦剌使臣所帶來的建議一樣,哪怕是使用了非常規的方式,在最終的結果上他們也不敢奢求太多,哪怕最後他們是勝利的一方,也僅僅只敢讓大明退到臚朐河以南和重開互市。

其實仔細想一想,在此之前,大明的疆域就是到臚朐河的,從臚朐河到斡難河一帶其實算是大明和瓦剌的緩衝區域。

而互市是本就應該一直開着的,是後來吳王一脈入主順天,朱瞻壑不僅強行減少了很多互市的項目,還以勢壓人,強行更改了互市的價格。

也就是說,哪怕最終是自己勝利了,瓦剌也不敢想多了,只是想讓局面恢復到永樂末年時期的那個樣子。

因爲他們很清楚,大明不是好惹的,就算是大明答應了他們那劍走偏鋒的要求,就算是他們在這劍走偏鋒的路上取得了勝利,但要是提出過分的要求,最終只會毀了他們自己。

但是相較之下,大明的應戰就顯得有些沒有道理了。

無論是誰,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在這種優勢在握的情況下,正常都是會拒絕這種明顯是摻雜了不少小心思的建議,選擇以最穩妥的方式來結束戰鬥。

但是,朱瞻基偏偏就答應了。

原因無他,只因爲此時的他其實已經不是站在大明皇帝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了,而是站在一個父親,站在一個即將失去皇位的皇帝的角度上。

接受瓦剌的求戰,是他權衡利弊之下,自認爲做出的最好決定。

因爲朱瞻基料定瓦剌不敢太過分,對於現在的瓦剌來說過分的話就等同於是自毀,所以朱瞻基纔會做出應戰的決定。

但是,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原本士氣高昂的明軍卻遭受到了打擊。

武將和士兵只是不擅長政治鬥爭,但不代表他們就是傻子,就一點兒都看不出來。

此時的他們,甚至就連柳升和樊忠,也不知道該站在什麼立場,以什麼樣的身份去面對朱瞻基這個皇帝,去面對朱瞻壑這個吳王世子了。

……

應天府,漢王府。

其實按照慣例,在藩王就藩之後,王府一般會被充作他用,但無論是應天府還是順天府,漢王府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如今的漢王府,仍舊坐落在應天城最繁華的長安街上,大門牌匾上寫的仍舊是漢王府三個大字,而非吳王府。

在永樂年間的時候,無論是吳王一脈剛去就藩的時候,還是說十幾年後太宗皇帝垂垂老矣的時候,這漢王府一直都是有人打理的,幾乎可以說是和當初他們離開的時候沒有兩樣。

也就在洪熙到宣德元年這兩年間,當初打理漢王府的人隨着朝堂權利的變更而停了下來,但這個停也並非是朝廷的命令。

這個世界,花花轎子人擡人。

後來隨着吳王一脈入主順天,虛溜拍馬的人自然就多了起來,被荒廢兩年的應天漢王府也在極短時間內被重新收拾了出來,並且重歸永樂年間時的那樣,每天都有人打掃。

直到吳王一脈撤出順天,重新回到這裡。

“爹,您說堂兄他真的會……”

漢王府的後院裡,朱瞻垐坐在自己父親的對面,滿臉的疑惑。

和順天府不同,進入四月的應天府已經有了明顯的春天的跡象,氣溫也回暖了不少。

坐在樹下的吳王父子多多少少的帶着點兒愜意。

只不過,這只是表面上的,實際上他們的心中並不像是表面上看到的那麼輕鬆。

或許,應該說朱瞻垐沒有那麼輕鬆。

“這是必然的,從你堂兄的選擇上就能看得出來。”朱高煦看了看飄進茶杯裡的花瓣,想了想,還是將這杯茶潑掉了。

“說實話,我是真沒想到……”朱瞻垐似乎是有些失望。

“我原以爲,堂兄會趁着這個機會做最後的反撲,但沒想到他卻選擇了認命……”

說到這裡,朱瞻垐不由得擡起頭看了看自己的父親,又朝着北方看了看。

他不是在看北方的順天,也不是在看北方的草原,而是在看漢王府的北方,那個永樂大帝呆了大半輩子的應天皇宮。

他所想到的,是當年的“好聖孫,可保大明三代盛世”之說。

他所想到的,是當年自己的大哥爲朝廷、爲自己的爺爺付出如此之多,殺外敵、築京觀、滅奸商、誅貪官……

將所有的罵名都背了下來,但最終換來的只不過是太宗皇帝的利用,而太宗皇帝心心念念所想的,仍舊是爲他的那個好聖孫鋪路。

但誰又能想到,當年的那個好聖孫,如今卻走到了這種地步。

想到這裡,朱瞻垐不由得搖頭笑了起來,只是他的笑容中充斥着滿滿的……嘲諷。

朱高煦察覺到自己兒子的動作,偏頭看了看,似乎是看出了什麼,又似乎是什麼都沒看出來,但不管看沒看出來,他都沒有提及相關的事情,而是換了一個話題。

“瞻垐。”放下茶杯,直直的看着自己的兒子,朱高煦的眼中充滿了嚴肅。

“你應該知道你大哥所想,你二哥不是嫡子,你三哥的身體不好,所以你是唯一的選擇。”

“你……怎麼想?”

“父親……”朱瞻垐聞言一怔,但也僅僅只是一瞬間他就以堅定的目光迴向自己的父親。

“有些事情,瞻垐可以做,但有些事情,瞻垐不能做。”

“倘若如今的大明有半分成就是靠着瞻垐才達成的,那瞻垐也不會有絲毫猶豫,但現如今,您出去隨便拉個人問問,如今大明的強大是誰的貢獻最大?”

“您,應該會得到您心中的那個答案。”

“況且,您與大哥總是覺得大哥殺伐過重,名聲不好,做不得皇帝,但試問這世間又是誰規定了殺伐過重就不能做皇帝呢?”

“還有,就算是大哥殺伐過重不適合做皇帝,但這又不是一個無解的死局。”

說到這裡,朱瞻垐挺直了腰背,看向了北方,語氣中充斥着滿滿的意味深長。

“堂兄的所作所爲,看似是放棄一切只爲祁鎮在着想,一切都是在爲祁鎮鋪路,但又何嘗不是爲……大哥鋪路呢?”

朱高煦聞言一怔,呆呆地轉頭看向了北方。

是啊,宣德皇帝這個決定的確是在爲自己,爲自己的孩子考慮,但在他沒有看到的地方,好像也的確是爲那個他最不願意幫助的敵人做了好事。

想到這裡,朱高煦不由得灑然一笑。

這人啊,果然還是賤。

(本章完)

第479章 熟悉的味道第368章 上帝之鞭第485章 消除隱患第481章 被遺忘的勳臣第25章 雲波詭譎,以進爲退第422章 跳樑小醜第82章 財神爺的新思路第142章 資本積累第113章 世子殿下,您手裡的東西不是拿來看第520章 欲要其滅亡第517章 滿城縞素第335章 瓦剌驚變第115章 大明的怒火第496章 航海不可停第361章 所謂的聯合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91章 雲波詭譎第203章 大明第一天團第244章 圍魏救趙?第154章 需要冷靜第254章 最好的勞工第254章 最好的勞工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317章 第三個人第416章 “好聖孫,可保大明三代盛世”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468章 一個人的器量第1章 愁雲慘淡第299章 是庸人自擾,還是先見之明第336章 科技教育,勢在必行第405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34章 未來的未來第19章 朝堂激辯第10章 狗血男女第369章 合縱之術第392章 破釜沉舟第348章 皇宮夜話第62章 漩渦中心的漢王世子第316章 總有人真心爲你第345章 叔侄第115章 大明的怒火第70章 東南大地震第384章 黑暗的寒冬發個單張,說明一些問題第180章 痛打落水狗?第22章 動搖了?第26章 亂起來了……第104章 交趾的問題所在第319章 你,什麼都!不!是!第355章 需要長大的孩子第78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399章 曾經的對手第137章 還來這一套?好用啊!(二合一,四第186章 自己家的未來第56章 又要背黑鍋了第111章 自己惹的,自己哄吧第142章 資本積累第124章 張弛有度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422章 跳樑小醜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409章 弊端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462章 最後的剿殺第492章 並不值得慶賀的勝利第258章 圖謀七載第65章 坑!第249章 老虎的鬍子,不是誰都敢捋的第28章 放他孃的狗屁!第84章 趕鴨子上架第225章 舊港宣慰司第365章 世界名畫第423章 即將革新的時代第367章 鎮,博壓也,貴重沉穩第87章 皇帝,父親第8章 老爺子早就規劃好了第132章 夏原吉的牢騷和希冀第450章 莫出頭,出頭必被揍第48章 習慣成自然?第76章 爛泥扶不上牆咋辦?第143章 人,是可以變的第103章 沐家人第462章 最後的剿殺第58章 朱棣的心結第114章 朱瞻壑的要求第507章 火炮改制第231章 朝廷……老爺子的態度?第238章 獻囚求功第302章 各方矚目第411章 背道而馳的思想第239章 侵略?不,是思想解放!第328章 陽謀第95章 重新振作第25章 雲波詭譎,以進爲退第219章 土豆計劃的後續第3章 明目張膽第524章 有些人,總是莫名的自信第502章 重心轉移第164章 文官的危機感第399章 曾經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