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盡心只因家鄉事

第946章 盡心只因家鄉事

有一羣人過來,一共十六個人,其中一個人走在前面,其他人隨着他,他穿一身軍服,文職的軍服。

到地方看到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四人,他先跪下:“臣王笏守拜見秦王殿下、晉王殿下、燕王殿下、吳王殿下。”

其他十五個人跟着學,不過他們裡面四個是四個村子的里長,現在樓煩鎮就剩四個村子了。

一個村子派來三個軍士,十二個人,那十一個爲武職,正經的軍士,自稱王笏守的屬於文吏。

“如此晚了,爲何未做飯?”里長開口,沒叫對方起來。

“回朱里長問,咱們的隊伍先跑來說殿下等人慾至,咱叫人去喊其他村子的管事,順便帶了面到來,把面和好了,等着隊伍抵達後再做。”

王笏守道明原因,不知道要吃什麼菜,面是必須的,先和麪,菜都在地裡種着,看啥能吃就吃啥吧!

想吃肉,那不是養着雞、鴨、鵝和豬、羊嘛!牛也有,吃不吃?

“殿下?”里長看向四個親王。

“起來吧!水泥地跪着硬,誰修的?從寧武關取的煤?”朱樉吩咐,他最大。

“回殿下,寧武關有露天煤礦,臣等確實想從那裡取煤,結果臣想起小時候玩過的山,那裡也有一點露天煤。

如此臣又去看看,果然有,在山腰處,從那裡打的炮眼,轟隆一聲煤就夠了。

其他的事情便好辦了,上游支流臣找四個村子的人做了些水車,用來磨石頭。

又建了土窯,燒好水泥再扔進去磨成粉,四個村子分配一下,找平緩的地方抹出來曬穀場。

繼續燒些土坯子,外面抹上混了草籽的泥,叫四個村的百姓放棄容易滑坡的窯洞,搬到山下有緩衝帶的位置蓋房子。

召集鐵匠,煉一點鐵,爲大家打造農具,順便燒燒陶器。

臣打算下半年燒青磚與紅磚,按照不同的情況使用,蓋房子青磚,磚混結構,樓煩鎮不缺鐵。

今年燒,把預製板做出來,明年攢夠了,大家一起蓋新房子,規劃建築用地。

紅磚拿來砌一些青貯池、溝渠、固定窖、豬圈、羊圈、牛棚。

家禽不需要磚與水泥,只需用木頭、荊條,進行林下養殖,今年其他村子的地比較好,專門開了水田。

秋收後,稻草拿來放在林中給雞搭窩,雞就住在那邊,派人看守、喂麥麩。”

王笏守哇啦哇啦說了一大堆,包括了各種現在進行的和將要來做的規劃。

“你是本地人?”朱棡想了想,最後發現重點,順便懂了爲何百姓那樣支持和擁護。

新來個軍士說讓百姓放棄窯洞,開玩笑呢?放棄了你給我蓋房子?我自己蓋我不累?

“家父諱名希曾,本地人,曾求學於壽陽縣師祖諱名克己門下,師祖乃前元名士。”

王笏守回答,自己父親是本地人,自己自然也是,從小在這長大的,熟悉周圍環境。

“令尊乃太原府東西南北四才子的西才子王希曾?”里長問出一句話。

“朱里長果然博聞強識!不孝子笏守替家父謝過。”

王笏守沒有辦法,謙虛不行,不謙虛還是不行,只能貶自己。

“不要謝來謝去的,今年你回去不?要輪換。”

朱棡想了解情況覺得回頭找里長即可,先問問對方的打算。

“殿下,臣請再呆一年,若那邊有新的書,還望給臣寄來,這邊……都指着臣呢!”

王笏守要留下,他自己的家鄉,父親有名望,他說話管用。 他抽籤抽到別處,找人換過來的,誰還能有他更熟悉家鄉?誰又會比他更盡心?

“好!本王允了!看樣子伱這裡不需要……”

“殿下,需要,臣需要下丘村親自指點。”

王笏守不得不打斷晉王殿下的話,使勁搖頭。

他自家人知自家事,所有的本事俱從下丘村給的書裡學來,下丘村本身並不按照書上寫的做。

旁邊的十一個軍士跟着點頭,對,咱不行的,下丘村的人來了,聽他們的。

“知道不足便好,準備吃飯,來的路不停地捕魚,一邊捕一邊收拾,魚內臟裝在麻袋裡,把後面的船都弄髒了。”

被打斷話的朱棡不生氣,說說晚上吃啥,魚。

“臣找人去煮內臟和豬草餵豬?再拌些麩子、野菜給雞鴨吃,正好到餵食物的時候了。”

王笏守先處理魚的內臟,包括摳出來的魚鰓,這下豬和雞鴨保證高興。

等吃完了魚剩的刺兒,曬乾磨一磨,變成魚骨粉餵雞鴨鵝。

朱棡擺下手:“安排人去做了,你們幹一天活了累,不折騰你們,洗洗手臉,準備吃飯。”

那邊做上菜,魚頭和魚尾巴不要,只要中間的魚段,小的醬燜上,大的紅燒,再有的煎,看什麼魚。

小的那種毛刺多的,必然醬燜,把刺給煮酥了,沒有毛刺的紅燒魚段。

黑魚取魚肉直接煎,先用多點的鹽醃製,煎完口感稍微硬一點,也鹹一點。

和好的面拿來烙餅,不適合壓麪條,菜不符合,吃麪條一般都是吃點小鹹菜,吃的速度快。

除非吃大盤雞,最後有湯汁,把皮帶面煮好了放進去拌着吃。

要麼下火鍋,打邊爐的那種,也是最後下。

當地村子的百姓幹一天活兒,確實累,無精打采的,於是隊伍用豬油、蔥花、鹽、花椒麪,拿開水一人衝一碗水喝。

熱乎乎的豬油高湯下肚,緩一緩,胃蠕動,百姓舒服了,餓了。

又等片刻,陸上的隊伍才抵達,馬和騾子跟之前的村民一樣,蔫了。

隊伍的人卸下東西開始給它們澆水刷身子,簡單刷一刷,它們便迫不及待得到飲水槽子先喝水。

猛喝一陣子,轉頭去吃草料,再回頭喝水,感覺一天的勞累都值了,有果子吃呢!就是少了點。

飯菜都做好了,當地的百姓頭一次見到亮亮的大燈,把本村各家的桌子搬過來後,坐在凳子上看菜發呆。

尤其是聞着魚裡的姜的味道,覺得好吃,本地不能種姜,哪怕陽曲縣硬要種姜,樓煩鎮也種不了。

本地的無霜期太短了,姜生長的環境達不到,除非專門蓋大棚種姜,顯然不划算。

蒜怕熱,姜怕凍,其實姜一熱了倒不是非得爛,能縮成一小點,需要用水泡開。

蒜熱了就爛,眼看不好,趕緊水發蒜苗,吃幾茬,那蒜就爛了,扔掉。

第1129章 留存飲酒擺活牲430.第429章 前拒後願中原後(第一更)280.第278章 同一辦法有相學(第二更 月票推第533章 基礎薄弱民相融(第五更)315.第313章 所學知識可變現(第二更)第1263章 臺階鋪就當不打第1063章 瑰寶不賤增定製235.第235章 多次應答帶傳信(第一更 訂閱月第688章 氣球好用心如此806.第800章 元宵彩燈月正圓第1054章 兩年落後追趕遲848.第842章 衛生應用多閒暇801.第795章 後續武器要學習第1109章 佈局擴大罐頭肉第950章 人口增加鎮轉縣第947章 提議被拒向北看420.第419章 二伏大暑水潑地(第一更)773.第767章 除礁成功玩具多168.第168章 宿醉醒來姻自撤(第三更)第628章 換位思考不迷茫(第五更)425.第424章 以此名出可遠延(第一更)715.第710章 歲月如梭心始動820.第814章 藥材珍貴望北邊第1198章 各取所需放歸計第531章 初進臘月暖氣裝(第三更)第524章 大局爲先籍貫入(第一更)第1021章 交通爲重資源隱755.第749章 生命哲學一剎那430.第429章 前拒後願中原後(第一更)第1204章 情況掌握俘虜急第1100章 打探消息產業連第1187章 軍陣運轉忌焦急第928章 產地歷史今何同88.第88章 月圓燈明民間事(第一更)829.第823章 寶鈔得利不賠本815.第809章 價格再降增補助第21章 憂國情懷無真假(第三更)403.第402章 空地菜貴自己人(第四更)99.第99章 開海問策夜色晚(第二更)第897章 偷摸學習寶鈔錢283.第281章 若開產業成規模(第五更)132.第132章 四海雜貨欲買房(第三更)227.第227章 村有孕婦正相合(第五更)57.第57章 水稻增收有妙訣(第一更)376.第375章 此事簡單無須愁(第三更)149.第149章 村中瑣事端午迎(第四更)708.第703章 宮中招牌人不窮第1章 初臨此世人不慌238.第238章 甜蜜相贈哭祭祖(第四更 票票支325.第322章 挖土神器爲母難(第四更)426.第425章 所見之物咱皆要(第二更)59.第59章 吹牛逞能不尷尬(第三更)第1027章 繁衍如此口難調第541章 全魚宴請技術升(第五更)第1006章 水熱難喝桑葚甘第648章 話題跳躍輾轉騰286.第284章 一紙公告皆黜落(第二更 月票謝62.第62章 今天還有一章,晚一點,鄰居裝修第434章 中都工地雙牛放(第一更)753.第747章 無之貴賤在其需第1016章 曲譜出新生女妒第1192章 最怕營嘯並譁變第599章 生死抉擇誇一村(第三更)878.第872章 發報人羣面向誰264.第263章 計劃一出爲成套(第五更)第1137章 主動失信亦有因271.第269章 十倍軍資宮中財(第五更)298.第296章 貝類打氧蜂價降(第二更)第1150章 燃燒充分箅子靈第1025章 淵博乃用自削麪806.第800章 元宵彩燈月正圓215.第215章 掌櫃麻煩因對比(第五更)346.第343章 人物分析歲月攬(第六更)第473章 富戶算計時長短(第五更)372.第369章 物產豐富又苦寒(第二更)第926章 只淺無深山楂訊193.第193章 運河當修宮中宴(第三更)第651章 月明心暗高價格第1137章 主動失信亦有因197.第197章 新法好用無肥追(第一更月票不第573章 因爲熟悉才忽略(第三更)第560章 擔憂奮進何所料(第三更)97.第97章 幾許心緒情藏懷(第四更)第575章 人工分蜂作物植(第一更)743.第738章 互市人心多繁雜第560章 擔憂奮進何所料(第三更)345.第342章 開鐮親收復增產(第五更)第1237章 資源利用衆有疾881.第875章 行情火暴將來想793.第787章 心情愉悅賞廚藝854.第848章 國朝難改循環中第1270章 一片太平晚霞升第1221章 無奈遷徙漢人名93.第93章 兩廂對比夢中愁(第三更)第1183章 立秋不涼軍號響237.第237章 懶惰纔有軌道印(第三更)第1085章 回款簡單稅務免第1045章 外力介入無水庫第1015章 佳人獨立無三顧847.第841章 半斤八兩皇后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