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北地規劃愈詳細(第二更)

第572章 北地規劃愈詳細(第二更)

“陛下想知道哪方面的?”湯和纔不認爲自己昨天介紹漏了什麼。

“你隨便說說,挑有意思的。”朱元璋不給具體要求。

“臣沒見到高人啊!下丘村的宮殿在太子與秦王宮殿中間,他們的車不允許別人動,之後就都拉進殿裡了。”

湯和先說下高人的事情,他察覺出來朱元璋把汪廣洋給弄下去,對胡惟庸亦不滿。

朝廷需要丞相,誰最合適?當然是那個隱身的高人了。

那高人簡直是神仙,提前告訴你哪裡受災,關鍵的人誰要死了,什麼地方有什麼礦,姜子牙?

“萬歲爺,御史大夫曾魯來了。”又一個太監跑過來與朱元璋彙報。

“宣!”朱元璋同意對方進來。

曾魯進來,神采奕奕的,先向朱元璋行禮,又與湯和打招呼。

“陛下,臣彈劾胡惟庸不顧朝廷所需之實,耽擱朝廷民生之舉。”曾魯上來就彈劾胡惟庸。

汪廣洋他不彈劾了,已經下去,馬上要離開應天府去廣東。

“賜座。”朱元璋一看就三個人,兩個人坐着,一個人站着,很彆扭,乾脆都坐。

湯和看着曾魯,想了想,猶豫着問:“德之身體可還好?”

“好着呢!聽下丘村高人的話,注意飲食,我怕死呢,不是蔡桓公,人家高人說了,咱就聽,不然高人不在南京,咱真不行了,誰來救?”

曾魯順口舉個例子,別人對他的評價就是:年七歲,能闇誦《五經》,一字不遺。稍長,博通古今。凡數千年國體、人才、制度沿革,無不能言者。

“可惜高人找不到,若是能像……”朱元璋想要比較一下,高人像毛遂?感覺不一樣。

“陛下是說張嘉貞吧?李隆基曾許諾張嘉貞以後給他宰相,張嘉貞則立即說,陛下想要重用臣,就快點拜臣爲相,不要等臣老了。”

曾魯立即提個人,張嘉貞,這個符合朱元璋心中的人物。

“哈哈哈哈……”朱元璋開懷大笑:“德之果然博古通今,往後你就好好吃飯,還吃着下丘村的飯菜?”

“吃着呢!今天沒吃,昨天知道中山侯的事情,臣想了很晚菜睡,起晚了。”曾魯笑笑。

“正好去下丘村拿吃的東西,一會兒一起吃。”朱元璋跟着笑。

大家都不提剛剛彈劾胡惟庸的事情,曾魯過來顯然是爲了表態,堅定地站在陛下一方。

朱元璋對曾魯有着特殊的觀感,曾魯本身就厲害,有什麼事情一問,他就能找到前面朝代的例子。

何況下丘村高人單獨保的,如那個危素一樣,字典編纂出來,正在大量印刷。

如今在編辭海,這個更好,也更費勁,字典先給百姓用着。

下丘村的人來了,給送了一大桶胡辣湯,幾樣小菜也用大盆裝,主食是絲瓜豬肉餡的水煎包。

今天的早餐專門爲八十一個人準備的,對他們的身體狀況進行食物調節。

下丘村的人過來打聲招呼就回去,他們來就是證明東西沒問題,放心吃。

“陛下、中山侯,就是這個,我出來的時候家人等着我吃,我起晚了,沒吃,讓他們自己吃。想來是爲中山侯一行人準備的。”

曾魯也學醫,看醫書很容易,直接背下來,知道每天的飯菜是什麼目的。

“留下一部分,其他的分了。” 朱元璋看到這麼大的量,明白下丘村的意思,給宮女和太監們吃。

沒人搬走,別看陛下如此說,那也得等人家吃完了,剩的才輪到自己,現在拿走,萬一沒夠吃呢?

朱元璋也不管他們,大家盛了湯,湯和先喝一大口,又塞個餃子形狀的水煎包進嘴裡,嚼一嚼,再喝口湯,露出舒服的表情。

“陛下,臣在和林就是如此待遇,八個將領特殊,吃下丘村的飯菜,有時咱們與其他人同甘共苦,纔不吃。

那裡冷,沒冷到潑水成冰的樣子,不過潑熱水就成霜,咱們都玩過。

一盆水若是潑到地上,需要個幾十息才能變成冰,但如果往鐵板上吐口水,落上就是冰粒。

有時候太子和秦王問了特殊的問題,朱里長一時答不上來,需要第二天才給出回覆。

最關鍵的乃是工匠按照圖紙打造東西,若出了偏差,也是翌日進行調整。

臣之前北征時,最早也是二月中旬,之後天暖,這回沒想到和林的地方會冷到那等程度。

然,生活在江南的下丘村應對起來偏偏遊刃有餘,似乎早已熟知一切。

他們從延長縣帶了石油過來,說改進了蒸餾工藝,多得一物,命石脂,與甘油配合着護膚……”

湯和說起來有側重點,主要介紹下丘村背後隱藏的東西。

說了一會兒,他繼續吃飯。

剛纔邊聽邊吃的曾魯配合着出聲:“陛下,和林城能做到的事情,大明北方亦能做。

唐朝時期,北征打到了海子,即咱們說的小海,據記載,那裡魚獲頗豐。

不過唐朝也不能久守,只能以當地的人治理當地,多次復叛,難以管理。

今和林城所行之技、之法、之策,當可穩定北邊一帶,恭喜陛下。”

朱元璋眯着眼睛點頭,他已經知道那裡的日子什麼樣的。

之前誰能想到苦寒之地用上了暖氣,而且有新鮮的蔬菜和吃不完的魚。

下丘村還會用奶製作更多的零食,把那裡給弄成世外桃源的樣子。

大明北面,包括北平等地方,明顯沒有和林冷,可以照着學。

兩個兒子寫信說了,不缺煤,也有鐵礦,燒水泥更容易,加上延長縣的石油,黃河幾字那一條線,全能照應上。

“主要在於鐵鑄造的爐子和鐵片的爐筒,固定的住宅就盤火炕,煤最重要,白天燒煤泥,晚上的時候最後燒塊煤,避免中炭毒。

二百畝的玻璃大棚,可以支撐十四萬人冬天吃蔬菜,若再保存大白菜、大蘿蔔、胡蘿蔔、大蔥,冬季的蔬菜便不愁了。

另外是醬菜,需要大豆,正好山東在小麥茬上種植的大豆技術可以應用,加上鹽就是醬了。

大豆冬天也能做豆腐,需要磨豆腐的工具,蒸汽機就不錯,官府可以收一部分豆渣當費用,爲百姓磨豆子……”

朱元璋考慮起將來大明北方的建設和百姓生活,和林城都行呢!

第1216章 千里傳音捕魚多59.第59章 吹牛逞能不尷尬(第三更)第969章 閒人不養多暗示227.第227章 村有孕婦正相合(第五更)第948章 十年規劃宣傳捍第578章 災害預報有民生急(第一更)227.第227章 村有孕婦正相合(第五更)第30章 青黃不接把人僱(第一更)第693章 孫子第一自補貼第508章 煤有所出土有爲(第五更)400.第399章 誘敵不成局面亂(第一更)712.第707章 無痛說法非無痛212.第212章 南山有礦第一至(第二更)第977章 非屬爭利糧無憂第697章 新衣新鞋拒裹腳771.第765章 蛋糕做大九年糧838.第832章 工業進步晉王家424.第423章 技術支撐仍有後(第五更)第1112章 訓練宗教人心怯第902章 時間不急精服務746.第741章 豐收歸來技欲學第1章 初臨此世人不慌第989章 揮發緩慢方定香第1170章 五年計劃買賣規861.第855章 簡單操作雙職工第589章 人心算計求得閒(第三更)794.第788章 今年煙花來年計第1240章 遊刃有餘乃陽謀725.第720章 鯢魚好吃養殖徑49.第49章 自我催眠房難住(第二更)第638章 房產建設當依河867.第861章 牲口中轉到河北811.第805章 往事崢嶸回憶去第627章 作物品種在遠方第574章 技術隨身藥相傍(第四更)74.第74章 同事同心不同狀(第二更)887.第881章 民遇好官錢掛鉤第1133章 地理經濟非一隅第1093章 嫌累輔助考行政159.第159章 糧食處理猜話音(第四更)789.第783章 店鋪位置機械化第567章 人到家中最柔弱(第二更)877.第871章 神器可使往事追第622章 休閒有問心存疑217.第217章 大明棟樑財物計(第一更 月票第1044章 天地有缺無萬全第513章 物品平常沙暴來(第五更)57.第57章 水稻增收有妙訣(第一更)第926章 只淺無深山楂訊226.第226章 滑輪玩耍種地擇(第四更 月票謝第641章 指揮滿意不同代83.第83章 幸福融洽僱工奔(第二更)179.第179章 一路見聞人麻木(第四更)第1065章 重賞必得假爲真第453章 不守秘密家賊捉(第五更)271.第269章 十倍軍資宮中財(第五更)第936章 經濟金融關聯鎖279.第277章 安心微服藏深處(第一更 月票謝56.第56章 海鮮品質名聲傳(第五更)750.第745章 不爲殺人教育制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於外種植後花園(外十三章)217.第217章 大明棟樑財物計(第一更 月票第679章 時辰確定價幾許151.第151章 菜品華麗縣同進(第一更)第1205章 各種手段光榮彈第915章 菜多位高就藩切275.第273章 一套可作五本傳(第三更 月票第1209章 逼問引出背後手408.第407章 宣傳初提抽文盲(第四更)157.第157章 捷報傳至北路軍(第二更)715.第710章 歲月如梭心始動第684章 言史道政幾度聞第1021章 交通爲重資源隱802.第796章 無懼厭勝因不疑第1078章 簡單易會學照做796.第790章 剎那永恆留回憶第620章 中元到家速度奇第963章 殺伐輜重民生濟362.第359章 村落佈局侍郎曾(第五更)第1006章 水熱難喝桑葚甘104.第104章 船有現成可試水(第四更)第1172章 儀仗出行路艱鉅第993章 反應不及物有得175.第175章 同行相爭有比較(第五更)815.第809章 價格再降增補助420.第419章 二伏大暑水潑地(第一更)第572章 北地規劃愈詳細(第二更)433.第432章 一路詢問殿前奏(第四更)350.第347章 招人臨摹官遠途(第四更)第908章 專業交流味熟絡第1199章 私聊雷鳴話羅本第31章 無憂無慮待明年(第二更)404.第403章 不意金錢學堂辦(第五更)第1301章 入股規則談儲備882.第876章 隊伍出行向北往348.第345章 隨手繪圖才華展(第二更)第1308章 效率爆發因迴歸170.第170章 四寶之店另用途(第五更)315.第313章 所學知識可變現(第二更)145.第145章 總是悲歡各自傷(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