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聖山”

第177章 “聖山”

倭國曾經盛極一時的平安京變成了一座死城,整個倭國京畿都變成了一塊死地。

平安京在琵琶湖的下方,這塊地方在後世被稱爲大阪平原,琵琶湖是這塊平原的主要水源供給。

想象一下,平安京就在琵琶湖的下面,而朱瞻壑在平安京的王宮裡築了一座京觀,而且還是迄今爲止規模最大、使用人數最多的京觀。

你讓住在下面的人怎麼想?喝腐水?

錢勇和祝三鳳到平安京的時候也被震驚到了,不過朱瞻壑並沒有給他們多少時間消化,因爲他們此行是要來找朱瞻壑的,而朱瞻壑並不在這裡。

現在的朱瞻壑已經在駿河灣了。

擡頭看向東北方向,望着那座峰頂雪白的山峰,朱瞻壑的雙眼眯了起來。

——

應天府,皇宮,幹清宮。

“可能做到?”朱棣看着下面跪着的張輔,平淡的表情中帶着威嚴。

“回陛下,臣……”

張輔有些猶豫,不是說他沒有自信了,或者可以說他也的確是沒有自信了。

這麼說有些矛盾,但如果放在張輔身上就不矛盾了。

如果只是帶兵打仗,而且還是打一個都城被滅的倭國,張輔不敢說有十成十的把握,但九成九也是有的。 •Tтkǎ n •℃o

之所以說他沒有信心,那是因爲這事兒換了誰來都沒有信心。

當世之中,沒有任何一個武將是和朱瞻壑行事風格相似的,更沒有一個武將能夠復刻朱瞻壑所創造的奇蹟,他張輔也不能。

和當初面對陳季擴時感到頭疼不已的沐晟一樣,張輔也無法下定這個決心。

或者應該說,相比於沐晟,張輔更加難以下定決心。

現在三十五歲的張輔可以說是仍是壯年,但這個時候的他已經各種戰功加身,可以說是大明最負盛名的將領了。

參加靖難之役,永樂四年滅亡胡朝,因功晉封英國公,此後又屢徵陳季擴,張輔真的是現在大明最能打的武將了。

但是,就算是現在的他,仍然不敢去復刻朱瞻壑所創造的奇蹟。

朱瞻壑隨軍北征的時候在捕魚兒海斬殺十幾萬人,築了大明的第一座京觀,當時在交趾的張輔也是有學有樣,也築了一座景觀。

但是,他築的那座京觀和捕魚兒海的那座根本就沒法比。

說句難聽的,朱瞻壑見了都是得嘲笑他的,畢竟一個兩千人的京觀,在朱瞻壑的眼中看起來真的是沒什麼卵用。

而現在,朱瞻壑先在宍道湖築了一座三十多萬人的京觀,又在平安京築了一座人數雙倍於宍道湖的京觀。

張輔,他不敢。

朱瞻壑做就做了,人家是皇親,再怎麼沒退路也比他這個勳將有退路,而他張輔要是有學有樣……

成功了就是萬人追捧,失敗了就是萬人唾罵,之前所立下的戰功全都沒有用,可以說是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不是讓你去學漢王世子的,就是讓你去駐紮一段時間,讓漢王世子騰出手來回家過個年。”

朱棣雙眼微閉,緩緩地靠在了椅背上。

他是不會讓人去搶自己孫子的功勞的,雖然這個功勞有些血腥,有些爭議,但能夠做到朱瞻壑這個地步的,那毫無疑問就是成功。

儘管朝中文臣都認爲是有失大國風範,讓大明的從屬國畏懼,甚至是離心離德,但朱棣看來這很好。

原因很簡單,有用,且高效。

朱棣也很清楚,除了朱瞻壑之外,大明無人能夠復刻這個奇蹟。

之前他想着讓朱高燧去復刻,甚至不能說復刻,因爲當初的朱高燧其實都不用怎麼管,遇到人就殺,都不用殺幾個人就能讓瓦剌安分下來。

但他也沒想到,自己那個三兒子這麼不爭氣。

普通牧民看不上,人家的正規部隊又追不上,最後落得個無功而返不說,還讓大明白白的消耗了那麼多的糧草。

“不用想太多。”想到自己那個不爭氣的三兒子,朱棣又嘆了一口氣。

“去了之後伱什麼都不用管,世子讓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就行了,等年後世子就會回去,這個能做到吧?”

“臣,領命!”張輔長舒一口氣,接下了這個命令。

……

對於應天發生的事情朱瞻壑並不知道,不過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會關心。

因爲現在的他正在做一件大事兒,一件他心心念唸的大事兒。

過了小半年,朱瞻壑終於是敢登上這富士山,因爲此前的地震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誰知道這個腦殘的玩意兒會不會受到地震的影響噴發?這特麼的要是噴發了,別說是在山頂了,就算是在百里之外,火山灰也夠他喝一壺的了。

而現在,朱瞻壑站在這倭國最高的地方,俯視着這座被倭人尊爲聖山的山峰,眼中滿是嘲弄。

玉扇倒懸東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陽。

這是倭人對這座山的形容,也是讚美,但在這個時代,登上這座山的人很少,這給朱瞻壑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這座所謂的聖山海拔近四千米,朱瞻壑帶了三萬人登山,但登上山頂之後,所剩餘的也不過五千餘人。

人通常在海拔兩千七百米左右就會有一些反應,這種情況因人而異,而這座所謂的聖山海拔有三千七百多米。

哪怕是連續休息,最終能夠堅持到這裡的人也不多。

朱瞻壑很慶幸,自己堅持到了,不然的話這必將會成爲他人生中的一大遺憾。

將士們擺好祭臺,在旁邊,三張旌旗隨隨風獵獵作響。

三面大旗上,明、朱和漢三個大字隨風展露着自己的風姿。

朱瞻壑招了招手,隨後抽出了腰際的馬刀。

最初,他想的是在這裡舉行封天祭典,但是現在,他改變想法了。

原本朱瞻壑覺得,這倭人所謂的聖山雖然和泰山無法相比,但畢竟是具有倭國代表性的存在,就好像當初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祀一樣。

狼居胥山也無法跟泰山相比,但卻具有特殊意義,朱瞻壑覺得這座所謂的聖山也是一樣。

但是現在,他不想搞什麼封天祭典了。

封天祭典需要跪拜上天,進香祭祀,如果是在泰山,那沒什麼,但是在這裡,他覺得噁心。

“帶上來!”

因爲海拔過高,朱瞻壑的聲音有些不太對,甚至還有些喘,但任誰都能聽得出來他話語中那份隱藏的激動。

話音剛落,朱凌和朱平一人一個,押着已經隱隱有些喘不上氣的足利義持和後小松天皇來到了祭臺前。

嗤……

腥紅的鮮血染紅了山頂的白雪,給這座倭人眼中純淨的聖山添上了一分色彩,也是一份玷污。

叮~

朱瞻壑狠狠地將馬刀插入泥土中,張開雙臂,閉上雙眼,面向天空。

此時此刻,他很想大喊出來,但是高海拔的缺氧讓他不能這麼做。

但是,此刻他的心情卻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本章完)

第44章 朱瞻壑的主意第36章 臚朐河,一切的開始第313章 河套第520章 欲要其滅亡第105章 給沐家的見面禮第277章 想走,也不是那麼的容易第368章 上帝之鞭第156章 推波助瀾第338章 到底哪個纔是悲劇第14章 這將會是一場屠殺第318章 長陵第370章 兩個極端第515章 自信和自大是兩回事第435章 想好要怎麼死了嗎?第151章 一片狼藉第103章 沐家人第502章 重心轉移第198章 人間地獄第271章 付之一炬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344章 兄弟第273章 不冷靜的朱瞻壑第348章 皇宮夜話第367章 鎮,博壓也,貴重沉穩第351章 最近胃口不好,見不得油第254章 最好的勞工第339章 利益的交換第510章 殊途,同歸第156章 推波助瀾第492章 並不值得慶賀的勝利第319章 你,什麼都!不!是!第31章 這算什麼?第176章 猩紅的海豚灣第297章 老爺子走了,也該改變了第334章 鄭和第319章 你,什麼都!不!是!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257章 反叛之人第463章 其樂融融和刀光劍影第64章 制衡第148章 以敵人之血番外:帝國黎明(番外免費)第9章 事急從權第161章 朱瞻壑的野望和復仇計劃第195章 新的底氣第276章 唾手可得?第25章 雲波詭譎,以進爲退第364章 甕中捉鱉和反捉鱉第264章 從社會制度上開始第9章 事急從權第386章 懷疑,是最強大的敵人第144章 整軍,出征!第438章 燒出舍利的攻城第97章 漢王,仍有追隨者第378章 朱瞻壑鮮爲人知的一面第294章 初次見面,送你個禮物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14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6章 金牌信符第245章 論朱瞻壑造反的可能性第246章 讓我出主意?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538章 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使第284章 心願第531章 所謂男人第97章 漢王,仍有追隨者第190章 找茬?不,是收復失地第384章 黑暗的寒冬第276章 唾手可得?第394章 與虎謀皮(下)第328章 陽謀第498章 評價的資格第310章 文賊竊國第464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02章 講道理和耍流氓第458章 沒有人可以算無遺策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256章 富和強是兩碼事第273章 不冷靜的朱瞻壑第103章 沐家人第130章 拉攏沐家第62章 漩渦中心的漢王世子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448章 打不倒你的,都將使你更加強大(上第383章 黑色十二月第129章 一紙詔書第317章 第三個人第524章 有些人,總是莫名的自信第76章 爛泥扶不上牆咋辦?第16章 殘忍嗎?第148章 以敵人之血第54章 想死嗎?第89章 世子出府第519章 深冬捷報第473章 孩子第439章 寄人籬下,只能順從改變第479章 熟悉的味道第63章 勸解第285章 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