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搞我?我直接自斷後路!(二合一)

第165章 搞我?我直接自斷後路!(二合一)

其實在中原文明中,領先世界的並不只是各種思想、四大發明這些,算學也是世界頂尖的。

雲南那邊收穫之後,有心之人很快就算出來了那些糧食的產量。

玉米最少能達到稻麥的兩倍,土豆就更嚇人了,十倍都不止。

根據《河間志》卷三記載:“一夫耕田五十畝,畝收麥一石以上。”

《補農書》中所說:“田極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間有之。大允共三石爲常耳。”

明朝時期,一石大約是一百五十斤左右,所以稻穀的產量通常是在不到三石左右,也就是四百斤上下,而麥子的產量要低一些,畝產在兩石左右,約爲三百斤上下。

不過有一點,這裡面取的是單季的產量,而且取的還是那些好的土地,也就是最高的產量。

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南方通常是兩季稻,能種三季稻的地方還是很少的,其中早稻的產量要低一些,但這些數據在數值上取的是產量更高的晚稻的產量。

也就是說,實際上的產量並沒有這麼高,這些數據甚至比平均值還要高一些。

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了,尤其是在朝堂上,這種事情屢見不鮮,甚至還有比這更離譜的,這都不算是事兒了。

而土豆的產量在後世能達到三千到五千斤,在這個沒有化肥農藥的時代顯然是達不到的。

朱瞻壑挑了最好的地,讓人天天打理,最後的畝產量也不過是千斤左右。

這對於朱瞻壑來說或許已經很低了,但對於其他人來說卻足夠駭人了。

什麼?你說那些人是怎麼確定這些糧食的?

先入爲主唄,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就是糧食了,有足夠的糧食,再加上合適的時間,推翻一個王朝都不是沒有可能的。

朱瞻壑費了那麼大的力氣安排人進市舶司,這一趟的損失又這麼大,在那些人看來這除了糧食就不可能是別的了。

甚至,在黃淮等人的視角中,這已經是漢王一脈開始屯糧造反的前兆了。

但是!

對於黃淮等人來說是威脅,可朱高熾呢?對他來說也是威脅嗎?

別忘了,這天下,是姓朱的。

……

幹清宮。

“這消息屬實嗎?”現在的朱棣已經沒有了平日裡的雲淡風輕,臉上滿滿的都是緊張的神色。

“回陛下,產量已經可以確定了,但是否是糧食……這個還有待調查。”

“不過,漢王殿下看得太緊了,如果在不打草驚蛇的前提下,怕是……”

“不用管,和以前一樣!”朱棣大手一揮,很是乾脆的做了決定。

“是!”紀綱心裡咯噔一聲,對漢王父子的評價又高了一層。

以前人們總是覺得漢王就藩去了,就喪失了爭儲的可能性,雖然隨着朱瞻壑連做了好幾件大事讓人們的想法有了改觀,但仍舊不是很徹底。

畢竟,朱棣的態度比較曖昧,讓人捉摸不透。

你說他想讓漢王一脈有競爭力吧,他讓漢王就藩去了,可你說他想讓漢王一脈徹底沒機會吧,他又不斷地給漢王優待。

而現在,紀綱在今天終於是明確了這個答案。

能對糧食這種事都一再放過的,如果是換個人,估計不是被朝廷接手就是死無全屍了。

唯有漢王一脈……

“對了,太子那邊怎麼樣?”朱棣並不知道紀綱的想法,接着問出了他的問題。

“回陛下!”紀綱趕緊收回自己的思緒,低着頭彙報了起來。

“此前解縉、黃淮、楊榮和楊士奇四人在得到雲南的消息後去求見了太子殿下,其中解縉和黃淮的情緒比較激動,楊榮和楊士奇倒是比較平靜。”

“至於太子殿下沒有什麼反應,反而是斥責瞭解縉和黃淮一通。”

“嗯,朕知道了,伱退下吧。”

“是!”

紀綱緩緩地退出了幹清宮,守在門口的內侍和宮女也不敢隨便入內。

幹清宮裡,朱棣一人坐在那象徵着至高權利的椅子上,扶額沉思。

——

河南,彰德府,趙王朱高燧的就藩之地。

將手中的信紙置於燭火之上,朱高燧靜靜地看着它慢慢的化爲灰燼。

“二哥,你是真行啊……”

“不過,你確定你能行嗎?”

“如果沒有瞻壑的話,而且現在的瞻壑怕是……”

……

倭國,伯耆。

隨着氣溫慢慢的回暖,朱瞻壑的推動速度卻慢了下來,不是因爲他不想快,也不是因爲將士們士氣不足,而是因爲不得已而爲之。

他此前把石見的貴族和武士階層給屠戮一空,石見的大封建主也自然是沒了,這石見銀山在其他倭國大封建主的眼中就成了一塊無主的肥肉。

什麼?明軍?

別逗了!他們能永遠駐紮在這裡嗎?跨國和跨海作戰的消耗有多大,怕是現階段全世界都沒有比他們倭國更清楚的了。

畢竟,朝鮮和大明的倭患都是他們一手搞得。

所以,那些大封建主就打算集合起來,以集體的力量去衝擊明軍,讓明軍知難而退,他們再瓜分石見銀山。

但沒想到,他們錯誤的將他們做倭寇時期大明的戰鬥力給代入進去了。

他們劫掠大明海疆的時候都是奇襲,趁着大明的備倭軍沒有反應過來,搶完就走,但現在呢?

明軍將士夜夜枕戈待旦,一旦有戰爭,他們就能夠以可以說是人類最快反應的速度投入戰場。

這就是宍道湖旁京觀的由來了。

但這些並非朱瞻壑的本意,因爲他現在想的是儘可能的壓榨倭民的價值。

在石見,他讓倭民當礦工,給大明開採銀礦;在最早登陸的肥前、肥後和豊前這些地方他則是讓倭民種地,然後“無意間”失去對這些地方的控制權。

然後,大隈、日向、肥後等地的大封建主就會反擊,在佔據那些明軍“失去”的地方後,他們就會徵兵、徵糧。

再然後,明軍殺個回馬槍,殺掉權貴和武士階層,將倭軍的補給和武器裝備作爲繳獲拿走,“解放”倭民。

這是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計劃,這纔是朱瞻壑的目的,而宍道湖的那座京觀顯然是不符合這個計劃的。

“世子殿下!”就在朱瞻壑正想着解決辦法的時候,朱凌的聲音傳了進來,只是言語之間透露着滿滿的焦急。

“世子殿下!漢王殿下的信!”

“嗯?”朱瞻壑皺了一下眉頭,然後很快就放鬆開了。

接過信,朱瞻壑打開看了兩眼,然後就給丟到一邊了。

沒啥東西,就是自家老爹給他說了一下雲南的近況,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種子收穫了,其次就是暹羅有點兒不安分了。

當初朱瞻壑把陳季擴押送應天之前,特意把他的孫子放走了,本來朱瞻壑都覺得那個小孩子活不了,畢竟孤身一人,又是在那種地方。

但是沒想到,這孩子不知道怎麼跑到暹羅去了。

暹羅倒是沒什麼大動作,但接收陳季擴的孫子這一點就已經足以讓沐晟引起警惕了,不過奈何朱瞻壑不在雲南,他就只能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朱高煦,由朱高煦傳給朱瞻壑。

朱瞻壑提筆,很快就寫下了兩封信,交給了朱凌。

“這封送家裡去,這封送給應天。”

“應天?”朱凌呆了一下,然後用不確定的語氣問道。

“世子殿下,您說的應天是指……”

“送到皇爺爺手裡,或者大伯那裡也行。”朱瞻壑頭也不擡地說道。

“不用太在意,讓人看了也無所謂。”

“是!”得到了確定的答覆,朱凌應聲離開。

“呼……”朱瞻壑長出一口氣。

“朱平!進來!”

“世子殿下!”

“之前那個懂漢話的倭人呢?讓他去找些倭民,給他們錢,讓他們去因幡、美作等地去幫我們買一些東西。”

“啊?”朱平呆住了。

“啊什麼啊?讓你去你就去!”

“是!”

朱瞻壑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最近他發現自己這兩個護衛的話是越來越多了,不過倒也是,自己最近的行爲也是越來越出人意料了。

不過也沒辦法,現在的他殺是殺爽了,自東征倭國開始到現在,他名下新增的亡魂沒有五十萬也有四十萬了。

就這,還是保守估計。

現在的他已經進入了平靜期,開始謀劃更大的收益了,尤其是給未來的佐渡金山做準備。

那座金山現在還沒有被人發現,可是個好東西,是以後朱瞻壑計劃中的重要一環。

銀山讓了,金山怎麼也得試一試的,哪怕只能得到一部分。

不過也正因爲此,他下的很多命令都讓人看不懂,畢竟那些將士們的想法比較簡單,他們熱衷的就只有軍功而已。

比如說這次,他讓朱平挑選一些倭民去幫明軍採購,明軍需要他們的採購嗎?

自從上次朱瞻壑衝入朝鮮王宮,直逼李芳遠交出王世子李褆之後,不管是朝鮮還是大明都沒有一個人敢再招惹朱瞻壑。

李芳遠的遭遇讓所有人知道了,如果你敢扯朱瞻壑的後退,他是真敢弄你的。

這上次也就是李芳遠了,大小是個一國之主,要是換個人,估計墳頭上都有人給你上一週年的香火了。

除此之外,朱高燧也就藩去了,誰還敢斷朱瞻壑的補給?

可不缺補給,爲什麼要讓倭民去幫明軍採購?又要採購什麼東西?別說是朱平了,怕是所有人都不明白。

實際上朱瞻壑是想要讓那些倭民去散佈消息的,雖然他沒說,但只需要在礦上做工就能免除賦稅,而且還有工錢拿,這種生活就已經是普通百姓心中最美好的生活了。

雖然朱瞻壑不曾提起,但這些人若是去了其他地方,肯定會有人忍不住和當地人談起這些。

久而久之,消息就會傳開,朱瞻壑後續的推進所受到的阻力也會變小,以後讓那些倭民做曠工也更容易。

上次讓將士去散播消息導致明軍有了些損失,這次朱瞻壑可不想重蹈覆轍。

“來人!傳柳升和王景弘來見我!”

思及至此,朱瞻壑覺得自己可以開始做準備了,現在在伯耆的他下一個目標肯定就是因幡,到時候神機營和船隊都會派上用場。

……

應天府,皇宮,幹清宮。

朱棣看着朱瞻壑傳回來的信,滿臉呆滯。

雖然他早就想過雲南此前種的那些東西是糧食,但在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之前他還是習慣性的將其放在一邊。

現在,他得到了朱瞻壑本人的確認,這個時候的他受到的衝擊雖然小了一些,但仍然是常人難以承受的。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大明的整體糧食產量翻了五六番甚至更多,那會帶來什麼樣的景象?

毫無疑問,首先就是社稷的穩定。

永樂初年,叛亂四起,幾乎每年都有人揭竿而起,原因是什麼?除了最頂層的幾個人是爲了權利和金錢,其他人大多都是爲了吃飽飯。

糧食產量上來了,百姓們滿足於朝廷的統治,這樣的情況消失可能不會完全消失,但肯定會減少很多。

畢竟,百姓們的想法是簡單的,他們想得無非就是吃飽穿暖,然後養育一兩個孩子,這就是他們的畢生所求了。

在得到溫飽之後,百姓們就鮮少會去做起義這種極有可能丟命又有可能導致自己吃不飽的事情了。

要知道,就算是把歷朝歷代都算上,整段歷史上也鮮少有能讓百姓吃飽穿暖的,那都是能夠載入史冊的,比如說文景之治之類的。

其次,糧食產量的提高還會帶動人口的增長。

糧食產量上來了,百姓家裡有結餘了,第一個考慮的就是傳宗接代。

對於大明來說,人口的提升代表了生產力會提高,兵源也會增加。

最後,就是戰爭方面了。

糧食產量的提高會帶動人口增加,會給大明提供新的兵源,雖然週期很長,但那也是值得期待的,除此之外就是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補給。

有了充足的補給,什麼韃靼瓦剌,誰敢蹦躂大明就敢打誰!

毫不誇張地說,有了這種高產的糧食,朱棣有信心打敗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或許有人會覺得朱棣現在就想這些有些想多了的嫌疑,畢竟現在東西還在雲南,朱高煦看得又很緊,但他是皇帝。

不說一聲令下,朱高煦就得把東西給他送過來,就算是不情不願的,就算是朱高煦的心裡有諸多不滿,他還能違抗皇命不成?

再說了,朱瞻壑在信裡已經說過了,等雲南那邊培育了足夠的種子之後就會將其送一部分到應天。

什麼都攤開來說,這纔是最好的做法。

這種自斷後路的做法,誰來誰都得懵。

(本章完)

第84章 趕鴨子上架第403章 煙霧彈第330章 大明第一狗腿子第74章 攮死你們!第221章 程朱理學的末路第535章 無處可逃第166章 自相殘殺的好戲(二合一)第174章 史無前例的京觀第256章 富和強是兩碼事第405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232章 真兇……還是替罪羊?第107章 憑漢王做主!第38章 戰爭序幕第74章 攮死你們!第514章 宗室之亂(下)第327章 年終大戲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68章 來找錢!第27章 誰都沒想到的轉折第251章 有學有樣第278章 你,不配;他,不行第293章 新帝登基……三把火第510章 殊途,同歸第235章 重壓之下的反彈第192章 朝廷的大動作第192章 朝廷的大動作第122章 可惜了第324章 清算第470章 權慾薰心的人都該死第257章 反叛之人第339章 利益的交換第89章 世子出府第409章 弊端第230章 可止小兒夜啼第384章 黑暗的寒冬第340章 爛人第91章 雲波詭譎第347章 朱瞻坦的決定第280章 帶有目的的姻親第28章 放他孃的狗屁!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410章 歷史上的第一個世界性帝國第512章 網不一定會破,但魚一定會死!第233章 認慫……怕是有些晚了第508章 蠢蠢欲動第107章 憑漢王做主!第371章 五年,三人第70章 東南大地震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176章 猩紅的海豚灣第34章 未來的未來第151章 一片狼藉第86章 國,家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249章 老虎的鬍子,不是誰都敢捋的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152章 虎父犬子第257章 反叛之人第474章 沒有可比性的雙方第527章 該是你的,不用搶第313章 河套第376章 一花一世界第487章 帝國的末日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431章 合而爲一第414章 大明之威!第170章 推進,平安京第245章 論朱瞻壑造反的可能性第78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385章 迴歸老本行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27章 誰都沒想到的轉折第504章 第503:“驚世駭俗”第33章 出征第1章 愁雲慘淡第524章 有些人,總是莫名的自信第539章 最後一步第161章 朱瞻壑的野望和復仇計劃第326章 回來了第155章 興師問罪第180章 痛打落水狗?第372章 自己人和外人第322章 未來的決策者第508章 蠢蠢欲動第9章 事急從權第539章 最後一步第375章 放下廉恥心第535章 無處可逃第27章 誰都沒想到的轉折第424章 任性的後果第344章 兄弟第470章 權慾薰心的人都該死第399章 曾經的對手第473章 孩子第488章 躡景追風第178章 摘桃子?前提是得敢!第27章 誰都沒想到的轉折第301章 動盪的大明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樂大帝第452章 這個世界的骯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