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沐家人

第103章 沐家人

雲南府,昆明。

自建寧府之後再也沒有人敢找朱瞻壑的麻煩,一來是有人把建寧府的事情提前告知了沿途的官員,二來是朱瞻壑在建寧府調集了一萬的士兵。

雲南府當真是個好地方,首府昆明就坐落在滇池北面,再加上宜人的氣候,這裡還真是當之無愧的養老寶地。

只不過, 這個時代的雲南開發程度有限,所以朱高煦才一直不願意過來就藩。

“行了,你們也回去吧。”在進城之前,朱瞻壑下令停下車隊,對着從建寧府強行徵調來的一萬士兵說道。

“這一路上辛苦你們了,待我安頓好之後會如實向皇爺爺稟告,屆時你們所在的地方會給你們發放此次行動的軍餉。”

“另外……”

說着, 朱瞻壑伸手招了招朱凌。

朱凌和朱平二人各自帶着好幾人, 從車隊上拖下來了好幾個箱子, 開始給那一萬士兵們發錢。

每個人五十錢,雖然不多,但這是朱高煦,也是朱瞻壑額外給的。

不是朱瞻壑吝嗇,實在是不太好給多了,畢竟他們回去還會有軍餉領,以後要是被別人知道了難免會有不好的影響。

其次, 每個人五十錢,一萬人就是五十萬錢。

漢王是來就藩的, 搬家那裡會帶那麼多銅錢?明初金銀的使用率又不高, 這些銅錢就已經是他們沿路換來的了, 再多了也沒地方去找了。

“謝漢王殿下!謝世子殿下!”

這些士兵的心思都很簡單, 誰給他們吃的給他們錢就是對他們好, 更何況這路上他們並沒有出力,心中的感激自然就更盛。

“行了,早日回去吧。”朱瞻壑擺了擺手。

“地裡還有活兒呢, 本來這一路上就耽誤了你們三個多月的時間,要是再拖, 怕是就連夏收都趕不上了。”

別看朱瞻壑揹着個殺神的名頭,對那些官員和商人也從不手軟,可以說是跟着他的人都殺人殺麻木了,但他還真就從來沒對尋常百姓動過手。

前提是大明的百姓。

“行了,走吧。”看着那一萬人離開,朱高煦也站出來說道。

“進城吧,以後這就是我們家所在的地方了。”

漢王妃和朱瞻壑聞言都有些感慨。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他們已經從應天府人士變成了雲南府人士,想想繁華的應天府,朱瞻壑心裡還真是有一種說不清的感覺。

漢王妃就更是了,她在應天府生活的時間比起朱瞻壑來雖然是一樣的,但在感慨上卻因爲年紀和想法的不同而更多。

車隊緩緩地動了起來,朝着城內前進。

黔寧王府。

“沐昂拜見漢王殿下,拜見漢王世子殿下!”

剛到黔寧王府門口,一早就等在門口的沐昂就趕緊快走兩步,上前見禮。

“你我二人算是同輩,不必如此。”朱高煦親自彎腰扶起了沐昂。

“漢王殿下哪裡的話, 禮不可廢!”沐昂對此很是堅持。

“只是最近陳季擴等人又有異動,家兄帶人前去查探, 不能親自迎接殿下,還望殿下恕罪。”

沐昂,黔寧王沐英第三子。

沐英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所收的義子,是大明的開國功臣。

洪武十四年,沐英與傅友德、藍玉率兵三十萬徵雲南,在雲南平定後,沐英留在了雲南,自此之後世代鎮守雲南,爲大明的邊陲安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可惜的是,洪武十五年,沐英因義母馬皇后病逝,悲傷過度,直至咳血,洪武二十五年又因爲太子朱標的去世而很受打擊,自此一病不起,直至兩個月後病逝,被追封爲黔寧王。

自沐英之後,沐英的子孫們也接過了他的重任,時代鎮守雲南。

長子沐春和四子沐昶早逝,次子沐晟承襲其父西平侯的爵位,分別於洪武三十一年平定麓川、永樂四年和永樂七年討伐交趾,立下了汗馬功勞。

三子沐昂也在二哥沐晟死後扛起了重任,他早年就在洪武三十一年的第一次麓川之戰中立下功勞,後來又於第二次麓川之戰中再下大捷。

最後就是幼子沐昕了,他雖然沒有他的哥哥們那麼輝煌的過往,但在迎娶老爺子的女兒常寧公主之後也是幾乎成爲了老爺子的御用外交官,除此之外還多次帶兵剿匪,也是功勞無數。

“陳季擴又有異動了嗎?”朱高煦帶着妻子和兒子隨着沐昂進府,一邊走一邊問道。

“這纔多久?好像是去年年底老爺子才讓人寬恕了陳季擴,釋放其回交趾吧?”

“漢王殿下所言甚是。”沐昂一邊親自給朱高煦引路一邊說道。

“其實這也是正常,當初陛下就是覺得交趾錯綜複雜,各地酋長和百姓思念前朝,不願意服從我大明統治,就算是殺了陳季擴也是無用,反而會激起交趾百姓的反抗之心,所以才下令將其釋放。”

“不過陳季擴卻毫無感恩之心,在回到交趾之後並未安定多久就開始調兵,此次這陳季擴若是再次反叛,那在我們永樂朝就已經是第四次了。”

“哼哼,要我說啊,還是爺爺他太顧忌那些文臣的想法,就該像我說的那樣去做。”

朱瞻壑聞言冷聲說道。

“直接殺了,一了百了,跳一個殺一個,跳兩個殺一雙,看他們誰還敢嘚瑟?”

……

沐昂聞言沉默。

他早就聽說了朱瞻壑殺神的名頭,但沒想到朱瞻壑本人竟然這麼暴躁,當真是……

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瞻壑!”朱高煦聞言趕緊呵斥出聲。

“其實……”見朱高煦呵斥朱瞻壑,沐昂趕緊打圓場。

“世子殿下說的倒是不無道理,只不過世子殿下您可能不知道,這交趾錯綜複雜,各地酋長和百姓心心念唸的都是前朝,別說是接受我們大明的統治了,就連我們大明人過去他們都不歡迎。”

“如此一來,就算是殺了陳季擴亦是無用,以後還會有張季擴、李季擴、王季擴的出現。”

“你們啊,還是沒有找對事情的關鍵。”朱瞻壑聞言笑了起來。

“找對關鍵之處,再把出來蹦躂的陳季擴等人給處理掉,這交趾的問題也就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了。”

“沐三叔,聽侄兒一句勸,少看那些腐儒的書了,多看看現實吧。”

(本章完)

第311章 老實的和不老實的第348章 皇宮夜話第121章 不出來?給你燒成焦土!第438章 燒出舍利的攻城第88章 朱棣第191章 分割,包圍第317章 第三個人第155章 興師問罪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258章 圖謀七載第63章 勸解第467章 錢忠的戰爭第52章 兀良哈三衛的反應第371章 五年,三人第343章 人終會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第456章 反間之計第180章 痛打落水狗?第252章 改變科舉的定製第92章 意外?襲擊?第277章 想走,也不是那麼的容易第516章 曾經的功臣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356章 風流債?第488章 躡景追風第390章 被黑暗逼退的聖光第369章 合縱之術第125章 永樂年間大事紀第231章 朝廷……老爺子的態度?第211章 先埋下伏筆第54章 想死嗎?第123章 東宮的釘子?第288章 給老爺子最後的……致敬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382章 朝堂勢力的變革第443章 最後的汗國第432章 爲了世子殿下!第266章 救與不救第215章 真·掘根第184章 一人,鎮四方第153章 攪弄風雲第493章 祭天準備第394章 與虎謀皮(下)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136章 那個少年,他來了!第251章 有學有樣第484章 冬天的戰爭,自有冬天的打法第194章 明初第五大案第417章 眼中的未來第269章 切割,斷絕後路第410章 歷史上的第一個世界性帝國第302章 各方矚目第152章 虎父犬子第505章 被顛覆的認知第178章 摘桃子?前提是得敢!第512章 網不一定會破,但魚一定會死!第319章 你,什麼都!不!是!第468章 一個人的器量第307章 世間萬般人第24章 瘋了吧?這是瘋了吧?第535章 無處可逃第260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進程第497章 打天下也安天下第77章 老爺子的突然襲擊第76章 爛泥扶不上牆咋辦?第168章 夢想和癡心妄想第77章 老爺子的突然襲擊第449章 永遠不要將自己的命放在他人的手中第503章 弟弟的婚事第428章 必須要規劃了第215章 真·掘根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296章 恐懼的後遺症第426章 開春,也開戰!第123章 東宮的釘子?第152章 虎父犬子第242章 皇太孫大婚第450章 莫出頭,出頭必被揍第174章 史無前例的京觀第314章 聰明人該做的事情第425章 混亂與穩定並存第396章 什麼都是利益第98章 人心不足第273章 不冷靜的朱瞻壑第58章 朱棣的心結第57章 徹底解決問題!第251章 有學有樣第354章 養狗之道第363章 有夢想是好事兒第218章 總是要做的,不能辜負了他們第80章 好的!沒問題!第358章 說來簡單,但朱瞻壑只有一個第289章 最喜歡內鬥的羣體第52章 兀良哈三衛的反應第517章 滿城縞素第332章 催發個單張,說明一些問題第395章 手中的籌碼又多了第400章 亂成一團第153章 攪弄風雲第27章 誰都沒想到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