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第358章 政績升官由基層(第四更)

bookmark

“鈴兒,照你們的方法,一年應該收四茬大豆纔對。”

朱元璋看到這邊大豆地裡已經出苗了,另一邊的兩萬畝收完麥子,大豆剛剛種下去。

那個大豆用來收穫成熟種子,跟眼前的不一樣。

只是下丘村的小麥收完立即翻耕,不種在麥茬上面,牲口多。

同時各種肥料也立即跟上,大豆提前處理好的,種下去出芽速度快。

等到深秋的時候,大豆成熟,朝廷會換走,送到別處當種子。

小丫頭搖頭:“不行呢!雖說種大豆養地,但連續種,大豆需要的東西就少了,得額外加肥養一下。

大豆重茬後產量減少,地如果不管,越種越差,最後估計都拿不回來種子的數量。

今年再收一次大豆青貯就不種了,咱村子已經使盡全力。

然後接着種甜高粱,甜高粱含糖多,適合當青貯,未來兩年內,都會種甜高粱。

甜高粱一年能夠割四茬青貯,高粱茬不好打,咱村子不怕。

陛下你不是給了很多地嘛!正好開出來種大豆青貯,過個兩年多,再回這塊地種大豆。”

朱元璋:“……”

這就把自己剛給的地方安排上了,不過養牲口確實不容易。

馬不能吃青貯,就得留出來幹飼料,同時喂糧食做的精料,加上鹽和礦物。

關鍵下丘村的大牲口還是用來育種的,一天吃的東西,趕上幾戶尋常人家的伙食了。

再轉一轉,朱元璋回自己的房子,與太子一起處理題本。

這邊的作物已經收完,新的也種了下去,得過上段時間再種黃麻,村子的人留下十個照看便好。

到時候大家一起走,依舊走運河,不去那邊的長江,長江水流大,容易出危險。

……

另一邊,秦王朱樉在與兩個人說話,負責下丘村百貨商店的李信和李言。

他倆終於確定自己在給陛下幹活,陛下大熱天的出巡,跑到下丘村看收麥子、種稻子。

下丘村聖恩如斯,太可怕了,自己得好好幹,幹好了還考個屁的科舉,直接當官。

“最近你們在村子裡熟悉得如何?”

朱樉比較看重兩個人,在下丘村別看不用管商店,需要學的東西卻更多。

“回殿下問,很累,他們村的人會的東西太多了,我們知道的,一旦學會,我們到下面當官,就能帶百姓做事。”

李信先開口,表示清楚在村子學什麼,簡單來說就是養殖和種植。

看上去很簡單,學起來才曉得難度。

一旦學好,將來到地方上當官,比如當個知縣,可以親自下鄉去看情況,指導百姓。

地方不同,作物什麼的有變化,還能寫信給自己的組織,就是百貨商店的上面,丹青圖書館。

圖書館再安排教學,或者發下來內部刊物。

“殿下放心,我等定然不負殿下之託,努力學,爲大明百姓點燃一盞明燈,照亮前路。”

李言跟着說,他發現跟上隊伍,就是官員的一條終南捷徑。

“咱可沒託付伱們什麼,咱是秦王,終究要到封地去,是父皇需要好用的人手。

以後再想通過考科舉直接當大官可不容易,只能從下面往上爬。

帶着政績才能升官,一步登天?哼!癡心妄想。

再好好學個兩三年,把文采也練練,算賬速度要快。

你倆看到朱里長沒?達到他那個程度就行,咱告訴你們,他可就學了三年多。”

朱樉不往自己身上攬功,也沒想過把這些人都帶到封地去。

等去封地的時候,有那麼八九十個就行了,主要依仗跟下丘村的合作。

說好了的,下丘村要把買賣一同開到封地,包括自己的弟弟,都照顧照顧。

李信和李言連連應聲,表示要努力爲大明做貢獻。

……

五月初六,吃完早飯,朱元璋的隊伍啓程。

宋知府和李知縣等人沒走,他們得再看看,陛下把地劃給下丘村沒問題,問題在乎那地有一大片原來歸太平府管。

劃地的時候,地是劃了,管轄權沒說,到時候聽誰的?不,下丘村誰的都不聽。

那麼太平府的人會不會也跑過來吃喝玩樂?他們的地方在山裡,就不應該到此處。

想來就在山中住,或許有窩棚什麼的,這邊的房子是自己寧國府的。

雙方必須就此事說好,你們太平府的不準過界,咱寧國府的也不過去。

現在得等,順便看看新種的大豆和水稻,反正不耽誤辦公。

……

“這邊的小麥都收了,種下豆子,石臼湖的百姓同樣勤勞,看遠處的小船在撒網。”

朱元璋其實很願意在村子呆着,他自己的孩子與村子的孩子相處得不錯。

包括剛滿週歲的孩子,也能跟村子同樣大的寶寶交流。

關鍵雙方都白白胖胖的,小胳膊小腿,像藕一樣,不哭不鬧。

宮裡以前可不是,寶寶會哭鬧,只能哄,抱着晃一晃,晃迷糊了就睡了。

後來下丘村搬過來,開始傳授育兒知識,寶寶哭的時候少了,更多的時候在跟大人學說話。

尤其是那個奶嘴,可管用了,給寶寶一個奶嘴咬着,再扔點玩具,寶寶坐在那裡自己能玩半天。

里長不知道陛下在想寶寶的事情,他也舉個望遠鏡看:“陛下所言極是,以前他們是能過一天算一天。

如今他們想要有更好的生活,人的精氣神跟着都不同了。

就在於希望,陛下建的惠民藥局,讓百姓知道即便最後救不回來,卻也沒被拋棄。

惠民藥局是免費的,能給的藥都會給,實在活不了,是能力問題。

沒有這個免費的,百姓自己拿不出錢來買藥,則是絕望,他們總覺得有錢買藥就能活。

湖邊的人,生病了可以去南京,也可以到下丘村。

不過應該先去南京,那裡有人給看,看完了抓藥時到下丘村。”

里長看着這邊的人,跟着高興,自己村子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讓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

“回去要給德之把脈,一晃就到五月了。”朱元璋聽到看病的話,又想起曾魯。

“陛下,到了地方,村子立即安排。”里長應聲。

802.第796章 無懼厭勝因不疑第1290章 天上人間兩相誤第568章 先要休息平安猜(第三更)第1117章 春麥已熟離別時第971章 震撼不止明精銳42.第42章 得錢太多不敢想(第一更)第553章 雪埋之家何所信(第六更)第682章 休沐消殺氣球語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通訊強大技如潮(外八章)第598章 學有所成齊演戲(第二更)183.第183章 村子閒事突驚震(第三更)第439章 輜重不息精巧物(第一更 票)309.第307章 科學經驗同相匯(第二更)第695章 未爲遲晚賞有學第3章 第三更 此生應許道不悔167.第167章 恍惚如夢光彩華(第二更)第554章 神奇轉換上元近(第一更)第435章 且使民生於此時(第二更)第600章 非是吹捧幾許意(第四更)37.第37章 里長暴露懂高人(第一更)834.第828章 正負變幻形勢牽第894章 採石行路在山高第910章 鄰里周邊同開拓789.第783章 店鋪位置機械化761.第755章 同爲妊娠盼女娃779.第773章 小年天暖計劃定第1048章 州府聯動鈴護齒205.第205章 就業幾百良善許(第二更 月票支768.第762章 資源繁多無絕路66.第66章 羊湯無求後續思(第三更)709.第704章 竹蛆小事修牙工319.第317章 捕魚不成其他換(第六更)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臺階跳躍匠人護(外四章)第557章 大量建造無抽調(第四更)313.第311章 順勢思考當遠見(第六更)877.第871章 神器可使往事追第1073章 撲賣難禁有賭石第482章 多事之秋海外謂(第四更)第479章 琉璃至此大棚事(第一更)第676章 官場鬥爭技術延773.第767章 除礁成功玩具多第1025章 淵博乃用自削麪第1081章 孩童親近技術先第681章 專利認可在金錢313.第311章 順勢思考當遠見(第六更)第1120章 換種許可買賣垂第446章 集市輔助加工錢(第三更)第1207章 狗肉飄香高人出第927章 一藥兩做醋不濃728.第723章 民生有望車換新725.第720章 鯢魚好吃養殖徑第1021章 交通爲重資源隱第498章 翻山越嶺問桑麻(第五更)第1192章 最怕營嘯並譁變171.第171章 選礦有地牌位書(第一更)第563章 強度不夠寶石尋(第一更)第1045章 外力介入無水庫302.第300章 齊腰青草日常飯(第一更 月票884.第878章 加急行軍精料養第1037章 天賦難久人當先第573章 因爲熟悉才忽略(第三更)第1036章 無肉餐食兔予緩第947章 提議被拒向北看第1162章 遊說之事誰人說第28章 送皁縣城試用知(第五更)第495章 易與不易在格局(第二更)第1204章 情況掌握俘虜急391.第390章 也作私訪今夜幽(第二更)第958章 有解缺料海外匯361.第358章 政績升官由基層(第四更)第1220章 刺激只爲恐懼故742.第737章 福利逼迫話北地第504章 佈局方成新亮燈(第一更)776.第770章 商業運作日曆合第1252章 打井取水鹽不愁第601章 民智道德難規範(第五更)第1100章 打探消息產業連第1248章 心情變幻於天氣431.第430章 武器迭代心無垢(第二更)第13章 錢多攢買筆紙墨(第三更)第917章 問題不少主意多301.第299章 曾經戰爭多有毀(第五更 月票第1章 初臨此世人不慌257.第256章 缺牙有鑲孩童樂(第四更)827.第821章 面值比照炫玻璃146.第146章 佈局慎密引其行(第一更)328.第325章 士氣爲主戰術觀(第一更)第1284章 出計西南盒飯結870.第864章 民風樸實氧氣少第943章 花椒重點當如是第1189章 各方揣度局已定第1165章 不如直接更合適321.今天七更,補了,還是有月票要月票,沒第559章 歲月多彩人多姿(第二更)第1309章 賞賜消失回本問163.第163章 村欠鉅款可憐娃(第三更)第1166章 去除土治流官上第3章 第三更 此生應許道不悔第1114章 民生爲穩殺頭謝第622章 休閒有問心存疑